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的“夜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第一种隐身战斗轰炸机是什么 隐身的“夜鹰”

隐身的“夜鹰”

2024-06-11 22: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F-117A攻击机(英文:F-117A Attack aircraft,代号:Nighthawk,译文:夜鹰,惯称:F-117),是美国一型单座双发飞翼亚音速喷气式多功能隐身攻击机,是世界上第一型完全以隐形技术设计的飞机。

F-117A攻击机的设计目的是凭其隐形性能突破敌火力网,压制敌防空系统,摧毁严密防守的指挥所、战略要地、工业目标,可执行侦察任务。

F-117A攻击机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 )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81年首飞定型,1983年服役,1988年首次公布,服役后参加过入侵巴拿马、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军事行动,2008年4月全部退役。

设计特点

F-117A最大的设计特点就是隐身性,现代隐身技木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可见光隐身、声隐身等技

F-117A 三视图

术,由于雷达是探测飞机最可靠的方法,因此雷达隐身技术是其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技术。广义地说,雷达隐身技术包括电子干扰技术、战术机动飞行(如超低空突防)和减少雷达回波强度的雷达散射截面下降技术。雷达散射截面(RCS)是度量飞机雷达回波强弱的一个物理量,一般通过改变飞行器的外形和结构,采用能吸收雷达波的涂敷材料和结构材料,采用阻抗加载技术(指在金属物体上附加以集中参数或分布参数的阻抗,以减少其RCS值的技术)等方式来降低。

F-117A为了达到隐形的目的,设计要求不能仅从常规气动力(如升力和阻力)角度来考虑,还必须把外形与隐形联系起来,尽可能做到二者统一。F-117A的RCS值只有0.001、0.01平方米,比一个飞行员头盔的RCS值还要小。   其在外型上采用了独特的多面体外形,锯齿状的机体结构,并采用了一对高展弦比的机翼,由于需要向两侧折射雷达波,还采用了很高的后掠角的双翼。

F117A

为了降低电磁波的发散和雷达截面积,没有配备火控雷达;机身表面和转折处还被设计成使反射波集中于水平面内的几个窄波束,而不是象常规飞机那样全向散射,这样就能使两波束之间的“微弱信号”与背景躁声难以区别;这种波束很窄,以致于雷达不能够得到足够连续的回波信号,而难以确定是飞机目标,还是瞬变噪声。此外,F-117A还牺牲了30%的引擎效率,采用了V形尾翼(全动式)、埋入式武器舱、可伸缩的天线、大量使用各种吸波(或透波)材料和表面涂料等。  在理论上,F-117A允许在设防空间的任何高度飞行,不必进行地形跟随低空飞行来躲避敌方雷达的探测。不像常规战斗机那样在实施对地攻击时采取以躲避敌方地面火力为主,以主动攻击为辅的战术。因而它比常规战斗机更适合于攻击地面目标。

1980年,美国空军在内利斯空军基地组建了第4450战术大队,即F-117A大队。并为新飞机征招飞行员和地勤人员。

第 4450 战术大队队徽

飞行员几乎全是从战术战斗机部队招来的,条件是必须要在现有战斗机上飞行过1000小时的飞行时间。在最初几年的飞行训练中,F-117A的飞行员每月飞行训练不到10小时。

1986年7月11日,F-117A发生在贝克斯菲尔德机场附近机毁人亡的事故以及次年的一次事故,都可能是因飞行员疲劳引起的。在第一次事故中,罗斯·马尔赫少校的飞机撞到山腰上。第二次事故是迈克尔·斯图尔德少校驾机,于1987年10月14日夜间撞在沙漠地上。当时没有遇险信号,并且事故调查没有发现机械方面的原因。2人都被认为是极好的飞行员。

1988年11月之前,F-117A飞行训练主要是在夜间进行,他们在太阳落山后30分钟才能打开机库门。门在打开前,所有的灯都关掉,地面工作仅靠闪光灯照明。为此飞行员们需把生物钟后拨5~8小时。如果在夏季,则晚上9点以后才能启动飞机,在第2天清晨3点半结束训练,早晨5点左右才能休息。处于战备状态的飞行员约65%的飞行要在夜间出动,每月还要进行2-3次空中加油训练。显然长期夜间训练,疲劳成了主要问题。

1989年10月,美国4450战术大队解散改组为第37战术战斗机联队,下辖第 415、416、417 三个中队。其中第 415、416 装备生产型 F-117A,第417中队装备预生产型 F-117A 和用于伴飞和训练的 A-7D,后者最终被T-38A 和 AT-38B 取代。

