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100m宽带升级300m需要怎么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联通宽带100m免费升级200 联通100m宽带升级300m需要怎么办

联通100m宽带升级300m需要怎么办

2022-05-21 07: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网要用到宽带,开启WIFI同样也是需要宽带的支持,当然你也可以连接三大运营商的流量来上网,玩游戏,看影视,不过前提是你得不差钱才行,不然别说一月,光那一天的流量费用绝对比平常人一天的收入还高。因此,想要物廉价美的上网娱乐,我们还是得开通宽带才行!

要说宽带最便宜就以中国移动最便宜,在这一两年推出的相关套餐里,我们可以看到它打出的价格绝对是史无前例的低,跟电信联通相比绝对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不管是抱着节约的想法也好,还是忍受不住中国移动那低廉的价格也罢,大把网友纷纷开通了中l国移动的宽带。

于是,很多网友就这么走上了一条后悔的不归路,不信?我举个粟子给你看

今年6月份搬家,小明申请了移动宽带,手机承诺2年最低消费188元,赠送2年百兆宽带。算了一下帐头儿:平时手机月消费120元左右,升级成198元档位,相当于不到2千用2年百兆宽带,而且手机4G流量更多了。

从安装使用开始,家里连接方式为小米路由接移动光猫,家里设备通过无线上网,电脑端(无线)用360测速最高一次是7兆大B,平时基本稳定在5MB左右。(我现在联通50兆宽带测速在8兆稳定。)也就是说联通带宽是"4斤高高儿的"(天津发音),移动是"你这个鳎蚂他不够5斤"(山东发音)。

移动宽带用上后,发现迅雷离线、百度网盘这些基本没速度(个位数KB),属于断了还没全断,多少还连着点儿筋儿的状态。磁力链接不能解析,以前常用于下载传统艺术、文献以及你懂资源等的电驴搜索器无法连接。总之一句话:如果你想下载个东西,锉非是那个资源就在那个服务器上用http方式等着你呢,这样能下到所谓的宽带速度但也到不了百兆,否则只能含悲忍泪看着迅雷显示"云端已完成,正在取回本地,剩余时间4千年。"

另外稳定性问题,晚间高峰期时不闲就没网,用小米盒子看在线视频,画质只能选高清或标清,偶尔可能赶上正好哪个视频源烂对了环了、赶寸了才切成超清。现用联通的基本用"蓝光"画质。

由于晚上连网不灵,手机晚上看视频经常自己切到4G,于是虽然流量包加到198元一个月,每月倒超出了,6、7、8三个月的话费都在220左右,也就是说没装移动宽带之前(搬家前用联通),每月120元话费里的流量满够用,装宽带之后每月198元话费挡不住,相当于1个月多掏100块钱,应该是(喷口)赔了。

于是上月底退网,(退网一般营业厅还不受理,跑了3家),告知初装时押金300元正好抵了3个月违约金,合着用了3个月里外里多花600。是真(喷口)赔了。

到家后打10086投诉,告知话费和宽带要分别投诉,听人话投诉完,等了半个月书没捎来信没传。

于是前两天在工信部投诉网站填写了申诉单,不料想当天下午就有移动专人联我,同意赔我两只鸡,赔我两只鸭,最后给我个大红花,还催我赶紧撤诉把移动夸(纯为赶辙)。感叹工信部办事效率的同时怀疑他们有买卖。

为什么中国移动的宽带比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卡,上网看新闻还能忍受,一到玩游戏看影视的时候就卡的不要不要的呢?

原因很简单,上网浏览新闻那占有网络不大,只需要一丢丢的流量就行(除非你打开的是图片网站),但看影视跟玩游戏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咧?

其一,现在的移动宽带就是原来的铁通宽带,它的网络慢,是因为移动的服务器现在刚起步做,很多网络电缆都还没开始铺好,时不时有不稳定的现象是很正常的;

其二,现在不管是影视网站还是各种网络游戏,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用的都是中国电信,中国网通这两家的机房,虽然这两家都是国内的公司,但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所以双方之间的线路还没完全跟对方开放,就像是你出境去国外一样,手续办好了但还得过海关让他们检查一番才能通关!

这一检查总得要时间吧,因此我们移动用户去访问,使用电信/网通机房的网站或是游戏线路时,之所以会觉的卡卡的,完全就是前面有个手续检查给耽搁了,关键是他们不是只检查一次,而是你每次重新打开,加载他们都要检查一次(虽然这比喻不是很恰当,但意思差不多就是这个了),那网速能快的起来吗?

其三,上面说过中国移动刚起步,网络电缆都还没开始铺好,因此中国移动有很多线路都是租用中国电信或是中国网通的,平常时段上网的人不多还好,大家都可以在一条还算宽畅地路上行走,但一到网络高峰时间就不行了,我电信/网通总的先满足自家的用户吧,于是本来三条道的路只分给你一条,剩下两条我只给自家的用户走,并禁止你移动用户通行!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一到上网高峰时段中国移动的网络不是掉线严重,就是访问速度特别慢,连随便打开个网站都要N分钟的原因了,就更别说想玩网络游戏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