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禁止第三方充电器,华为开放快充协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艾草鸡汤做法 不再禁止第三方充电器,华为开放快充协议

不再禁止第三方充电器,华为开放快充协议

#不再禁止第三方充电器,华为开放快充协议|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鸿蒙系统识别充电器能力喜忧参半,防止用户使用山寨充电器的同时,可能造成正规品牌第三方充电器无法使用,大大增加用户购买充电器的成本,并且此类做法有违“环保”初心。华为Mate40Pro、华为Nova8系列新增取消充电器版本,鼓励用户继续使用家中的充电器,然而第三方充电器无法激活华为快充,必须购买官方充电器才可以,兜兜转转一大圈,“环保”压根是空谈。华为跟风苹果,一个没有充电器和数据线的时代正式开启

为了解决矛盾的现象,日前华为宣布与配件大厂绿联签订数字能源合作协议,并推出首款支持华为40W超级有线快充Type - C接口充电器,完美兼容华为P40系列、Mate30系列等手机。华为表示,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充电技术创新,构建超级快充生态,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2018年华为Mate20系列手机首发40W快充,截至2020年10月份华为Mate40发布之前,华为/荣耀旗下数十款产品支持40W快速,既有万元高端旗舰产品,更不乏千元中端手机等。华为要求充电器不仅支持40W充电,还需兼容22.5W、18W等多个快充协议,华为/荣耀多款手机均能使用相同充电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环保,不再禁止第三方充电器正式开启序幕,华为逐步开放鸿蒙系统生态,随着越来越多合作伙伴的加入,华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未来可以实现的功能和玩法也会越来越多。华为试图打造一个以鸿蒙系统为核心,合作伙伴为“卫星”的大生态循环,一旦成型后足够与苹果相抗衡,我们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来,生活更加便利。

科普:基于快充的协议之间的定义详解:

其实统一快充这个事其实没有那么难,现在快充门槛不在技术上,而在于各大厂商跑马圈地搞的这些乱七八糟互相不通用的狗屁识别协议上,这就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遇到资本主义的无奈,开会多少次也没鸟用,当然并不是没有大一统的识别协议,USB推广小组早在2012年7月份就制定了USB PD 充电协议,全称“USB Power DeliverySpecification.

USBPD根据可供给的电力设定了10W、18W、36W、60W、100W、240W 六级规格。(USB-C新版规格降临:支持最高240W功率、需要升级线缆);PD技术不仅充电功率强悍,更牛逼的是这货可以实现双向充电,也就是说两台电脑用USB线连接可以互相充电,比起QC那种单向充电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然并卵,PD并不是一个USB强制协议,只是区区一个可选配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高通这种豪强怎么可能买账?QC标准还不是推推推~~现在就看几个大头的态度到底如何了,特别是苹果,苹果如果全面导入USB PD协议,业界这群墙头草必然疯狂跟风。USB-C 接口支持 240W 供电后,它会一统江湖吗?接下来科普下PD的核心充电原理。

BC1.2 (Battery Charging v1.2)是USB-IF下属的BC(Battery Charging)小组制定的协议,主要用于规范电池充电的需求,规范定义了设备通过USB端口充电的检测、控制和报告机制,这些机制是USB2.0规范的扩展,用于专用充电器(DCP)、主机(SDP)、hub(SDP)和CDP(大电流充电端口)对设备的充电和power up,这些机制适用于兼容USB2.0的所有主机和外设。

PD(portable device)便携式设备连接到host或hub后,USB2.0协议规定了三种情况下PD汲取电流的最大值:

1.bus在suspend(挂起)时,最大汲取电流2.5mA;

2.bus没suspend(挂起)并且未被配置时,最大汲取电流100mA;

3.bus没suspend(挂起)并被配置时,最大汲取电流500mA.

如果PD连接到CDP, DCP, ACA-Dock, ACA,在PD未配置时,汲取最大电流限制是1.5A,或者遵循suspend的规则。定义了PD区别SDP和Charging port(充电端口)的机制。为不同的USB charger厂家定义了兼容性要求。如果PD的battery处在Dead或weak状态,随USB 2.0规范发布的ECN规定,此时连接但未联通的PD可以汲取100mA电流(连接与连通的区别在于data线的上下拉电阻)

Reference Documents

OTG and Embedded Host Supplement, Revision 2.0

USB 2.0 Specification

USB 3.0 Specification

Definitions of Terms

推广快充的意义

其实就目前的快充技术来说,因为有涓流充电这一过程的存在,0-100%充电时间也要1小时10分左右;有些人手机没有快充也就多半个小时,于是他们觉得快充没什么用;有些人认为自己一天到晚插着充电,所以快充没什么用。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实际,但是科技的最终目的正是通过不断的进化改变人的想法乃至行为习惯。快充的最大意义,我认为就是爆发性的冲刺充电阶段。特别是目前新机型的功率普遍上了20W,那么在3000毫安时的电池下,10分钟可以充大约25%,30分钟可以达到60%以上!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将会完全改变我们的充电习惯乃至使用智能机的习惯!过去充电速度不够快,我们只能慢慢的等待,于是有些人发展出了晚上睡觉插着充电的习惯;移动电源也大行其道,因为没人能忍受在充电器旁边等待两三个小时。但是有了快充,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即使晚上忘记充电导致电量过低甚至关机,只要你早上洗漱时顺手一插,出门之前就有足够“安全”的电量;当你在外为了业务不断奔波时,只要在吃饭的空档接上电源,吃完了抹抹嘴,你就会发现又可以稳定的支撑一下午的需要;当你临上高铁没电了,列车又是不带插座的老型号,那么只要在等待区充10分钟就能让手机支撑数小时的车程,配合覆盖越来越广的3/4G就能完成你的工作、娱乐需求;所以说, 快充恰恰适应了目前智能手机碎片化使用的实际情况。快充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节省的那一两个小时,更重要的是,快充能够在重要时刻减少你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供更多的使用时间,让你抓住关键机会实现更高的价值。让用户不被充电时间所束缚,不用再为电量担心,不用守着插座坐立不安,甚至大大减少使用移动电源“挂尿袋”的机会,这就是快充的意义。换句话说,你的时间越值钱,快充对你越有意义;你的时间越廉价,快充就没那么重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