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专业论文范文(通用8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老年人康复护理实用技能 老年护理专业论文范文(通用8篇)

老年护理专业论文范文(通用8篇)

2024-05-27 03: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进入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社会对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是目前在我国从事老年护理的人员学历低、人员少,且没有接受过老年护理的系统化教育。护生主要通过老年护理课程,学习掌握一些老年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护生专科能力的培养并不尽如人意,护生毕业后为老年人服务的意识及技能都较欠缺。鉴此,课题组尝试以目标教学理论为依据,以目标激励原理为指导,对老年护理学课程进行设计,以期突出课程特色,强化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课程培养目标,缩短护生毕业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适这里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老年护理专业论文范文(通用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老年护理论文范文 篇一

关键词:护理教育;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计

0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再加上我国的人口总数相对于其他国家较多,导致了大多数老年患者看病难、就医难[1]。而且我国医疗事业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老年病人的专业护理更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在本科护理教育中开设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计在当前的医疗发展形势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

1老年护理教育现存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中老年人群是患有疾病最多的群体,而且多数为慢性疾病,这就会使老年人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也进一步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况且现在大多数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都相对缺乏,对于前来医院就诊治疗的患者不能完全的照顾周到,更不用说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为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对于护理人员的缺乏是目前老年患者护理教育的主要问题[3]。

2老年护理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目前的医疗现状,存在看病难、就医难等诸多问题,再加上各大医院设施的科室相对较多,一般包括儿科、妇科、急、门诊、口腔科、内科、外科等,这些科室都需要大量的护理工作人员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等工作内容,所以护理人员的缺乏是医院存在的重要问题。因此,各大医科专业院校应增设关于护理专业的选修课程,尤其是老年护理专业课程,重点培养更多的专业护理人才,以满足各个医院医疗事业得以顺利开展的要求[4]。

3老年护理专业设置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基础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的学习与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热爱老年护理事业,尊老、敬老、爱老,具有对老龄人群实施整体护理、长期照护、临终关怀及社区健康服务基本能力能够胜任医疗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工作的高级实用型护理专业人才。

4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

4.1授课对象

护理专业全日制本科生。

4.2开课时间

4.2.1全部本科在校学生在大一期间完成主修专业课程之后,并且期末考试成绩合格,没有其它选修课程的,都可以主动报名选修开设的老年护理专业课程[5]。

4.2.2老年护理辅修专业采用学分制管理,辅修专业需修3~4门课程,总学分为8~10分。每门课程学时控制在30~50学时之间,并有一定的实践课或综合论文。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

4.2.3为保证学生有计划修读课程和保证开课质量,凡申请辅修老年护理专业的学生人数在30人(含30人)以上时,单独编班组织教学。

5教学模式

5.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团队式、小组式学习。培养学生整体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

5.2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理论讲授与小组讨论、小讲课、多媒体、角色扮演、临床情景剧表演等相结合。

6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前景广阔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冲击。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各种养老机构,如福利院及老年护理院等应运而生,赡养老人由家庭模式向机构养老模式的转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需求的迫切程度在日益加重[7]。任何一项专业教育如果没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就没有前途。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根据社会需要而诞生,并拥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将大有发展前途。培养合格的老年护理人才,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满足老龄社会的护理人才需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志丽,杨淑臻。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前景预测[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156-157.

[2]施永兴。以老年护理为突破口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3,14(1):39.

[3]殷磊。老年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44-645.

[4]WolfJL,StarfieldB,AndersonG.Prevalence,expenditures,andcomplicationsofmultiplechronicconditionsintheelderly[J].JAMA,2002,162(20):2269-2276.

[5]高文荣、李春瑛,李彩福。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现状与展望[J].科技资讯,2011(36):235.

[6]杜丹丹,柯永红,陈靖。护理专科毕业生从事老年护理意向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4,10(9):867-868.

老年护理专业论文 篇二

关键词 护理 人才需求

为了了解护理专业市场人才需求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使我院能及时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为我院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的拓展和新专业的设置等方面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的为各用人单位提供合格护理人才,我们护理系开展了护理人才市场需求状况调查问卷调查活动。

2012年暑假,护理系的老师们调查了长沙市多家医院。各家医院以热情的态度向我们介绍了医院人才现状、岗位设置、医护人才需求数量、人才流失状况等相关情况,使调查组的老师获得了比较真实的人才调查数据。

1.调查内容

1.3医院需求调研

发放问卷138份,回收138份,明确医疗机构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护理学生,将测评项目按重要性依次排序如下(表3)

1.4医院护理服务模式

一律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

1.5医院需要以下专科护理人才

重症监护人才、急诊急救护理技术人才、介入护理人才、新生儿护理人才、伤口造口护理人才、静脉治疗护理人才、血液净化护理技术人才、手术室护理专业人才、精神护理专业人才是医院需要的专科人才。

1.6医院对课程设置的要求

1.6.1临床老师认为:常规课程的基础上,临床护士需要强化的课程有:①基本素质学习领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文素质基础、护理伦理学;②岗位能力学习领域有:护理药理学、基础护理技术、传染病护理学、急救护理技术、老年护理学;③岗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心理健康、心理与精神护理、通用能力、临床营养学、护理管理学、护理论文设计、护理新进展;

其他: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病、慢性病、临终关怀等课程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2.结论及建议

2.1护士队伍总量不够

由于传统的偏见,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家庭生活的琐事和社会对护士劳动价值的缺乏重视,使护士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不同程度地受到困扰,一些护士频频要求调岗或改 行,使很多医院护理人员常常缺乏[1]。根据湖南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全省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比2015年要达到1:1-1:1.1,目前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尚未解决,需要提高护士队伍总量,为我院招生、培训护理人才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2专科护士短缺

在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方面,专科护士优于非专科护士[2]。

专科护士主要从事的领域有专业静脉治疗护理、手术专科护理、麻醉护理、精神科护理、肿瘤护理与癌痛控制护理、骨科护理、腹膜透析护理、艾滋病护理、糖尿病护理、造口护理(包括造口、伤口及失禁护理)、急救护理、感染控制、心脏康复、损伤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及器官捐赠者护理等十余个方面。目前我国在急诊急救、糖尿病、手术室、感染管理、肿瘤化疗、社区等6个领域发展比较成熟,具备开展专科护士的基础,对于设立专科护士的需求较强;今后可在急诊急救、糖尿病、手术室、感染管理、肿瘤化疗、社区等6个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科护士的培养,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专科指导,并在不断完善中逐步扩大专科护理领域,为今后开设临床护理专家打下基础[3]。经调查了解到:经过培训考核认定的相关专科领域的专科护士人才短缺,具体需求如下:

