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防范!中小学生寒假安全常见事故盘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良乡二中学生炸伤 注意防范!中小学生寒假安全常见事故盘点!

注意防范!中小学生寒假安全常见事故盘点!

2024-04-05 15: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快乐过寒假,安全不放假

假期是孩子安全事故的高发期

家长们得多加注意防范

多加提醒,才能少份危险

01消防安全

每年的寒假、春节期间,都是用火、用电、燃放烟花爆竹的高峰期,消防安全隐患不能忽视!

 燃放鞭炮导致孩子重伤的惨剧 

●2021年2月7日,福建省长汀县几名孩童将点燃的鞭炮扔进窨井内引起爆炸,井盖和地砖被炸飞,一个孩子被炸飞几米高,另一个孩子也被炸得摔倒在地。

●2021年2月3日,甘肃省白银市两名孩子和家长路过广场时,一名孩子将点燃的鞭炮扔进了窨井中引发闪爆,窨井周围地砖被炸开,两名孩子也被炸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

为何鞭炮扔进窨井,引发的爆炸威力如此巨大?窨井、污水井、化粪池内很容易产生沼气,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燃,并且产生很强的气浪。除了气浪本身的冲击力外,击碎的井盖以及周边物品飞出都会给行人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但很多孩子却不知其中的危险,频频犯险。

 儿童玩火致火灾频发 

●2021年1月28日9时,柳州市前锋路三区12栋一对5岁双胞胎男孩在家中玩打火机,引发熊熊大火,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2021年1月25日零时,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2名中学生放寒假后为寻求刺激,半夜到金牛山景区放火焚烧草丛,据公园初步估计山火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50万元,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放火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孩子放假在家,家长一定要告知孩子火灾的危险性,教育他们不要玩火,尽量远离烟花爆竹,把打火机、火柴、煤气、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教会孩子遇到火灾时保持镇静,拨打火警电话119时准确说明街道、小区、楼栋号及单元号,以便消防员查找。

 玩电的危险 

●2020年7月,广东省东莞市一名2岁女童在家中将一双不锈钢筷子插到了电源的插座里,导致电击伤势严重,被送往儿童重症监护室抢救。

●2020年1月,辽宁省沈阳市一名2岁女童玩铁钉时,将铁钉插进电排插内,瞬间被电击倒在地。由于伤情较为严重,需要长时间救治甚至可能面临截肢。

●2019年8月7日18时许,柳州市柳江区1名9岁男童倒在自家的冰箱旁,其身体有烧焦的痕迹,警方疑因触电身亡。

●2018年3月,玉林市北流市一名女童拿钥匙触碰到了电动车的充电口,结果瞬间火花四溅,车钥匙被烧黑,手指被严重烧伤。

●2015年7月,湖南省株洲市一名3岁女童因为拔风扇的电线插头,当场触电身亡。电工师傅称,孩子拔插头时,手指触碰到电插头上的电极,形成回流,导致孩子触电身亡。

家长平时要指导孩子逐步安全、正确地使用家中常用电器,识别电力安全警示标识,远离危险区域。

告诉孩子不能碰触电源插座、电线以及电器;使用完电器后要及时关掉电源;不要拉扯电线,更不要随意玩弄;更不要好奇用手指、钥匙、筷子、发卡、棍棒等其他异物插入电源插座内部。

02交通安全

无证驾驶的未成年人“一不懂交通规则,二不懂操作。”当行驶中遇到突发事情况时,往往采取不当的措施,极容易酿成交通事故悲剧。

 骑车出行 

●2021年2月7日凌晨3时许,柳州市某技校的18岁学生覃某骑电动车搭载同学冼某经过柳东新区车园横5路时,疑因车速过快撞击路基失控翻车,事故造成1死1伤。

●2021年2月5日6时10分,百色市靖西市3名初中生驾驶一辆无牌摩托车,与一辆牵引货车相撞,造成学生2死1伤。

●2021年2月3日23时许,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仁义政府门口,2名女学生同骑一辆电动车从斑马线穿马路时被直行大货车撞倒,造成1人被甩出车外,另1人被卷入车底。

