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苏州私家园林(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绮园小隐亭 【公开课】苏州私家园林(三)

【公开课】苏州私家园林(三)

2023-10-15 20: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公开课】苏州私家园林(三)——拙政园文字重点+视频讲解)

-文字版重点摘要-

一、拙政园简介

明初兴建,园主人王献臣。现全园分三部分,西部补园,中部拙政园呈前宅后园格局,东部新园。全园总面积4.1公顷,是多景区、多空间复合的大型宅园,园林空间丰富,大小各异。建筑布局采取“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原则,以次景区的密来反衬主景区的疏。以动观为主,定观为辅组景韵律,最大限度发挥小中见大特色。

二、拙政园中园布局

中部是拙政园 全园主体和精华所在。主景区以大水池为中心。 有聚有散,聚以辽阔见长,散以曲折取胜。池中东西两岛划分南北两个空间。西建“雪香云蔚亭”东建“待霜亭”。入口:入口夹道进腰门,迎面黄石假山,这是 大小空间转化,开合对比例子。

园中部的 主体建筑:远香堂与雪香云蔚亭,两者构成南北中轴线。远香堂是园内唯一有落地窗的建筑,四面的落地花窗能四面观景——堂南对小池假山,作为近景;堂北临水为宽敞的月台,可隔水眺望池中三岛,作为中景;西北角还能望见两层的见山楼,作为远景。

见山楼: 位于水池之西北岸, 三面临水。由西侧的爬山廊直达楼上可遥望对岸的雪香云蔚亭、南轩、香洲一带依稀如画之景。

荷风四面亭:西山的西南角建六方形“荷风四面亭”,它的位置恰在 水池中央。亭的西、南两侧各架曲桥一座,又 把水池分为三个彼此通透的水域。

别有洞天:是一座水池 最西端的半亭,它与水池最东端的小亭 “梧竹幽居”遥相呼应成对景,形成了主景区的 东西向的次轴线。

枇杷园:在园林东南角,为一处 园中之园,用云墙和假山障隔为相对独立的一区。主景为 玲珑馆,以冰纹为主题,表达园主冰清玉洁的品格。 北部山顶建绣绮亭,可眺望主园景致。玲珑馆西侧凿池种荷,取“留得残荷听雨声”之意,为此 旱院点睛之处。云墙上开月洞门,自月洞门南望,为 嘉实亭,进门回望,又能看见 雪香云蔚亭,形成巧妙的 框景和对景。

海棠春坞:北部为三间轩室,两侧出游廊,对着南部素净的白墙。墙下设湖石花坛,内植湖石丛竹,其上为卷轴砖额,刻海棠春坞四字。庭院两侧对植两株 海棠,地面卵石铺砌成海棠花状。

小沧浪:位于园林西南角,与枇杷园相对,是另一处 园中园,以水为主题。由小沧浪凭栏北眺,水脉南北纵深约八十米,先后可见得真亭、小飞虹、香洲、荷风四面亭,直至最北端的见山楼,益显 景观之深远、层次之丰富。

总结:园中部的建筑布局是采取“ 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的办法, 以次景区的“密”来反衬主景区的“疏”:既保证了后者的宛若天成的大自然情调,又解决了因园林建筑过多而带来的矛盾。游览路线大抵都具备前奏、承转、高潮、过渡、收束等环节,表现大园之 以“动观”为主、“定观”为辅的诗一般的组景韵律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空间组织上的 开合变幻的趣味和小中见大的特色。

三、拙政园西园布局

穿过 别有洞天为西园,亦以水池为中心。水面呈 曲尺形,以散为主、聚为辅,理水的处理与中部截然不同。 宜两亭:建在假山之顶, 与倒影楼隔池相峙、互成对景;既可 俯瞰西部园景,又能邻借中部之景 倒影楼:贴水水廊北端连接“倒影楼”,作为 狭长水面的收束。 与谁同坐轩:池中小岛东南角, 景界比较开阔的转折部位,临水建扇面形小亭。取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之意。具有很好的 点景效果,同时也是园内 最佳的观景场所。凭栏可环眺三面之景,并与西北山顶上的“ 浮翠阁”遥相呼应,构成对景。

展开全文

-拙政园重点内容讲解-

视频精彩内容抢先看↓

正片来袭↓

【技术部】游学笔记|拙政园——拙补以勤留诗酒,政余自暇成文章

-理论课课后日常展示-

21考研北林理论网课全年班开课已经130余天了

除了日常上课以外

理论班的课后日常是怎样的呢?

请看——

1.每日学习打卡,掉队的同学会受到惩罚

截至目前学员平均累计理论学习时长约160小时

2.根据不同学习习惯分班,定期上交作业并逐一批改

针对考试题型逐一攻破训练,规范答题逻辑

3.定期总结,用思维导图强化逻辑框架

小测试不断,巩固并检验学习成果

4.随时答疑,资源共享

往期经验讲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