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博会开园啦!六大场馆之一竟然是只“蝴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花博会巨型花蝴蝶 上海花博会开园啦!六大场馆之一竟然是只“蝴蝶”?

上海花博会开园啦!六大场馆之一竟然是只“蝴蝶”?

2023-10-10 17: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来自:建道筑格ArchiDogs(ID:ArchiDogs_AD)

本文已获得授权

5月21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上海崇明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盛大启幕,园区总面积8840亩,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心、一轴、六馆、六园”。其中六馆分别为复兴馆、世纪馆、竹藤馆、百花馆、花艺馆和花栖堂构成,六园由玉兰、梅花、菊花、兰花、荷花和竹园六大展园组成。

园林、花田、水系、湿地等混合的特色风物,将整个园区装点得完美贴合本次“花开中国梦”的主题。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盘点一下本届上海花博会的建筑设计亮点吧!

△从开发过程中的航拍图可以看出,花博园大花核心区轮廓越来越清晰

作者|杨越童

编辑|Yihan

花开中国梦

总体布局

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心、一轴、六馆、六园”。从入口处(上图右下方)进入蝴蝶状的世纪馆,通过花舞双桥连接至主场馆复兴馆,此为园区的主轴线。

在介绍主要场馆之前,先通过两个设计感受一下这次花博会场馆的设计理念。

以力塑形,入口构筑就是最佳颜值

花博园北园的主入口构筑物,就是整个园区的“最佳颜值”,设计团队(华建集团上海设计院)大胆使用“仿生钢结构骨架外挂柔性幕墙”的结构体系,高19.21米,宽100米,用刚性结构的自动找形,结构体系的拓扑优化和结构杆件自动优化等技术,形成稳定的空间受力状态,完美打造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建筑效果,形成结构布置与建筑创作的完美融合。

华建集团上海院以文旅建筑研究中心为依托、以主题乐园中的主题包装、大型构筑物设计为发端,专门组建了“异形复杂结构设计”课题组,联合中交三航局着力对此类工程进行研究和实践,于去年底,完成钢结构吊装。花博会项目园区景观绿化、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是2021年崇明花博会的重要配套项目。

图源:腾讯新闻

花博会项目BIM对设计的优化和协调作用不仅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防患于未然,而且还使得项目部在图纸设计方面,有了一定的权威性和主导权,大大提升了项目部的施工效率。本项目开发了移动端、PC端两个终端平台应用,二者采集的数据可进行协同管理,再结合中交集团安全质量管理系统实现现场安全质量问题管理。

在确定了大门宽度100米,高度19.21米的基础上,捕捉出自身荷载和风荷载的最佳形态,通过拓扑优化技术生成类似的树干状的钢结构体系,并通过杆件自动优化剔除冗余的构件,结构效用达到最高以减少用钢量。PTFE膜为密制微孔结构,在保证空气流通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自净自洁性。

©林松

华建集团上海设计院研制出的结构仿生模型

可视化结构优化找形过程动态演示

图源 :建筑进行时

绿色共建,上海最长观花长椅

花博会复兴馆南侧的两排观花长椅便采用“PCC型材板”材料,在项目实施单位环境处置生产线上加工制作而成。长椅由2000多块插片组装,能够灵活拆卸,单侧长度78米,总长156米,全部采用废弃牛奶利乐包装盒材料,整个长椅用了52吨光明牛奶利乐包装盒。

© 华建集团

相较于普通长椅,其强度更高、韧性更好,且更为轻便。另外,该环保长椅还拥有防潮耐水、耐酸碱、无异味、抑真菌、抗静电、防蛀免漆等优点,是游客休息、赏花的绝佳平台。

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曾出现过第一代可回收的纸盒长椅,时隔11年,出现在花博会上的长椅变得更加坚固耐用,在椅子表面还能看到印在原包装盒上的字迹,不失为一种现代主义包豪斯式的“工业美学”。

同时,出于“可持续发展”的考量,插片便于拆卸,在日后也能组合成多个普通长椅。除了环保长椅,环保元素在花博园随处可见,让市民在赏花观景的同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魅力,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循环利用。

