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的比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等效屈光力的计算公式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的比较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的比较

2024-06-18 12: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的比较 Comparison of formulas for intraocular lens power calculation after 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y 导出 在线阅读 下载全文 收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豆瓣 纠错 摘要:

目的:评价5种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公式在无病史资料的角膜屈光手术矫正近视的患者中对于IOL度数计算中的准确性。方法: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既往有近视矫正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病史的白内障手术患者30例(30只眼)。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IOL Master生物测量仪等仪器测量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晶状体厚度、平均真实净角膜屈光力(mTNP)等眼部参数。分别采用Shammas公式、Olsen公式、SRK/T(mTNP)公式、Haigis-L公式及Barrett True-K公式进行IOL度数计算后选择合适的IOL度数。白内障摘除手术后进行客观验光获取术眼实际屈光度数,以实际屈光状态与预测屈光度数之间的差异为预测误差,再取绝对值得到绝对误差,比较5种公式计算结果误差的差异。结果:比较5种公式的预测误差发现,SRK/T(mTNP)、Olsen公式的结果均优于Shammas公式和Haigis-L公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