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红外体温检测仪市场发展分析,疫情催化红外民用市场多家厂商受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自动人体温度测量仪器 2020红外体温检测仪市场发展分析,疫情催化红外民用市场多家厂商受益

2020红外体温检测仪市场发展分析,疫情催化红外民用市场多家厂商受益

2024-06-03 01: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锐观网 >> 深度 2020红外体温检测仪市场发展分析,疫情催化红外民用市场多家厂商受益

时间:2020-03-02  阅读:

红外体温检测仪能够检测人体体温,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护过程中可以起到初步筛查潜在感染患者的关键作用。体温检测是疫情检测的第一关口,红外体温检测仪在公众场所对疑似患者甄别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重要装备。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待测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经过光学接收器传输给调制器滤除大面积的背景干扰信号,然后经过红外探测器将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并按照一定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最终可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红外体温检测仪与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等常见家用体温计相比,效率更高,使用更加方便,且无需对人体直接接触即可工作,使用过程更加卫生。因此,在人流密集的交通关口、医院、小区等公共场合更为适用,也成为在当前疫情防护过程中重要的医疗物资之一。

图表:红外测温仪原理图

此次疫情中广泛使用的红外体温探测仪分为全自动和手持红外两种类型,手持式市场需求量更大,但产值占比较小。其中,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分为立式、门式等形态,它的特点是不需要专人操作即可对体温异常的目标人群进行主动报警。可用于机场、地铁、车站等人流较大的公共场所。手持红外体温检测仪则需要专门人员人为手持操作测量,一般需对准目标人员额头、耳朵等部位,结果可在短时间内显示。与全自动检测仪相比,手持式应用场景更灵活,且价格更加低廉,因此其市场需求量要远大于全自动式。根据赛迪产业大脑数据,2019年手持式的产量约是全自动式的10倍,与工信部预测的需求数据相仿。然而由于单价差距明显,手持式仅占总体产值的5%,全自动式占了剩下的95%。在疫情影响下,市场需求有望得到释放,两种体温探测器产能都将得到进一步刺激。

短期影响: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国内红外体温检测仪产能将有望得到空前释放。

赛迪产业大脑预计2020年手持式将从2019年30万产量升至65万台,而全自动式产量也将从2019年的2.98万套升至6万套,都多于2019年产量的2倍。然而此数据与工信部公布的短期需求相当,我们预计2020年全年实际产量可能要略高于此。另外,2月6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零售、餐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内称企业应在开业前,准备防护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消毒水/酒精、紫外线空气消毒灯、空调系统专用消毒剂、洗手液等防护用品,配备红外线测温仪等。随着企业、学校的陆续复工、开学,红外线测温仪需求有望得到刺激。目前全国共有30家红外体温检测仪生产企业,行业排名居前10的企业中有7家为上市公司,相关厂商有望受益。

图表:我国红外体温监测仪生产制造企业top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需求端,新冠状病毒疫情背景下,红外体温检测仪短期缺口较大:2月2日,工信部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称工信部疫情期间共收到各地各方面来自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初步预估的需求大概2万台,手持式红外体温检测仪30余万台。经预计,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整个需求大概6万台,手持式约55万台。但在此次疫情前,相关企业对监控类红外产品的产量和材料储备均有限,短期内缺口较大。

从供给端,理论上2个月内可满足当前需求,实际上产能释放依然需要时间。根据工信部数据,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每天产能700-800台,总产能1500台;手持式产能达到每天15000台。假设按产能利用率100%计算,全自动和手持式红外体温检测仪6万台、55万台的缺口来算,则各需要约40天和37天满足缺口。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2月2日企业复工率约50%,2月13日,高德红外等部分企业复工率仅达到70%。截至2月19日,国内生产企业累计向湖北运抵全自动红外测温仪1771台,手持式红外测温仪96990台。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据推断占全国体温监测仪比重应较为可观,但目前且总共到货量不足2000台。据此预计,全国范围内体温检测仪短期缺口依然较大。

除了测温仪厂商本身的影响,产业链上下游也可能制约产能释放。疫情导致多地封城,假期延长,上下游供应商员工召回有一定难度,各地对企业提前开工的支持程度也有所不同。红外测温仪产业链较为复杂,PCB等上游材料供给可能滞后,进口物料报关速度也无法保证,从而限制交货日期。睿创微纳在2月5日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就表示,供应商春节放假和延期复工、部分配套件供应不及时等因素影响部分产品交货。鱼跃医疗在2月3日公告,因疫情蔓延导致防疫抗疫相关产品的需求暴增,公司的消毒感控、温度测量、血氧仪及口罩产品全面脱销,公司呼吸机、雾化器及制氧机产品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此外,由于春节假期延期与各地交通管控造成公司上游供应链企业复工与原料供应困难,给公司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疫情当前,为了加大企业复产保障力度,国务院各部门已全方位行动起来,相继发布多项措施,为企业“绿灯开路”。2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红外体温检测仪及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将红外体温检测仪及配套零部件等产品纳入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运输保障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人民银行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对名单内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交通运输部开通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应急物资运输;人社部对春节期间开工生产、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的企业,符合条件的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支持性电价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国务院2月5日常务会议决定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并随之再推出一批支持保供的财税金融政策。

