黄州一日:走过苏东坡诗词诞生的地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东坡黄州的诗词 黄州一日:走过苏东坡诗词诞生的地方

黄州一日:走过苏东坡诗词诞生的地方

2024-06-10 00: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狭窄的巷道被车子停得挤挤挨挨,小心翼翼从各种车缝隙中穿行,从里头出来买菜的居民好奇地观看我们,不会知道我们跑到这条陋巷做什么。

路口有一个塑料板组装的门楼,上面有“定花苑酒店”字样。让人会误以为里面小区的名字就叫“定花苑”。这是代代相传发生的讹变,它的真实名称叫做定惠院。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他的第一块落脚地,就是定惠院。定惠院是一个狭小简陋的寺庙,但在苏轼笔下却出尘脱俗,尤其定惠院东山那株海棠,今人想起海棠诗,就会想到定惠院。

现在这些全部淹没在我们眼前的楼群里。千年已过,沧桑全改,从前的佛寺伽蓝如今变成了楼群,东坡笔下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变成了红尘鼎沸、烟火升腾。

在“定惠院遗址”标记碑前,我们稍微驻足,美丽的诗文记忆和俚俗的居民楼拼接在一起,变成历史的百衲衣。历史就是这样的,它反复涂抹覆盖,又偶尔修补,一层层包浆和风化,最后形成了惨不忍睹的现状而这,恰好是历史让人沉迷的地方。

定惠院东坡诗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见 一作:时见)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凉 一作:新凉)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定惠院海棠诗)

定惠院里待了不久,苏轼的家人陆续来到黄州和他团聚,局促的寺院里不够住了,于是黄州长官就把他挪到了临皋亭里,这里是个驿站,房间多些。

临皋亭原来就在长江边,往外走八十步就能到长江中汲水,但现在长江已经退出四里开外,只留下一口青砖湖,那是长江故道的遗迹。

在临皋亭路文峰宝坻小区大门内,立着一块“临皋亭遗址”的石碑,当年他夜半归来死活敲不开们的南堂,他倚杖听江声的惆怅,只能在虚空里想像,在梦幻中重回。

临皋亭东坡诗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余 一作:馀)(临江仙·夜归临皋)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临皋闲题)

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缭,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书临皋亭)

从临皋亭到承天寺,这短短不过一里的路程,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美的一场月色。

今天我们也沿着这条路径,顶着灼灼白日,想像这就是当年的月色。旁边的湖平如镜,沿途的柳枝发青,树影和清风裹成一团,时间不断巡回,只要我们努力重温,还是能回到历史的原初。

承天寺是一个新建的袖珍寺庙,没有复原当年的庭院,青砖湖公园把这里当成了管理员的宿舍,里面无甚可观。

寺庙西墙旁立了一块“承天寺遗址”标记碑,背后刻了那篇著名的《记承天寺夜游》,可以帮人重温一下。

有人问,东坡和雪堂在哪里?我也只好站在青砖湖旁指着东北角那群庞大的楼房,说可能就在那下面,江山易改,后人只能漫步废墟之上,靠着典籍中些微的线索,猜测骀荡过历史风流的发生现场。“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承天寺东坡诗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游览黄州赤壁,实际上绝大多数游客都没有真正见过赤壁,因为大部分人从正门进来后,就拾级而上,一步步爬到栖霞楼,看了一大圈空荡荡的钢筋水泥仿古建筑,然后感觉有点失落地走出大门,一无所获。

赤壁的精髓不是各种楼台亭阁,而是水池中那块探头而出的红色砂岩。从东坡像下面的小路绕过樱花林,再过小桥到碑廊,沿着水池一直朝前走,看到一只石龟浮出水面,苏轼所描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的现场即在此处。

读过浪淘沙和赤壁前后赋的人,见到了真正的赤壁往往会大失所望。比如南宋诗人范成大到了这里,慨叹不过一个矮小的红石山而已。

文学本不必刻意写实,而且同样的地方,不同的人游玩,心境和体验也完全不一样。苏东坡游赤壁,都是夜游,黑夜和月色的加持,看到的景象和心中的感受,和朗朗乾坤之下看得一清二楚肯定完全不同。不理解这一点,那么读《念奴娇·大江东去》和前后赤壁赋,一定会很难沉浸其中。

这块红色的山岩,堪称中国文化史上含金量的岩石,多少风流雅集、书法、绘画、诗文,无不是从东坡夜游那天开始,构成了汉文化发展中的一朵奇葩,甚至日韩越南等国在古代也慕名在本国江河山岩之下举办赤壁夜游,这种磅礴的影响力,是任何一个文学家和文字作品至今都没有超越的。

赤壁东坡诗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空 一作:崩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同:樽)(念奴娇·赤壁怀古)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前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 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后赤壁赋)

安国寺和东坡赤壁是黄州城内仅存的两处至今尚存没有发生位移的东坡文化遗迹。

苏轼变成苏东坡,从一个“致君尧舜开创太平”的儒臣,变成一个“此心安处是吾乡”随遇而安的隐逸之士,他的心路发生巨大嬗变,就是在黄州,而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安国寺。

他接近佛学,从佛学中“照顾当下”“回头是岸”的理念中获得了新的文学营养,在一次次前往安国寺沐浴中,他也对自己前半生做了深刻的反思,如何处世为人,如何面对苦难,他有了新的答案。在这种意义上,安国寺就是苏东坡顿悟的菩提树。

尤其到了东坡晚年,他越来越多呈现出老僧相。例如这首“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已经深深楔入了“看山是山”的禅宗公案味道。

安国寺东坡诗文

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城南古寺修竹合,小房曲槛欹深红。看花叹老忆年少,对酒思家愁老翁。病眼不羞云母乱,鬓丝强理茶烟中。遥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福花如海。薄罗匀雾盖新妆,快马争风鸣杂珮。玉川先生真可怜,一生耽酒终无钱。病过春风九十日,独抱添丁看花发。

(安国寺寻春)

老来百事懒,身垢犹念浴。

衰发不到耳,尚烦月一沐。

山城足薪炭,烟雾濛汤谷。

尘垢能几何,翛然脱羁梏。

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

心困万缘空,身安一床足。

岂惟忘净秽,兼以洗荣辱。

默归毋多谈,此理观要熟。

(安国寺浴)

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招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

寺立于伪唐保大二年,始名“护国”,嘉祐八年赐今名。堂宇斋阁,连皆易新之,严丽深稳,悦可人意,至者忘归。岁正月,男女万人会庭中,饮食作乐,且祠瘟神,江淮旧俗也。四月六日,汝州团练副使眉山苏轼记。(安国寺记)

下午结束行程的时候,顺便去了禹王城的望夫墩。这里是隋唐时期黄州城的所在,当时为永安郡。本地呼为禹王城,为邾王城的音变。春秋楚国灭掉山东半岛的邾国,迁徙其移民到此,才有这个名字。黄冈话中禹女发音近似,东坡记为女王城。

女王城是东坡每年与好友隆中聚会的重要场地,“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这句千古名诗就是在这里诞生。

禹王城平敞如田,城池湮灭,独有西南高处有一个角楼夯土台尚在,若不是一块标志石碑提示,几乎看不出来。

禹王城东坡诗文

昨日读《隋书.地理志》,黄州乃永安郡。今黄州东十五里许有永安城,而俗谓之“女王城”,其说甚鄙野。而《图经》以为春申君故城,亦非是。春申君所都,乃故吴国,今无锡惠山上有春申庙,庶几是乎?(东坡志林·黄州隋永安郡)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