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孩子能背150首古诗词,这位妈妈分享了实用方法和诗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背一些古诗 5岁孩子能背150首古诗词,这位妈妈分享了实用方法和诗集!

5岁孩子能背150首古诗词,这位妈妈分享了实用方法和诗集!

2024-06-09 05: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更何况,最地道的中文还是在古文里,就我而言,古典名著是中文的写作范本。我们现代人的汉语都被欧化了,“生动有趣”非要说成“可读性强”,好端端一句话动不动就出现从句,这些都是舶来品。

另一方面,诗词可以培养语感,训练孩子的语音意识(phonological awareness)。语言学家Mattingly将语音意识定义为 “对于口语语音的感知和操作能力”,对孩子而言,语音意识可以帮助他们将声音和文字字形做出匹配,来识记字词,扩大词汇量。

因此,语音意识是汉语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预测指标。

诗词往往都是押韵的,节奏感很强,琅琅上口,诵读诗词一旦成为习惯,可以让孩子感受语言之美,爱上语言。

二、刚入门的孩子,该怎么挑选适合诵读的诗集呢?

对刚入门的孩子而言,我挑选诗词所遵循的第一点就是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易于诵读。第二点,就是篇幅不宜过长,难度不宜过大。

幼儿的专注力弱,工作记忆时间短,如果一上来非要让他背《春江花月夜》这样的长篇,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毕竟,循序渐进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英文阅读中的分级读物也是这个道理。不过,真是很遗憾,汉语儿童阅读还没有成熟的分级体系,只能靠家长对于孩子认知的粗浅了解选择相应的读物。

去年冬天,孩子两岁半的时候,我买了一本《我会读古诗》,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儿童可以自己按键聆听对应诗词的朗诵,孩子挺感兴趣的,没事就摁一下,同一个按键,摁第一次和摁第二次听到的是不同的诗。这本书我请研究古汉语的朋友看过,读音准,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这个系列的《我会读童谣》也要大赞特赞,选取的篇目极为经典,堪称教科书,发音也毫不逊色。

给孩子呈现正确的知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和大人相比,孩子很难改变最初接受的知识,纠错对孩子来说很难。

全书共有四十首诗,从去年二月份到今年二月份共学会了三十几首,有几首篇幅较长的没有会背。到今年二月份,我实在坐不住了,一年才背三十几首,效率太低了,必须想办法加快速度。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在当当上搜了一本适合幼儿诵读且销量靠前的书。诗歌启蒙,不适合购买唐诗三百首这类的大块头,内容太庞杂。我们用来诗歌启蒙的书是杨凡编写的《唐诗》。

全书大概有五十首诗,都是篇幅短小、传诵度高的名篇佳作。书还配有插图,幼儿都是图画爱好者,他们往往会把一首诗和一幅画联系在一起。比如,你问他《赠汪伦》那首诗,他马上会说是有个叔叔站在船头的那首。所以,给幼儿购买的诗歌类图书一定要有图片,既方便他们阅读,又能辅助诗歌的记忆。

我买的另外一本比较厚的诗歌书,它最大特色就是诗歌的筛选和编排,篇幅短小、琅琅上口、易于诵读和识记,并且按照幼儿的认知难度进行编排,《春晓》、《早发白帝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离思》。

这样由易到难的顺序,孩子很容易跟得上节奏,中间没有卡壳,顺利地进入下一步的学习。

三、我们的诗歌诵读之路

1. 第一个阶段,读完第一本!

我们是怎么完成第一本书的诵读的呢?

