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耆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老加毛和老加至念什么 耄耋耆耈

耄耋耆耈

2024-02-11 13: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耄耋耆耈

图一 老(甲文)图二 毛(金文)图三 至(甲文)图四 旨(甲文)图五 句(甲文)

徐梦嘉 文/图

刚过了中秋节,下一个传统重要节日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小文谈形容老人年龄的耄耋、耆耈两词四字。

一.先谈四字有的“老”形。老,甲文(图一),上泛指须发,下系手握拐棍,老人持杖形。金文改杖为“匕”,此匕是化的省形,甲文“化”构形是正立与倒立的两人(亻、匕),如此正倒组合,会意变化。老下仅置反常的倒人“匕”,仍取变化义,变化什么呢?人的外貌年轻变衰老,须发由黑变白等。关于“老”,汉代《礼记·曲礼》有云:“七十曰老,而传。”意思是到七十岁高龄时,就该把管理家事的责任传给下辈了。

二.耄耋,读作mào dié。耄耋之年一般指八九十岁年龄段的老人,也有分开定位两字年龄。《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盐铁论·孝养》则是:“七十曰耄。”总之,耄耋泛指年龄蛮大的人。

耄,老加毛(金文,图二)组出,《说文解字》:“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象形。凡毛之属皆从毛。”前贤高鸿缙(1892-1963)编著的《中国字例》谈毛字:“按此不像毛形,毛不得分叉。”他的责疑有道理,我研究认为,“分叉毛”初义应当是表示羽的,毛字就是羽干(中曲线)与羽翈(两侧四斜线)的形状。古语“胎生者曰毛,卵生者曰羽”,羽即禽鸟羽毛。“万古云霄一羽毛”(杜甫)。而“眉发之属及兽毛”的毛,字形没有表现皮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显然“人兽毛”是借用“羽之毛”的。耄的形义:人老须发亦长(主要指须,古代男性习惯留胡须)。

耋(耊),老或耂和至配就。甲文“至”是倒矢形(图三,下为箭镝,中为箭杆,上为尾羽)与底横(表示地)组成,描写射出的箭矢在凌空划了弧线后落地境况。寓意已经到了,故“至”是到与倒的初文。老与至组合的耊,表示人已至(到)老年,该“躺平”(倒)休息,颐养天年。

三.耆耈(qíɡǒu),耆为六十岁、耇为九十岁。耆艾、耆叟(老人的通称),耇老(年高德劭者)。

耆,嗜的初字。此字看上去是“老、日”叠加,其实是拄杖耂与旨组出。甲文“旨”(图四)是匕(食匙形)加口,即吃食物。金文口写成“甘”,指口中有甜香食物。造字本义:用匙子取美食放在嘴里品尝。旨加耂表示多年一直维持这种食“甘”(隶变楷化成“日”形)口味,衍义从小到老的饮食习惯,于是“耆”被借指老人。耆的本义由加口另造的嗜补位,耆酒、耆好也作嗜酒、嗜好。

耈(又作耉),古同耇,老或耂的下面是句,句(通勾)的初字当是“丩”,甲文(图五)系两个曲柄钩互挂形。我认为耈(耇)中置“句”,是藉其弯曲义,老人往往腰弯背驼。

四.旧时文人拟定一些优美词语代替数字年龄。用在老人年龄段的词语除80岁至90岁的耄耋之年。其他60岁及以上老人年龄有:60岁花甲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之年、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之年。还有耆寿60岁至69岁;稀寿70岁至79岁。具体到喜寿77岁,草体喜可分解成七十七;伞寿80岁,伞字草体形似八十;半寿81岁,半字可拆成八十一;米寿88岁,米字则拆出八十八;卒寿90岁,卒字的草体形似九十,一款异体就是竖写的九十“卆”;茶寿108岁,茶字可分解为卄(古同廿)与八十八,共一百零八。

耄耋耆耈,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预祝老年朋友们节日快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