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光:高档翡翠的设计及雕刻理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翡翠图案 张炳光:高档翡翠的设计及雕刻理念

张炳光:高档翡翠的设计及雕刻理念

2024-01-12 20: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张炳光

著名玉雕大师

张炳光,艺名张轩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常务理事、CCTV-2《一槌定音》节目特约嘉宾。其作品既互含美学理念,也暗含五行变化,方寸之间有大千气象,力求达到“多一笔则余,少一笔则缺”的境界。作品《廉洁清风》、《藏龙卧虎》等为代表的数十件玉雕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金、银、铜奖,个人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大型公益美术展览会。

如果分清什么是高档翡翠了,就可以从高档的角度去设计,这样才不会浪费它天然的美丽和天然的价值。

要达到高档就必须具备“水、种、色、气”,都具备才能说是高档翡翠。

关于高档翡翠,第一个要点就是要分清什么是高档翡翠。如果分清什么是高档翡翠了,就可以从高档的角度去设计,这样才不会浪费它天然的美丽和天然的价值。关于高档翡翠,我自己这几十年的感悟就是——要达到高档就必须具备“水、种、色、气”,都具备才能说是高档翡翠。比如说香港保利拍卖的一个小挂坠,就是高档翡翠的代表。

比如上面这件作品,它雕刻过程就是因为材质特别好,又是属于高档翡翠,但是里面杂质或者是瑕疵、毛病过多,可如果做小了就会有浪费,也会没有那种高端的价值,所以就要想尽办法,把它做成既有美感,又能保持原材料的那种看上去很大块头、很厚重的一个作品。于是我就利用比较完整的一面,以浅浮雕加微雕方法完成,另一面则雕刻成郑板桥风格的竹。这边雕得比较立体镂空,里面有些瑕疵和杂质,用这个立体的镂空方法把瑕疵和杂质都镂干净了,同时又体现出它本身材质能达到的水平,即水、种、气、色都能达到。按一般的做法就是把它都切干净,可是一切就小了。这件作品使用的方法就是比较组合的,要积累很多经验才会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一边做得比较端庄,一边做得镂空立体,既是两个面又是一个体,这样的作品拿出来很受收藏家的欢迎,因为它块头又大,又能体现本身材质的高档性,这种结合比较完美,处理的方法也比较合理。这么多年,我总结出高档翡翠的雕刻设计理念,就是功法和心法。心法是用在设计方面,用来考虑、思考设计过程;功法就是用在技巧、技法、雕工、操作方面。

心 法

说到心法,让我联想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多次提到的“温、良、恭、俭、让”的理念,这和我们设计高档翡翠的理念很吻合。“温、良、恭、俭、让”就是温顺、善良、恭敬、简朴、谦让,这和我们设计高档翡翠的理念非常契合,所以我就把它总结成一套“心法”。详细来说,“温”就是指设计的线条要温润、流畅,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因为高档翡翠一般都是首饰,或者是挂在身上、拿在手上观赏的,所以线条要温润,不能长棱角,不能太锋利,不能刺手、不能扎手,这是“温”的含义。温良的“良”,是指良好,就是设计的题材要良好。图案、题材决定了作品的观赏价值、品位、文化。材质、原材料对于题材、图案的体现,都包含在设计过程中,都会影响到这件作品做出来的效果。那怎么样才叫“良”呢?就是你做出来的东西要有品位,还要可爱,受人家欢迎,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收藏家、专家、高品位人士,都喜欢它。“人见人爱”,这就是“良”。不管是高层人士还是老百姓看到它都喜欢,这才是最成功的作品,达到了我们的目标。良的图案要有传承意义,要成为经典传家宝。我们的高档翡翠首饰一般都要设计成传家宝。得到一件宝贝,希望能传到下一代,然后还能再继续传下去,所以你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点,才能做出你最终想要的作品,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恭”就是恭敬。恭敬是什么含义呢?高档翡翠是珠宝,很多人都说它是“天地的舍利”,所以我们要用一颗恭敬的心来对待它,把它当作一个生命来看待。尊重它,才能把它设计好。要很谨慎地对待它,很尊重它,当它是有生命的,“恭”就是这个意思。尊重它的自然美,尊重它的天然价值,在此基础上去设计,不能按照自己的个性,或者是按照自己的需求、自己的需要去设计。“恭”就是要把料看得很重,为料考虑得很周到,每个方位、每个位置,哪怕是一个小方位、一个小位置,都要想办法利用上。当然也不能利用到没形,这就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俭”就是简约。我们设计高档翡翠,就是要体现它本身的材质价值,也就是说工不能过多,画龙点睛就好,不能画蛇添足。在我们翡翠雕刻时,你工太多,人家都会以为是因为有毛病才故意去掩盖它,在行里都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你能简约就要简约,不能雕得太满或者是雕得太过。能省就省,能保就保,尽量保持它自然的精华,点到为止。这个是很有必要的,不能说“哎!我感觉这个还少一点、那个少一点”然后再加工。能省就要省,这就是“俭”的含义。