重症监护人才、急诊急救护理技术人才、介入护理人才、新生儿护理人才、伤口造口护理人才、静脉治疗护理人才、血液净化护理技术人才、手术室护理专业人才、精神护理专业人才。我院可争取获得资质开办专科护士培训班,以满足临床需要。

2.3护理教学应强化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念

责任制整体护理是护士对病人实施责任承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护士的素质要求,通过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内涵,护士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护理专业的内涵[4]。由于各家医院已经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落实护理职责,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倡导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护理教学应强化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念,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

2.4护理专业需要设置专科方向满足临床需要

专业方向模式教育是新的教育模式,其核心是专业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5]。湖南省护理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推进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等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探索建立针对老年病、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加强老年病科、临终关怀科的建设,鼓励和扶持护理型老年院的建设。如急重症护理方向:使护生掌握危急重患者的病情观察、抢救配合、各种监护技术(呼吸机监护、心电监护)及常用急救技术(气管插管术的护理、气道护理、心肺复苏术、洗胃术、止血包扎等);社区护理:培养具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健康教育、社区康复、社区护理管理的基本能力,熟悉家庭护理、家庭病床,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保健和临终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从事社区护理、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专科人才[6]。

我院可开设老年病、慢性病、临终关怀等课程设置,并增加课时,申请到办班资格,争取资质发放康复技能证书、老年护理技能证书等,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满足临床需要。

5.对招生对象的要求

许多医疗机构已意识到,与其让大量中专学历的护士长期边工作边读书,不如一步到位聘用大专毕业生[7]。

由于临床优化护士队伍结构,需要大专及以上层次的护士,且高中毕业后完成护理专业学习的护生更受欢迎,我院初中毕业而就读护理专业的招生规模可以逐步萎缩、并缩减中专层次护生的招生比例。

6. 适当调整课程课时

适当增加护士礼仪、技能综合训练的课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及改善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形象气质及操作技能,以更适应临床需要[8]。

强化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文素质基础、护理伦理学、护理药理学、基础护理技术、传染病护理学、急救护理技术、老年护理学、岗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心理健康、心理与精神护理、通用能力、临床营养学、护理管理学、护理论文设计、护理新进展等课程的学习;重视老年病、慢性病、临终关怀等课程。

我们将根据市场调研结果进行新的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本课题为长沙卫生职业学院院级课题 项目编号YJKT-201201

参考文献

[1]徐美宝 伍施,护士队伍不稳定因素的探索和对策

[2]刘苏君,专科护士研究:从编辑相关论文中获得的启示,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600

[3]李秀华,高敏,郭敬霞等,专科护士发展需求与现状研究2005(15)5:9-12

[4]陆巍,陈湘玉,练敏,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内涵的实践及效果,护理管理杂志,2012(12)5:379-380

[5]蔡汉权,李粉玲。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开展专业方向模式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1):35~37.

[6]史 平,护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探讨,临床护理杂志,2008(7)6:66-67

[7]尤黎明 罗志民 万丽红等,中国护理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中华护理教育,2010(7)4:147-148

老年护理专业论文 篇三

关键词:护理教育;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计

0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再加上我国的人口总数相对于其他国家较多,导致了大多数老年患者看病难、就医难[1]。而且我国医疗事业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老年病人的专业护理更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在本科护理教育中开设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计在当前的医疗发展形势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

1老年护理教育现存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中老年人群是患有疾病最多的群体,而且多数为慢性疾病,这就会使老年人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也进一步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况且现在大多数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都相对缺乏,对于前来医院就诊治疗的患者不能完全的照顾周到,更不用说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为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对于护理人员的缺乏是目前老年患者护理教育的主要问题[3]。

2老年护理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目前的医疗现状,存在看病难、就医难等诸多问题,再加上各大医院设施的科室相对较多,一般包括儿科、妇科、急、门诊、口腔科、内科、外科等,这些科室都需要大量的护理工作人员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等工作内容,所以护理人员的缺乏是医院存在的重要问题。因此,各大医科专业院校应增设关于护理专业的选修课程,尤其是老年护理专业课程,重点培养更多的专业护理人才,以满足各个医院医疗事业得以顺利开展的要求[4]。

3老年护理专业设置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基础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的学习与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热爱老年护理事业,尊老、敬老、爱老,具有对老龄人群实施整体护理、长期照护、临终关怀及社区健康服务基本能力能够胜任医疗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工作的高级实用型护理专业人才。

4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

4.1授课对象

护理专业全日制本科生。

4.2开课时间

4.2.1全部本科在校学生在大一期间完成主修专业课程之后,并且期末考试成绩合格,没有其它选修课程的,都可以主动报名选修开设的老年护理专业课程[5]。

4.2.2老年护理辅修专业采用学分制管理,辅修专业需修3~4门课程,总学分为8~10分。每门课程学时控制在30~50学时之间,并有一定的实践课或综合论文。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

4.2.3为保证学生有计划修读课程和保证开课质量,凡申请辅修老年护理专业的学生人数在30人(含30人)以上时,单独编班组织教学。

5教学模式

5.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团队式、小组式学习。培养学生整体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

5.2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理论讲授与小组讨论、小讲课、多媒体、角色扮演、临床情景剧表演等相结合。

6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前景广阔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冲击。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各种养老机构,如福利院及老年护理院等应运而生,赡养老人由家庭模式向机构养老模式的转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需求的迫切程度在日益加重[7]。任何一项专业教育如果没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就没有前途。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根据社会需要而诞生,并拥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将大有发展前途。培养合格的老年护理人才,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满足老龄社会的护理人才需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志丽,杨淑臻。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前景预测[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156-157.

[2]施永兴。以老年护理为突破口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3,14(1):39.

[3]殷磊。老年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44-645.

[4]WolfJL,StarfieldB,AndersonG.Prevalence,expenditures,andcomplicationsofmultiplechronicconditionsintheelderly[J].JAMA,2002,162(20):2269-2276.