●2021年2月1日15时,钦州市灵山县一名15岁少年无证驾驶无号牌二轮摩托车,搭载一名未成年的朋友,将一名在村道横穿马路的4岁女童撞飞数十米,导致其大腿骨折、身体多处擦伤,幸无生命危险。

 步行出行 

●2021年1月9日13时15分,来宾市武宣县三里镇三里砖厂附近一名小女孩突然横穿马路,被一辆小车撞飞,身体多处挫伤。

▲小女孩被撞飞瞬间(视频截图)

 乘车出行 

●2021年1月30日19时15分,从广东湛江开往北京西的K158次旅客列车停靠河南驻马店站期间,一名小孩在站台玩耍时不慎摔下站台与列车缝隙,此时距离列车发车仅剩2分钟,在旁边值乘的乘警和铁路工作人员赶紧卧倒施救,经检查孩子无大碍,因处置及时未造成列车晚点。

 安全座椅 

●2020年3月7日下午,内蒙古鄂尔多斯某路口两辆小车发生碰撞,导致一辆车上的4岁男童被甩出车外。虽然车内有儿童安全座椅,但并未将孩子放置在安全座椅。

家长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驾驶摩托车(含电动)、三轮车(含电动)、汽车等机动车辆,不乘坐“三无”(无证、无牌、无运营资质)车辆、拼装车及超速、超员、酒驾车和不规范车辆,骑电动自行车戴头盔、不超速、不并行、不载人,禁止未满十二周岁的学生骑自行车上路、未满十六周岁学生骑电动车或摩托车上路。

同时家长一定要注意,平时不用车时,一定要将车钥匙拔出,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孩子因好奇偷偷驾驶车辆导致悲剧!

03防溺水安全

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防溺水教育同样不可忽视。

 码头玩耍溺水 

●2021年2月3日,南宁市马山县金叉镇一对母子到红水河水域东屏村码头玩耍时不慎落水失联,2月4日下午,救援人员经搜救,将3岁多的小男孩遗体打捞上来。

 鱼塘玩耍失足 

●2020年12月31日中午,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中心校的两名8岁男童在鱼塘边玩耍时不慎失足,溺水身亡。

家长们平时一定要看管教育孩子,告诫孩子不要私自或结伴下水游泳,不要到河边玩水、捉虾、钓鱼、摸螺蛳,不要在河边、水塘边、沟渠等危险水域地带行走、玩耍、推搡追逐、嬉戏打闹等,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若不慎发生溺水事故,要及时向附近的成年人大声呼救,同行的未成年学生、同伴不得自行贸然施救,避免因盲目施救造成更大伤亡。 

04防一氧化碳中毒

天气寒冷,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素有“无形杀手”之称,俗称“煤气中毒”。轻则头晕、恶心,重则死亡。

 拒绝使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 

●2021年1月22日晚23时,柳州市静兰小区的一栋居民楼里,一名7岁女童和奶奶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2021年1月18日17时24分,贺州市八步区一名中学生在同学家洗澡时,因一氧化碳中毒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2020年12月24日,南宁市中华路一巷出租房内一家五口疑似一氧化碳中毒,致3岁女童和外婆死亡,一对夫妻和2岁女童紧急就医中。

家中使用炭火取暖或燃气热水器,需安装通风管道及排气设备,确保烟气能及时排出室外,不要将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易发生意外。车辆静止时开着空调在密闭车内睡觉,也可能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对于孩子独自洗澡的,家长应该随时关注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第一时间关闭室内煤气阀,把门窗打开通风,将中毒者及时转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防寒保暖,并及时送医院进一步救治。

05食品安全

路边的野果不要吃,骗孩子“药是糖”很致命!

