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芣苢》教学设计 202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网易云音乐破解网站链接下载 6.1《芣苢》教学设计 2021

6.1《芣苢》教学设计 2021

2023-11-14 09: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芣苢》教学设计【学业质量2】2-3喜欢欣赏文学作品,能整体感受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能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自己的评价。在文学鉴赏中,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追求高尚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的意愿。2-4表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喜欢学习汉语和汉字,喜欢积累优秀古代诗文,能主动梳理和探究语言材料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能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富有文化意蕴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形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能理解各类作品中涉及的文化现象和观念,能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观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文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关注当代语言文化现象,积极参与相关的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诗经》的文化常识;2.把握《芣苢》重章叠唱的特点;3.运用对话的形式深刻体会《芣苢》的民歌特点;4.体会诗中所体现的劳动的喜悦之情。【教学重点】3.运用对话的形式深刻体会《芣苢》的民歌特点;4.体会诗中所体现的劳动的喜悦之情。【教学难点】3.运用对话的形式深刻体会《芣苢》的民歌特点;【教学方法】朗读法、问题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一、导入劳动的魅力,在于勇于创造,在于不甘平凡,在于不断“探界”,也在于劳动时的收获与快乐。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芣苢》,去感受劳动的快乐。二、了解《诗经》,走近诗歌。1.《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2.《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六义)。《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3.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三、三读诗歌,探究诗意。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情感。芣fú苢yǐ《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duō之。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之。采采芣苢,薄言袺jié之。采采芣苢,薄言襭xié之。2.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情感。芣fú苢yǐ《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duō之。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之。采采\芣苢,薄言\袺jié之。采采\芣苢,薄言\襭xié之。情感基调:明快。3.借“重章叠唱”疏通诗意。①采采芣苢译文:芣苢非常茂盛。手法:重复,说明芣苢的多而且茂盛。②薄言采之,薄言有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解释:有:取得,获取。掇:拾取,获取。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袺:提起衣襟兜东西。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讲述采摘的过程,不是一时一地,而是多人多地,持续了很长时间。方玉润《诗经原始》,这首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何以而神之何以旷”。一群妇女,看到茂盛繁多的芣苢草,争先恐后地采摘,有人采摘,有人从地上拾取,有人从茎上成把地取下,有人提起衣襟兜东西,有人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相互比赛,好不热闹。4.借叙述者深化诗意。叙述者是采摘的女子,对象是采摘的女子一首劳动快乐歌。相互唱着自己眼前茂盛的芣苢,以及自己的采摘。5.主旨:《芣苢》通过描写一群女子看到茂盛的芣苢争相采摘的场景,表现了女子劳动的喜悦,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活泼。6.手法:重章叠唱,富有韵律,余韵悠长。“采采芣苢”的重复也是多茂盛芣苢的描写,更是对芣苢喜爱的描写。“采”“有”“掇”“捋”“袺”“襭”的使用,使诗歌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四、四读诗歌芣fú苢yǐ《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duō之。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之。采采\芣苢,薄言\袺jié之。采采\芣苢,薄言\襭xié之。五、补充资料1.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96页)该文首发于1934年8月24日《申报·自由谈》,由于这段文字出于鲁迅之手,又因其叙述的形象生动性,历来为学界所重视,在一些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著作中常被引用,而“杭育杭育派”也成为阐述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的一则经典言论。自近代以来,劳动起源说经过诸多文艺理论家的多方论述———关于文学艺术起源与劳动的关系的论述,始于19世纪后期欧洲的一些艺术史研究者。文学起源的一种说法。2.《诗经》中的劳动诗歌有:女性采集诗、女性祭祀诗、女巫事神诗、女性蚕桑纺织诗、女性家务诗。3.现代诗《劳动最美》我时常看着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发呆看他们播种、锄草那时太阳很高,天空蔚蓝而我分明听见那些汗水落入泥土时短暂却清脆的声响,如此美妙我也时常看着马路上的环卫工人发呆凌晨三点的马路清寂而孤独路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很瘦、很长在某个雷阵雨的夜里我看见一道道闪电为她照像一声声惊雷为她鼓掌当天空飘起雪绒花那是上天为她做的最洁白的衣裳我还时常动情于坚守岗位的交警精心呵护病患的护士讲台上诲人不倦的老师流水线上一丝不苟的工人……或许,他们都是普普通通平凡的人但在某一个时分他们所绽放出来的光辉,无与伦比我知道,是劳动让他们最美丽、最动人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