[5]高文荣、李春瑛,李彩福。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现状与展望[J].科技资讯,2011(36):235.

[6]杜丹丹,柯永红,陈靖。护理专科毕业生从事老年护理意向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4,10(9):867-868.

[7]杨志丽,杨淑臻。关于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前景预测[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06):1464-1465.

老年护理专业论文 篇四

关键词:老年护理;医养融合;养老基地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巳超过2亿,65岁以上老龄人口看病住院比例要超过青年人的2倍。面对这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式和来势迅猛的“银色浪潮”,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和照顾,延长其生活自理年限,实现老年健康化,老年护理专业化,养老事业社会化,已成为关系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和值得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特别是2013年9月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各地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的要求,为本文的研究和项目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从老年护理和老年护理学的角度,依托医学院校和临床教学医院的优势,构建以老年健康护理为目的养老方式(模式)所进行的研究尚且不多。很多学者仅仅停留在理论性的研究并宏观地进行分析,缺乏专门细致的研究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结合当地实情的具体养老对策和实施办法。正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缺,因此开展此论文的研究和实施,才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1.存在问题

1.1老年护理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我国老年护理教学与培训起步晚,发展滞后。高职高专老年护理专科护士的培养仍是一片空白。我国护理教育的最高学历是硕士,但至今尚无一人获得老年护理方面的硕士学位。从事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的护士学历低、人数少,且大多没有接受过老年护理专业的系统教育,知识结构老化,在工作实践中他们不能称为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可以说,我国目前的老年护理职业教育和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是严重滞后,专业人才是严重短缺。相比之下,养老护理服务在国外目前已形成了中高职、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老年护理人才梯队。

1.2“医养结合”矛盾大难题多

经调查发现,我国养老机构中仅两成老人能自理,其他都需要医疗护理服务。而养老机构都因条件所限,无法设置医疗机构,而医院有限的医疗床位不可能用于长期养老护理服务。再加之养老机构和医院又分属于民政和卫生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职能、机制、政策及标准不同,导致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时,受阻于制度壁垒。特别是,医保政策瓶颈巳成为“医养结合”养老新摸式发展的最大阻碍:由于“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处于医院和普通养老院之间的“模糊地带”,未被纳入医疗机构范畴,老人在医院住院产生的费用可以报销,而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接受的护理、康复、医疗等服务无法享受医保报销政策。于是部分老人考虑到经济负担问题,还是选择长期在医院中“压床”不出院,不愿到养老院去。

1.3 养老机构和护理人员及床位数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约4.3万个,养老床位数达到493.7万,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24.4张。与前几年相比虽有较大增长,但按国际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50张测算,与发达国家每百人5-7张床位数相比较仍有巨大的差距和缺口。另外,按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配备比例3:1测算,我国还需要1000多万养老护理人员,而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员工也只有近30万人,其中取得老年护理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可以说,老年护理的供需矛盾是十分突出。

2.条件与优势

2.1 本论文作者所在单位,是一所面向全国统一招生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全国一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一。现有教职员工1000多人,专职教师800多人,正高职称8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万人。学院护理系护理专业始建于1931年中美合办的普爱高级护校,至今已有80多年办学历史。学院护理系作为学院现有近7000名护理专业在校学生的一个龙头大系,曾获得 “部级教学团队”、“教育部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国家示范性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高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部级培训基地”、“湖南省护理‘双师’水平认证技能培训基地”、“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湖南省精品专业”等等荣誉称号。

2.2 本论文作者所在单位,占地面积3362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20亿元。馆藏图书200多万册,教学、实验、实训设备和设施功能齐全,并有一所综合性的附属三级医院。特别是学院整体搬迁到新院本部办学后,原闲置的处在城市中心的老校区,紧邻附属医院,被用来改造为一个养老服务基地(中心),那将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2.3 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已是国家的一个基本国策。加快完善社会化养老机制,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利用医学院校教学与人才优势,大力培养老年护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创建一个养老服务产业基地(中心),将会得到国家和政府以及当地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湖南省下发的《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永州市政府为支持鼓励民办和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则是本论文项目研究的最大支持。

3.发展路径和对策

3.1 要把“养老专业”办成叫好又叫座的好专业。国家教育部门和民政部门要大力支持高等院校特别是中高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老年康复、老年护理人员、老年营养、老年心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积极开展老年护理方面的研究,努力构建符合养老服务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引导和鼓励养老专业方面的大中专毕业生积极投身养老服务产业中去就业和创业。

3.2 要在“医养融合”上取得新突破。卫生和民政部门要积极探索“医养融合”养老方式,力图破解养老机构中老人的医疗、康复和护理难题。经调查发现,我国养老机构中仅两成老人能自理,其他都需要医疗护理服务。而养老机构都因条件所限,无法设置医疗机构,而医院有限的医疗床位不可能用于长期养老护理服务。再加之养老机构和医院又分属于民政和卫生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职能、机制、政策政策及标准不同,导致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时,受阻于制度壁垒。对此应做到“四个打破”:打破体制障碍,部门联手合作;打破政策壁垒,制度相互衔接;打破利益藩篱,服务老人需求;打破路径依赖,推进体系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姻”,做到医养结合,相辅相成,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通力合作。最终达到让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享受到“医院式”专业、周到的医疗保健服务,实现“医养融合一体化”的养老方式的新突破。

3.3 强化产学研结合,创建具有医疗护理功能的新型养老服务基地(中心),将养老服务业打造成朝阳产业。要从新兴产业的战略高度,坚持从政府、社会、家庭和院校等四个方面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共同参与。也就是说,政府是主导,要做好顶层设计;社会社区是主体力量,要激发主体活力唱好“主角”;家庭养老是传统,虽然“421家庭”、“空巢”家庭正在取代传统家庭结构,但家庭养老方式还会延续较长时间;院校是支撑和补充,护理专业人才的短缺是制约养老服务业的瓶颈。要利用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其前身是零陵卫校)护理这一特色专业优势,依托学院现有的部级护理职教实训基地、三级综合附属医院、闲置的老校区土地和校舍,创建一个带有医护、疗养、休闲、居家、养护一体、医教结合、产学研并举,集老年护理教育、养老机构、临床医院深度融合、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的养老服务基地(中心)。使老年人生活在一个即是医院,又是疗养院;即是学校,又是公园;即是居家,又是养老;老者安心,儿女放心的一种养老环境中。这种养老方式创新,也许在永州市、湖南省乃至全国来说还是一个改革创新的先例。