 误食“野芋” 

●2021年1月13日下午,贵港市平南县木乐镇某村4名男童(最大10岁,最小6岁)在路边挖“野芋头”,瞒着家人用火烤熟后集体食用,造成4人中毒被紧急送医。

●2018年1月17日下午,玉林北流市新圩镇陶山村的三名儿童误将路边的海芋(俗称“滴水观音”)当作“野生芋头”进行窑烤,食用后出现喉咙痛、呕吐、流口水等中毒症状。

▲“滴水观音”网络配图

 误服药品 

●2020年11月,广东省佛山市一名女童在奶奶不注意的情况下,误服了放在桌上的近40粒降压药,经抢救后不幸身亡。

作为家长,要高度重视孩子的饮食安全,避免病从口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使用干净的餐具,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不随便吃野菌、野果、野菜,避免食物中毒。

同时,应将药品、化妆品、家用清洁剂、鼠药、农药等化学品放到孩子不易接触的地方,更不要用饮料瓶或矿泉水瓶装有毒液体,谨防孩子误食或误喝。

06网络安全

学生使用手机,极易被不法分子以蝇头小利所诱骗,家长一定要重视抓好学生教育,防止成为电信诈骗分子的帮凶,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小心手机游戏充值 

●南宁市仙葫经济开发区1名初一男生为给游戏充值,自2020年8月开始至今2021年1月趁父母熟睡累计刷走银行卡近8万元,现除腾讯客服答应退还2万多元外,另外几个游戏平台的款项追讨尚无结果。

孩子偷偷充钱打游戏,既需要多方治理,也需要家长教育、同时监督其玩手机时间,不要沉迷网络游戏!希望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做好防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警惕网络陷阱 

●2021年2月3日,北海市海城区某学校一学生接到陌生号码,对方以帮把游戏链接发到好友群,每个群可获利2元的方式,引诱该学生将涉嫌诈骗的链接转发到QQ好友群,同时该学生还将个人微信以50元一天方式出租给诈骗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出租一周获利350元,导致诈骗案件的发生。

面对高利诱惑,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害了自己和家人朋友!

 警惕网络电信诈骗 

●柳州市1名初三男生被网友以6000元购买其王者荣耀游戏账号为由,要求其通过一个叫“商信秒”的游戏账号平台来交易,男生于2020年12月13日起至2021年1月多次用母亲的支付宝向该平台转入28000多元,现男生母亲已报警。

●2020年8月,有人冒充支付宝客服给河池都安籍大学生打电话,声称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还款程序已经下架,学生的欠款必须通过另一个途径偿还,要求学生加入一个Q群。

防范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发送虚假消息,如信用卡还款、快递未领、网络欠费,甚至家人遭遇危险等,诱骗学生拨打咨询电话,诱导学生转账汇款到所谓的“安全账户”。特别要防范诈骗分子冒充教育部门、民政部门或者慈善机构人员,以“资助贫困学生”为名,电话或短信联系学生或者学生家长,以捐助无法到账,需要核实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为由套取关键信息,实行诈骗。

 警惕传销陷阱 

●2020年7月左右,就读于四川成都某大学的大二女生李某被男友以谈恋爱为由骗至北海传销点,经过7天洗脑后,该女生通过花呗、网贷、借同学钱、骗家里钱等途径凑够69800元入门费,并被哄骗办理了休学,11月21日,反传销组织和该女生父亲将其解救带离。

防范传销组织以“创业、招聘、交友”为名在线上线下散布虚假消息,诱骗学生参加各类传销组织,进而骗取学生及其亲朋好友钱财,甚至危及学生生命安全。

 警惕借贷陷阱 

●2020年9月,南宁文道科技有限公司在58同城网站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实为以面试形式诱导毕业生贷款,造成多名学生陷入培训贷负债。

假期学生出行、购物、聚会活动相应增多,要注意防范非法借贷平台推出的各类消费贷款产品吸引学生超前消费。防范部分消费贷以“提供培训”、“网络刷单”等名义,诱骗学生办理违规贷款手续,在不知不觉中“被负债”。

家长要教育孩子不沉迷于网络,严禁进行网络赌博、远离网贷,

不参与直销、传销等违法经营活动;

严禁孩子通过网络接触不明身份的人并私下交往;

家长必须密切监控孩子不要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

不要加入非法组织,还要防止孩子陷入感情、金钱等骗局;

教育孩子绿色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不在网上宣传淫秽、色情、迷信、暴力的内容。

07居家安全

家里也是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多发的地方,身边“凶器”需警惕!