我们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那时候孩子还在上托班,课外时间很充裕。利用课外实践,我带着他把整本书从头到尾背了一遍。

这段时间,我总结的经验就是:必须把起步做好,后面的路才能一步一步越走越顺畅。过去花了一年的时间,孩子才背了三十首,效率太低。

可没想到,单单是三月份,我们只花了一个月就背了五十首!其中可能有不少的重复,但即使只背了三十首诗,也做到了一天一首诗。

联系前后孩子的飞速进步,在反思之后,我觉得可能有这两个原因:

一、我采用了互动式对话

1995 年,在一项著名的经典研究中,人类发展学家 Betty Hart 和 Todd R. Risley,他们对堪萨斯城的 42 户家庭做了长达三年的跟踪实验,他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发现,幼儿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互动式对话,通俗的讲,就是你来我往。

家长长篇累牍地一个人唠叨不行,孩子叽哩哇啦地自言自语也不行,幼儿早期语言发展的正确途径就是对话。

因此,书的诵读,我没有偷懒放录音,而是亲力亲为地自己读。有时一个阶段一天上百首,嗓子都要冒烟了,但是为了孩子的语言发展,忍了,自己读。

读的时候,家长可以向孩子提问,也可以让孩子解释,孩子往往还会提问,这些交流都是互动式对话。如果光放录音,或是让孩子用点读笔,就会浪费这些对话的机会。

二、我挑了本难易编排合理的书

第二个原因,我估计是前面一本书唐诗的难易编排没有杨凡的这本好。

其他适合启蒙的诗词书,我推荐这些:

《幼儿学古诗》

筛选的古诗篇幅短小,押韵,名家插画,非电脑制图,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

《千秋好诗词》

这套书定位的读者群是 3 到 6 岁的孩子,并且根据 3 岁、4 岁、5 岁、6 岁不同的年龄群编成四本小册子,针对性很强,也是名家手画。

比如,大家看一下 3 岁和 4 岁的目录。虽然没有明确的分级体系标准,但是也可以看出诗歌是按照认知的难易度编排的。

一般而言,我会先领读。幼儿的发音还在发展,有的句子孩子发音不太准,我就一个字一个字地给她正音,等她读得完全没问题了,再念下一句。

刚开始的时候,读了一两周,我让孩子背,她背不出来,我有点着急。为了不去影响孩子读诗的积极性,我抑制住了自己的负面情绪。我继续坚持自己一遍一遍地读,有的时候,一个晚上,我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个遍。

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在将近一个月的时候,孩子自己可以从头读到尾了,我也省心省力了。

2. 新的征程,拥抱更多的古诗词!

一、书目的选择

第一本书诵读完后,我感觉光这样背对诗词的利用率有些低,因此在下一个阶段,我进行了一些内容上的调整。

在第二阶段,诗歌的选择上,还是选节奏感强、琅琅上口、诵读性强的诗词,篇幅可以考虑长一些的。我们选的书有以下几本:

这本是杨凡编的《唐诗》的一个系列,配图。选择的古诗也是琅琅上口的,但是编排没有前面那本那么精心。

这本书在当当网的销量领先,有插图,而且窃以为,凡是收入小学课本的,必定经过多番推敲,是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在第二阶段,我们背的一百多首诗主要以这本书作为蓝本。

这本书里选了几首现代诗,比如金子美玲,徐志摩的诗,毕竟现代诗的语言更加生活化一些。

二、具体的开展

首先,在热身阶段,我会就诗的内容和插图提问。

比如,杜甫的《登高》。首先,我会让孩子把杜甫的《望岳》背一遍。这是在第一阶段就背过的诗。然后,我会和孩子简单回顾一下爬山的经历、坐车时见过的长江,江水是什么样的,孩子一般都忘了,我就找些图片给她看。再引申一下,问她大海是什么样的,找些图片回忆一下海边度假的情形。这首诗还提到了猿猴,再了解一下猿猴的情况。

接着,进入诵读。家长领读,必要时正音,并且在标题和常用字上指读。

在阅读诗的过程中,我会指读。孩子好些字都是通过诵读诗歌学会的。有一天,我整理书柜,翻出一本字帖,孩子指着 “寺” 说我认识这个字,我当时非常惊讶,因为我从来没有教她认过这个字,也不可能教她认一个离孩子生活这么远的字。她告诉我说,这是《大林寺桃花》里的。

最后,进行拓展

有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没有赏析这个环节?我觉得幼儿的心理还没有发展到可以与诗人共情的程度,同时她很难理解一些复杂的情感,所以进行诗歌赏析往往是低效的。而提问,解释,延申和扩展,恰好可以帮助发展幼儿的语言,提升思维能力。

- 版权声明 -

小花生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