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饭》读后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绘本不生气好好的说读后感 《好好吃饭》读后感

《好好吃饭》读后感

2024-06-18 16: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首先这不只是一本针对饮食的书,其实它是一本关于人生的书,因为你的生命不局限于饮食习惯,而是更多的层面察觉,关注,欣赏等等。其实当看到书名的时候,我还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吃的更有营养,如何搭配饮食的书籍,但是当我开始读起来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真是包罗万象,它融合了东西方的智慧,尤其是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与角度,来帮我们讲述一个与日常大众息息相关的话题。也是从这本书才让我开始知道,原来我吃了这么多年饭,却没学会什么才叫会吃饭。

2.这本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会吃饭的两个基础因素:正念饮食的两个方法,正念饮食的四个核心因素。

正念饮食的两个方法分别是聆听内在智慧与外在智慧。这里的外在智慧就是我们可以去了解食物的热量,我们可以采取分餐制,也可以来通过加强运动帮助我们身体更好的,去消化吸收食物。内在智慧指的是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实际需求,通过想法感受了解自己,我们吃下的每一口我们都可以发现喜悦,也可以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吃,决定吃多少,这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内在可以控制的。

正念饮食的4个核心因素:静坐,了解意志力量,拥抱而非对抗食物,感受科学调节的影响。

3.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饮食模式。有人会说,如果每次吃饭都这么麻烦,那吃饭岂不是会变成一种负担,其实正念饮食也可以融入我们正常的饮食习惯中,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最重要的是掌握它背后的原理,然后用正念去吃每一餐。那如何做呢?

我们可以在就餐前正念呼吸,在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感受自己的呼吸,不去评判自己内心的想法,只是把意识拉回到当下。

我们也可以在就餐前进行一个迷你的静坐,譬如闭上眼睛来一个深呼吸,也可以摸一下你即将用餐的碗筷,只要把自己的意识拉回到当下,此时此刻就可以了。

也可以以保持正面进食,那么就在我们吃每一口餐食的时候,我们都用正念来品尝它,看到食物的时候,我们要想到每一口食物里面都蕴藏着整个宇宙,它经历了从播种耕耘到收获,然后到加工,然后经历了很多环节才来到你的面前,又经过家人的用心烹调,才以如此的形象,在你的面前我们可以先观察它的色泽,轻轻的去闻它的香味,让它到达嘴巴以后经过充分的转动,然后再是细细的咀嚼品尝,最后进入我们的胃,那这样我们对待食物的敏感度以及对食物的那份慈悲感恩心,就会与往常来说大大不同了。

4. 如何吃?

我们如何吃饭呢?这里有一个关键词,饥饿感,就是我们一定要区分自己是真的饿了还是想吃而已,因为就是这一个关键,如果你破解了,也就破除了很多人减肥失败的魔咒了。那如何来感受饥饿的程度呢?我们感到饱足有三个元素,第1个是味觉满足,第2个是腹部满足,第3个是身体满足。

想让味觉得到满足,那我们只需要用正念饮食就可以很好的满足你的味蕾,其实用正念进食的时候,当我们吃到3~4口的时候,味蕾已经达到满足了。

腹部满足,要有一个腹部饱足量表可以用500毫升水法来检验自己的腹部度量,在非常饿的情况下准备500毫升水,把它们装在两杯子里,喝下第1杯,感受自己腹部的饥饿感觉,觉知与刚才有何不同;然后再喝下第2杯,再次感觉。

身体饱足,我们只要记得开心吃,但不一定要吃完,不要过度执着于热量,即使今天吃多了也不要太过于去苛责自己,因为苛责让人容易犯错,想要帮助行为改变的是肯定。把散步当散心,否则运动后会有补偿心理,当我们吃饭的时候也一样,不要觉得自己今天吃少了,我们只要吃开心了就好,如果你觉得吃少了那么同样的你也会有补偿心理。

5.告别压力进食

之所以要分享这一点,是因为听到樊登老师的解读,我觉得真的是很有趣,那就是当我们工作特别有压力的时候,好像都是往往都会进食大量的垃圾食品,或者在吃饭的时候一顿猛吃,那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辨识饮食与自己情绪之间的链接,我们要让自己的饮食想法随着冲动海浪漂浮,想象自己想吃,特别想吃,然后又在想象,不想吃,不想吃,就这样来回的漂浮,可能过一会儿你的冲动自然而然就消散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