 坠楼事故 

●2021年1月30日,山东省泰安市一小区,家中大人外出留下5岁双胞胎在家,结果2个小孩调皮打开了防盗窗不幸从6楼坠落。

●2021年1月2日下午,柳州市鱼峰区鼓山路旁一居民小区内1名约四五岁的男童从7楼坠下,摔到了单元出入口上方的平台上,经送医抢救后已脱离生命危险。

高处跌落伤是导致14岁以下儿童致残与致死的主要意外伤害方式。阳台、楼梯、高架床等对儿童来说是危险源,家长不可大意。

 锐器受伤 

●2021年2月2日,河池市1名5岁男孩在家中趁父母不注意,将剪刀拿在手中玩耍,一不小心摔倒,致剪刀刺入头部深达4厘米,鲜血直流。

▲入院时男孩的情况

 烫伤 

●2021年1月31日中午,浙江省嘉兴市一家4代人吃中饭期间,太爷爷刚把热好黄酒端出来正准备喝,2岁女孩与5岁姐姐争酒壶时导致其被滚烫黄酒烫伤手和脖子。

●2021年1月12日晚上,贵港市平南县武林镇某村8岁女孩小霞在家准备洗澡时摔倒跌入放有滚烫的热水桶里,烫伤臀部等处。

●2021年1月6日晚,湖北省武汉市唐女士家中的暖宝宝充电时发生爆炸,1名1岁幼儿被严重烫伤。

 吞异物 

●2021年2月9日晚,贺州市1名6岁男童把挂蚊帐的铁钩含在嘴巴里玩耍时摔跤,铁钩便直接穿进了嘴巴,被紧急送医救治。

▲CT拍到的铁钩(院方供图)

●2021年1月,南宁一名3岁男童误吞了8颗磁力珠,出现剧烈腹痛和呕吐,医生只能紧急开腹取珠。

▲拍片结果能明显看出磁力珠的形状(院方供图)

小孩天性活泼好动,对身边小物件、小玩具的危险认知不够,并且充满好奇心,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伤害。

 肢体被卡 

●2021年1月31日下午‪,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昭仁镇某小区内,因奶奶下楼取快递,一名男童被困二楼阳台防护栏外,头卡防盗窗身体悬在半空。

●2021年1月26日,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一名男孩贪玩爬进洗衣机内身体被卡,消防救援人员拆卸洗衣机底部和外壳,然后使用无齿锯切割洗衣机内桶,切开了一条长口子,才得以把小男孩抱出。

●2021年1月16日下午,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一名7岁半男童,在家玩水杯盖时左手食指被卡,经过仅20分钟的救援,消防员将卡住孩子手指的饮水嘴成功取下。

 店门反锁 

●2021年1月28日,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一小孩将店铺反锁后在店内睡觉,家长多次电联孩子却无人接听紧张报警,消防救援人员到场拆除门锁。

家中要告诉孩子不攀爬阳台窗外、天台、屋顶等危险区域;不玩剪刀等尖锐物品;让孩子远离汤锅、火锅、热水瓶、烧水壶等厨房用品。

家长要看好小孩,有事外出锁门时,要确保屋内人员可自行开门,家庭成员也应当清楚或持有备份钥匙,尽量不让孩子单独留在家中。

08外出活动安全

孩子外出玩耍,家长需要时刻警惕!

