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肌肉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肌肉缩短收缩名词解释 第一章:肌肉活动

第一章:肌肉活动

2024-04-13 09: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章:肌肉活动

第一节:细胞生物电现象

名词解释

1.基强度:刺激的强度低于某一强度时,无论刺激作用时间如何延长,都不能引起组织兴奋,这个最低或最基本的阈强度称为基强度。

2.阈强度(阈值):当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变化率都固定时,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在一定的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下,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强度。)

3.时值:以2倍基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

4.阈电位:能够触发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5.静息电位(膜电位,跨膜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电位差。)

6.动作电位(峰电位):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来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短暂、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

 

 

简答题:

1.刺激引起组织兴奋需要哪些条件?

1)一定的强度;2)一定的持续时间;3)一定的强度变化率。

2.动作电位的特点?

1)有全或无现象。单一神经或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若达不到阈值,不会产生动作电位;刺激一旦达到阈值,就会爆发动作电位。

2)有绝对不应期。

 

3.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特点是什么?

发生动作电位的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极性暂时倒转,呈内正外负,而相邻的静息膜处于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于是,兴奋部位与静息区之间出现电位差而有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对相邻的静息区的膜施以有效刺激,使之去极化并达到阈电位而产生动作电位,这样的过程在膜上连续进行,就完成了传导。

特点

(1)生理完整性;(2)双向传导;(3)不衰减和相对不疲劳性;(4)绝缘性。

 

第二节:肌肉收缩原理

名词解释

肌小节:两相邻Z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小节,它包括中间的暗带和两侧各1/2的明带。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它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

兴奋-收缩耦联:肌细胞兴奋过程是以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而肌细胞收缩过程是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它们有着不同的生理机制,肌肉收缩时必定有某种中介过程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一中介过程称为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

简答题:

肌肉收缩过程?

1.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

神经冲动沿运动神经纤维传至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Ca2+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进入突触前膜->轴浆中的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囊泡中所含的乙酰胆碱Ach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突触后膜除极化,形成终板电位->在局部电流作用下肌细胞膜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

特点:

(1)化学传递

(2)兴奋传递的节律是1比1的,即每一次神经纤维兴奋都可以引起一次肌细胞兴奋。

(3)单向传递

(4)时间延搁

(5)高敏感性

 

2.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

(1)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入肌细胞深处

(2)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

(3)肌浆网中的钙离子释放入胞质以及钙离子由胞质向肌浆网的在聚积

 

3.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过程

肌肉收缩:

(1)肌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引起肌浆Ca2+浓度升高

(2)钙离子与细肌丝上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分子构型发生变化

(3)这种变化传递给原肌球蛋白构型亦发生变化

(4)安静时抑制肌动蛋白和横桥结合的因素被解除,暴露出肌动蛋白上能与横桥结合的位点

(5)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

(6)肌动球蛋白激活横桥上ATP酶,在Mg2+的参与下,ATP分解释放能量

(7)引起横桥头部向粗肌丝中心方向摆动,牵引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央滑行

(8)当横桥角度发生变化时,横桥头部与肌动蛋白解脱,并恢复原来垂直位置

(9)横桥头部与下一个肌动蛋白结合,重复上述过程

(1))肌小节缩短,肌肉缩短。

 

肌肉舒张:

(1)刺激中止

(2)终池膜对Ca2+通透性降低,Ca2+也停止释放

(3)肌浆膜上的钙泵回收Ca2+

(4)钙与肌钙蛋白结合解离,肌钙蛋白恢复其构型

(5)原肌球蛋白也恢复其构型

(6)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位点被掩盖

(7)横桥与肌动蛋白分离

(8)粗细肌丝回到原位

(9)肌小节变长,肌肉舒张

 

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与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的原理和特点?

兴奋在神经传导的机制:局部电流

特点:

1)生理完整性;2)双向传导性;3)不衰减和相对不疲劳性;4)绝缘性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的机制:通过化学递质乙酰胆碱和终板膜电位变化实现。

特点:

1)化学传递;2)兴奋传递节律是1比1的,即每次神经纤维兴奋都可以引起一次肌肉细胞兴奋;3)单向传递;4)时间延搁;5)高敏感性

 

粗细肌丝的组化结构

粗肌丝:主要成分肌球蛋白,形态结构头部构成横桥,尾部构成主干,功能横桥可摆动牵引细肌丝滑行可与横桥可逆性结合。

细肌丝:主要成分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肌动蛋白,形态结构单体球状,互相缠扭成双螺旋状,功能遮盖横桥和肌动蛋白结合位点,固定原肌球蛋白,与钙离子亲和强。

 

第三节:肌肉收缩的形式与力学特征

第四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五节:肌电图

名词解释

缩短收缩(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缩短收缩又分为非等动收缩(等张收缩)和等动收缩。

拉长收缩(离心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的收缩形式。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

