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全球粮食发生危机,中国的粮食够吃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粮食危机最新消息越南泰国大米加价了吗 【头条】全球粮食发生危机,中国的粮食够吃吗?

【头条】全球粮食发生危机,中国的粮食够吃吗?

2024-06-03 13: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袁隆平院士曾经说过:

“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饭碗要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全球粮食再响警报

过去两年中,新冠疫情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诸多挑战,俄乌冲突让这一严峻形势雪上加霜。多国的禁令使粮食价格水涨船高,目前,当前全球粮食价格正在创20年以来的新高!

图源网络

据了解,俄罗斯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而乌克兰的黑土地面积占全世界黑土地面积的23%。凭借着肥沃的土地资源,乌克兰成为全球农产品主要出口国之一,被誉为“欧洲的粮仓”。

图源网络

俄乌冲突发生后,乌克兰于3月9日宣布禁止出口小麦、燕麦等主食农产品。到了3月15日,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报告称,由于乌克兰港口关闭,俄罗斯粮食贸易因制裁而暂停,目前俄罗斯和乌克兰的1350万吨小麦和1600万吨玉米出口被冻结。

而多国政府也都寻求优先确保本土粮食供应,打响了“粮食保卫战”。

截至5月下旬,约有30个国家采取了限制粮食和其他食品出口的措施。全球最大棕榈油生产国印尼4月底叫停棕榈油出口,本月23日有限度恢复;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宣布暂停小麦和糖,大米可能是下一个目标;马来西亚将从6月起暂停每月多达360万只活鸡出口,邻国新加坡料受到影响,该国的新鲜鸡肉供应有近三分之一来自马来西亚。

然而现在,大米也紧张了

据期货日报,印度、泰国与越南,突然盯上了大米。5月27日,泰国政府发言人表示,泰国与越南计划联合提高大米价格;据《经济时报》报道,印度政府可能会收紧大米的出口。印度、越南、泰国是全球大米出口量前三大的国家,出口总量占全球的70%。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印度、泰国与越南同时出台大米相关出口限制政策,或将影响全球大米的供应,目前位于低位的大米价格,或将跟随其他粮食产品一同涨价。

粮食危机离我们有多远?

摄影:宁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粮食供给下降和价格的上涨,必然会触动大众的情绪,很多人都对全球粮食问题而感到担忧。事实上,今年年初,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欧洲联盟联合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当中就已经指出,受多重因素影响,2021年共有53个国家和地区接近1.93亿人遭遇严重粮食短缺,这一数字比前一年增加了4000万人之多,再度佐证了全球粮食问题的严峻态势。

某种意义上讲,新一轮全球粮食危机的确已渐成气候。

摄影:宁颖

至此可能有人会问:全球粮食问题会影响到我们国家吗?

相比于海外,国内的形势显然要好太多了。一直以来,我国始终都将粮食问题视为头等大事,历届政府更是把粮食安全作为发展议程的重中之重,比如自2004年起每年的一号文件都绕不开“三农”主题、反复强调对“18亿亩耕地红线”的坚守、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等等。得益于此,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创纪录的“十八连丰”,产量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整体供给充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很多粮食品类都需要从其他国家实行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但是从门类上看,除了大豆等个别品类之外,作为主粮的大米、玉米和小麦几乎不需要进口,且当年总产量基本都能覆盖总需求。

从库存上看,当前我国大米库存1.165亿吨,在完全没有产量的情况下,足够满足全国9个月左右的消费需求;玉米库存在2.1亿吨左右,粗粮库存在2亿吨左右,无产量的情况下能满足全国7个月左右的消费需求;小麦库存1.5亿吨,无产量情况下足够满足全国近14个月的消费需求。

总而言之,我国粮食储备总体上是很充足的,短期内并不存在短缺之忧。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其中的结构性因素不容忽视。

具体而言,我国库存中虽然有不少大米、小麦和玉米,但油料和糖类却不多;而在品质方面,我国小麦库存以中筋为主,强筋和弱筋还是要进口。因此综合考虑,全球粮价的大幅上涨,仍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粮食供应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考虑到粮食是保障民生的基础性物资,其价格若是上涨过快,势必不符合我国国情,高层或将借助各种调控手段来稳定粮食市场。因而我们预计,国内粮价大概率会呈现温和上涨之势,而并不会类似于国际粮价那样迅猛疯涨。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如何?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在各方努力下,我国粮食生产总体情况趋于改善,粮食供给保持稳定有很多有利条件。

此外,2021年以来,粮食价格整体保持在高位,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021年,全国亩均种粮收益824元,为近五年来最高水平。种粮收益增加有利于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当然也要看到,极端异常天气、农业病虫害还存在不确定性,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仍要继续努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