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测试题202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红岩名著导读填空题及答案及解析视频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测试题2021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测试题2021

2024-06-02 10: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测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作者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B.这是作者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C.众多的土著人包围了“诺第留斯”号潜艇,尼摩船长很镇定,他将电接通到潜艇的平台,把土著人吓走了。D.主人公阿龙纳斯教授是一位40岁的美国生物学家,他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烈,乘坐一艘美国海军军舰在太平洋上寻找一头传说中巨大无比的独角鲸,而最终当他终于发现目标,才发现那不是独角鲸,而是一艘当时人们尚闻所未闻的高科技潜水艇——“鹦鹉螺号”。最终阿龙纳斯教授随着“鹦鹉螺号”潜水艇环游了地球的海底,完成了一次梦幻般的旅行。2.下列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鹦鹉螺”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一路经历了很多险情。如曾在印度洋连通巨型章鱼,在红海击杀儒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等。B.尼摩艇长为救印度采珠人,与鳖鱼激烈搏斗,被鳖鱼掀翻在地,情况非常危急。这时内德兰手持钢又救出了压在鳖鱼底下的艇长。C.这部作品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D.这部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3.下列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陆地上的儿天里,康塞尔捕到了一只珍贵美丽的鸟叫极乐鸟,其被捕的原因是被红果灌醉而飞不起来。B.在印度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我”看到尼摩艇长独自用斧头与章鱼顽强肉搏,最终击退了章鱼。C.在航行途中,尼摩船长等人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D.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诺第留斯”号潜水艇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危急时刻,船长用他连续在金属梯子上的电流挡住土著人进入潜艇。最后进入“鹦鹉螺”号;4.下列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鱼叉准确刺中鳖鱼心脏、解救船长的人物是内德 兰德(或“尼德 兰”)内德 兰德(或“尼德 兰”)与《海底两万里》合称其三部曲的另两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B.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用海底沉船里的财富来支援反殖民正义斗争,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人。C.鹦鹉螺号潜艇在大西洋留卡斯群岛附近的海域遭到章鱼袭击被迫浮出海面,众人在尼摩船长的带领下,用斧子、刀叉和章鱼展开血战。一名船员惨死。一条章鱼冲向阿龙纳斯,危机时刻尼摩船长冲上去,一斧砍进章鱼嘴里,阿龙纳斯获救了。对尼摩的动作描写,突出了他勇敢顽强,毫不畏惧的品质。D.鹦鹉螺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浪发电作为动力。5.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地呢?( )A 因为珊瑚地很美丽 B 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6.下列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诺第留斯”号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是: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进入大西洋、地中海、北极。B.“诺第留斯号”潜水艇是尼摩船长在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提取钾,将钾与汞混合一种新的元素来进行发电。C.《海底两万里》的结局是阿龙纳斯教授逃出鹦鹉螺号潜艇回国后将旅行中所知道的秘密公之于世。D.“林肯号”企图捕获“怪物”,而“怪物”却同“林肯号”捉迷藏,当“林肯号”向“怪物”发动进攻时,“怪物”喷出水柱,“我”被抛入海里。7.下列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凡尔纳,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B.“鹦鹉螺号”的船籍港在亚特兰蒂斯国桑多林岛附近的一座海底火山中,我们遇到海底火山喷发,幸好“鹦鹉螺号”调转艇头,驶离了火炉。C.