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几个超级大号,总结出6个新媒体文案结尾技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结尾文案的几种方式是什么 分析了几个超级大号,总结出6个新媒体文案结尾技巧

分析了几个超级大号,总结出6个新媒体文案结尾技巧

2023-10-13 03: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2年前 2915 0 0 如何写好结尾? 读者在阅读微信文章时,开头是“第一印象”,结尾是“最后印象”。它们和文章主体一起决定了文章的质量。 相比于开头的方法,结尾的形式少了一些。 因为制约开头的因素较少,主要来自题目和内容,所以开头形式的发挥空间较大。相比之下,结尾受文章体裁、风格、内容、目的等因素影响,受到的制约较大,所以形式有限。 那么,文案会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结尾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新媒体文案结尾的2个作用,一是为了加深读者印象,正文得出结论或态度之后,结尾处再次强调,以便加深读者印象;二是引导读者行动,比如提高文章点赞、评论、转发。 1 总结性结尾 文章阐述过观点或表达了情感后,结尾再总结一次,就会加深读者的印象。 案例1:文章:《我那么有趣,还不是因为喜欢你》 文章结尾:“为你变得有趣,为你变得有生气;为你变得有爱,为你长长久久在一起。没什么原因,就是因为真的喜欢你。” 解析:整篇文章就讲了一个故事,目的是表达“在喜欢的人的面前,我才活泼有趣起来”,最后再强调一次“为你变得有趣……就是因为真的喜欢你”,以免读者只记得故事,不记得观点。 总结性的结尾,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三段式,也可以是3句话。 案例2:《刘强东事件:世道变坏,都是从小人狂欢开始的》 第一句话:总结真相,渲染情绪的结尾:真相,别人口中的真相,自己愿意相信的真相。 第二句话:人生的高度,不是你明白了多少道理,而是你守住了多少底线。 第三句话:毕竟学说话只要几年,要学会沉默,却还要几十年的修炼。 图片来源网络 三段式使用: 1.总结文章的关键词,列出真相的本质。 2.升华,引起读者共鸣(金句) 3.呼吁读者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 2 名人名言结尾 名人名言结尾增加说服力。 案例: 名人名言使用的两个方面: 1.名人的话更有说服力,读者会觉得更有道理。 2.说的太直白就没有意思,让读者更多的自我解读。 3首尾呼应 (1)呼应标题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候,通常是被题目吸引,结尾再呼应题目的观点,加深读者对观点的印象。 案例:文章标题:《最好的关系,是我懂你养娃的不容易》 文章结尾:“最好的关系,是我懂你养娃背后的不容易。” 桃花朵朵开 桃花开了,满园里姹紫嫣红,远远望去,好像天上落下的一大片朝霞。桃花散发出来的阵阵清香,那么沁人心脾。钻入你的鼻孔,扑进你的心里,馋得你大口大口地吸气。那年的人面桃花,妖娆了那年的春天,妖娆了唐人的诗篇,也妖娆了眼前的桃花。越往桃林深处,越觉春深。 (2)呼应观点 文章的开头就提出观点,结尾再提一遍。 案例:文章开头:《【一起说】2016 年最火的国产轿车之一, 7、8 万的价格却有10几万的面子!》 开头:“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卖得最好的国产轿车之一,奇瑞艾瑞泽 5 。” 结尾:“毕竟车无完车。六七万就能买到一部颜值高、空间大、配置高、底子好的车,其他方面也别太苛求了。所以艾瑞泽 5 还是很值得购买的”” 4 排比式结尾 运用排比句式结尾,可以总结文章内容的同时,累积和引发读者情绪同时如果多用“你”这样的词语,去代入读者的行动,去触发读者。 案例:新世相文章:不是......而是...... 5 关联读者,引导读者行动 微信文章在表达观点之后,有时需要引导读者行动,比如转发、点赞等。 具体分为以下3种方式: (1)引导关注或购买 常用于软文的结尾处,通过找到文章内容与软文对象的共同特点,以此引导读者关注或购买。 文章标题:《这本造价 300 万的日历,内含 380 张美到爆的原创手绘,是 2017 年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文章结尾:“ 2017 年,365 天的美好与感动,你值得拥有。倒计时的日子,美啊。干嘛,有钱任性!掌柜!包两本!” 文章结尾强调“时间”,日历代表了时间,所以,由“拥有时间”过渡到“购买日历”。 (2)引导评论 在正文结束之后,加一句话,引导评论,提高粉丝活跃度。 文章标题:《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懒的老公/男友?》 文章结尾:“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叫醒秘诀,你们又有什么绝招来叫醒自家男人呢?” (3)呼吁行动 在讲述了观点之后,号召读者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文章标题:《“大方”的人都长这样》 文章结尾:“所以为了更好地占他便宜,请珍惜他,就从请他吃饭开始吧。” 6 特殊结尾形式 下面 3 种结尾形式比较特殊: (1)为下一篇做准备 这是系列文章的常用结尾,以便吸引读者留意下一篇文章。 文章标题:《不好意思,下周我要消失几天》 文章结尾::“好了,我要去收拾行李了。越南河粉,我来了!!请大家期待咖宝的邮轮体验吧!” 几天之后,作者写了另一篇文章,讲述邮轮体验。 (2)固定结尾 无论文章内容是什么,结尾的内容及其排版都不变化,目的是通过长期重复,给读者留下独特的印象,增加公众号的可识别度。 案例:“不得不说,这样的微创新还是很赞的哈~” 这句话摘自公众号“摄影日记”,其中介绍科技产品的软文,都以这句话结尾。 (3)没有结尾 常见于介绍专业信息的文章。介绍完信息就结尾,干净利落,不拖沓。 案例:《 10 月份,这 10 款轿车卖得最火!大众占 50%,国产仅 1 款》 作者介绍完这 10 款轿车的信息之后,直接结尾,没有结尾段。 7 幽默调侃型结尾 常用于严肃说理文章的结尾,通过调侃,让读者轻松 案例:“所以我现在虽然穷着却甘之如饴,因为等到以后出了名,我也能像梁龙一样说一句“不要脸”的话:‘那些贫穷时体会到的道理,是我一生最可贵的东西。’当然,撇开以上这几点,我还是想做个有钱人的。” 文中讲解的各结尾种形式,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灵活使用,才能写出优秀的结尾,当然你也可以根据通常结尾的方式,进行自行创新。

 

来源:思必达学院

(小梦)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扫描左侧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