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烧色”,区别这么大?红、蓝宝石的“老烧”和“新烧”,你真的了解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芭比玩具的视频红宝石是真的小孩子宝石的视频 都是“烧色”,区别这么大?红、蓝宝石的“老烧”和“新烧”,你真的了解吗?

都是“烧色”,区别这么大?红、蓝宝石的“老烧”和“新烧”,你真的了解吗?

2024-06-02 15: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头晕目眩、云里雾里?

别着急!你所有的疑惑,看完这篇就会迎刃而解。

什么是宝石的“烧色”?“无烧”和“有烧”选哪个?

“烧”,专业名词叫“加热”或者“热处理”。宝石的“烧色”其实就是宝石的“热处理”,经常用于红蓝宝石中。

宝石进行热处理目的是让宝石颜色更艳丽、去除杂质净度更好,提升宝石的价值。

图源网络

热处理对宝石的影响: *【改变宝石颜色的饱和度、让宝石颜色更鲜艳】 对于某些颜色浅的宝石,热处理会让宝石颜色更鲜艳浓郁。 对于某些颜色过于浓厚、色太深的宝石,热处理会让宝石祛除暗调,颜色更鲜亮。 *【去除杂色或改变颜色】 例如:坦桑石有明显的三色性,大部分坦桑石需要热处理祛除黄绿色调才会有更干净的蓝色紫色,黄褐色的坦桑石经过加热可变成蓝紫色,紫水晶经过加热可以变身黄水晶、绿水晶。 *【改善净度】

图源网络

购买红蓝宝石时,许多商家的描述里都会提到“无烧”和“有烧”。

“无烧”就是指没有经过热处理的宝石,通常价值最高。

“有烧”的红蓝宝石虽然比“无烧”的要便宜,但还要根据“烧”的工艺不同再分个三六九等,虽然都是烧,价值也大有不同。

图源网络

红蓝宝石的“老烧”:宝石的传统热处理

宝石的热处理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人们发现在远低于刚玉熔点的温度下对其加热,可改变红、蓝宝石的颜色、增加其净度、 产生星光。

这是一种传统的 、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改善宝石的优化方法。

图源网络

加热过的红蓝宝石依然还是天然的,相当于做了小小的微整形,不过这微整形的效果是稳定的,不用担心会变色。这种纯物理的优化手段,在国际上是被认可的。

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刚玉类宝石(红、蓝宝石)有90-95%是经过不同方法热处理的。

图源网络

最早的斯里兰卡人使用石头、碳化的椰子壳、风箱来加热宝石,用多少椰子壳、多大火力,完全取决于经验,就像大厨一样。

图源GIA

虽然随着时代进步,一些烧制的容器和工具改善了,变成了温压可控的马弗炉,但热处理过程中也和传统的“老烧”一样,全程未注入其他成分。

这种没有加入其他成分、单纯对宝石进行热处理的红蓝宝石优化方法,在市场称为“老烧”。在鉴定中属于优化,是被广泛接收的。

图源网络

红蓝宝石的“新烧”:添加外来物质的热处理

有老烧,就有新烧。

所谓的“新烧”红蓝宝石,是指在红蓝宝石“老烧”工艺的基础上,烧制过程中添加其他外来物质达到优化宝石外观的目的。

新烧红宝石,图源网络

这个外来物质的范围就很广了。早先是添加各种助熔剂,如硼酸钠等,以降低热处理温度,弥合裂隙。

后来又发展到充填铅玻璃、铁钛扩散、铍扩散等。

铅玻璃充填处理:将裂隙发育明显精度差的红宝石与硅和铅(铅玻璃的成分)粉末混合在一起放到炉子里加热,愈合裂隙。

放大镜下玻璃充填的红宝石,图源网络

红蓝宝石“无烧”、“老烧”和“新烧”的价值 老烧

现在技术发达了,都用电炉,温度时间容易控制。但也不是次次都能成功的,温度控制不好宝石很容易就裂了,能烧出来的都是幸存者。

所以在价格上,同一颗红宝石,烧完后的价格会比烧之前价格更高些。毕竟人家是经过烈火考验的,颜值还更高。

图源网络

但是如果两颗差不多品质的红宝石,一颗“无烧”,一颗“有烧”,那么无烧的那颗价格要远远高于有烧的。这就是物以稀为贵,天然美女比整容美女更稀缺的道理。

新烧

如果说宝石的“老烧”是打美容针的微整,那宝石的“新烧”应该属于需要开刀的整形。对具体价值的影响程度,要看热处理残留物的多少、和残留物的明显程度而定。

《珠宝首饰评估》

使用了铅玻璃充填和扩散处理的宝石,处理之前品质就较低,加上处理后改变了宝石的性质,在市场上接纳度不高,价值相对较低。

图源网络

如何判断宝石的“烧色”?

