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脊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胸椎的特征有棘突分叉 人体解剖学/脊柱

人体解剖学/脊柱

2024-06-18 02: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脊柱vertebral column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由24个椎骨、一个骶骨和一个尾骨组成。它们借韧带、软骨和关节连成一个完整的脊柱。

1.脊柱各骨的形态

椎骨vertebrae共24个,可分为颈椎(7个)、胸椎(12个)和腰椎(5个)。它们都具有类似的形态和功能,但又有各自的特殊之处。

(一)椎骨的一般形态一般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图3-3)。

椎体vertebral body约呈短圆柱状,内部为骨松质,外为薄层骨密。上、下椎体以软骨连成柱状,支持体重。椎弓vertebral arch在椎体后方,与椎体相连的部分叫椎弓根,稍细,上下各有一切迹,下切迹较明显。相邻椎骨之间在椎弓根处形成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ina。椎弓的后部呈板状,叫椎板。左右椎板相连形成完整的椎弓。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vertebral foramen,24个椎骨的椎孔连成贯穿脊柱的椎管vertebral canal以容纳保护脊髓。椎弓上有七个突:向后方伸出的一个叫棘突spinous process,多数可在背部正中线摸到;左右各伸出一个横突transverse process,棘突和横突都有韧带和肌肉附着;椎弓上下各有一对突起,叫上、下关节突superior and inferior articular processes,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相对,以关节面组成关节。

(二)颈、胸、腰椎的主要特征(图3-1至图3-4)

图3-1 颈椎(上面)

图3-2 第7颈椎(上面)

(1)

(2)

图3-3 胸椎

 

图3-4 腰椎

⑴颈椎cervical vertebrae,共7个,第1、2颈椎属特殊椎骨,将单独介绍。一般颈椎的椎体较小,近似长方形,其上面的左右两端上翘,与上位椎骨椎体侧缘构成关节,有病变时可致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产生症状。颈椎椎孔较大。横突生有横突孔,是颈椎最显著的特点。横突孔内有椎动、静脉走行。横突末端可分前后两个结节,特别是第六颈椎,前结节肥大,又叫颈动脉结节,颈总动脉在其前方经过。颈椎关节突不明显,关节面近于水平位。颈椎棘突一般短而平,末端分叉。第7颈椎棘突不分叉且特长,在颈部皮下,容易扪到,故又名隆椎。

⑵胸椎thoracic vertebrae共12个。从上向下椎体逐渐增大,横截面近三角形。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处有与肋骨头相接的半关节面叫肋凹。横突的前面也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形成关节。棘突长,伸向后下方,邻位椎骨的棘突依次掩叠。关节突明显,其关节面位于冠状方向。

第1胸椎体的肋凹有一个圆形的全肋凹和一个半圆形的下肋凹;第10胸椎只有一个上肋凹;第11、12胸椎各有一个全肋凹,横突无肋凹。

⑶腰椎lumbar vertebrae共5个。椎体大,约呈蚕豆形。椎孔大。棘突为板状,位于矢状方向平伸向后。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近矢状方向。

(三)特殊椎骨(图3-5)

 

图3-5 上:环椎 下:枢椎

⑴环椎atlas是第1颈椎,呈环形。分前弓、后弓和左右侧块。前弓较短,内面有关节面叫齿突凹。侧块上面有椭圆形关节凹,与枕骨髁构成环枕关节,下有圆形关节面与第2颈椎连接。上关节凹后方有椎动脉沟,椎动脉出横突孔经此沟而入枕骨大孔。后弓长,中点略向后方突起,叫做后结节。环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⑵枢椎axis为第2颈椎。椎体上方有齿突,与环椎齿突凹形成关节。在发生学上齿突来自第1颈椎椎体。枢椎其余形态同一般颈椎。

(四)骶骨(图3-6)

图3-6 骶骨和尾骨

在发生过程中,骶骨sacrum由5个骶椎合并而成。全骨上大下小,前凹后凸。上面为底,下端为尖。中央部为5个椎体连成的骶骨体,两侧为骶骨翼,后面椎板融合围成中空的骶管。骶骨体上面前缘突出,叫岬,前面有椎体融合遗留的4条横线,横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骶管上口两侧可见上关节突,骶骨后面正中线上可见棘突痕迹称骶中嵴,两侧有4对骶后孔。再向两侧有粗糙不平的骶骨粗隆及与髋骨连接的关节面,叫耳状面。骶管后下端敞开叫骶管裂孔。其两侧有骶骨角,是下关节突遗迹。

