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施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组件车间目前各有哪些危险源 消防施工

消防施工

2024-06-02 17: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危险源辨识概述

识别各项作业活动中,有导致人员受伤、财产损失、工作场所环境损害,或上述各项组合的潜在的来源或状况,从而根据其危害及特性,来制定消除、控制或改善的方法,以保证作业活动的安全。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辨别: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主要是对危险源的识别及其性质的判断,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进行提前预防。

健康损害: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二、危险源的认识

第一类危险源(根源):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如带电导体、遇水自燃物质、运动的机械、行驶的汽车、压力容器、悬吊物的势能、有毒品、粉尘、噪声等。

第二类危险源(状态):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危险源与隐患之间有内在联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危险源属自然常态,隐患属不正常状态。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三、危险源辨别

依靠全员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要教育和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加,辨识和查找身边的危险。

保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领导支持、全员参与。

危险源辨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协调配合,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支撑等。

集思广益、互帮互学、发动全员参与,提高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加强危险源辨识工作结果的审查,确保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的质量。

要将危险源与各类检查、隐患整改、岗位操作、日常办公等密切联系,达到明确危险、危害,控制风险、预防控制事故发生的目的。

物理性:如: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运动物危害,高温灼伤,低温冻伤,电危害,   噪声危害,粉尘危害,震动危害等。

化学性:如:易燃、易爆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生物性:如: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

生理、心理性:如: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其他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

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

行为性:如: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操作失误(误动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

四、危险源辨识方法

五、工作安全分析

六、危险源辨识需要考虑的问题

化学伤害: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

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

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