多项举措行之有效,红外测温仪产能逐渐恢复。工信部数据显示,2月2日国内生产企业累计向湖北运抵全自动红外测温仪62台,2月12日和19日此数据分别达到761台和1771台。2日到12期间日均运抵量约70台,12日到19日期间,日均运抵约144台。日均运抵量翻倍,体现了产能的有效回升。高德红外在近期机构调研时也介绍,公司有自产芯片及镜片生产线,对于其他原材料的供货,虽然目前武汉和湖北受到交通管制,但工信部已把公司列入重点保障名单,现对公司的物料和物流方面开绿灯,同时还上报了未复工原材料企业的清单,通知各个厂家复工,目前问题已全部解决。同时,在物流方面也已基本恢复正常,公司向外出货没有障碍。高德红外预计后续可以达到每天1000台的产能。大立科技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提供的日产数据为100台左右。2月10日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随着上游企业逐步有序复工,公司的供应链将更加有保证,产能也将大幅提升,日产能力也将于近期提高到300台套以上。

除主流产品外,其他替代红外产品同时助力疫情防控,有望促进红外企业其他产品的销售和新产品的研发。高德红外拥有多个人体测温解决方案,如高德XT236全自动红外热成像测温告警系统,利用先进的红外热图像技术,测温精度高(≤0.3℃),可以同时监测大范围人群的体温,快速找出并追踪体温较高的人员,同时发出警报信号,实现全天候监控。大立科技与人工智能结合,有多款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系统,远距离、大场景测温,克服了传统的体温计、额温计、点温计和耳温计等仅针对个体测量,耗时多、易交叉感染等不足,而可有效的控制疫情扩散,适合于在机场、码头、车站、医院和商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场合进行体温快速排查。中国电科宣布为积极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其旗下子公司研发推出的“全过程无接触测温安检”“疫情区应急作业无人机”“密切接触者测量仪”等多款科技产品,近日已投入战“疫”一线,服务疫情防控。

中长期影响:政策和技术驱动,红外行业企业有望再次迎来市场增长新阶段。

2003年非典疫情,高德红外公司作为一家生产红外传感器的军品协作配套企业,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开发了红外测温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即获得空前成功。高德红外公司通过应对非典疫情,实现了超常发展,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从一家年产值不足百万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上市公司。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显示出我国在应急管理特别是战略物资储备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方面,红外技术和产品或受益于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完善。2020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系统梳理国家储备体系短板,提升储备效能,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布局。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加强防疫物资保障,重点防控部位的人员和物资都要保障到位。应当尽快找差距、补短板,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高度构建和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

国家物资储备是指国家直接掌握的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原料、生产设备、主要农产品、医药器材等物资的储备。国家物资储备是保证国家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和应付战争、自然灾害等可能遭到的意外困难而进行的物资准备。建立一定数量和品种的物资储备,是国家经济建设和战争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准备和实施战争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资保障。

另一方面,红外技术和产品可与安全监控、人脸识别等结合,受益于应急产业加快发展。应急产业一般指为预防、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产业活动的集合,是为各类突发事件提供有效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措施和手段的有机产业综合体,涵盖了消防产业、安防产业、安全产业、防灾减灾产业、信息安全产业、公共安全产业、紧急救援产业等。据全国应急产业联盟、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4所编制完成的《我国应急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应急产业仍将高速增长,国内市场将迎来应急产业的快速成长期,2025年,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82万亿。

政策驱动,红外等应急装备技术加快发展。中国的应急产业从2003年“非典”发生后才正式起步。随着天灾人祸带来的公共安全应急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应急产业已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3号)出台。中共中央政治局2019年11月29日下午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要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

技术融合,拓宽红外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空间。红外产品是典型应急装备,可与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等有效结合。如海康威视公司生产的智能测温人员通道组件、立式测温人证脸证一体机、智能测温人员通道。大华股份生产的红外网络摄像机、人体测温相机。目前,受疫情影响,国内部分城市小区、公司等相继开始使用。若大面积推广,将进一步拓宽红外产品的市场空间。

未来红外功能将与安全监控、人脸识别等结合:2月5日,大华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在全国同心协力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公司也成立了应急专项小组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公司在视频物联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经验积累,推出了无感红外人体热成像测温解决方案,利用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在机场、高铁站、地铁、车站等交通枢纽出入口部署无感红外人体测温系统,为交通站点提供技术支持,有效遏制公共场所疫情传播。这种将人脸识别、监控与红外色粉三种结合成一体的摄像头将有效带动红外产业链向民品加速发展。在大华股份无感红外人体热成像测温系统中,“黑体”的应用成为测温精度的关键,通过将“黑体”设置在热成像视野范围内,利用“黑体”的特性开展测温标定,建立灰度与温度的准确对应关系,进行测量温度实时校正,将视频画面和个人体温对应显示,大幅度提高了人体测温的测温精度,减少测温误差到±0.3℃。

锐观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mail protected]、010-5716921,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