 电梯事故 

●2021年1月31日中午,湖南一名7岁男孩在超市内独自坐手扶电梯下行时,因衣服遭电梯卷入身亡。

提醒各位家长,和孩子一同乘坐电梯时,一定要看管好孩子,不能让孩子独自留在电梯里。

 坠井事故 

●2021年1月28日,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某花园一名7岁小孩与小伙伴在追逐玩耍时不慎掉入井内。

●2021年1月10日下午,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一名4岁男童在家门口玩耍时,不慎坠入20多米深的机井中。

家长平时要看管好身边的孩子,教育孩子在玩耍时尽量远离深井、水井、下水道井口等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一旦孩子不慎坠井且无法自行救出时,要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求助。

 动物抓咬伤 

●2019年2月春节,陕西省西安市1名4岁男童拽起狗的耳朵给狗说悄悄话,因狗受到惊吓将其头部、右耳朵和脸咬伤。

▲网络配图

家长要告诫孩子不要去逗/吓宠物,对有攻击性的宠物要远离,以免被抓伤咬伤。

09铁路安全

近年来,我区发生多起“熊孩子”在铁轨玩耍逼停动车险酿大祸的事故,令人触目惊心。

 严禁损坏铁路设施、在铁路隧道玩耍逗留 

●2019年1月14日,玉林市博白县东平镇文江村小学6名学生在附近玉铁铁路隧道玩耍时在墙壁用防锈油写名字乱画,还在铁轨放一排石头,由于涉事学生未满14岁不予处罚,警方组织学校和家长对其进行教育。

 严禁在铁路线上行走、坐卧、玩耍 

●2018年10月1日上午10时左右,贵港市桂平市白沙镇新城村路段,3名儿童走上南广线贵港至厚禄站间线路防护栅栏内玩耍,致行驶中的动车急刹后停车。

 严禁在铁路钢轨上放障碍物 

●2018年1月30日下午,桂林市永福县苏桥镇太平村小学2名学生因好奇跑到湘桂线395+600米公里处,并捡起铁路路基上拳头大的石渣放于钢轨上,所幸被正在巡逻的铁路民警及时发现,避免了列车事故的发生。

在此提醒家长,要切实加强孩子的铁路安全常识教育,禁止在铁路逗留、玩耍,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也不要破坏铁路沿线、线路的安全设施设备等,违者将受到法律制裁。

10人身安全

注意防盗、防骗、防拐、防性侵、防结交不良人员与聚众滋事。

 防拐骗 

●2021年1月12日上午9时30分,福建省泉州市一名5岁女童在自家开的小吃店门口玩耍时被一名50岁左右的陌生女子带走,失踪期间,涉嫌诱拐女童的中年妇女将孩子的头发剪去,并且更换了衣服。下午16时,一中年妇女将该小女孩送回小吃店,目前已被警方控制。

家长一定要告知孩子一些防盗、防骗和防拐知识,让孩子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教导孩子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要单独去一些公共场所或者偏僻的地方;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饮料和食品;不要向别人透漏个人隐私。

教育孩子如遇歹徒或他人敲诈勒索时要沉着应对,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危险时想办法拨打“110”报警或发出求救信号。

 防性侵 

●2021年1月,柳州市柳南区一名15岁女孩被查出怀孕,两年来多次在出租房内遭邻居44岁男子性侵,2021年1月27日,柳州市公安局西鹅派出所民警将嫌疑男子抓获归案。

寒假期间,家长要重视防性侵教育,让孩子意识到防性侵的重要性,了解性暴力事件的严重性,避免对他们进行恐怖教育和冷漠教育,避免给他们造成心理阴影。教会孩子防性侵的知识与技能,让孩子对性侵犯的行为勇敢的说“不”。

 防聚众斗殴 

●2021年2月,桂林市翠竹路卤味门口的红绿灯马路上,一伙少年聚众斗殴,将另外两名少年围堵,随后使用铁棍器械进行捶打,致其倒地不起,随后涉事的几名少年骑车扬长而去。网友均对涉事少年的行为表示愤慨和堪忧,希望相关部门对这种违法行为进行严惩。

家长要教育孩子不与社会闲杂、无业或无正当职业人员交往,不参加小团伙,不打架斗殴,不寻衅滋事,不违法乱纪,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和社会公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