《海底两万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场面描写惊险紧张,一波三折。比如小说开头人们对“海怪”的种种猜测,充满了悬念;在海底遨游时历经章鱼、鲨鱼搏斗等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D.《海底两万里》将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小说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将其描绘得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8.下列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B.《海底两万里》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该作品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C.《海底两万里》:善恶共生,纵横海底两万里;艰苦创业,驰骋世外三百天。D.《海底两万里》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9. 《海底两万里》作为科幻小说,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下列不属于“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一项是( )A.阿龙纳斯教授想要逃离鹦鹉螺号,于是故意引诱尼摩船长将潜艇驶入北大西洋大旋流,利用大旋流巨大的惯性甩力,把自己乘坐的小艇甩出来。B.当鹦鹉螺号搁浅,遭到土著人围攻的时候,尼摩船长用电击退了他们。C.南极遇险,鹦鹉螺号被冰山封住,船员们争分夺秒地奋力凿冰,氧气告罄,他们通过注入大量海水增加潜艇重量,依靠重量压碎了最后的冰层。D.海底狩猎,火药枪不能用,于是尼摩船长发明了空气枪,通过压缩空气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水底把子弹弹射出去。10.下列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它主要讲述尼摩船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探险、寻找沉船宝藏的故事。B.《海底两万里》讲述了英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和一个捕鲸手乘坐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C.《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主人公阿龙纳斯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船“诺第留斯号”环游世界的故事。D.《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自由翱翔的梦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 ,讲述了一位叫 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在大海中探索的故事。12.《海底两万里》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_____________带着仆人和捕鲸手,乘坐尼摩船长的“________________”潜艇在海底探险旅行的故事。13.《海底两万里》中尼摩一行人在印度洋的珠场和_______展开过搏斗;在托雷海峡遇到的危险是________;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临绝种的________,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14.《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的_________________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_______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15.根据小说《海底两万里》内容填全下边这幅航海日志图:① ②16.近十个月的行程中, (人名)船长带领“客人们”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我们感叹 (国家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为我们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17.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 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名叫___________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________”在大海中自由航行。18.这一幕发生在一刹那间。鲨鱼调过头,翻转身子,正准备把印度人咬成两段。这时,我感觉到一直蹲在我身边的尼摩船长倏地站起来。他手持匕首,朝怪物直冲过去,准备和它展开肉搏。选段中的“印度人”从事什么工作?_____________。危急时刻___________(填人名)帮助尼摩船长消灭了鲨鱼。(《海底两万里》)19. 