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真胃移位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胃出血的诊断结果 奶牛真胃移位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奶牛真胃移位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2024-06-02 20: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真胃迟缓是真胃移位的前期条件,而分娩是真胃移位的促进因素。奶牛妊娠后,由于胎儿的存在和生长发育,引起母体内分泌的改变,从而使母体形态和生理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妊娠后期胎儿不断增大,真胃被扩张的子宫推挤而移位,特别是分娩时,剧烈阵痛,呈现应激状态,造成胃肠机能紊乱乃至迟缓,分娩后,子宫立即回缩,而被移置的真胃,由于迟缓不能迅速复原,仍然遭到邻近的前胃的挤压而变位。

过早的不合理的助产是真胃移位的最主要的常见的直接原因。分娩是妊娠子宫排出胎儿及其胎衣排出体外的自发生理过程,是由激素、神经、机械性伸张等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完整过程。胎儿与母体通过脐带进行物质交换。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子宫肌和腹肌的有规律的阵缩,有利于促进胎儿的血液循环和产后的呼吸,同时胎儿被慢慢地排出体外,有助于腹腔的器官恢复正常位置。

然而在生产实践中,情况不容乐观。绝大多数畜主对这一规律不了解,盲目助产。过多的人为干预,过早的不合理的助产,十几人甚至用农用三轮车或电瓶车直接系在绳子上助产,人为的缩短了产程,破坏了产程的协调性和有机性。胎儿快速被牵引出后,极易引起真胃变位、子宫脱出和胎衣不下等疾病。

助产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监视奶牛的分娩过程,一般情况下不干预奶牛的分娩过程,应以自然分娩为主,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辅助手段即可。

1.2 疾病和遗传因素

能够引起真胃迟缓的疾病,如生产瘫痪、酮病、低血钙症、子宫炎、乳腺炎和胎衣不下等也可促进真胃变位的发生。有宽大后躯和腹腔较大的高产奶牛的品种较易发生真胃移位。

1.3 饲养管理和应激因素

因饲养不当、过食精料、长期缺乏运动或者因饲料和饮水中含有泥沙在真胃中沉积等原因也可能引起真胃移位。另外,由于环境的突变或者受到异常的刺激,出现应激反应而引起真胃迟缓,进而有可能引起真胃移位。

2 主要临床症状

2 主要临床症状

2.1 左方移位

病牛体温和呼吸正常,精神沉郁,多数厌食精料,且时好时坏,只食少量青草或干草,排粪减少且呈糊状,部分牛出现腹泻或便秘。左右两侧肷部塌陷,但左侧腹壁最后3肋弓区与右侧相对部位比较,明显膨大。听诊左侧腹壁,在9~12肋弓下缘、肩-膝水平面上下听到真胃内高朗的叩击钢管的金属音。

2.2 右方移位

一般呈急性发作,常常出现腹痛,严重的病牛甚至会有蹲伏姿势,体温一般偏低,心跳不齐,排有严重腥臭味的黑色稀粪,有时潜血。右侧肋间中上部听能听到高朗的钢管音。

3 诊断

3 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只要采用叩诊和听诊相结合的方法,在9~12肋弓下缘、肩-膝水平面上下听到真胃内高朗的叩击钢管的金属音,联系病情分析可以获得正确的诊断。

4 治疗

4 治疗

通常采用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保守疗法包括药物疗法和滚转疗法。

4.1 保守疗法

首先让病牛绝食1d,并限制饮食量,然后用滚转疗法治疗,即使病牛左侧卧,继而转为仰卧,以背部为轴心,迅速地使其向左右来回滚转约3min,立即停止,使其左侧卧,再转为俯卧姿势,使其站立,检查真胃情况。可反复进行。保守疗法效果一般,易复发。

4.2 手术疗法

目前手术疗法有左右双侧手术疗法(左方移位)和右侧手术法(右方移位),真胃固定的方法有幽门腹壁固定手术法和大网膜腹底固定法。用幽门腹壁固定手术法的治疗的效果比较好。采用大网膜腹底固定法治疗的奶牛,愈后良好的为75%;而采用幽门腹壁固定法的奶牛,愈后良好的为96%。笔者经过实践证明,左右移位都可以用右侧手术辽法和幽门腹壁固定手术法,术后24h即可康复。

4.2.1 手术前的准备术前1d禁食,保证饮水。对体弱者对症支持治疗,适当投服降气的药物;对手术室和器械进行严格清洁和消毒;备足手术用药。

4.2.2 保定与麻醉左侧位站立保定。在手术部位(在右腹下乳静脉4~5指宽的上部,以季肋下缘为中心)和真胃固定部位(右侧第12肋骨后缘与肩关节水平线下交界处)剃毛常规消毒。肌肉注射静松灵0.02mg,术部和真胃固定部位用2%盐酸普鲁卡因皮下浸润麻醉。

4.2.3 手术过程在手术部位处作15~20cm的垂直切口,打开腹腔。首先应该摸幽门部,探查真胃移位的情况,真胃呈一端粗一端细的梨形长囊,把真胃拉倒正常位置,真胃正常情况位于右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在网胃和瘤胃腹囊的右侧、瓣胃的腹侧和后方,大部分与腹腔低壁紧贴,约与第八至第十二肋骨相对。

如果是左方移位,首先用手掌和前臂部沿腹壁下压移位的真胃,排出气体,然后经瘤胃下方进入左侧腹腔,抓住真胃向右侧腹腔内拉,并将真胃恢复到正常位置。如果是右方移位,探查真胃的扭转方向并加以整复,直接将真胃恢复到正常位置即可。然后在真胃固定部位进行钮扣状缝合,以固定真胃。

在固定真胃时术者的左手在腹中与外面的右手必须配合好,每针间间距大约1cm,只能穿过真胃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肉层,从前到后依次固定三针,每针长度约1cm,在皮肤打结时固定上浸润了碘酊的纱布,这样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可以预防把线陷入皮肤。固定好真胃后,按常规缝合腹壁,作好术后护理。

4.2.4 术后护理对体质弱的病牛针对症状给予强心补液和消炎支持疗法,体质较好的牛仅仅肌肉注射消炎药。对术部和固定部位一天消一次毒,第7d即可拆线。

5 预防措施

5 预防措施

加强围产期母牛管理,严格控制妊娠后期奶牛精料的进食量。日精料饲喂量越多,越容易发病。及时给产后的母牛饮混合了红糖、麸皮和益母草的温水,肌注催产素,促进子宫收复。合理配制日粮,添加适量的碳酸氢钠,调节瘤胃酸碱平衡。及时治疗其他疾病避免耽误治疗而继发真胃移位。增加奶牛运动量,增强奶牛体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