老年护理论文范文 篇五

1.1养老产业发展的需要:国家10部委在2006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发展老年护理事业,真正满足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紧急救助等方面呈现出日益增长的需求。但经过几年的时间,国内目前养老护理大多的现状是:居家养老不完善、社区服务严重滞后、公立养老机构住不进、私立养老机构住不起;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匮乏、养老服务员水平参差不齐。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在2013年11月对《决定》的解读中明确提到,要研究制订老年护理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开展老年康复护理服务试点。可以预见,养老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

1.2人才培养的需要:经过调查,老年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机体功能下降,对于居家养老护理也有一定的需求。老年护理需要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案管理,科学设计全程的护理服务。因此,养老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医疗护理知识。但目前居家养老护理的从业人员主要为养老护理员,在专业知识、综合护理技能等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国家虽然已经明确了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但有的地方管理执行不严格,导致有证无证都可以上岗,而且现有的养老护理员群体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较少,大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即使经过相关的岗前培训,仍缺乏居家养老护理继续教育学习和相应的考核,导致她们在实际工作中仅能满足一些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安全防护方面的需求,并没有真正做到专业化的护理服务。另外,养老服务人员的待遇、社会保障较差,导致养老服务队伍极不稳定。因此,无论是养老护理的规模还是专业水平都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也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社会养老需求,这就加速了社会对老年护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渴求。

1.3专业建设的需要:我国的老年护理教育自1994年至今已发展了20年,但仍然严重缺乏老年护理专科人才。老年护理被认为是护理领域中的边沿学科,被看做是对特殊人群的护理,而我国的老年护理教育本身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有少数护理院校已开设老年护理专业或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护理研究生教育中也设立了老年护理研究方向。专业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老年护理专业需要把培养高质量适合社会需要的老年护理人才作为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新专业建设理念、制定与优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完善评价与监控体系,才能达到专业建设的目的。

2老年护理专业建设的建议

2.1加强养老产业的统筹发展:老年护理专业的建设需要以养老产业的发展为依托。首先,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查研究城镇和农村老年人群年龄结构及发展趋势,了解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疾病状况、养老意愿等,预测老年护理的需求,为专业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实际依据。其次,发挥政府工作职责,研究制订老年护理服务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卫生、民政等部门资源,出台有关的优惠政策,为不同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发展空间,通过政策调控,引导并鼓励各种社会资本积极投资。最后,积极开展老年护理服务试点。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可做为辖区内养老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并定期对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身体检查、疾病预防、心理辅导等服务。乡(街道)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利用对辖区内家庭熟悉的特点,积极开展医护上门服务,对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心理照护等专业服务,并对有特殊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康复护理方案。

2.2合力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建议由教育行政部门、专业院校、用人单位、护理行业学会等对老年护理专业定位进行调研,共同制定不同层次的老年护理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优化整体课程结构、开发专业性强的教材,出台全国性的专业建设指导意见。继续鼓励和支持相关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和课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培养护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

老年护理专业论文 篇六

[关键词] 老年护理学趋势现状调查对策

老年护理学是以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强调保持和恢复、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实现老年机体的最佳功能,维护生命的尊严和舒适[1],在应对全球老龄化趋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96年,福建省60岁以上老年人约为331.6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0.17%,表明我省已步入老年型省份。据预测,我省未来50多年的老年人口比重将快速上升,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1309万人[2]。本研究对福建省老年护理学科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力求全面而深入地掌握我省老年护理专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和工作模式,为制定我省老年护理学科发展规划及老龄化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1老年护理学科发展概述

1.1 国外发展概述

老年护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确立于美国,自1900年至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确认专业地位、开展专业护理理论及科研研究以指导专业发展、护理实践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形成完善的服务网络、发展老年护理高等教育、培养多层次人才梯队的重要历程[3],老年护理学科在发达国家日益成熟、完善。

1.1.1 “健康老龄化”成为老年护理目标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老年健康护理原则提出:老年健康计划将以健康为基础、以病人为中心,最大程度地为老年人改善健康状况、功能水平和生活安排[4]。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知识和方法,以维持老年人的最佳功能状态,缩短照料时间,提高生命质量,保持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

1.1.2 以社区为基础,不断拓展老年护理服务内涵

国外许多国家的社区护理已取得良好的发展,不少国家社区护理已有专门的机构,为老年人健康护理提供相应的配套措施。老人保健设施成为社区的中心设施[5]。并配备专业护理人员,提供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最大程度地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

1.1.3 老年护理专科人员的角色和功能发展

史顿预测老年护理专科人员可扮演5项照顾角色[6]:安养院病人的照顾管理者,身体、心理及功能健康评估者,老人基层照顾提供者,合作或独立开业者,从事护理与科技合作的临床研究者,并具备12种功能[7] :能应用多种方法做决策;能管理老年病人护理;能与其他医疗护理活动协作,使老年护理工作达到积极的效果;为其他同事和医疗护理小组提供支持及促进发展;人力与物力资源的管理:从事伦理的护理实践;倡导和保护老年人的权利;从事促进老年护理发展的实践;发展老年医疗与护理间的关系;完成专业的护理要求;提升自身向护理专家方向发展;老年护理必须与法律和道德相符合。国外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员学位水平已达学士和硕士,能有效承担起老年护理的专业实践和教学科研。据资料统计,美国社区护士中具有学士以上学位者44.3%,2000年,具有硕士学历以上的护士达到了11.6%,远高于医

* 第一执笔人:姜小鹰,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院护理人才结构中 7.6%的比例[8]。

