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越来越少了怎么办?这10类药物研究进展速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肌肉量与力量 肌肉越来越少了怎么办?这10类药物研究进展速览

肌肉越来越少了怎么办?这10类药物研究进展速览

2024-06-03 14: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ID:zgsynkzz)

作者:惠泉,张勤,杨云梅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本文刊登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年第42卷第8期综述与讲座栏目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C03161)

DOI: 10.19538/j.nk2022080116

引用本文:惠泉,张勤,杨云梅. 肌少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2, 42(8): 677-680.

关键词:肌少症;药物治疗;肌肉流失

Keywords:sarcopenia; drug treatment; muscle loss

1989年,美国Tufts大学的Irwin H.Rosenberg教授首次将希腊语中意为肌肉之词“sarx”(词根形式为sarco)与意为贫穷、缺乏之词的“penia”结合,创造出“sarcopenia”,来描述“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或量的丢失”,即肌少症[1]。

有研究显示,从40岁开始出现肌量的减少,50岁以后每年肌量减少高达1%~2%,80岁以后肌量减少可达总量的一半[2]。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3]。

近年来,中国肌少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为8.9%~38.8%,男性略高于女性,且随增龄患病率显著增加,80岁及以上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可高达67.1%[4]。肌少症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全球性问题。目前,肌少症的干预以营养和运动为主,临床医生、药学专家、科研人员等对肌少症的治疗药物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未被全球指南共识推荐。

本文就肌少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雄激素

雄激素,主要由睾丸或卵巢分泌,包括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和睾酮。除了影响胚胎性别分化和维持第二性征的作用外,雄激素对代谢有着广泛的影响。它可以通过激活P1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肌肉和骨骼等组织的蛋白合成;通过抑制FoxO转录因子活化,进而抑制泛素-蛋白酶体和自噬性溶酶体系统激活,减少蛋白质的降解;通过促进Ras/MEK/ERK通路,促进肌细胞增殖;通过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抑制肌肉生长抑素的表达,间接提高肌量和肌力。雄激素也能通过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而发挥前述作用,同时增强骨密度、减少脂肪含量。

研究表明,60岁以上老年男性中,25%~30%体内雄激素水平降低,且年龄每增加1岁,游离睾酮水平将下降3%,其减少程度与肌肉量和力量的下降保持相对一致。睾酮治疗可改善身体组成成分,有助于增加瘦体重,减少脂肪量,补充睾酮可能适合于血清低睾酮水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