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视同仁!福特旗下汽车品牌全介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福特旗下12个品牌 【图】一视同仁!福特旗下汽车品牌全介绍

【图】一视同仁!福特旗下汽车品牌全介绍

2023-08-16 03: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赔本儿的买卖!Edsel(埃迪塞尔)成为福特败笔

  Edsel是福特汽车公司在1958-1960年创建的汽车品牌,但纵观这短短的三年时间,Edsel从未在美国市场普及也从未得到美国消费者的认可,也正是因此,Edsel汽车惨淡的销量便可想而知,三年间福特为Edsel车型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亏损了数百万美元,可以说是笔不折不扣的赔本儿买卖!

  说起Edsel的起源还要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的福特汽车公司脱离家族式管理,成为美国证劵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与此同时福特汽车公司的股权结构、管理层也在发生着变化,新管理层将福特各种级别的车型与通用一一对位,林肯在当时理所应当与凯迪拉克同一级别,而水星则对位庞蒂克、别克、奥兹莫比尔,福特高层发现,在中高端级别的细分市场上,水星与稍低于凯迪拉克的奥兹莫比尔对位有些太过牵强,一对三的局面也常常使得水星品牌力不从心。

  基于以上这些因素,福特决定从林肯品牌下手,逐渐剥离出一个定位略低于林肯,高于水星及福特的中高端品牌。1955年,福特便着手进行新品牌的打造,为了纪念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儿子,这个品牌的名称被最终定为Edsel(埃迪塞尔),而它的车型与技术也正是从当时的林肯-水星分部与福特汽车剥离、分裂,东拼西凑而成的。

  公司成立后,福特立即开始在各大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然而Edsel的首次亮相却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福特方面则依然孜孜不倦的对Edsel进行品牌造势与宣传,而作为福特公司旗下与林肯、水星同级别的品牌,Edsel在成立仅半年时间便拥有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经销商网络,截止至1956年11月,Edsel经销商数量便多达1187个,而这些不断增加的经销商却并未统一名称,它们之中有些叫做林肯-水星特许经销商;有些叫做英国福特、德国福特,并且70%以上的经销商并未对Edsel品牌做相应的宣传,这也就直接导致了Edsel在市场上认知度不高,并未引起消费者们的注意。

  然而这些成立初期遇到的困难却并未阻止福特对于Edsel品牌的投入,此后福特在Edsel身上花大力气开发了包括低油位警示系统、驻车系统以及发动机过热警示系统在内的多种高科技配置,还在车身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空气动力学因素;为驾驶员设计了特殊的安全带,甚至对有可能坐在后排的儿童专门设计了相对安全的后门锁止系统,可以看得出来,福特为了Edsel品牌能够成功打入美国市场还真是煞费苦心。

  虽然自始至终Edsel都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制造工厂,只是在福特或林肯的工厂内进行小规模生产,但如此不计成本的投入在Edsel开始销售的第一年还是收到了一些效果,这一年Edsel共销售63110台汽车,尽管这个成绩没有达到福特的预期,但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品牌,它的销量仅逊色于1928年成立的普利茅斯,排名全美第二。

  看到希望的Edsel在第二年便立即抛弃了基于水星而来的所有大型车,只生产Ranger(游侠)与Corsair(海盗)这两个系列车型,这两款车均为可选两门或四门的硬顶轿车,空间不大但售价却并不便宜,Edsal在这一年销量直降近2万台,只有令人失望的44891辆。

  到了1960年,Edsel的情况急剧恶化,全年仅生产了2846辆车,总销售额不到福特公司预计收支平衡点的一半,而福特也在Edsel最后一批车生产下线后下定了关闭该品牌的决心。

小结:  1958-1960年,三年时间内福特为Edsel的车型研发与生产投入近3.5亿美元,换来的却只是Edsel三年118287辆的销量,以及惨不忍睹的财政状况,无奈的福特不得不为自己的“决策”买单,彻底关闭并结束了这个自己亲手创建的品牌,也许当初福特开创新品牌的策略并没有错,Edsel也在努力的做好一切,然而命运就是如此弄人,它允许新尝试的开始,却也同样使人遗憾与失望。

●“移植计划”失败,福特短暂引进Merkur品牌

  相信Merkur的名字国内网友应该很少有过耳闻,这个欧洲品牌曾在1985-1989年短暂成为福特汽车公司旗下的一员,当时该品牌主要生产入门级豪华轿车,而它的主要市场便是美国与加拿大,遗憾的是,这个福特“原班引入”的欧洲品牌仅仅维持了4年便销声匿迹,不见踪影了。

  与此前福特曾销售过的Capri车型一样,Merkur品牌车型起初也是以欧洲车在北美市场销售的形式进入美国人视线的,但与其他单纯引入销售的车企不同,当时由于美国安全标准的限制,福特汽车需要将Merkur产品完全进行“同质化”管理,当时福特选择将XR4Ti与天蝎座车型进行改进,并贴上Merkur的标识进行销售。

  尽管福特Merkur品牌其实卖的就是福特车,但在销售方面,福特却将Merkur与旗下林肯、水星等品牌彻底分开,只为林肯-水星经销商提供车辆进行销售,而在林肯-水星为数不多的经销商中,共有800家接受了Merkur车型,并将它与林肯、水星一同销售。

  当时Merkur品牌在北美市场销售的主要有两种车型,分别是基于福特Sierra XR4i而来的Merkur XR4i与Merkur Scorpio(天蝎座)。起初引进Sierra XR4i时福特公司曾有过犹豫,因为它与福特Cortina与Taunus(金牛座)属于同一级别的车型,它的引入及推广必将取代以上两款当年福特旗下最为畅销的车型,然而最终福特还是选择了吐故纳新,大胆引入Sierra XR4i车型,而事实也证明福特的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在这款车刚刚引入的时候成为了继福特Escort后第二大畅销车型,而Merkur XR4i便是基于这款车型改进而来的。

  本以为全新的品牌、全面改进的技术会在北美市场备受追捧,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首先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外来”车辆的检验标准,且进入美国的外国车辆必须能够提供自动应空调以及行李架等选装装备,更为严格的是,进入美国的车型必须在气囊数量、安装位置上完全符合美国政府的规定,基于这些近乎苛刻的条条框框,本来标价在3万美元上下的Merkur车型却因为过高的制造成本而不得不大幅度提升售价,这便大大降低了Merkur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销量惨淡也就在所难免。

  另一个导致Merkur无法在美国生存的重要原因便是那个时期欧元与美元间的汇率变化,由于欧元的不断升值,导致福特往往从欧洲人手中买回实车便已经亏了几百美元,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三年,Merkur能给福特带来的利润少的可怜,后期甚至完全在做亏本儿买卖,无奈之下,福特汽车公司终止了Merkur品牌车型的生产与销售,一次“拿来主义”的尝试就此宣告失败。

小结:

  敢于大胆尝试的企业往往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活力与创造力,福特此番对于Merkur的引进无论从品牌角度还是经济角度来看,无疑都是失败的,但我却认为,能够打破常规,大胆尝试,这对一家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胜利。

总结:

   在福特汽车公司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不乏大开大合的并购与扩张,也不缺少心血来潮的失败尝试。总的来说,福特在对待旗下品牌方面基本采取了“一视同仁”的公平态度,并且在单纯收购的同时积极尝试、勇敢探索,试图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虽然福特在这条不太平坦的道路上磕磕绊绊,但我们相信,只要能够鼓起勇气,不畏艰难的走下去,就必将会有拨开乌云见月明的一天。(图/文 汽车之家 陈雷)

>>点击汽车之家·文化团队,进入汽车趣意世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