1989年12月19日,在五角大楼公布F-117A 后的13个月,该机终于参战。在入侵巴拿马逮捕诺列加将军的“正义事业”行动中初期,6架 F-117A从托诺帕飞往巴拿马,任务是向奥哈托的巴拿马国防军兵营附近投掷908千克炸弹,使美军地面部队以最小的阻力和伤亡解除其武装。飞行员被要求炸弹距兵营建筑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 米。12月19日夜两架先头的 F-117A 各自将一枚常规 908 千克炸弹投向奥哈托兵营,轰炸看起来达到了预期效果,美军在遭遇微弱抵抗后占领了兵营。但三个月后美国空军发现其中一枚炸弹大大偏离目标,当初进行任务规划时发生了沟通错误,飞行员获得了错误的目标坐标。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8月19日37联队第415中队开赴沙特,随后第416中队也赶来增援,1991年1月第 417 中队的部分人员和飞机也部署到了沙特。

1991年1月17日联军向伊拉克军队发动空袭,拂晓37联队的F-117A打响了对伊空袭的第一枪。F-117A负责轰炸有重兵防守的伊拉克指挥和控制中心等战略目标,以及关键通信中心,研究和发展核武器和化学武器的设施、伊拉克机场的加固飞机掩体等重要目标。战争首夜一架F-117A将一枚908千克激光制导的GBU-27“铺路III”炸弹投在了巴格达市中心电信电报大楼的屋顶上,在另一次对底格里斯河畔通讯建筑的轰炸中,一枚GBU-27从屋顶中央的通气口钻入穿透了四层地板才爆炸。在空袭的头三周,F-117A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摧毁了许多加固目标。第 37 联队执行了1271架次任务,任务出动率 85.5%,43 架 F-117A 投下了超过2000 吨的精确制导武器,包办了40%的高价值目标。没有F-117A 被击中,击落,或因机械故障损失,伊拉克机载和地面雷达无法探测或跟踪F-117A。

1999年3月24 日晚21 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对南联盟实施了代号为“联盟力量”的大规模空中打击行动——科索沃战争从此爆发。在此次为期78天的战争中,美国派遣的24架F-117A驻扎在意大利阿维亚诺空军基地,主要担当对敌重要防空设施或高价值目标进行重点打击的任务。与海湾战争不同,在此次战争中,美国空军利用 F-117A多次在南联盟主要城市和供电系统上空投放了装有 BLU-114/B 子弹药的GBU-94碳纤维石墨炸弹。这种新型弹药的作用主要不是摧毁发电设备,而是通过抛撒碳纤维造成线网短路,以造成南联盟大范围供电中断,指挥控制中心停止运行。

1999年3月27日夜,一架编号为AF-82-806 的“夜鹰”被南联盟的防空导弹击中。该机是如何被击落的,有多种说法,一种是被捷克ERA公司研制的“维拉”无源探测雷达系统发现后,与苏制萨姆-3防空导弹相结合,将其击落。一种是依靠快速机动变换阵地的南联盟某萨姆-3导弹部队,在利用原始的方法获得 F-117A的行动路线后将其击落。还有一种是,在当天夜晚的作战行动中,作战机群中除了F-117A以外还有美军的 F-16C战斗机。当时,南联盟部队向 F-16C机群发射了一批萨姆-3导弹。由于干扰,导弹全部偏航,无一击中目标,其发射阵地还遭到了轰炸。F-16C投弹完毕后离开,而发射出去的萨姆-3导弹在失去动力后相继自毁,南军防空部队也开始进行设备抢修。可有 1枚萨姆-3导弹没有自毁,继续沿抛物线飞行到了对空射程以外,凑巧在下落过程中,F-117A正好飞到了该弹下落弹道上,这枚无动力下落的导弹在F-117A上方爆炸,落下的弹片击中了这架飞机。正是如此,那名飞行员在没有得到导弹瞄准告警,飞机上探测导弹尾焰的红外告警装置也没有发现导弹接近的情况下,就被击落。南军当时也不知道此事,几个小时后有民报告才知道有F-117A坠毁。

2003年3月19日开始的“伊拉克自由”行动中,参加战争的12 架F-117A 再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F117残骸

