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趣闻】奇葩姓氏烦恼多 改名换姓惹了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臭臭是谁的外号 【姓氏趣闻】奇葩姓氏烦恼多 改名换姓惹了谁?

【姓氏趣闻】奇葩姓氏烦恼多 改名换姓惹了谁?

2023-04-27 04: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姓氏趣闻】奇葩姓氏烦恼多 改名换姓惹了谁?

《国语·周语》中记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相,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刘恕《通鉴外纪》中记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生。”可见,一个人姓什么不取决于这个人本人的心愿,而是取决子他自己的氏族、家族、家长。“姓”作为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而世代相袭,一般是不可随意改变的。但“苟”姓改“敬”,子随母姓,孩子欲取“第三姓”等等新闻层出不穷,争议不断。

“苟”先生改姓没成功

牵出一堆烦琐事

最近,长春的苟先生害怕儿子的姓以后被同学开玩笑,他想让儿子改姓“敬”。但在咨询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后,苟先生被告知,这是不符合规定的!

儿子即将上小学,担心随自己姓会带来各种尴尬。自己在上小学时就极力避免这个尴尬,那时户籍要求还没有那么严格,担心小孩子不懂事取笑,给起外号小狗、大狗之类,或者叫其它难听的名,家人特意给他学籍上用的姓名是省略姓的,而是直接用后面的两个字,等到了初中,觉得周围的同龄人都年纪长些了,懂事了,才又恢复回来,“但仍不太喜欢向人介绍自己的名字,总是怪怪的……”

通过查询,苟先生了解到,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皇帝叫石敬瑭,朝内有个大臣姓敬,冲了皇帝的名讳,再加上这个敬姓大臣在本朝中又得罪了皇帝的近臣,于是朝廷下令改“敬”为“苟”,否则,杀无赦。为免遭杀戮,保留“敬”姓血脉,“敬”姓大臣含泪招来宗族,减“文”留“苟”,改姓为“苟”,并连夜驱散家人逃亡各地。几年前,河南登封市唐庄乡“苟”姓村民集体求助公安局长,请求恢复“敬”姓,最终成功了。这事对于苟先生来说,是个启发,如果改姓敬,会有一脉相承的感觉,和苟姓又有联系,那真是极好的。

但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区分局户政大队副大队长丛露表示:“对于欲更改姓名的公民,如未满16周岁(不含16周岁)要求变更姓氏的,生父母凭借申请书、公证书、结婚证或离婚证、双方身份证同时去派出所办理,可是,改成父母或继父母以外的其他姓,法律上原则上就是不允许的了,此前他们这里也从未有人提过此类申请。”“如果想要改姓,就必须经过特殊的审批程序,这涉及到法律问题,要特事特办,一个两个人属于个案,据我了解,我省没有苟姓市民成功改姓……”省公安厅的相关人员介绍。

变更姓名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烦琐事,群众要有心理准备,要考虑清楚,这可不是一件只改个名字那么简单的事,尤其是成年人,一旦改了姓氏,原有证件比如身份证、毕业证、工作证就要全部失效,必须重新办理,而以前办理的银行卡、保险、医保卡等也必须更改,会给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

有人姓“死”有人姓“毒”

奇葩姓起名太崩溃

经常在网上可以看到网友“征名字”。“难”姓、“死”姓、“鸡”姓难起名字,有人姓“操”,更加崩溃。

据一家媒体报道,武汉28岁的操先生刚为人父,可妻子严女士因为老公这个姓难听,坚决不同意宝宝跟爸爸姓。双方家长为此也掺和进来,大家闹得不可开交。妻子一怒之下,提出要分手。经多次协商,妻子和宝宝的外公外婆让了一步——只要能取出好听的名字,就跟操姓。操先生说:“希望大家帮帮忙,想想孩子的名字。”

网友跟帖非常多,有网友表示:“自己曾遇到过姓操的人,请宝宝的妈妈不要太在意。”也有网友称:“这么冷僻的姓,重名率非常低。”还有不少网友给宝宝取名“操盘”、“操帅”等有趣的名字。

展开全文

世上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姓,多到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这些奇葩又稀有的姓,你听说过吗?

器官名称有:头、骨、心、肾、肠、手、爪。

动物名称有:鸭、鸽、羔、狼、鸡、猴、狗、蛇。

气象名词有:雪、风、电。

日常用品有:瓜、桃、琴、窗、盒、筷、葫、柴、米、油、盐、茶。

性别名词有:雌、男、嫂。

数字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

动词有:笑、揉、猜、拣。

色彩名词:赤、橙、黄、绿、青、蓝、紫……生活中常见的13种颜色,全都是姓。

孩子随母姓奖励1000元

真的就能性别平等吗?

2014年7月31日,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社会性别平等项目外部评估考察座谈会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举行。长丰县作为国家确定的试点县,掀起性别平等的“姓氏革命”。在试点乡镇,孩子如果随母亲姓,将得到1000元奖励。

出台该项政策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用行动重视男女平等。逐步消除姓氏传承意识,可随父姓,可随母姓,让生男生女不再事关香火延续,将大大降低对男孩的偏好。另外,在跟谁姓这个问题上,女性一直都居于弱势地位,随母姓是对男女平等的一种弱势补偿,用减少失姓这样的行为来促进民众对男女平等的认识。在传统的标语宣传之外,又新添了这样的物质奖励,当地可谓用心良苦。

但奖励措施一出台,就引起各种吐槽。从某种程度上说,新生儿随母姓,也许能慢慢淡化父姓意识,淡化传宗接代意识,但能否推进性别平等,一个字——悬!性别平等体现在诸多方面,尤其是在教育与就业方面,要想实现男女平等,恐怕还有相当的难度,换言之,不少人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仅仅因为孩子随母姓就高调宣示性别平等,显然属于自欺欺人,一厢情愿。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平等的社会。二胎,分别跟父母姓,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因跟谁姓无法达成一致而离婚,“这就太可惜了。”对于这个问题,双方都该通达,毕竟家庭的幸福美满才是根本;给孩子健康阳光的生活环境才是真正的爱。怀孕前,甚至婚前协商并达成一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避免以后再产生不可调节的矛盾。

其实,跟谁姓的问题,已不再只是夫妻间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问题”。很多时候,长辈的参与,复杂了问题本身。专家也呼吁老人能更理性地看待,“从基因学上来说,三代以后,只有10%—20%的基因还在。你管得了这一代,再下一代,还能管得了吗?”而且,“遗产的继承,与跟谁姓,一点关系都没有。相关的法律知识,老人需多了解点。”其实说到底,跟谁姓取决于每个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在香港、在西方,冠夫姓已是传统。这并不一定就是封建,它更是一种文化,达成默认的一种仪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