(五)尾骨

1. 尾骨coccyx由4-5节尾椎退化合成。

2.脊柱各骨的连接(图3-7至图3-9)

图3-7 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

图3-8 脊柱的韧带

图3-9 环枕、环枢关节

(一)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是椎体与椎体之间的软骨连接。椎间盘中心为胶状的髓核nucleus pulposus,周围是多层纤维软骨组成的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它将相邻椎骨的椎体牢固地连接起来,并限制髓核向外膨出。椎间盘有一定的弹性,可缓冲震动、允许脊柱做弯曲和旋转运动。颈部和腰部动度较大,椎间盘也较厚。在病理情况下,髓核可从纤维环的薄弱或损伤处突出,常见的为后外方向的髓核脱出,可以造成压迫神经根的症状。

(二)椎间关节intervertebral

joint是关节突之间的连接,椎间关节为平面关节,可做微小的运动。在颈部由于关节近于水平方向,其运动较自由;胸部关节面近冠状方向,可允许胸椎做少量回旋运动;腰椎的矢状关节面则限制回旋而允许脊柱屈伸和侧屈。椎间关节的运动和椎间盘的活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保证了脊柱的稳定和灵活。

(三)椎间短韧带很多

在相邻椎骨的椎弓之间的叫椎弓间韧带,由弹性结缔组织构成,呈黄色,故又称黄韧带。黄韧带有很大的弹性,连接着相邻的椎板,协助椎板保护椎管内的脊髓,并限制脊柱的过度前屈。此外在各棘突之间、各横突之间,分别生有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

(四)脊柱的长韧带主要有三条:

在椎骨前面的是前纵韧带,上连枕骨大孔前缘,下达骶骨前面,紧贴椎体和椎间盘前面,厚实而坚韧,对脊柱稳定有重要作用。椎体后面的后纵韧带长度与前纵韧带相当,与椎体相贴部分比较狭细,但在椎间盘处较宽,后纵韧带可限制脊柱过分前屈及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的作用。在棘突尖上还有一条上下连续的棘上韧带,在胸、腰、骶部紧贴棘突末端,至颈部则呈板片状,将两侧肌肉分开,且由弹性结缔组织构成,特名之为项韧带ligamentum nuchae。

(五)环枕关节和环枢关节是脊柱上端与颅骨之间的连接,又合称为环枕枢关节。

环枕关节主要为环椎上关节凹与枕骨髁组成的关节,属椭圆关节型,可使头做屈伸(俯仰)及侧屈运动。在环椎前弓和后弓还有环枕前膜和环枕后膜分别与枕骨大孔前、后缘相连,加固环枕间的连接。

环枢关节包括环枢外侧关节和环椎齿突关节。环枢外侧关节左右各一,由环椎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组成。环椎齿突关节为环椎前弓的齿突凹与齿突所组成。此关节有多数韧带加固:齿突尖韧带和翼状韧带将齿突连于枕骨,环椎横韧带及其上下延伸的纵束所形成的十字韧带可以防止齿突向后脱位。后纵韧带向上延伸,从后方将关节覆被,叫做覆膜,使关节与脊髓隔开。一般情况下此关节是比较稳固的,但过强的外力也可造成齿突脱位,危及脊髓。

3.完整脊柱的形态及功能(图3-10)

图3-10 脊柱

脊柱由24个椎骨、骶骨和尾骨借椎间盘、椎间关节及许多韧带连接成一个整体,既坚固又柔韧。脊柱的长度,直立时由于椎间盘弹性压缩,比卧位时稍短。从前面看,脊柱的椎体从上至下逐渐增大,至骶骨又迅速变小,这是椎体的负荷由小到大,又经骶骨耳状面将负荷传至下肢的反映,是人体直立所造成的不同于四足动物的一种表现。脊柱的后面可见成排的棘突和横突,棘突旁有许多背部肌肉,可以稳定脊柱,并牵动棘突、横突做各种动作。背部的棘突,可以从第7颈椎开始触摸计数,是常用的定位标志。棘突的方向,在颈、腰段较平,在胸部较斜,临床上常在腰段进行穿刺。从侧面看,各椎骨的体、横突和棘突均清晰可见,还可看到椎弓根及其间的椎间孔和骶管侧面的耳状关节面。脊柱整体的侧面观,可见四个弯曲。颈曲和腰曲凸弯向前,椎间盘较厚,其前部尤甚,胸曲和骶曲凸弯向后,椎间盘变薄。脊柱内的椎管,上通颅腔,下达骶管裂孔,周围除椎间孔外均为韧带所封闭。椎管内容纳脊髓,上连脑,两侧发出脊神经根,形成31对脊神经,从椎间孔和骶前、后孔穿出。椎管的颈下段和胸下段较宽阔,与脊髓的颈、腰膨大相适应。腰段最宽阔,容纳脊髓圆锥和众多的神经根丝。

