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遭遇“办卡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腾讯卡办理 职场新人遭遇“办卡难”

职场新人遭遇“办卡难”

2024-06-06 05: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熬过“最难”毕业季,终于找到一份心仪工作,职场新人兴冲冲去上班,万万没想到,却在去银行开工资卡时犯了难。

  工作证明、收入流水、纳税证明……越垒越高的开卡审核门槛让应届毕业生直呼“办银行卡好难,难于上青天”。

  新办银行卡为何变难了?银行缘何抬高了开卡门槛?初入职场的新人又该如何应对?

  一类账户开卡审核严

  “博主吐槽家庭主妇不能办银行卡”“不开手机银行不让办卡”……在社交平台输入“开卡难”的关键词,各种吐槽比比皆是。

  某视频网站博主讲述了其办银行卡被为难的经历

  在相关话题页下,有不少应届毕业生称,由于无法提供开具一类账号的完整资料,被银行告知只能办理二类账户,在消费和转账额度上将受到很大限制。

  据了解,按照规定,个人在一家银行全国范围内开立的实体储蓄卡总数原则上不能超过4张,并且在同一家银行每个人仅能开通一个一类账户。

  近日,小陈实探某股份制银行网点,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希望办理一张一类银行卡作为工资卡。银行柜面员工表示,办理一类卡需要提供工作证明、社保缴纳记录,若不能提供相关材料则无法办理。

  当被问及“尚未入职的应届毕业生无法提供以上材料怎么办”时,该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情况只能办理二类卡。”

  小陈又以电话形式咨询了几家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发现不同银行对开卡条件的限制也各有不同。部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若此前在该行并未办理过银行卡,持本人身份证即可开办一类账户。

  银行“断卡”持续发力

  为何“凭身份证就可以办理银行卡”,已成了过去?

  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在开卡上“重重设卡”主要是为了配合“断卡”行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2020年10月10日,国务院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人民银行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要按照“谁开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风险防控。

  在这种背景下,银行按照相关要求加大了对个人账户线上相关业务的管理力度。“断卡”行动开展以来,银行持续发力,对异常账户、“一人超量账户”及一些长期没有交易且没有资金的“睡眠账户”进行全面清理。

  今年4月,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将根据账户使用情况,调整个人账户线上相关业务交易限额,包括线上转账限额及网上支付交易限额等。

  以“风险为本” 提升用户便利

  任何一宗电信网络诈骗,都离不开信息流和资金流两个要素。其中,电话卡是信息流的载体,银行卡则是资金流的重要载体。

  资深信用卡研究专家董峥说,银行卡的账户安全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中更为重要。

  作为反洗钱、防范电信诈骗的第一道关口,银行提高开卡审核门槛,也是为了加强相关风险排查,防止银行卡为不法分子所利用,损害消费者利益。

  董峥表示,银行在开卡审核和个人账户管理上实施“严监管”是积极响应“断卡”行动的表现,但在政策执行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给用户的正当需求造成许多不便。

  针对“开户难”问题,人民银行曾于2021年9月发布《关于做好流动就业群体等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商业银行遵循“风险为本”的原则确定客户尽职调查的具体方式,优化开户流程,为客户提供开户便利。

  去年12月21日,银保监会曾专门针对“办卡难”“开户难”问题下发通知,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通知明确,银行应当结合各地风险防控形势,合理设置辅助身份证明材料适用范围和条件,细化辅助身份证明材料使用规则。

  通知强调,银行需充分考虑异地打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实际现状,不得“一刀切”要求额外提供居住证、工作证明、三个月至一年不等的社保记录和实名制手机号等证明材料。

  董峥建议,银行应该将防范重点落在银行端而非客户端,区隔正当需求和非正当需求。银行不妨充分考虑特殊群体的实际情况,在用户使用便利和风险控制之间找到平衡,体现服务温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余坤航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