1.2 国内发展概述

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空前的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传统的养老方式面临巨大的考验:家庭养老方式由于“4-2-1”家庭结构的普及和“空巢家庭”的增加而受到严重冲击;个人自我养老由于老年人慢性病的高发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实现;社会支持系统也因养老保险和养老机构的不足而不能充分满足中国老龄化人口的需要,这一形势给护理专业在老年卫生保健行业中担当主要角色提供了巨大的机会[9]。研究老年人健康问题,满足老年人健康需要,充实和培养专业护理人才,实施高品质的照护并评价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在人力配备、政策指引、机构发展、国内外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等方面对老年学科的支持,我国老年护理学科开始了崭新的发展历程。目前已形成了包括老年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生活照护及以心理护理和家属护理为主的临终关怀等功能较完整的服务体系,着重发展社区和家庭老年护理,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出诊、护理、咨询,系统检测并随访社区内的“高危老人”,推行家庭病床,建立家庭急救呼叫及转诊网络系统,加强家庭成员的救助能力,努力完善以专业护理人员为主导,集预防、保健、康复和娱乐为一体的社区老年护理模式。老年护理专业理论开始与临床医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应用心理学有机结合,从传统的照护转变为以老年人为中心的健康促进,内涵不断更新扩充,老年护理专业队伍逐步形成,在应对中国老龄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老年护理学科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核心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较薄弱。上世纪末,中华护理学会倡导发展老年护理学科,并成立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老年护理学仅在几所高等医学院校开设课程,专业老年护理机构仅在上海、天津等地成立[3]。此外,固有的观念、模式,护理保险制度及综合化的护理价值评价体系仍未健全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老年护理学科的发展。因而需要我们积极借鉴国外老年护理的发展对策,加强在综合化护理教育改革、系统化护理理论实践、多元化护理需求、合理化护理效益分析、企业化护理经营模式等关键领域的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学理论和管理机制,在现有经济条件下真正保障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实现健康老龄化。

2福建省老年护理学科发展现状

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提出以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立足于社区的老年护理,并积极拓展服务范畴。在这一纲要的指导下,福建省护理学会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对福建省老年护理学科发展现状进行调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以信函及访谈的方式对福建省70所二级以上医院及38所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进行调查。调查表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结合我省实际自行设计,经专家咨询并予以修订后,形成正式的“福建省老年护理专业现状调研表”,由资源基本情况、老年护理工作状况(包括慢性病管理、心理咨询、康复、预防、临终关怀)、老年护理科研教育需求三部分内容组成。调查共发放问卷108份,回收108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06份,有效率为98.1%。资料收集完成后进行整理并统一编码,将所有数据录入Excel电子表格建立的数据库后,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1 福建省老年护理单元及专业人员配备情况

按照老年护理活动单元必须满足安全无障碍的标准,共有83.96%(89个)老年护理单元达到无障碍标准;90.6%(96个)能满足双向转诊需求。表明我省老年护理基础设施能满足基本医疗需求,如表1所示。接受调查的单位老年护理人员一般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2可看出,从业人员的年龄构成偏大,学历,职称偏低。

表1被调查单位基础设施达标情况(n=106)

项目 调查单位 构成比

达到无障碍标准 89 83.96%

能满足双向转诊 96 90.6%

2.2 老年护理项目开展情况

调查显示,各调查单位老年护理专业人员以基础护理治疗如输液、肌注、换药为主。开设康复、临终关怀、心理咨询等服务项目比例较低,分别为27.3%、22.1%,9.6%,见表3。

表3被调查单位老年护理工作开展情况(n=106)

项目 单位例数 构成比(%)

基础护理治疗 106 100

慢性病管理

糖尿病 88 83.0

心血管疾病 69 65.1

脑血管疾病 56 52.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5 33.0

肿瘤 31 29.2

康复 29 27.3

临终关怀 23 21.7

心理咨询 10 9.4

2.3 老年护理专业知识掌握和需求情况

调查显示,在老年安全管理、老年疾病预防及专科护理知识方面,各有97家、86家单位表示熟悉,各占91.5%,81.1%,在老年医学和护理新进展、老年康复与保健方面的知识有需求的单位各有95家、81家,各占89.6%、76.4%,如表4所示。

表4老年护理专业知识熟悉和需求调查(n=106)

项目 熟悉 需求

单位例数 构成比(%) 单位例数 构成比(%)

老年医学和护理新进展 11 10.4 95 89.6

老年疾病预防及专科护理 86 81.1 20 18.9

老年康复与保健 25 23.6 81 76.4

老年心理与评估 53 50.0 53 50.0

老年沟通与交流技巧 36 34.0 70 72.0

老人安全管理 97 91.5 9 8.5

家庭病床管理 62 58.5 44 41.5

临终关怀技巧 57 53.8 49 46.2

老年患者陪护人员教育 34 32.1 72 67.9

2.4 老年护理专业发展的需求情况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单位认为提高待遇、保障体系的健全、管理科学化是老年护理专业发展的首要需求,见表5。

2.5老年护理科研现状及需求情况

表5老年护理专业发展需求情况表(n=106)

项目 需要 构成比(%)

政策、资金扶持 101 95.3

社会保障及养老保险体系的健全 104 98.1

完善设施建设 97 91.5

提高待遇,培养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 106 100

能提供持续 89 84.0

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104 98.1

媒体的宣传 76 71.7

表6老年护理科研方向需求情况 (n=106)

项目 需要 构成比(%)

老年护理人才专业化培养模式研究 85 80.2

老年护理与养老保险的互动研究 97 91.5

推动社区,家庭老年慢性病护理的相关研究 93 87.7

控制感染,减轻疼痛,改善睡眠等领域的护理新技术应用研究 104 98.1

提高老年心理应对,促进家庭社会支持的护理干预 81 76.4

2.6 老年护理教育现状及专业能力需求

调查显示,有87家单位认为老年护理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占82.1%;有93家单位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应增加老年护理课程比例,占87.7%。大部分单位认为应加强提高专业能力的具体项目见表7。

表7老年护理专业能力培养需求情况表

项目 需要 构成比(%)

专科护理技能 96 90.6

获取新知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 92 86.8

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79 87.4

预见潜在问题的能力 86 81.1

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的能力 91 85.8

针对病人、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及电话咨询的能力 74 69.8

应用计算机建立健康档案的能力 61 57.5

自我防护能力 87 82.1

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95 89.6

组织与管理能力 73 68.9

调研与科研能力 77 72.6

3讨论

3.1 构建老年护理专业合理的人才梯队

本次调查发现,从事社区老年护理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临床对护士体力和耐力的客观需求,使得年龄偏大的护士往往退居二线,从事社区老年护理工作;同时由于年轻护士对社区存有种种思维定势,如社区待遇低下、职称评定困难、工作单调、医疗条件差等,使她们更倾向于到综合医院发展专业技能,必然导致社区护理队伍年龄偏大。为解决社区护理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可利用医院的护理技术、人才资源和高等院校的教育优势开展培训及继续教育,建立社区和医院之间的长期协作关系,制定综合医院―社区服务机构护士双向轮转制度,让社区护理人员轮流到综合医院实践,获取先进和规范的护理技能并应用到社区医疗[10]。同时,综合医院的年轻护士轮转到社区,也可弥补她们在预防保健、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等专业技能上的不足,并指导社区护理人员的临床技能。如此循环,能改善社区护理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技能单一的现状,让临床和社区护理人员都接受到全方位的专业训练。

