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裔美国人的斗争之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黑人有投票权吗 非洲裔美国人的斗争之路

非洲裔美国人的斗争之路

2024-01-08 17: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月25日,印第安纳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肖文(Derek Chauvin) 用膝盖压住非洲裔美国人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脖子接近8分钟,当时弗洛伊德哀求说“我无法呼吸”。

随后,弗洛伊德在送医过程中死亡。

弗洛伊德死亡后全美各地的种族紧张情势升温,抗议浪潮迅速蔓延,甚至扩展到许多国家。

人们高举“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重要,也直译为“黑命贵”)“I Can’t Breathe”(我无法呼吸)等标语,抗议种族主义和社会不公。

很多冲动的抗议者趁机打砸抢,以发泄内心的不满与愤怒,一些历史人物的雕像遭到污损、破坏甚至移除。

面对肆虐的抗议浪潮,美国社会迅速被撕裂。以佩洛西为首的民主党政客单膝跪倒表达与抗议者站在一起的立场,西雅图市长甚至解散警队,放任抗议者自建自治区。

而特朗普当局则对抗议者的暴力活动表达了强烈的愤慨,认为民众有权抗争,但警察在维护社会公义中作用不可或缺。

乱局之下,有人迷惑,有人狂热,有人痛心,有人愤慨……

各位读者置身事外,也会产生很多疑问。譬如,非洲裔美国人在美国历史中占有何种地位?他们遭遇过何种不公?他们过去是否抗争过,现状如何?这样的抗议活动为什么得到很多少数族裔的响应?……相信《非洲裔美国人斗争史》可以帮您揭开谜题。

《非洲裔美国人斗争史》分为“我们必须抗争”“变革即将到来”“我有一个梦想”“大声疾呼……”和“历史遗产”等五个部分。

本书图文并茂,条分缕析,为您展开一幅非洲裔美国人从奴隶到自由民,从获取生存权到争取选举权、平等就业权和公平住房权等进行抗争的历史画卷。

其间既有民众底层的奋斗,也有庙堂之上的唇枪舌剑;既有和平理性的非暴力抗议运动,也有血雨腥风的暴力斗争。

▲ 1957年在阿肯色州的小石城,9名黑人学生在一所种族融合学校行使自己的平等教育权

非洲裔美国人是美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抗争依循的是《美国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其目的是争取宪法赋予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01

非洲裔美国人在美国建国后面临残酷现实。

据史料记载,1619年第一批非洲奴隶抵达美洲大陆,美国历史便留下无法抹去的奴隶制烙印,其早期工农业发展的历程中充满了非洲裔奴隶的血与泪。

奴隶主像对待牲畜一样任意处置奴隶,买卖、虐待奴隶如同家常便饭。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南方白人认为,“上帝将黑人放在地球上就是为其白人主子服务的”,种族歧视的高墙已然筑起。

▲ 1862年在南卡罗莱纳州邦联军托马斯·德雷顿将军的种植园中的奴隶

哪里有压迫,哪里便有反抗。起义与反抗时有发生,虽然大部分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但已经动摇了奴隶制度的根基。

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更与落后残酷的奴隶制度产生激烈矛盾,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解放奴隶宣言》。尽管该宣言并未彻底终结奴隶制度,但已朝着改善非洲裔美国人公民权利的正确方向迈进。

《美国内战回忆录》

U.S.格兰特 著

定价:148.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1

1865年的《美国宪法第13修正案》从法理上终止了延续两个多世纪的奴隶制度,1868年至1870年的《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与《美国宪法第15修正案》赋予非洲裔美国人投票权、受教育权和参与政治生活等新权利,然而真正落到实处却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南方蓄奴州的三K党迅速崛起,代表了顽固的白人至上主义者打压、迫害获得解放的奴隶以及反对奴隶制的白人社群。

▲ 三K党一个新成员的入会仪式,出自20世纪早期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

传统白人奴隶主把持的南方各州,相继出台限制非洲裔的法令,即通称的《吉姆·克劳法》,这类法令禁止种族间通婚,规定分校教育,在剧院、餐厅、公共交通等公共设施实行种族隔离。