你看这些作品,里面都是价位不低的高档翡翠。这些翡翠在雕刻时都是比较省工或很省工的,每一笔都是考虑得很周到,就是做到了“多一笔就多了,少一笔就少了;多一笔就密了,少一笔就疏了”。做到这个境界,就是做高档翡翠的高难度要求。必须要做到这一点才对得起它,对得起它这个高档翡翠。

最后说到“让”。“让”就是对于颜色和天然的纹理,你要去包容它、去让它。对于一些小瑕疵、小黑点,你也要去让它。怎么让?就是它有天然纹理,或者是里边有小瑕疵,有些脏点之类的,要怎么把瑕疵变成美,去包容它,去“让”它,去把它的瑕疵变成美好的东西,这就是“让”。上图这个作品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件作品。这种情况比较少碰到,可是碰到的时候要懂得如何去处理。这件作品的情况就是碰到了好料,舍不得把它不完美的地方去掉,或者舍不得把它磨掉,一磨掉整体就小很多了。遇到这种情况,你要懂得“让”的道理,去包容它,这样做人家是会接受的,一般行家都会接受的。

上图这件是另外一件绿色的山水作品,现在还在雕刻制作过程中。这件的原材料本身坑坑洼洼、杂质很多,我就留一部分,把小部分留住,把其它白的地方去掉,留几个部位有白的来做一些工艺,做一些松树、杂树、弯树这些,还利用了它天然形状的高高低低,和天然颜色的深深浅浅。这些特点,你要利用好那就是美,把它原本的高高低低利用成山峰、山峦、瀑布、河流这些,原来的缺点就变成了美。这件还在雕刻过程中,背面还没有雕刻。如果是按一般做法把它磨平的话,损失是会很大的,这就是我们要讲这个“让”的原因,我们要去包容它,让它,这就是“让”的理念。

功 法

功法就是“色、透、均、型、工”,是在雕刻过程当中应用的理念。“色、透、均、型、工”,简单来说“色”就是颜色,颜色要正气、阳气。“透”就是透种、透气。高档翡翠要求肯定要透种、透气,才会体现它天然的价值,体现它天然的美。如果不透种、不透气,那就是我们在糟蹋它,不懂它,浪费它,这是我们的责任,不是它的责任。“均”就是均匀,“型”就是造型、品相,“工”就是指工艺。雕刻过程中对于功法的具体应用,关键的核心,就是对“水、种、色、气”的调节。那么这个调水怎么调?调水的过程,是你要看透这个材质能不能调出水来。有些材质调不出来,有些材质要调到很薄才有水出来,有些不用太费劲就能调出水来。在这一点上,你要对翡翠场口有了解,还要对材料的性质、皮沙等很多方面要很了解,才能看透。当然要真正实际看到现场的石头,才比较能够说清楚。

我们一般都是在做生意或者是看料的时候说一分水、三分水、五分水。如果用专业手电打光,贴近石头打下去,当看到放射出来的“水”,如果是没有光线透出来的话我们称之为“短水”,就是石头发光的地方贴近石头表面,这个我们叫它短水;如果是透出来一分水,这个是一般种;如果能达到三分水我们叫它好种;如果到五、六分水或者是一照下去就很通透的话,我们叫它冰种、玻璃种。

“水”和“种”,二者很接近,但是有差别。种好必须水好,可是水好不一定种好,这是二者不同的地方。水长、水好,它有时候还是质地比较嫩的,不能当镶嵌东西。要种好、水好、色好,才能做镶嵌的东西,这个是我们雕刻过程要把握的料的性质。