用最好的环境,

最美的鲜花,

最优的生态,

最好的建筑。

可以看出,此次花博会向市民们传达了“绿色环保”和先进技术成果的应用,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对六个主要展馆的设计风格一探究竟吧。

「 复兴馆 」

随心拨一缕,或可动苍天

复兴馆作为本次花博会主场馆,规划建设位于花博园主展区大花核心区中心主轴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760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7240平方米。将功能空间划分为四个独立展厅,在40多天的展会期间,将承载数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室内花卉的主要展示功能。

△在建中的复兴馆。

复兴馆以错列起伏的折型屋面结合自然采光顶覆盖形成统一的建筑形象,展厅四周构筑半室外的活动通道及环廊。是国内最先取得“WELL”金级认证的展馆建筑之一。

复兴馆设计充分体现花博会生态、创新、勤俭的办博理念,结构考虑到柱网较大、屋面造型交错起伏,为充分实现建筑效果,本着绿色环保、保护耕地的原则,选型采用了钢框架结构体系,避免了大面积使用混凝土对环境的影响;在半室外通道部分仅设置大跨度主梁,在采光天窗处通过设置纤细的预应力钢拉杆实现强大的结构平面刚度,解决屋面异性结构体系整体性不足的问题。

©三千影像

「 世纪馆 」

竹椅上东方的想像,是不落的太阳

世纪馆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是花博园三大永久性场馆之一。为覆土型花坡建筑,形如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场馆西侧展示特色植物,在生命里的延展里释放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蕴含着“孕育、成长、变化和重生”的概念。

图源: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图源:澎湃新闻

一棵巨大的见血封喉福建大腹木棉,胸径达到了1.6米,高5-5.5米,连同大簇的热带植物,带领游客开展一场生命之旅,和复兴馆一样,世纪馆也拿到了绿色建筑的最高等级——三星绿色认证。

场馆东侧是花博会主题视觉艺术园区的多媒体展示厅,同时布置了管理办公室和游客服务中心以满足园区正常运营需要。

图源:搜狐新闻

「 竹藤馆 」

仰竹藤缠屋,苫茆荻补篱

相信读过柳青的文学作品的读者会知道他独特的“去作家化”的文学理论,相似地,竹藤馆的设计理念就是“去建筑化”,试想一个400㎡的场馆,被环绕在10000㎡的各类竹子的竹园中,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在斑驳的菱形竹影间,利用设计方向对竹器的有意靠拢,建立起场馆主题和竹藤工艺的更为深层的关联。众所周知,竹子的韧性和刚性都非常强,是十分环保且优质的建筑材料,但竹材料的使用,需要探索合适的特性和工艺来进行建造。华建集团上海建筑科创中心创作研究中心、竹藤馆项目团队的建筑设计师田晓晓表示,竹藤馆的建造就运用到了一种叫做竹钢的新型复合竹材,质感和性能俱佳,再经施工人员手工层层编织制作,最终达到自然流畅的形态与细腻丰富的肌理质感。将展厅和辅助用房引入地下,通过突出覆盖其上的编织构筑物,将场馆呈现为一个掩映在青翠竹林中的景观雕塑式建筑。

△竹藤馆由编织构筑物、展厅和辅助用房三部分组成,图源:华建集团Arcplus

场馆构造以“茧”为原型,通过四个错动的椭圆放样成面,形成局部开放的“竹茧”形态。

△动态演艺效果,图源:华建集团Arcplus

在光影斑斓的螺旋侧壁游廊里漫步,如果配合好游览动线,能体味到光影变幻的独特效果。

△推荐游览路径

△部分宣传片截取片段,光影连廊独特的视觉效果

竹藤馆主体结构采用钢框架-双层斜交索网结构体系,钢框架以四个空间椭圆钢环梁加V形柱组成。人行桥由钢V柱和钢梯梁构成,局部悬挑段结合扶手钢板抵抗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展厅呈空间拱壳形态,采用超高延性混凝土无筋建造而成。