脊柱除支持和保护功能外,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在相邻两椎骨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项。脊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椎间关节的方向等制约因素有关。骶部完全不动,胸部运动很少,颈部和腰部则比较灵活。人在立正姿势时,通过身体所引的垂直重力线经过颈椎体的后方,在第7颈椎和第1胸椎处通过椎体,经胸椎之前下降,再于胸腰结合部越过椎体,经腰椎后方并穿过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经骶骨前方、骶髂关节而传至下肢。脊柱的弯曲,特别是颈曲与腰曲,随重力的变化而改变其曲度。

4.椎骨的常见变异

椎骨在动物进化(种系发生)和个体发育过程中,都经过由间充质至软骨,再由软骨骨化的阶段。脊柱的分段也是逐渐由鱼类只分躯干椎和尾椎的阶段到陆生动物分化出颈、胸、腰、骶、尾5段的过程;人类出生前脊柱只有一个向后凸弯的弯曲,出生后随着抬头和坐立姿势的发展,才相继出现向前凸弯的颈曲和腰曲。

在脊柱各段落之间的椎骨形态变化,是逐渐过渡的。在过渡处常发生变异,如腰椎和骶骨的节数可互有增减,形成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这类变异可导致慢性腰痛。

椎骨的骨化可因某些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畸形,如椎弓由左右各一骨化点骨化,最后在正中线愈合而形成,但于腰下部和骶部,常见两侧椎弓骨化点不愈合,造成椎管后壁裂缝或敞开,仅由软组织覆盖,这种异常叫脊柱裂,严重者有脑膜膨出甚至神经功能障碍。

参看 脊柱 人体 《人体解剖学》 - 《人体解剖学精要》 - 《人体解剖学歌诀》 - 人体穴位图运动系统 骨骼 颅骨 躯干骨 上肢骨 下肢骨骨连结 关节肌肉 头肌(面肌、咀嚼肌) 颈肌(颈浅肌、颈外侧肌、颈前肌、颈深肌) 躯干肌(背肌、胸肌、膈、腹肌) 上肢肌(肩带肌、臂肌、前臂肌、手肌) 下肢肌(髋肌、大腿肌、小腿肌、足肌)消化系统 口腔 口唇 颊 腭 牙 舌 唾液腺(大唾液腺)咽 鼻咽 口咽 喉咽 咽肌食管 食管的狭窄部位 食管壁胃 胃壁小肠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大肠 盲肠 阑尾 结肠 直肠 肛管消化腺 肝 肝外胆道(肝管、肝总管、胆囊、胆总管) 胰腹膜 网膜 系膜 腹膜陷凹呼吸系统 鼻 外鼻 鼻腔 鼻旁窦咽 咽喉 喉软骨 喉肌 喉腔 喉神经气管与支气管 气管 支气管肺 肺内支气管 支气管肺段胸膜 胸胸膜 胸膜腔纵隔 上纵隔 下纵隔泌尿系统 肾 肾的被膜(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输尿管 膀胱 尿道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器 男性内生殖器 睾丸 附睾 输精管 射精管 精囊 前列腺 尿道球腺男性外生殖器 阴阜 阴囊 阴茎男性尿道 前列腺部 膜部 海绵体部女性生殖器 女性内生殖器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阴道 前庭大腺女性外生殖器 阴阜 大阴唇 小阴唇 阴道前庭 阴蒂 前庭球其它 乳房 会阴脉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心(心包) 血管(动脉、静脉)淋巴系统 淋巴管道(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 淋巴结 脾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 甲状旁腺 肾上腺 垂体 松果体 胸腺感觉器 眼 眼球(眼球壁) 眼副器(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脂体、眶筋膜)耳 外耳(耳郭、外耳道、鼓膜) 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 内耳(骨迷路、膜迷路、内耳道)神经系统 组成 神经细胞 神经胶质脊髓和脊神经 脊髓 脊神经(后支、前支)脑 脑干 小脑 间脑 端脑脑神经 嗅神经 视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浅感觉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锥体系、锥体外系)自主神经系统 内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脑和脊髓的被膜 硬膜(硬脊膜、硬脑膜) 蛛网膜 软膜脑室和脑脊液 脑室(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 脑脊液脑和脊髓的血管 脑血管 脊髓血管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