单凭肉眼很难完全区分红蓝宝石的“烧色”,需要放大观察宝石的色带、内含物、包裹体等来判断。

比如:热处理的蓝宝石色带大多不明显,呈浅色至无色;宝石热处理后熔点低的包裹体晶体边缘变得圆滑;包裹体“金红石针”雾化,断续等等诸类。

图源网络

当然,上面这些判断依据大多是给有经验的宝石玩家甚至专业人士的判断参考。

普通人鉴别红蓝宝石是否有“烧色”,或者烧色是属于“老烧”还是“新烧”一定要借助于权威实验室的鉴定证书。

实验室鉴定标准

在国内,按照国家标准,“老烧”是物理优化属于宝石“优化”范畴,鉴定时不必特别注明。

但是一些“新烧”由于处理过程中添加了外来物质充填,改变了宝石内部的化学性质,属于“处理”范畴,需要特别标注。

国标GB∕T 32862-2016 蓝宝石分级

国内检测机构检测红蓝宝石不会备注“有烧无烧”,只有经过“充填”、“扩散”处理后的宝石才会备注。

铅玻璃充填红宝石,图源网络

国外的权威实验室对于彩色宝石的鉴定相对更加成熟、等级划分和界定也更加严格。

【GRS】

在GRS出具的证书中,comment(评论)一栏中,对红蓝宝石“烧色”相关的评定描述有No indication of thermal treatmen、H、H(a)、H(b)、H(c)、H(d)、H(Be)、E(IM)。

有些虽然看着没差多少,但是性质上差很多!

No indication of thermal treatmen——俗称“无烧”,无热处理迹象。

如果你买的红蓝宝石出具的证书上有这样的描述,那么恭喜你,你的宝石是天然的颜色哦~

图源网络

H(Heated)——俗称“老烧”:代表热处理且无残留物存在。

H代表只经过简单热处理,没有加入其他成分。

图源网络

H(a)、H(b)、H(c)、H(d)——俗称“新烧”。网上之前流传着一些以讹传讹的文章,称H(a)等为注色、性质不稳定,实则是翻译GRS官网时的谬误。营销号们得要找一个靠谱的翻译软件才行啊。

网上流传说法

H(a)——热处理,残留物不明显(仅裂缝内有非常小的残留物)。净度或颜色通过加热得到增强,在空洞存在极小的玻璃状材料的残留物,或有孤立的、极小的残留物存在于裂缝中,这些残留物对宝石重量的影响小于约0.001克拉。属于永久性增强,并将始终在报告的首页提及。

H(b)——热处理,存在轻微的残留物(仅在裂缝内)。净度或颜色通过加热得到增强。裂缝中存在轻微的玻璃状材料的残留物。属于永久性增强,并将始终在报告的首页提及。

H(c)——H(b)和H(d)之间的过渡等级。热处理,存在残留物(仅在裂缝内)。净度或颜色通过加热得到增强。裂缝中存在轻微的玻璃状材料的残留物。属于永久性增强,并将始终在报告的首页提及。

H(d)——热处理,在裂缝和空洞中存在显著且深入的铅玻璃的残留物。

图源网络

H(Be)——铍扩散处理:以轻微元素(如铍)进行热处理。

净度或颜色通过热处理和轻量元素(如铍)扩散得到增强。这种处理是永久性的。

铁钛扩散处理蓝宝石,图源珠宝匠

【AIGS】

AIGS证书关于红宝石的热处理情况和GRS一样,主要在“Comment"这一栏描述,常见的AIGS证书关于热处理红宝石的备注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无烧 No Indications of heating——无加热迹象。

图源网络

老烧(Normal heating/ traditional heating):

Indications of heating——加热的迹象。

Indications of heating. (minor/moderate/significant)——加热的迹象。(轻度/中度/重度)。

Indications of heating. (minor(1)(2)(3) /moderate(1)(2)(3)/significant(1)(2)(3))———加热的迹象。(轻微(1)(2)(3)/中等(1)(2)(3)/重要(1)(2)(3))

图源网络

新烧(Advanced heating):

Indications of heating. (Lead, bismuth)——加热的迹象。(铅、铋)

Indications of heating with light elements.——用轻量元素加热的迹象。

J先生说: 人们喜爱宝石,是因为它们的美。 但天生丽质的宝石毕竟是少数,为了让颜值不够的宝石也能有更高的商业价值,从宝石诞生起,对天然宝石优化处理的研究就一直在进行。 是购买天然宝石,还是处理宝石,其实就是在品质和经济能力间做一个权衡。 但要注意,购买时一要看商家是否如实披露了宝石的处理优化信息,二要看价格和品质是否匹配。

(注:本文图源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或联系小编备注出处)

推荐阅读:

3500顶冠冕,拿破仑家族的御用品牌,这个法国“奶奶级”珠宝品牌,大有来头!

传承241年,12代大师薪火相传,珠宝界“蓝血贵族”,带你重新认识尚美Chaumet

和田玉产地之谜?青海料、韩料、俄料如何区分?小白必看的科普,避免踩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