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名称的由来你知道吗?忻州14个县市区名称由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繁峙县的地图 繁峙名称的由来你知道吗?忻州14个县市区名称由来……

繁峙名称的由来你知道吗?忻州14个县市区名称由来……

2023-08-16 18: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张晋兰摄

据《史记正义》,按古代谥法,“辟地为襄”,“辟地有德,襄”。西汉置定襄郡,郡治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之北。把和林格尔一带命名为定襄,表示这个新建制的地区安定了。后汉末由内蒙古迁徙今治。唐武德四年(621年)于今治置定襄县。

五台县

张永红摄

北魏太和十年(486年)置驴夷县。隋大业二年(606年),因境内有五台山而改名五台县。金贞佑四年(1216年)升台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五台县。

原平市

李全清摄

因地形为原而得名。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始置原平县。隋大业二年(606年)改为崞县。唐神龙元年(705年)改称唐林县。1958年改名为原平县。1993年撤县建市。

代县

张锁元摄

代县之“代”,源于代国、代郡之地名。古代国,战国属赵,赵武灵王置代郡,为秦朝36郡之一,治所在今天的代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把云中、雁门、代郡中的53县合并为代国。汉代以后,代国和代地之名还被经常使用,但区域范围不断变化。现在的代县,是一个古老地名的重要见证。

繁峙县

魏红光摄

春秋属晋,为霍人邑。战国归赵,秦灭六国,始置繁畤县,因其环列皆山得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为县,改繁畤为繁峙。

静乐县

吴杰强摄

西汉初年置汾阳县。隋大业四年(608年)改为静乐县,取“静和颐乐”之意。唐武德六年(623年),汾阳、六度二县并入静乐县。宋咸平五年(1002年)将宪州治从娄烦移来静乐,废静乐县,始筑城;熙宁三年(1070年)复置宪州,领静乐县。金代设静乐郡,天德三年(1151年)改为管州。元承金制,仍为管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改为静乐县。

宁武县

吴杰强摄

元大德五年(1301年)建宁武屯,以“咸宁偃武”故名。明成化四年(1468年)置宁武关。雍正三年(1725年)设宁武县,县以关名而成。

神池县

吴杰强摄

神池由来,缘于北距黄花岭,皆重峦叠嶂,迂岭而下,约三十里,地少平,有水一泓,来无源,去无迹,旱不涸,涝不溢,名曰神池。又一说,相传古时有一女子,无婚而生双龙,龙子腾空而去,龙母亦不见,但见其羊水渐涨,遂成西海子,亦即神池由来。

五寨县

吴杰强摄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建五寨城堡,以堡辖东西南北中五大堡寨得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五寨县。

岢岚县

赵文君摄

北魏为秀容郡地,因境内有岢岚山而得名岚州。隋大业三年(607年)置岢岚镇。唐永淳二年(683年)改为岢岚州;长安三年(703年)置岚谷县,属岚州;五代因袭前制,仍名岚谷县。宋于岚谷县置岢岚军。金废军,升岚谷县为岢岚州。元废。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岢岚县后复岢岚州。民国元年复称岢岚县。

河曲县

吴杰强摄

因地处黄河曲折之处取“黄河千里一曲”之义而得名。战国属赵。汉为西河郡宣武县地。西晋属羌胡。唐为宜芳县地。五代北汉置雄勇镇,属岚州。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建火山军,治平四年(1067年)置火山县,属代州。金贞元元年(1153年)置河曲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火山州;后更名隩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置河曲县,隶属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隶保德州。

保德县

闫鹏跃摄

宋淳化四年置定羌军。景德元年改为保德军,取“民保于城,城保于德”之义。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置保德县。

偏关县

吴杰强摄

五代北汉天会元年于韩光岭始筑寨,其地东仰西伏,如人首之偏隆,故名偏头寨。元大德三年(1299年)升寨为关。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偏关县。

END

□素材来源:忻州记忆、《聚合忻州》

□郑重声明:内容及图片版权归原作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立删。

【 宣传片】 |

| |

关注我们吧

点“在看”让更多人知道!↓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