非等动收缩(等张收缩):肌肉克服恒定负荷的一种收缩形式。

等动收缩:肌肉在进行缩短收缩时,在整个关节范围都以恒定速度或等同强度收缩。

强直收缩:给与肌肉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肌肉在各次收缩期发生复合的收缩形式。

肌电图:采用引导电极将肌肉兴奋时的电变化经引导、放大、记录所得到的电压变化图。

神经-肌肉接点:运动神经纤维在到达所支配的骨骼肌时发生分支,形成末端膨大的神经末梢,神经末梢与肌纤维接触前失去髓鞘,并以裸露末梢嵌入肌膜上被称为终板膜,在凹陷中,形成所谓的神经-肌肉接点。

简答题:

比较缩短收缩,拉长收缩,等长收缩的力学特征以及其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1)缩短收缩:又叫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收缩形式。

非等动收缩:又叫等张收缩,肌肉克服恒定负荷收缩的一种收缩形式,关节最弱点得到最大锻炼。

等动收缩:肌肉在进行缩短收缩时,整个关节运动范围都以恒定速度或等同强度收缩。肌肉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都得到最大锻炼。

应用:是实现身体各环节的主动运动,改变身体姿势、加速跑等原动肌活动的主要收缩形式。做正功。

 

(2)拉长收缩:又叫离心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力量大,耗能低,酸疼感显著。

应用:1)为紧接着的缩短收缩产生更大力量或输出功率。

      2)起制动、减速、克服重力等作用,做负功

(3)等长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

应用:是肌肉静力性工作的基础,对运动环节固定、支持和保持身体姿势起重要作用,不做功。

 

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肌肉收缩的张力和速度,长度和张力关系?生理机制?

1.肌肉收缩的张力与速度的关系

关系:在后负荷作用下,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与收缩速度大致呈反比关系。

后负荷增至某一数值,张力达到最大,收缩速度为零,做等长收缩。

当后负荷为零时,张力理论为零,肌肉收缩速度达到最大。

肌肉收缩的张力-速度关系提示,要获得较大收缩速度,负荷应减小,要产生较大张力,克服较大阻力,收缩速度必须减慢。

生理机制: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的大小取决于活化的横桥的数目,收缩速度取决于横桥上能量释放的速度。当后负荷增加,活化的横桥数目增加,张力增加,抑制ATP水解,能量释放率下降,收缩速度变慢。

2.肌肉收缩的长度与张力的关系

关系:在肌肉收缩前加于前负荷,肌肉收缩前被拉长,即改变肌肉的初长度。

1)最初增大肌肉收缩的初长度,收缩时产生张力增加。

2)当初长度增大超过某一长度时,张力减小。

3)适宜初长度(顶点),产生张力最大。

生理机制:肌肉长度处于适宜水平时,粗细肌丝处于理想的叠加状态,起作用的横桥数目最多,表现出的收缩张力最大。

 

 

不同类型肌纤维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对比。

形态特征

I型(慢肌)

II型(快肌)

肌纤维的直径

肌纤维的数量

肌浆网(内质网)

不发达

发达

线粒体

数量多,容量大

数量少,容积少

α运动神经元

突触的囊泡数量

终板面积

毛细血管网

较丰富

不太丰富

 

生理特征

I型

II型

无氧能力

有氧能力

收缩速度

收缩力量

抗疲劳能力

 

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1.训练对肌纤维类型构成的影响

长期大强度速度、力量训练使快肌纤维增加,耐力训练肌纤维类型基本不变化。

也有观点认为快慢肌百分比天生固定。

2.训练对肌纤维面积的影响

训练能使肌纤维选择性肥大或肌原纤维数量增多。力量训练使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耐力训练对慢肌纤维面积无明显影响。

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

(1)对有氧能力的影响

耐力训练可以提高慢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也可以使快肌纤维有氧能力发生适应性改变,而力量训练可能会使肌肉氧化能力下降。

(2)对无氧能力的影响

不同项目运动员乳酸脱氢酶活性不同,短跑运动员最高,长跑运动员最低,人的无氧能力可随运动专项或训练形式而改变。

(3)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

训练引起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具有专一性,表现在运动专项和训练方式上。

 

肌电图作用?

1.分析技术动作,评价肌肉力量及肌肉活动的协调性

2.测定肌肉疲劳

3.预测肌纤维类型

 

肌肉的特性

包括肌肉的生理特性和物理特性,它是肌肉活动的基础。

1.肌肉的物理特性

(1)伸展性:肌肉在外力的作用下可被拉长

(2)弹性:当外力消失时肌肉又恢复到原来的形态

(3)粘滞性:肌肉活动时由肌肉内部各分子相互摩擦产生的内部阻力称为粘滞性

 

2.温度对肌肉物理特性的影响

(1)当肌肉温度升高时,肌肉的粘滞性下降,伸展性和弹性增加;肌肉粘滞性增加,伸展性和弹性下降。

(2)在剧烈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肌肉的温度升高,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