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策略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舆情信息分析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策略研究

2023-03-14 12: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日益倾向于借助网络来表达个人对社会事件的看法,网络舆情事件层出不穷,一些负面舆情信息严重损害了高校形象和声誉,影响高校校园的安全和稳定。高校应深入剖析新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特征和问题,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渠道,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研判机制,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媒体行业等沟通合作机制,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完善大学生网络心理疏导服务体系,从而提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网络舆情

大学生群体是活跃在网络的“生力军”,对参与社会生活的热忱渴望和主体意识的表现欲望日趋强烈。他们习惯于执掌网络“发声筒”,有着对社会、文化、经济等问题发表自身见解、表达自身利益的诉求。他们将新媒体作为追求自身价值、表达个体意识的途径和手段,呈现出创造性地自我建构行为。因此,深入分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内容、特征及问题,通过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渠道,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研判机制,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完善大学生网络心理疏导服务体系,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成效奠定扎实基础。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与特征

网络舆情,指“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1](P53)。电脑、手机、iPad等为广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更加方便和迅捷的网络交流工具。大家在新媒体平台上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看法,网络上诸多观点逐渐交流、汇集形成一种舆情,即大学生网络舆情。

2.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第一,表达的主观性与“非理性”。大学生群体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但由于其个体人格及心理尚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在网络上的表达也呈现出主观性与“非理性”特征。一方面,大学生网络舆情表达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特征。大学生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对社会存在的客观评价呈现在互联网上的一种情绪反应,而这种反应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个体心理因素紧密相关。在网络舆情表达上,大学生往往从个人主观认识出发,选择性地对社会信息进行吸收、整理和分析,在最后的表达中具有明显的个人态度和主观性评价。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网络舆情表达具有非理性特征。大学生群体社会阅历不足,看待问题相对片面,对现实生活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而面对网络空间的无序性、虚拟性和自由性,他们偏好选择借助互联网发泄自己内心压抑的不良情绪。这种偏激的非理性、情绪化言论充斥于网络空间,并存在逐步演变为“网络暴力”、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威胁。第二,传播的迅捷性和“自由性”。大学生是网民的生力军,是网络舆情的有力推动者,一旦出现他们所关注的网络事件,便会迅速形成大规模网络舆情。从大学生网络舆情传播来看,呈现出明显的自由性和迅捷性特征。他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沟通和交流感情,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发表见解、交流思想;可以通过微博及校园贴吧对学校、院系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建议;可以借助校园论坛获取外界信息,掌握最新国内外动态。一旦网站刊登内容为大学生群体所知悉,他们就会迅速“关注”“分享”并发表观点,尤其是当网络微博、博客成为大学生网络舆情第一时间的“发源地”,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网络舆情传播几乎呈现出几何倍数的“爆炸性”增长,小规模、小范围的网络舆情事件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在极短时间内发酵成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第三,影响的扩散性和“情感性”。“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政治心理,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延展性和指向性,从而较高地体现着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发展水平。”[2]大学生群体年龄相仿,个体行为对特定成员构成群体心理情境,群体中的个人言行借助网络联系、相互接触和间接交往而产生相互影响,学生之间价值观容易达成一致,并在极短时间内形成情感共鸣、凝聚共识,最终表现出一致性的网络舆情行为。大学生群体内的舆情传播阻力相对较小,针对社会热点事件他们很容易在第一时间获取消息,并跟帖发表评论。因此,一旦发生重大新闻事件,借助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扩散就如蝴蝶效应一般,可能在一夜之间发酵扩大,并由此引发群体一致性行为,一些“隐性”群体的出现也很容易诱发自我控制力较差的大学生借助网络尝试道德破坏、网络暴力等“非理性”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深入分析目前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探寻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等对策的研究提供依据。

1.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对青年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思想认知、人生态度、情绪情感、价值观念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引导来实现的。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主要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的。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不再迷信权威,喜欢独立思考,有强烈的平等意识和主体意识”[3],青年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他们渴望获得尊重、信任和认同,喜欢张扬个性,敢于自我展示,注重个人价值。在相对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和多元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遇到诸多“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展了高校网络舆论空间,增进了大学生的倾诉和表达意愿,对传统的高校网络舆论格局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对高校学生思想预测及防范管理带来了深刻影响。”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教育模式由于一味地注重思想的“灌输”和理论的“说教”,远离现代社会,脱离社会现实,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研究,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的引导上,注重单一价值观念的强制性“灌输”,缺乏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冲突的合理有效引导,忽视了大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选择性”,忽略了网络信息的积极反馈和与大学生的良性互动。在网络虚拟空间无所不包的海量信息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缺乏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而“黯然失色”。因此,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心理特征,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应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网络舆情。

2.大学生网络舆情研判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新媒体自身话语的“影响力”愈来愈强,其辐射面也越来越广。一旦网络舆情监管、研判或处置不当,某些极易触发社会不安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的“舆情事件”就会借助互联网“发酵”、渲染并大肆传播,从而造成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我国在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传播上仍缺乏宏观调控和有效管理,还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研判机制,导致大学生网络舆情在监管和调控上一度处于“失管”状态。加之个别学校在学生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出于种种顾虑一味地采取“回避”态度,这也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爆发”带来了潜在风险。