当天,美军情报来源认为已经发现萨达姆·侯赛因的准确位置,随即要求在战争预定开始前数小时立即对目标实施空中打击。当时部署于伊拉克战区的F-117A 中队正处于作战准备阶段,仅有2架处于最低战备状态——按作战标准完成了隐形维护,并可参与作战行动。针对巴格达上空云层较低的问题,这些 F-117A 挂载了 GBU-27 增强型激光制导炸弹——该炸弹的导引头能够利用 GPS 系统跟踪目标。对于 F-117A 的飞行员而言,这是一次非常危险的任务,因为他们投弹时可能正好处于破晓时分。3月20 日清晨 5 时 34 分,两架F-117A 投下的 4 枚炸弹命中目标并爆炸。 

1989年12月20日,为了支援美国陆军别动队在巴拿马里奥阿托的空降作战,美国空军首次出动F-117A隐身战斗机参战。美国空军第37战术战斗机联队的6架F-117A从内华达州的托诺帕空军基地起飞前往巴拿马,飞行18小时,途中加油4~5次。其中2架F-117A轰炸了里奥阿托军营,各投下1枚908千克重的激光制导炸弹。另外4架F-117A,有2架留作备用,另外3架当得知他们的目标不值得轰炸时,中途返回基地。美军方认为,F-117A的这次行动是成功的,在军事上,该机的轰炸在巴拿马国防军中造成了混乱,削弱了对方的战斗力,为美军突击队的空降减少了障碍。

第37战斗机联队

另外对飞机而言,经历了一次实战考验。美国空军认为,这次行动证明F-117A使用激光制导装置可精确地轰炸目标。同时也验证了隐身战斗机具备对付低强度冲突的能力,既能执行常规任务,又能执行战略任务。

海湾战争中,F-117A更在“沙漠风暴”期间执行危险性大的任务达1271次,而无一受损。在多种参战飞机中,唯有F-117A承担了攻击巴格达市区目标的任务。F-117A的出勤率也很高,按照小队的任务计划,飞行员值班长达24小时,休息8一12小时,再飞两个夜间任务。每个飞行员每夜只飞一次任务,但一架F-117A则往往每夜要出击两次。据统计,在整个战争期间,F-117A承担了攻击目标总数的40%,投弹命中率为80 ~ 85%。当然F-117A也不是没有攻击失误的情况,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气、烟尘和有关目标的信息不足所造成的。此外,F-117A并不是完全不会被雷达发现,因此美军在使用F-117A时,同时要派干扰飞机与之配合。

虽然F-117A名为战斗机,但其毫不具备空战能力,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轻型轰炸机。F-22的隐形性能是F-117A的2倍,生存能力比常规飞机提高18倍,作战效能是F-15战斗机的3倍,这意味着F-117A所能执行的任务F-22可以全部替代。另一方面,F-117A作为第一代隐形战斗机,美军在开始研制时就把它定义为隐形作战的初步尝试,并没有赋予它更多的使命,其开辟了隐形战斗机的先河,领导世界军事进入了隐形时代,随着新一代隐形战斗机相继问世,F-117A的退役是必然的,其总设计师里奇因F-117A获得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协会的最高奖励——柯里尔奖。

F-117A失利的最重要原因是这种专门执行轰炸任务的飞机在隐形技术上存在软肋,由于雷达隐形涂料对于波长十分敏感,现代长波雷达的精确度正在逐渐提高。试验表明,超视距雷达可在2800公里范围内对隐形飞行器提供远程预警。在海湾战争中,沙特的法制“猎鹰”雷达就多次在20公里以外发现F-117A,英国驱逐舰更在80公里距离上发现过它。此外,F-117A为了追求隐形外形,给飞机的其他性能带来了许多弊端,如空气动力性能不好,飞行不稳定,机动性较差,飞行速度低。美国空军经过伊拉克战争发现,F-117A能够完成的作战任务基本上都可以通过F-16、F-15E战机的组合来完成。

F-117A有许多缺点,这主要是设计时以隐身性能为首要考虑而造成的。如例如速度慢,机动能力差,这主要是因为机身结构、布局为照顾隐身需要,气动性能不佳,发动机则推力减小,并且无加力,但作为世界上第一种隐身战斗轰炸机,在世界航空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2007年3月12日,在最先退役的6架F-117A的纪念仪式上,美国第49战斗机大队的指挥官,David Goldfein准将在仪式上致辞说,“随着这些伟大的飞行器一次次升上天空, 战机的生命又走到了一个轮回的终点-它们忠实地履行了保卫国家的职责,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我们将它们送往最后的栖息地——一个它们非常熟悉的地方——它们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Holloman基地之外的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