3.2 老年护理专业队伍应加强在岗培训

本次被调查单位中,91%的老年护理人员为大专或以下学历,其中大专43.4%,中专47.7%。大专学历所占比例要低于成都市的52.6%、深圳市的64.5%,黑龙江省的74%[11]。调查同时发现,各单位老年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以完成常规护理为主,她们倾向于掌握一些护理基础知识,而心理护理、沟通和临终关怀技巧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欠缺,同时对康复、专业新进展的知识了解较少,老年护理队伍整体存在学历低、知识面窄、护理观念陈旧的问题,而丰富的理论基础却是保障多功能护理服务质量的先决条件[12]。可参照国外老年护理教学模式,遵从“必需、实用”的原则[10],规划不同层次护士的课程设置和达标要求,如:中专学历的护士强化预防保健、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和干预等内容;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则深入学习护理科研方法、社会心理学、行为医学等高级课程,营造多元化培训方案。各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条件选择适应的人员培养方式,比如岗位培训、进修、学历教育、学术交流等途径,让护士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养,锤炼思维能力,真正成为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

3.3 多方协作,加快专业化进程

3.4 以人为本,促进老年护理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本次调查显示,98.1%的被调查单位认为管理的科学和规范化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管理者应根据人员的性格特点和特长,分层次、分等级使用护理人才,进行科学管理,达到人尽其才,以适应老年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和护理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贯穿于实践中,了解护理人员需求,制定出满足护理人员需求的管理激励机制,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推行全科护理教育,普及老年护理保健知识,如家庭照顾、老年病学、老年心理、社区护理、老年营养等。积极引导护理人员树立以老年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尊重老年人,推行人文关怀和温馨服务,真正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的照护,体现学科的价值。

3.5 促进老年护理学科研究,提升专业水平

本次调查发现,我省老年护理科研立项少,在过去几年中,我省的老年护理科研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在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研究,提高患者自护能力、疾病预防、社会环境、家庭关系的研究,老年疾病预防以提高生活质量的研究,老年人多元文化护理研究等领域取得进展,填补了我省甚至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推动了我省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但是老年护理专业在教学模式、与相关体制的互动研究、老年护理新技术领域的研究、家庭社区护理模式的研究等领域有待进行更多深入的探索。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对这些重点领域的研究在经费上予以支持,设立老年护理科研专项基金,建立护理研究室,创造良好的护理科研环境,成立科研指导小组,加强护理科研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培养科研骨干。强化护士信息意识,提高护士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创建浓厚的学术氛围,以科研带动老年护理专业的发展。在这里,以大学为平台,汇聚和引导老年护理专业团队进行专业实践和研究,不失为有效的途径[9]。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多年来致力于老年护理领域的研究,倡导多学科合作,拥有充足的研究条件(包括专家、研究环境和经费支持),可以此为依托,为护理人员与其他相关专业人士在专业领域方面进行良好的交流合作搭建平台。

3.6 提高老年护理师资水平,改革课程设置

本次调查显示,82.1%的单位认为我省老年护理师资队伍薄弱。由于我省老年护理教育起步晚,直至1999年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开始培养老年护理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设置本专科《老年护理学》课程,我省老年护理教育才正式拉开帷幕,目前已经开始了老年护理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因此,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富有改革意识且立志于培养新型护理人才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老年护理教育目标的实现[14]。首先,在筛选老年护理教师时,必须评估他们的学历、工作与教学经验。专任教师应具备护理本科以上的学历,有丰富教学经验,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14];其次,进一步完善师资培养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学术交流、课题讨论、专业培训及基层调研的机会,以拓展知识面,丰富教学经验,并加强教师业务的考核,给他们适当施加压力,促进自身发展,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保障教学质量;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活泼的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制定流行病调查、预见潜在问题、应对紧急事件等培养计划,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提高。调查结果显示:专科护理技能、应急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沟通能力等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同时根据史顿对老年专科护理人员角色和功能的界定,专业决策、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也是教育的重心之一,因此必须优化整合课程体系,适当增设应用性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并注重实践,加大教学实习基地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以完善实习基地建设,从软件和硬件入手,全方位培养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

3.7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发展多元化老年护理服务体系

相关研究表明,老年护理涉及多个层面,只有利用家庭资源,以社区服务为核心,与医院紧密联系,大力发展机构养老,发挥政府政策支持作用,将家庭、社区、医院、机构、政府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整合起来,形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多元化服务体系,才是适应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模式[15]。通过建立全省老年护理信息平台,实现多个专业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能为决策提供可借鉴的信息和数据,同时增进交流协作,是发展这一模式的有效路径之一。

4小结

老年护理专业作为护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21世纪的中国老龄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完善基础设施、健全保障体系、培养专业人才梯队、提高科研及教学水平等核心领域进行努力和探索,将进一步促进我省老年护理事业发展,推动健康老龄化进程,真正实现卫生部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林子利。福建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与对策[C].老年学论文集(三):1-7.

[3] 王玲。老年护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引发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 2007, 7(4):12-14.

[4] 姜雅莲。澳大利亚的社区老年护理保健[J].上海精神医学,2001,13(4):243.

[5] 陈竞薇摘,邹元植校。日本老年护理现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9, 18(12):574.

[6] 卢秀美,许淑莲,等。现代护理实务全书[M].深圳: 海天出版社,1998,4:991.

[7] Traynor,petency Standards for the Advanced Gerontological [J]. Nurse,Sydney:John Thrift Publishing,2000.

[8] 闫红,刘书文,宋永慧。浅议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 (3):166-167.

[9] 万宏伟,于放,Ann Kolanowski.探索中国老年护理之路[J]. 现代护理, 2007, 13(4):195-297.