《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诺第留斯号”船长_________、生物科学家_________、仆人_________、捕鲸手_________,“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三.语段阅读(39分)(一)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4分)这时是早晨十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棱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贝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有眼福!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感觉告诉康塞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我怎样才能跟A和他的同伴一样,利用一种约定的记号来传达我的思想呢?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只好自己对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虽然我知道,说这些空话消耗的空气恐怕比预定的要多些。①这里写“我”看到海底五彩缤纷的生物时兴致勃勃、喜不自禁的情景。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地欣赏着。显然,这个守本分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把成千成万散布在地上的软体动物的美丽品种,环纹海扇,海槌鱼,当那贝——真正会跳跃的贝,洼形贝,朱红冑,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贝,叶纹贝,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无穷无尽的海洋生物,践踏在我的脚底下,我心中实在难受,实在惋惜。②这是“我”到克利斯波岛森林打猎时在海底平原的漫游啊!20.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该书作者是___________,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3分)21.选段方框内是陈同学阅读时做的两处批注,请根据你对“我”的了解,说说①体现了“我”怎样的性格特点;联系原著,写出除了②外,“我”在海底漫游的另外两处地方。(8分)22.请结合选段中所描写的景物,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3分)(二)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各题。(13分)诺第留斯号被它的艇长无意之中——或者也许是有意为之——引到了这个大旋涡中来。潜艇画着螺旋形的圈子,圈子越画越小。我感觉到,仍旧附着在大艇身上的我们的那只小艇,也跟着大艇在以令人目眩的高速度旋转着。我在经受着这种飞速旋转所引起的惯性旋转。我们处于极度的惊慌和恐惧之中,仿佛血液都停止了循环,神经丧失了反应,全身像濒临死亡的人一样冒着冷汗!在我们这条脆弱的小艇周围,声音响得吓人,几海里之外都能听到那海浪咆哮的回声。海水冲击海底的尖利礁石,发出刺耳的碎裂声。再坚硬的物体,撞到那些礁石上也会变得粉碎。被卷进去的粗大树干,按挪威人的说法,也都变成了“毛皮上的绒毛”。处境极其不妙!我们一直被颠来摇去、晃个不停。诺第留斯号像人一样挣扎着,它的钢筋铁骨的身架在不断发出咔咔的声响。它有时会被冲得竖立起来,我们也跟着它直立起来。“必须坚持住,”内德说,“把螺丝再往紧里拧!牢牢地挂住诺第留斯号我们或许能够获救……”他的话还没说完,只听见咔嚓一声,螺丝掉了,小艇脱离了艇槽,如同一块被投石器投出的石头一样,被抛到旋涡里去了。我的头撞到了一根铁杆上,一下子失去了知觉。(节选自《海底两万里》)23.内德·兰德(也译为尼德·兰)、阿龙纳斯教授和孔塞伊(也译为康塞尔)等人逃跑时遇到的危险是(1)________________,结局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4.画线句子表现了作品怎样的语言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25.内德·兰德多次策划逃跑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5分)(三)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2分)有一阵,我以为不幸被章鱼缠住了的人能从章鱼的吸力中脱身了。那条章鱼的八根触角已经被砍掉了七根,仅剩的一根,像举着一根羽毛似的挥动着那个水手,来回卷着在空中摆来摆去。可是,就在A和他的大副扑向那条章鱼的一刹那,那畜生从腹部的袋子里喷出一股黑水。我们一下子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待到这黑糊糊云雾似的东西散去,那章鱼不见了,我那位不幸的同胞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恨死了这些章鱼!大家已经忍无可忍,就在那十到十二条爬上“鹦鹉螺”号平台和两侧的章鱼中间,左劈右砍;那些被砍下来的蛇一般的肉段,在平台上流成河的血与乌黑的水中蠕动着,好像这些黏糊糊的触角也像九头蛇似的又活了过来。B的渔叉,专刺章鱼蓝色的眼睛,把章鱼的眼睛一只只刺瞎。但是,我这位大胆的同伴还是因为躲闪不及,突然被一条章鱼的触角掀翻在地!啊!连急带吓,我的心都要碎了!那章鱼已经对着B张开血盆大口,不幸的B眼看就要被章鱼拦腰咬断。我扑过去救他。但A先我一步而到,手臂一扬,太平斧已经被甩进那畜生大张着的嘴里。那加拿大人奇迹般地得救以后,把渔叉整个叉进章鱼体内,直捣它的三颗心脏。“这是我对您救命之恩的报答!”A对那加拿大人说。B给他鞠了个躬,没有答话。这场战斗历时一刻钟。