△竹藤馆主体结构整体模型

展厅是无配筋UHDC材料在国内新建拱壳结构中的首次应用。由于UHDC材料的优越性,展厅由原方案的150mm普通混凝土壳变成75mmUHDC无筋壳,实现“轻薄化”设计。

△竹藤馆展厅拱壳结构效果图

主体索网与编织面采用同一建构逻辑,双层索网间的撑杆即增大了索网面的刚度,又给竹钢条提供了支撑点,最终被穿插的竹钢包裹起来,融合于整个编织效果。

△翻越编织面的曲桥

绿意从屋顶蔓延至拱脚,竹林、竹构、竹景观浑然一体,颇具东方传统之美。如果说连通复兴馆和世纪馆的花舞双桥给人以“危桥通幽径”的美感,那么竹藤馆则给人以“缭绕穿疏林”的凉意。

△花舞双桥跨越河道与复兴大道连接位于花博园的中轴线上,眼下,这条“飘带”已经飞扬起来了

「 百花馆&花艺馆 」

应有海棠,犹记插花人

百花馆总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是花博园区三大临时场馆之一,位于大花核心区西侧,展会时主要用于中国花卉协会各分支机构的室内布展。而花艺馆总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是花博园区三大临时场馆之一,位于大花核心区内,展会时主要用于国际团体、企业团体及其他社会团体等展示花卉新品和精品。

百花馆、花艺馆犹如一片片美丽的树叶,融入鲜花绿丛中,与大地牡丹相依相映。

图源:搜狐新闻

△室内效果图

正如延禧攻略中宫廷内的花器陈列一样,花艺馆内也蕴藏着不少中国传统花艺的学问,更有现代花艺的传承。

©太平洋摄影博客:依山的天空

「 花栖堂 」

愿此为好鸟,得栖花际邻

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分两层设置,是花博园区三大临时场馆之一,展会时主要承载园区内的综合服务功能,馆内设置餐饮、零售、休憩、花艺产品展示等公共服务功能。

花栖堂位于大花核心区内的东侧,园内的新闻演播厅设置在其二楼,通过这一极佳的观景平台,可以向观众完美展示大花核心区的美丽盛景。

△花栖堂实拍实景

△双层式广场结构供观者休憩饮食

△连饭后甜食也是“花儿”的形状

©太平洋摄影博客:依山的天空

历数中国经典的传统节日,花朝节不得不提,据宋代诗词记载:“四舞阶蓂,花朝节后,二月阳春”,可以推断花朝节一般是在农历二月初或二月十二举办。宋代钱时有言:“春到花朝花未多,小梅才作玉婆娑。”所以其实,花朝节的花种并不会太多,花势也不会太猛。但恰逢节日气氛,人们定不希望错过,正如元好问会感慨:“痛负花朝,半春犹在长安道”。恰逢节日气氛,人们会有吃花糕,赏花,拈香祈福的习俗。

自此,花的盛会一直被延续下来,时至今日,中国花博会已迎来了第十届,本次花博会的场馆设计你认为怎么样呢?会去打卡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1.《花博园主入口大门钢结构吊装完成,展馆整体风貌显现》

https://www.sohu.com/a/432645612_391460

2.《拍照指南、品尝美食、亲子游线,打卡花博会可以这么玩》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15545

3.《502万个废弃牛奶盒制成花博会观花长椅》

https://t.ynet.cn/baijia/30735536.html

4.中交建官网:https://www.ccccltd.cn/news/mtjj/index_5.html

5.华建集团官网:http://www.arcplus.com.cn/cn/

6.华建上海建筑设计院官网:https://www.aisa.com.cn/

7.上海本地宝

8.《花博会系列之最好的建筑》https://news.3fang.com/bj/2021-04-02/39169417.html

9.《中国古代六大花器》https://www.sohu.com/a/293419495_120047149

- End -

建筑师杂志(ID:ARCHITECTERS)联系方式:

广告投放:微信chenran5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免责提示:部分文章系网络转载,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及图片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请加微信:chenran58,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