非洲裔美国人同样向往美国梦,他们却被放逐到社会经济阶梯的下层,往往深陷贫困与危机的深渊,无法自拔。

然而,一批非洲裔美国人凭借自己的奋斗取得成功并为非洲裔美国人的公民权利摇旗呐喊。

其中的重要代表布克·华盛顿倡导黑人通过教育与创业取得独立的经济地位,以自身价值的提升赢得与白人同等的社会地位。

▲ 布克·T. 华盛顿在纽约市卡内基音乐厅为包括马克·吐温(演讲者身后)在内的观众演讲,观众们听得全神贯注

激进的W.E.B.杜博瓦反对华盛顿的“妥协怀柔策略”,认为“20世纪的问题是肤色界线的问题”,主张培养非洲裔精英,将法律赋予的平等转化为现实。

而马科斯·加维则主张“回归非洲”,支持非洲裔人民返回自己的祖国。他们创建协会,兴办实业,推动黑人教育,游说政商各界,致力于非洲裔美国人社会地位的提升,是非洲裔美国人民权运动的先驱。

本书的第一部分罗列了民权运动发轫的历史瞬间,叙述非洲裔美国人为自身权利抗争面临的困境以及民权运动先驱们的不懈努力。

02

非洲裔美国人民权运动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1954年至1963年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对民权运动的发展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55年,爱默特·提尔短暂的14岁生命陨落在种族主义的暴行之下,唤醒了非洲裔美国人的抗争意识,点燃了民权运动的火花。

同年12月1日,罗莎·帕克斯想到提尔的悲惨遭遇,在公共汽车上决定拒绝向白人让座。正是这小小的反抗之举,激起了全国性的民权运动浪潮。

▲ 如果提到民权运动,没有人会想不到那位几乎以一己之力启动全国性运动的女人——罗莎·帕克斯

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地区领导人马丁·路德·金以此为契机,发动了蒙哥马利抵制公共汽车行动,截至1956年底,公共交通的种族隔离政策终止,这种非暴力的抗议行动得到全国支持,亦取得重大成功。

民权运动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重要历史人物的推动。马丁·路德·金无疑是民权运动的标志性人物。

“仇恨衍生仇恨,暴力引发暴力,强硬制造更大的强硬。我们必须用爱的力量融解仇恨的力量……我们的目标绝不能是击败或侮辱白人,而是要赢得他的友谊和谅解。”

马丁·路德·金振聋发聩的话语是对美国大多数民权运动抗争者意愿的总结,将民权运动提升到普世主义的高度。

▲ 金与妻子和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会面。1959年印度之行后,他确信了非暴力抗议的力量

非洲裔社会团体在传奇领袖的引领下逐渐达成共识,非暴力抗议成为民权运动的主流,非洲裔争取自身权利抗争中的不幸与不屈跟种族隔离主义者的残暴与恐怖形成鲜明对比,整个美国社会对非洲裔美国人民权运动的同情与支持日益提升,推动种族平权的社会变革即将到来。

03

20世纪60年代,非洲裔美国人民权运动达到高潮,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的石阶上,面对25万集会民众发表了震撼世界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他的声音也通过电波传遍美国。

▲ 金正在向25万人发表演讲

1963年11月,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他生前支持非洲裔美国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致力于《民权法案》的立法,全美上下举国悲痛。

1964年夏,继任者林登·约翰逊总统将该法案签署生效,法案规定:任何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性别或祖籍国的歧视均属违法行为。

1965年,《投票权法案》的签署消除了选举制度中歧视问题,确保少数族群在正式投票中拥有合法的投票权。

▲ 多年和平抗争之后,1964年民权运动使《民权法案》得以签署,多部《吉姆·克劳法》被废除

金梦想有一天,自己的孩子“不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如今在法理上得以实现。

肯尼迪总统与金虽在民权运动中均名垂青史,但一个居于庙堂之高,一个处于江湖之远,并非政治盟友,也未曾亲密如挚友。

由于两人社会角色的不同,推动民权运动的方式亦不同,金领导的民间抗议运动给肯尼迪总统制造了巨大的压力,但也使肯尼迪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他们之间既有合作,也产生过隔阂与疏离,既有彼此的倾慕,也曾互相批判。联邦调查局以国家安全之名,对两人都做过监听与调查。