章鱼败了,有的缺手断足,有的被打死,终于全部离去,在水中消失。A浑身是血,一动不动地站在舷灯旁边,望着吞噬了他一个伙伴的海水,大滴的泪珠从他眼里涌出。(节选自《海底两万里》)26.选文中的A是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场战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7.联系原著,简要分析A对B说“这是我对您救命之恩的报答”的原因。(4分)28.凡尔纳在小说结尾处写道:“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如果书中的内容有可能实现,你最想亲历书中的哪一个章节的情景?并说明理由。(4分)参考答案:1.D【解析】主人公阿龙纳斯教授是法国生物学家;2.A【解析】应该是在印度洋肉搏鲨鱼,在大西洋遭遇巨型章鱼。3.B【解析】“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是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时,并不是尼摩艇长独自用斧头与章鱼顽强肉搏。章鱼(枪乌贼)的下颚骨撞进了“鹦鹉螺”号的轮叶,不能行动。全船的人与章鱼展开了搏斗,当章鱼正要将尼德·兰咬为两段时,尼摩船长用斧子砍章鱼两排巨大的齿牙,从而救了尼德·兰;4.C【解析】“一条章鱼冲向阿龙纳斯”应为“一条章鱼冲向尼德·兰”;5.B6.B【解析】 “利用海水提取钾”错误,应是利用海水提取钠。7.B【解析】“鹦鹉螺号”的船籍港在小说中没有明说,海底火山喷发在桑多休岛附近,就是在把尼亚——加孟宜小岛和巴列亚——加孟宜小岛分开的那条水道中,望见了火山爆发的赤红色火焰后,鹦鹉螺号船身转过来,离开这座熔炉。8.C【解析】《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巅峰之作,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对海洋的幻想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人类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类意志的坚韧和勇敢。“善恶共生”“艰苦创业”不是这部作品的主题;9.A 【解析】A(属于利用经验,不是科学的方法;)B(利用电的巨大威力,属于科学方法)C(巧妙利用物理重力)D(属于巧妙利用压强)。10.D【解析】A. “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有误,是为了帮助殖民地人民抗争;B选项中说“英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显然是错的,阿龙纳斯应该是“法国”。C《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叙述中“主人公阿龙纳斯”“自己设计制造的飞船‘诺第留斯号’”“环游世界”均有错误。11.儒勒·凡尔纳 尼摩12.阿龙纳斯 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13.鲨鱼 (遇到暗礁)搁浅 儒艮14.珠场 尼德·兰15.①海底森林打猎②南极冰山16.尼摩 法国17.尼摩 诺第留斯号18.采珠 尼德·兰19.尼摩 阿龙纳斯 康塞尔 尼德兰20. 《海底两万里》 儒勒·凡尔纳 尼摩船长21.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乐于探索。(答对两个得满分) ②珊瑚王国、印度采珠场(锡兰采珠场)、亚特兰蒂斯海底遗址(大西洋古城亚特兰蒂斯废墟)。22.具有科学与幻想相结合的特点。作者用超凡的想象力和逼真的细节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奇幻瑰丽的海底世界,描绘了栩栩如生的奇观异景,而且这一切幻想又都是建立在作者丰富广博的海洋生物知识上。23. 迈尔海峡旋涡 被旋涡抛入水中,最后被渔民救起,在小岛脱险。24.生动形象。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的害怕与恐惧,衬托出小艇在旋涡中旋转速度之快。通过听觉描写,形象地描写出了迈尔海峡旋涡的声音之可怕及破坏力之强。25.内德·兰德多次策划逃跑说明了他热爱自由,追求自由。虽然逃跑的计划多次遭遇失败,但内德·兰德始终没有放弃过逃跑的念头,在他的坚持下,三人最终逃出了诺第留斯号,重获自由。这启示我们,即使遭遇再多的挫折与困难我们都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最后我们总会如愿以偿。26. 尼摩船长(尼摩) 尼德·兰 对抗章鱼袭击27.“鹦鹉螺”号在锡兰岛西海岸航行时,尼摩船长曾为救印度采珠人而受到鲨鱼攻击,尼德·兰当时用手中的捕鲸叉刺中鲨鱼要害,救了尼摩船长。而在这次遭受章鱼袭击时,尼摩船长又在危急时刻救了尼德·兰,因而说是对之前尼德·兰救命之恩的报答。28.示例一:“在海底平原上散步”。阿龙纳斯一行三人第一次穿上潜水服,走出“鹦鹉螺”号,跟随尼摩船长欣赏海底美景,海水非常清澈,阳光照射下来,可以看见各种美丽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脚踩海底草坪非常柔软。我在阅读时就对这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向往。示例二:“价值千万的珍珠”。尼摩船长带阿龙纳斯等三人来到印度洋的珠母沙洲,数以百万计的珠母在这里繁殖,场面壮观。他们还见识了洞穴里一只孕育着价值千万珍珠的珠母。在这里遇到一个印度采珠人正在遭受鲨鱼袭击,最后尼摩船长在鲨鱼嘴下救起采珠人并送他一小袋珍珠。尼摩船长无与伦比的胆略和对一个落难者无私的帮助让我钦佩和感动,我希望在这里游览时能再一次感受到阅读时的那种激动。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