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背后的真实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绿皮书里的黑人 《绿皮书》背后的真实故事

《绿皮书》背后的真实故事

2023-05-13 18: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托尼2013年1月4日在新泽西州蒂内克去世,享年83岁。

2 黑人钢琴家3岁公开演奏 能讲8种语言

黑人钢琴家唐·谢利的全名是“唐纳德·沃布里吉·谢利”,1927年1月29日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海滨城市彭萨科拉,父母均是牙买加移民,父亲爱得温·谢利(18851982)是一名主教,母亲斯特拉·格鲁特德(19031936)是一个教师。

谢利两岁开始学钢琴,3岁时就公开演奏,可谓是一名音乐神童。他9岁时受邀到苏联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学作曲理论,师从米特洛夫斯基。18岁回到美国后,谢利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天主教大学继续学习钢琴和作曲,师从康拉德·伯尼尔和撒迪厄斯·琼斯,并于1953年获得音乐学士学位。后来,他又获得了音乐、心理学和礼拜仪式博士学位。

谢利也是一名画家,他能流利地讲8种语言。

谢利从苏联回国后组建了自己的三人乐队,他担任钢琴手,起初主要在纽约市盆地东街演出,在那里认识了美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埃灵顿公爵。1945年6月,18岁的谢利与波士顿流行乐团合作,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第23号),从此,他成为著名的音乐会钢琴家频繁与众多知名乐团合作。1949年谢利还应海地政府邀请到海地演出。

1955年,他与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合作,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埃灵顿公爵的钢琴协奏曲。1956年,他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他自己创作的钢琴协奏曲。与谢利合作的交响乐团还有波士顿流行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全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等。

他还曾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与该院的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美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乔治·格什温(1898-1937)的作品。根据2012年的一篇文章,历史上只有3位钢琴家在世界著名的斯卡拉歌剧院独奏过,谢利就是其中之一。

谢利成名后居住在卡内基艺术家公寓,只有世界顶尖的艺术大师才有资格获得这个殊荣,当时居住在卡内基艺术家公寓的只有他和美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伦纳德·伯恩斯坦(1918-1990)。

在20世纪50年代,种族隔离制度让他对自己的音乐前途感到迷茫,他有一段时间离开了舞台,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研究音乐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

1952年12月23日,谢利与珍·希尔结婚,但婚后不久就离婚了。关于离婚原因,谢利自己说是他已献身于音乐,无暇照顾好妻子。但外人推测,谢利是因同性恋离婚。

2013年4月6日,谢利死于心脏病,享年86岁。

3 谢利创作了200多首(部)作品 钢琴技艺比肩鲁宾斯坦

《绿皮书》中,谢利留给观众的是爵士钢琴家的印象,但实际上,他更擅长弹古典曲目,他与众多的交响乐团合作钢琴协奏曲便是证明,毕竟他从小接受的是规范的古典钢琴训练。虽然谢利自己不承认自己是爵士钢琴家,但为了收入好些,他确实迎合了大众的耳朵,弹爵士风格的曲目更多些,但他弹的爵士里融合了古典风格。

谢利弹奏的钢琴音色非常细腻,听上去好像是用弓拉琴弦,而不是用琴锤敲击琴弦。美国歌唱家、钢琴家纳京高(1919-1965)认为,谢利弹的钢琴可与两位美国著名钢琴家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1903-1989)和阿图尔·鲁宾斯坦(1887-1982)媲美。

谢利不但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也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极其开放,有古典、叙事曲、流行乐、爵士、民谣、灵歌等。他共创作200多首(部)乐曲,从1955年至2001年共录制了24张唱片。

他的成名曲是1961年发行的《Water Boy》,这是一首从古老的囚犯民谣改编的器乐曲,在“公告牌100热门音乐榜”上排名第40位,并在该榜单上停留了14个星期之久。

谢利还创作了大量钢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并为风琴、钢琴、小提琴创作独奏曲。他还根据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的小说《芬尼根的守灵夜》创作了交响诗,根据神话故事《地狱里的俄耳浦斯》创作了一组变奏曲。另外,他还创作了一部独幕歌剧,并受托为费城爱乐乐团和纽约交响乐团创作交响曲。

4 黑人主宰美国流行乐坛

《绿皮书》里讲的谢利到种族隔离最甚的南方州巡演,事情发生在1962年到1963年间(电影设定在1962年圣诞节前2个月),当他和司机被警察拘押后,时任联邦司法部长的罗伯特·肯尼迪(1925-1968)下令释放了他们。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争取平等权利运动如火如荼,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1929-1968)最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就是这一时期发表的。谢利把巡演作为民权活动的一部分,他认为,通过演出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用自己的实力改变一些人对黑人的歧视观念,推动种族隔离制度的早日废除。谢利一次接受采访时说:“音乐可以让黑人具有尊严感,我一直努力这么做。”

谢利说的没错,非裔美国人为美国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个世纪以来,黑人一直主宰着美国流行乐坛,布鲁斯、拉格泰姆、爵士、摇滚、疯克、饶舌、嘻哈等音乐形式,无不是黑人的天下。那些可被写入文化艺术史的殿堂级的美国非裔音乐家举不胜举,如埃灵顿公爵(18991974年)、温顿·马萨利斯(1961-)、迈克尔·杰克逊(1958-2009),贝西·史密斯(1894-1937)、吉米·罗杰斯(1897-1933)、斯科特·乔普林(1868-1917)、刘易斯·阿姆斯特朗(1901-1971)、查理·帕克(1920-1955)、迈尔斯·戴维斯(1926-1991)、理查德·派尼曼(1932-)、吉米·亨德里克斯(1942-1970)、威廉·格兰特·斯蒂尔(1895-1978)、雷·查尔斯(1930-2004)、查克·贝里(19262017)、珍妮·杰克逊(1966-)、惠特妮·休斯顿(1963—2012)等。美国收入较高的那些音乐人,黑人不在少数。

5 《绿皮书》投资2300万美元 目前有2亿美元票房

与其他好莱坞大片比较,《绿皮书》投资并不大,总共才2300万美元。《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长发公主》《泰坦尼克号》《蜘蛛侠3》《埃及艳后》《加勒比海盗3》《蝙蝠侠大战超人》投资均接近3亿美元或超过3亿美元。《绿皮书》目前已获得包括奥斯卡在内的35个奖项。该片美国导演彼得·法雷利生于1956年12月17日,1994年开始从事导演职业,至今共导演了16部电影和16部(集)电视剧。

《绿皮书》2018年9月11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首演,2018年11月16日起开始发行,到2019年3月6日,该影片在全球2500多座电影院上映,全球票房收入2.042亿美元,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占了7730万美元。从票房收入看,这也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

作者:艾菲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