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图专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始皇版图描述不正确 版图专题

版图专题

2024-05-30 00: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可快速关注我们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国版图范围会发生变化。当代中国版图就是伴随历史朝代的更替和各民族的交融与发展,逐步发展而成的。

公元前221 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秦始皇通过推行郡县制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巩固、扩展疆域,最终形成了一个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达南海的帝国。在这片辽阔的疆域内,各民族不断交融、发展。秦的周边部族,北有匈奴、东胡,西有乌孙、月氏及羌等。

秦时期疆域示意图

公元前207 年,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之后,经过四年多的楚汉战争,刘邦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 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至汉武帝时,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刺史部”。与秦朝相比,西汉疆域有了较大拓展,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将河西走廊至西域的广大地区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版图。西汉周边的政权和部族有匈奴、鲜卑、乌桓、夫余、乌孙等。

汉朝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民族交融的时期。直到6 世纪,隋朝统一南北。

西汉时期疆域示意图

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唐前期,降服东、西突厥,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同时,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尊重,回纥等部族相继臣服于唐朝。唐朝前期的疆域广大,东到东海,西达咸海,南及越南中部,北至西伯利亚,大大超过了西汉鼎盛时期。周边部族,如东北地区的室韦、靺鞨诸部,西南地区的吐蕃等,与唐朝友好往来。

唐时期疆域示意图

1206 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之后,蒙古相继灭西夏和金。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1279 年,元灭南宋。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其东、东南、东北到海,西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达南海,西南包括西藏、云南,北面包括西伯利亚大部。为有效管理辽阔的版图,元朝确立了行省制度。元时期,西藏和台湾成为中央王朝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元时期疆域示意图

1368 年,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1421 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明朝疆域东、南到海,北到蒙古大漠,东北达外兴安岭以北,西北到新疆哈密卫,西南则包括西藏、云南。当时的中国北方和西北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如瓦剌、鞑靼、亦力把里等。

明朝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1636 年,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建立清朝。1644 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濒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达南海,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国家。其境内生活着汉、满、蒙古、回、藏等50 多个民族。

明时期疆域示意图

清朝晚期,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主权受到侵犯,领土被割占,中国版图的形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清时期疆域示意图

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的统治,为了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中华民国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第三条规定中华民国领土包括22个省和内外蒙古、西藏、青海等。

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被日本侵占50年的台湾省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华民国政府还陆续收回了曾被俄、日占领的旅顺口、大连湾地区,原法租界广州湾地区,各城市租借地,以及抗战期间被日本侵占的我国南海诸岛。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国分别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来源:中国版图

原标题:《版图专题 | 中国版图的历史演变》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