[10] 邓静。重庆市社区护理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19.

[11] 阎红,朱丹。成都市社区护理人员基本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6, 23(21):62-63.

[12] 沈慧霞,冯正仪。国外医学院校社区护理专业教学情况简介及建议[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4):34-35.

[13] 方玉桂,杨玩华。我国内地社区护理的困扰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8):66-67.

[14] 王家骥,刘义海。深化医学教学改革为社区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76(2):93-95.

[15] 文强。我国城市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2008:40.

课题组成员:

1、姜小鹰,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2、郑翠红,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

3、许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

4、李红,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主任护师。

5、方东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

老年护理专业论文 篇七

培养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护理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老年护理学等基础知识,具备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长期照护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不仅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等工作,还能胜任在养老机构、社区、家庭等领域中进行老年护理及相关工作的高级专业护理人才。

2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立足于国家卫生事业和地区养老事业发展水平,并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以“校企共建”为平台,打造以护理学为主体、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融入中医学知识、彰显老年特色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两种描述形式:①按照内容分为公共课程、医学基础课程、护理学专业课程、老年护理方向模块课程4个版块,共计1988学时;老年护理方向模块课程共计285学时,约占到全部学时的14%。②按组织形式分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二者共同构成了整个课程体系。即上述每一个版块中均包括理论和实践2个部分。本文介绍的是其中“护理学专业课程、老年护理方向模块课程”版块中的实践教学部分。可以描述为两种形式:“嵌入式”,即嵌入在相关课程中的实践(校内实训+校外见习)、竞赛、志愿活动等形式;“集中式”,即独立于4个课程版块之外的集中实践,包括临床医院、社区、养老机构的见习和实习。“嵌入式”实践部分共计285学时,“集中式”实践部分有52周(表1)。每一学年都安排相应的专业实践。特别是在第1学年就安排了学生到社区为老人服务的社会实践,此时学生尚未接受专业课的学习,安排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护理、对老年护理职业、对社会养老事业树立感性的认识,初步形成自己的视角,在实践中产生问题,再回到课堂上接受理论学习,这样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而且打破了以往在二年级学生才开始接触“护理”的传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社会责任感。

3老年护理实践教学的特点

3.1“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

老年护理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还要具有跨专业的能力,也称为关键能力。在这种背景下行动导向教学势在必行。行动导向研究者认为,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通过解决职业工作任务来实现的,因此主张在教学中要引入行动导向式学习,通过行动导向型教育或培训,才可以使学生获得职业行为能力。“行动导向”教学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与策略,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如工作过程教学、项目教学等。

3.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内容

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具有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以及要求5个要素,及实现工作过程的6个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基于此,在校内实践环节设计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老年护理学实训课程。具体为:将真实养老机构护理工作内容改编后引入校内课堂,设计成一个由若干工作情境组成的工作过程,每个情境中均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各情境及其当中的工作任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当一步步地完成各情境中的工作任务时,也即完成了整个工作过程,举例见表2。以上实例为1个教学单元,加上教师点评环节共计4学时,对象是1个小组的学生(约10名/组)。以上实例满足工作程序的5个要素:对象是患者,工具是护理操作和语言,工作方法是护理程序,劳动组织是1个由3个班次组成的护理团队,要求是护理操作标准及岗位制度。以“工作过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步骤是一一对应的,力求体现工作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宜安排在三年级进行,一是对以往所学护理理论与单项操作技能的整合与提炼;二则在进入生产实习前开设,有助于学生较早熟悉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流程,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护理管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3.3以“校企共建”为平台的实践教学基础建设

3.3.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除了传统的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教学医院之外,借助“校企共建”平台,开辟的老年护理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已有3个,包括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民办非盈利慈善组织等不同性质的机构。并于2013年其中1个教学基地挂牌成立了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附属护理院,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学生的见习、实习与志愿活动提供了广阔平台。

3.3.2“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不仅用来鉴定职业教育队伍中一类教师,而且用来鉴定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不仅是指对职业教育队伍中一类教师素质的个体要求,而且是对整个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要求;不仅指教师个体素质,而且是指教师队伍构成。基于此,一方面建立教师定期到养老机构学习进修制度和临床带教培训制度。通过定期(每年不少于8周)到养老机构进行护理实践、任职、考取护士资格证及养老护理员证书(中级或高级)等途径提高在校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集体备课、专职教师下机构指导、定期交流沟通、师生互评等形式,加强兼职教师的临床带教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聘请养老行业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科研机构老龄问题研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来校任教、讲座等途径,丰富老年护理教育师资队伍,使其更加多元化。在未来,还将建立专门的老年护理教师教育培训基地,实现“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3.3.3教学资料开发

根据实践教学特点,已编写一系列实践教学资料,包括《“双师型”实训教学导师指导手册》《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老年护理实训指导及评分标准》《社区与养老机构见习手册》《老年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等。以《社区与养老机构见习手册》为例,在其中的“养老机构见习”篇,分为养老机构物理环境、医疗护理环境、护理人员工作制度与内容、常见老年护理操作、养老机构人文环境等几大部分。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见习的认知特点:先从整体的物理环境开始,对养老机构先有感性的整体认识;随着见习的逐步深入,开始接触到医疗护理、工作制度、日常护理操作等内容;在经历了数周的见习之后,开始逐渐体会到养老机构的人文环境,如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孝道氛围等。对学生而言,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从外表到内在,这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另一方面,对带教经验并不丰富的养老机构教师来说,有了手册的指导,厘清了教学思路,有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

4小结

本科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实践教学是在传统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基础上的突破与创新,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培养职业情感、训练职业道德、树立职业理想的作用。但在建设初期,仍存在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①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关系、老年护理相关实践与整体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虽然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早临床、多临床”固然有其优点,但针对本科老年护理专业人才而言,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知识获取与转化的能力、发现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否则只能称之为只会操作的“匠”而不是“才”。而这些能力的获得是通过“理论+实践”双重途径实现的。因此,理论课程不能盲目删减,实践课程比例亦不能盲目扩大;不仅在学时数上要严谨制订,在教学内容上更要科学选择。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尚有待稳固。就目前我国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来看,亟待出台保障“校企共建”合作机制的法律法规或政策体系。③对本科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乃至整个课程体系设置的评价有待开展。由于本科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建设时间短,对该课程体系的评价是下一步的工作,应从行业、学生、教师三方进行质性研究和量化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其进行修订、完善,以提高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老年护理论文范文 篇八