那么调色就是要调到颜色均匀。颜色不均匀,浓淡不一致的东西就没有美感,就没有价值。我们调色过程就是要通过多种手段来调它的颜色,要调到行话里说的“一碧水”,就是看起来颜色很均匀,浓淡都是一个程度的颜色是最好的。

颜色要均匀,不能浓淡不一致,否则就会影响它的美感,影响到它的价值。特别是我们做镶嵌的东西,如果是颜色浓淡不一的话,那镶起来是很难看的,所以我们雕刻师要好好想想怎么样才能弄到人家镶嵌起来好看。上图原材料是一片料,它上面的白棉太多了,后来我就在正面雕了一种树叶,这种树叶是很特殊的树叶,我没有去表达哪一种树,只考虑到它的效果。一个水滴形又一个水滴形地把它做成一些树叶。整个树的叶子都是一个水滴形、一个水滴形组合起来的。那后面怎么做呢?因为它前面雕的有厚有薄,而后面再雕出有深有浅,有些地方比较厚,光线被挡住了,颜色看上去就比原本的浅色要深;有些地方比较薄,让光线透过去了,颜色看上去就比原本的深色要浅。这样从正面看上去才会浓淡一致,这个就是调色的过程。这种做法,后边感觉会难看一点儿 ,可是这种做法人家会接受,可以去当镶的东西。如果是没有这样做、没有这种效果,那个天然的美就没有体现出来。最后就是调气了。刚才讲到要调“水、种、色、气,”,“气”这个就是比较关键的了。不是什么玉都有“气”,包括飘蓝花,飘绿花,紫罗兰,包括红皮、黄皮,都有气,这个气都是翡翠价值的核心。没有气的翡翠就是没有天然灵气、没有价值,就像死的、半死的人一样,没有气。所以这个气,就是在我们行里做生意做买卖,挑料、选购料或是制作过程中都很讲究的“气”。气是很关键的一个要素,特别是高档翡翠,更具备这个气。这个“气”,我打个最简单的比喻:有气的东西,就像精神焕发、健康、年轻的人的神态;没气的东西,就像病老的人,没有精神。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珠光宝气、天然灵气,要它有正气,有正气感。

要调气,我们就要分析一下这个料拿上来要用什么气。“气”,有正气、豆气、瓜气、油气等很多种,我们在辨别过程中要利用它天然的条件来确定雕刻的题材。

颜色要均匀,不能浓淡不一致,否则就会影响它的美感,影响到它的价值。特别是我们做镶嵌的东西,如果是颜色浓淡不一的话,那镶起来是很难看的,所以我们雕刻师要好好想想怎么样才能弄到人家镶嵌起来好看。上图原材料是一片料,它上面的白棉太多了,后来我就在正面雕了一种树叶,这种树叶是很特殊的树叶,我没有去表达哪一种树,只考虑到它的效果。一个水滴形又一个水滴形地把它做成一些树叶。整个树的叶子都是一个水滴形、一个水滴形组合起来的。那后面怎么做呢?因为它前面雕的有厚有薄,而后面再雕出有深有浅,有些地方比较厚,光线被挡住了,颜色看上去就比原本的浅色要深;有些地方比较薄,让光线透过去了,颜色看上去就比原本的深色要浅。这样从正面看上去才会浓淡一致,这个就是调色的过程。这种做法,后边感觉会难看一点儿 ,可是这种做法人家会接受,可以去当镶的东西。如果是没有这样做、没有这种效果,那个天然的美就没有体现出来。最后就是调气了。刚才讲到要调“水、种、色、气,”,“气”这个就是比较关键的了。不是什么玉都有“气”,包括飘蓝花,飘绿花,紫罗兰,包括红皮、黄皮,都有气,这个气都是翡翠价值的核心。没有气的翡翠就是没有天然灵气、没有价值,就像死的、半死的人一样,没有气。所以这个气,就是在我们行里做生意做买卖,挑料、选购料或是制作过程中都很讲究的“气”。气是很关键的一个要素,特别是高档翡翠,更具备这个气。这个“气”,我打个最简单的比喻:有气的东西,就像精神焕发、健康、年轻的人的神态;没气的东西,就像病老的人,没有精神。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珠光宝气、天然灵气,要它有正气,有正气感。