3.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国内多种社会思潮在网络虚拟空间碰撞和传播”[4],互联网是一个虚拟而庞大的系统,其“无中心”的特殊属性打破了传统媒介单向传递信息的弊端,每一位参与者都可以在网络世界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互联网的这一特性被部分“有心人”利用,他们利用网络监管漏洞隐藏身份,无视网络道德规范肆无忌惮地发表不当言论,扰乱社会秩序。加之一些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深刻认知,信息研判能力较弱,对网络虚拟社会中所传播的各种社会思潮缺乏判断力,容易陷入道德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导致网络舆情行为出现偏差。

4.大学生网络心理疏导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网络新媒体的日益普及与应用,广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网络信息的影响和熏陶,互联网上各种社会思潮、网络文化交织,高雅与低俗、和平与对立、先进与落后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对当代大学生的是非观念和认知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而在高校尚“缺少一整套完整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5]、大学生网络心理疏导服务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错误的舆论导向会导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取向的歪曲,甚至失去在短时间清楚、清醒、清晰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因此,高校应积极构建网络心理疏导服务体系,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疏导咨询与服务,推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与发展。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各类频发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因缺乏解决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机制和应对措施,对学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高校的和谐稳定,严重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6]高校对外应加强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媒体行业等沟通合作,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渠道;高校对内应加强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畅通大学生权益损害申诉渠道,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

1.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渠道。全面收集并及时、准确掌握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全面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点。首先,畅通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渠道。需要各级政府的教育部门、宣传部门及网络管理部门,建立覆盖重点网站、校园论坛、微博及各类“网络贴吧”等大学生网络舆论的主要场所,保证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其次,成立大学生网络舆情收集与监测部门。高校拥有庞大的大学生网民群体,校园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纷繁复杂,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工作可谓千头万绪,要想对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需要成立专门的大学生网络舆情收集与监测部门,培养专门的舆情信息收集人员,实现对网络舆情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以及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的有效汇集。

2.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研判机制。高校应建立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研判机制,要在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将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现状置于社会重大事件中,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走势作出精准研判,为大学生网络舆情科学处置做出参考和指导,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处理的科学性、正确性。首先,在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研判形式上形成以月、季、年为周期的定期研判制度,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动态作出周期性、阶段性的评估,为网络舆情信息员准确把握近期热点事件、预测未来舆情走势、引导未来舆情走向做出指导。其次,在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研判方法上可以采取文本分析法、自动跟踪、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判断大学生网络舆情焦点与社会矛盾焦点,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表现,重点监管人为的、有着“幕后推手”的舆情事件。再次,在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研判时要重点考察信息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要在重复信息的去留、陈旧信息的剔除、重点内容的固定和剖析等问题上多加留意,筛选出有价值的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判断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可能走势及发展趋势。

3.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畅通信息发布渠道。网络事件的层出不穷和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极易导致网络群体化事件和网络舆情危机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发生,加之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广泛性,极易助推某一事件瞬间爆发,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因此,高校应加强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制定校内各部门协调联动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应急处理预案,积极调动网上、网下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大学生网络舆情预案,确保能够及时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群体性事件发生后,要建立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高校各部门要积极参与舆情回应等相关处理工作,要保证主流媒体能够及时发布相关网络舆情信息,回应公众质疑,应对不良传言;要始终把握话语权,坚持正面引导,及时疏导网络中反面、偏激的消息,避免网络舆情的扩大致使舆情重心的偏离或歪曲。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科学处置后,还要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公布舆情事件处置过程及结果,避免网络不实传闻的产生与传播。

4.完善大学生网络心理疏导服务体系。面对网络舆情带来的挑战,教育者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紧跟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改变传统心理疏导方式,在坚持网下心理疏导的同时,借“网”发力,积极打造网络心理疏导平台,构建网络心理咨询阵地,形成“网上网下心理疏导合力”,健全大学生网络心理疏导服务体系;教育者可以创建集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网页或网站,通过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者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捷性、互动性等特点,提高网络心理疏导服务效率,对有心理困惑、情绪困扰的大学生,可以积极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采取谈话式、访谈式、“家访”式等网下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调节心理状态、解决思想困惑、走出心理误区、实现思想引领,最终达到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状态。

总之,大学生相仿的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群体心理特征,加之网络虚拟环境下西方别有用心的思想观念的涌入,使大学生群体极易发生随性附加个体意图、扭曲信息内在本质的网络舆情事件诱发行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及监管,对于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宏观调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更加深入的发展和进步、提升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和水平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孔祥艳.新时代增进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四重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5).

[3]许浩.大学生政治参与对策研究[J].理论月刊,2006,(9).

[4]辛宝忠,于钦明,姚凤祯.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8).

[5]孙霞.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出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

[6]黎红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机制与引导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

作者:崔国红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09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