▲ 1963年8月28日,“为工作与自由向华盛顿进军”的民权运动领导人在椭圆形办公室与约翰·肯尼迪总统会面

令人扼腕的是,两位激励人心的伟人都在最终成功的前夜遇刺身亡。可见,守旧的种族隔离主义者从未放弃负隅顽抗。

马丁·路德·金是梦想的代言人,也是梦想的践行者。他从一名小小的浸信会牧师成长为非暴力抗议与追求种族平等的斗士,他充分展现自己的媒体吸引力,利用策略与理性消除社会对非洲裔美国人的偏见,是一股“国家内部激烈争端的和平伟力”。他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暗杀也激发了美国民众对正义的深切渴望。

04

马丁·路德·金说:“暴乱是一种听不见的语言。那么美国没有听到的是什么呢?它没有听到,自由与公正的承诺仍未兑现。它没有听到,白人社会的大部分人更关注平静的现状,而不是公正、平等与人道。”

▲ 有10万多名哀悼者跟随在马丁·路德·金的棺椁后

金之死使很多非洲裔美国人幡然醒悟,渐渐认为暴力抵抗才是当今前行的唯一方式,并大力支持分裂主义组织“黑豹党”采取武力方式对抗政府。

“黑人的力量”运动顺势而动,其中最负盛名的代表便是“黑豹党”。

非洲裔美国人在经济生活中的挫败感化成一股愤怒的情绪,“黑豹党”的创始人牛顿与西尔将这种愤怒凝聚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 黑豹党成员与一名蹒跚学步的幼儿一起向黑豹党敬礼

胡佛主导的联邦调查局将黑豹党视为“国家内部安全的最大威胁”,组建特警队将其逐步剿灭、瓦解。1982年,“黑豹党”关闭了最后一间办公室。

本书第四部分“大声疾呼……”,阐述了非洲裔美国人争取权利斗争中不同于非暴力抗议的另一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多种形式抗争汇聚成一股强劲的民权运动洪流,推进了社会公平,逐步实现了非洲裔美国人的权利诉求,大体上与《美国独立宣言》所述的保证人民“生存权、自由权与追求幸福生活权”的理念一脉相承。

05

在美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民权运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以斗争的形式将全国民众的注意力会聚起来,创造了同舟共济的平台,这大概是非洲裔美国人争取权利斗争最为宝贵的遗产。

随着非洲裔美国人参与政治生活的深入,跻身政治高层的非洲裔美国人日趋增加。2008年11月,非洲裔民主党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在总统大选中获胜,成为美国第44任总统,美国向真正的种族平等迈进了一大步。

▲ 奥巴马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在华盛顿特区的非洲卫理公会主教教堂参加礼拜

进步固然可喜,但真正的种族平等仍遥不可及,种族间的紧张情绪并未衰减。

2012年2月26日,17岁少年崔温·马丁被警察枪杀,杀人者齐默尔曼被判无罪。

社会活动家艾丽西娅·加尔萨听到判决后,沮丧地写了一个脸书(Facebook)帖子,结尾是“我们的命也重要”,帕特希·库拉斯借用这句话创建了“#黑人的命也重要”的主题标签,该标签在互联网社区迅速传播。

2014年8月9日,迈克尔·布朗被一名警察枪杀,“黑人的命也重要”成为新民权运动的宣言。

▲ 2016年7月9日,声援“黑人的命也重要”运动的抗议正在纽约街头进行,一名警察在附近维持秩序

因此,非洲裔美国人的斗争之路并未停下脚步,而斗争的目标也从为非洲裔争取平等权利拓展到对抗针对少数族裔、少数人群的不公。

这样一本小书或许无法解除您的全部困惑,但终会给予您些许启迪,甚至引发深度思考。

本文作者系《非洲裔美国人的斗争史》译者

《非洲裔美国人的斗争史》

[英] 杰奎琳·斯诺登 编著

定价:60.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8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