要调气,我们就要分析一下这个料拿上来要用什么气。“气”,有正气、豆气、瓜气、油气等很多种,我们在辨别过程中要利用它天然的条件来确定雕刻的题材。

上图这些都是黄鸿大师的作品。黄鸿大师对于翡翠的调气具有丰富的经验。他是翡翠的老专家,对翡翠的了解、对翡翠的解剖是很有经验的。调气就是我们要调到把它放在锡箔纸上时,它能够透一种光泽,有闪着那种天然的灵光、灵气的光泽出来,这个是要慢慢地、一点一点、一层一层地调、一层一层地抛光,而不是说一下子就能做到位。还有就是要结合灯光来看。我们调气的过程除了抛光、放在锡箔纸上之外,还要在3600k的灯光下看看能不能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另外还要到自然光下看,以及放到黑板、黑纸、黑布这些黑色背景上面看。真正好的东西、真正高档的东西,不管你放在什么底板上,不管是白纸、黑布或者锡箔纸,效果都是很美丽的,都是一致的,这种气我们叫它“正气”。正气的东西,你拿在手上也好,放在任何底板上也好,在灯光下也好,在自然光线下也好,它都是美丽的、漂亮的,这个才叫做高档翡翠,才叫做真正的“正气”的珠宝。有些东西只是放在灯下才好看,它这种东西就带“油气”。所以我们做这种东西的过程中,你要把握,当它在灯光下好看,在自然光线下不好看的时候,你的做法就会不同了,这种要多起一些线条,线条要多一点儿、高一点儿上来,方便它透射光线、吸收光线。如果它是在什么光线下都好看,你就要做浅雕、要平一点儿。雕刻时都要掌握这个料的性质,然后再来选择雕刻的方法。

上图这些都是黄鸿大师的作品。黄鸿大师对于翡翠的调气具有丰富的经验。他是翡翠的老专家,对翡翠的了解、对翡翠的解剖是很有经验的。调气就是我们要调到把它放在锡箔纸上时,它能够透一种光泽,有闪着那种天然的灵光、灵气的光泽出来,这个是要慢慢地、一点一点、一层一层地调、一层一层地抛光,而不是说一下子就能做到位。还有就是要结合灯光来看。我们调气的过程除了抛光、放在锡箔纸上之外,还要在3600k的灯光下看看能不能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另外还要到自然光下看,以及放到黑板、黑纸、黑布这些黑色背景上面看。真正好的东西、真正高档的东西,不管你放在什么底板上,不管是白纸、黑布或者锡箔纸,效果都是很美丽的,都是一致的,这种气我们叫它“正气”。正气的东西,你拿在手上也好,放在任何底板上也好,在灯光下也好,在自然光线下也好,它都是美丽的、漂亮的,这个才叫做高档翡翠,才叫做真正的“正气”的珠宝。有些东西只是放在灯下才好看,它这种东西就带“油气”。所以我们做这种东西的过程中,你要把握,当它在灯光下好看,在自然光线下不好看的时候,你的做法就会不同了,这种要多起一些线条,线条要多一点儿、高一点儿上来,方便它透射光线、吸收光线。如果它是在什么光线下都好看,你就要做浅雕、要平一点儿。雕刻时都要掌握这个料的性质,然后再来选择雕刻的方法。

上面两个作品就是一个带豆的,一个带瓜的,就是带瓜气、油气。它要线条起高一点儿,让它透光、透射光。下面一个就是带豆的,它里边的颗粒结晶、结构比较粗,所以雕刻方式不同。

张炳光大师与群友互动群友:您好,炳光大师,气,指的是使作品有灵气、有神韵是吗?

张炳光:这个气呢,有些翡翠本身是没气的,有些是具备有气,可是还没有呈现出来,这就要靠我们雕刻师把气呈现出来。这个前提是翡翠本身一定要具备有气,我们才能挖出来。如果是本身没有具备气,我们怎么挖也挖不出来。气主要就是灵气与珠光宝气。气足的东西最利于镶嵌,还有就是有气的东西,放在什么光线下看起来都很漂亮。作品的灵气是表面的东西,不是内在的东西。你的作品的灵气就像外科,外科医生有做手术、整容的方式,我说的真正的气是内气,我们雕刻大师就像中医内科调理内气一样。

群友:感谢张炳光大师的分享,我们学了很多东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