男性老年痴呆患者常伴有前列腺增生,出现排尿困难进行性加重、急性尿潴留、血尿、充盈性尿失禁、反复尿路感染、甚至肾功能不全等。由于患者各项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和行为性格的障碍以及年老体弱伴其他全身性疾病,不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或不能耐受手术造成的创伤和风险,需永久性膀胱造瘘引流尿液。患者不仅需要住院时的护理服务,出院之后也需要连续的护理服务。家庭护理成为膀胱造瘘术患者的重要部分[1]。作者自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对22例老年痴呆患者膀胱造瘘护理问题进行评估及护理指导,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长期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尿液的前列腺增生老年痴呆患者22例;年龄63~80岁,平均71岁;干部5例,工人7例,农民10例。采用1992年第10次修订(ICD-10)的关于老年性痴呆的国际疾病诊断标准,按病情发展大致分健忘期3例、混乱期7例、极度痴呆期12例;同时伴糖尿病4例,高血压或冠心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4例。不能配合手术治疗16例,不能耐受手术造成的创伤和风险4例,其他原因2例。

1.2方法

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对出院后造瘘管的护理知识有不同程度的知识缺乏,需予以帮助和指导,见表1。通过出院前的指导、电话联系、护士上门服务、专科医生的定期随访、定期门诊及随时就诊相结合并配合必要的辅助检查,随诊期6个月~1年。表122例患者及37例家属膀胱造瘘管护理存在的问题(略)

2结果

混乱期患者由于约束不当手挣脱,发生自行拔管1例;造瘘口未及时换药及尿液从造瘘口流出发生感染2例;发生尿路感染4次。口服药物后缓解;其余置管良好,均能定期门诊更换造瘘管及复查尿常规且肾功能保持良好。

3讨论

膀胱造瘘术是因尿道梗阻,在耻骨上膀胱做造瘘口,以达到引流尿液目的的手术。一般接受膀胱造瘘术的患者均为年老体弱或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手术耐受性差、经济拮据者。由于痴呆患者本身疾病所引起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严重者自理能力完全丧失,给管道的固定、家庭护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临床护理工作及出院的指导过程中,护士根据患者及家属在膀胱造瘘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见表1),配合主管医生在患者住院期间、电话随访、上门服务和复诊过程等,采用讲解、看录像、示教、练习及强化练习等方法进行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重点是家属发放膀胱造瘘术后护理要点、痴呆患者的日常管理及护理要点健康资料、图片或录像带及光盘等,通过反复讲解、强化记忆。如家庭护理老年痴呆患者应有足够的耐心,要细致观察患者的变化,平时注意训练患者自理能力,加强大脑的活动,增加外界刺激,使患者接受更多、更新的事物,对延缓病情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2]。另外患者排泄异常的护理;饮食的护理;患者的安全护理以防止意外的发生。因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判断、记忆能力丧失或降低,家中的热水瓶、电源插座、刀、剪、玻璃器皿及火源等应放在隐蔽、不易拿取处,必要时上锁。患者均由专人照顾,家人24h陪同,对经常要外出的患者房门加锁防护[3]。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造瘘管的护理重点和注意事项、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复诊时间及痴呆患者的日常管理及护理要点。配合药物治疗等措施的重要性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示教不配合患者肢体约束和保护、活动时引流袋的放置、造瘘口的换药、更换引流袋等方法。对记忆力减退患者制作各式各样的醒目提醒牌以提醒患者及家属进行及时的管道护理。一般老年性痴呆患者感觉迟钝,同时缺乏主诉能力,要善于发现躯体并发症,教会家属要经常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观察尿色及尿量变化,随时做好记录。对每个患者基础疾病的不同护理方案应个体化。

在护士的指导下,患者和家属根据讲解和示范的内容进行练习,回家后1周内经常电话联系指导、提醒,1个月内每周上门服务、强化训练,以后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家庭护理能力延长指导、提醒时间,直到患者及家属能正确掌握家庭护理的方法。

针对家庭护理中出现的拔管、造瘘口感染、尿路感染等问题,作者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分析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及时、重点、反复的宣教、示范内容:(1)加强混乱期患者陪护和指导合适的约束方法。(2)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和正确的换药方法。(3)保持室内清洁,经常开窗通风预防感染。(4)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衣服、被褥经常更换,保持清洁。(5)加强患者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鼓励患者多饮水,2000ml/d,起到冲洗膀胱,预防感染和小结石作用。(6)保持造瘘管通畅,并讲解定时开放引流管及防止尿液倒流的重要性。(7)有异常感染症状及时就诊等使患者或家属能有效地防止类似并发症的发生。

痴呆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是脑功能障碍引起记忆力下降,智能减退,行为异常,人格改变等[4]。在老年痴呆患者膀胱造瘘的家庭护理中,由于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情感、交流等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以及老年痴呆患者膀胱造瘘的家庭护理是一项持久而繁重的任务,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体力及心理上的压力。在讲解、示教、练习及强化训练的过程中,注重患者或家属的心理指导,并针对患者或家属对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接受相对较慢且容易忘记的特点,利用各种方式提醒患者或家属,反复强化,护理到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护士对膀胱造瘘带管出院痴呆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提高了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在护理中如何兼顾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5]、保持家庭室内清洁减少污染机会[6]。

【参考文献】

1柳青,张琼.膀胱造瘘术后患者的家庭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0,16(9):60.

2李建英,何青秀.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护理研究杂志,2004,12(4):1060.

3郑凌,林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代康复,2001,13(4):89.

4徐姜定。痴呆的诊断分类与治疗。浙江临床医学杂志,2005,7(1):1~2.

最新范文

测绘工程技术论文(精选7篇)12-03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措施论文【精选8篇】12-03

硕士毕业论文(最新10篇)12-03

毕业论文总结与展望怎么写(9篇)12-03

本科生毕业论文谢辞(最新9篇)12-02

职业教育的论文优秀10篇12-02

初中数学小论文2000字最新9篇12-02

安全风险管理论文【最新6篇】12-02

水务工程论文10篇12-02

高级经济师论文(优秀5篇)12-02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