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展 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神奇的探险之旅优秀作文开头 微 展 览

微 展 览

2024-06-03 10: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你的规划中,哪一栏是探险最重要的部分?

(2)你来设计一份“险境求生”设想图。简要写明自己处于怎样的险境中,求生的方法是什么(可以写一种或多种办法),求生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学生独立完成)

(3)组内分享,修改设想图。

现在,请每位同学在组内轮流展示自己设计的设想图,把险境求生的过程讲一讲。组内成员可以提建议,也可提出疑问,由设计者解答。交流过程中,每位同学可补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

(4)班内分享,展示评判。

请两位同学来分享自己的设想图,大致讲述险境求生的过程。大家评价:他们的想象是否丰富、合理。其他同学可以对照,取长补短,修改完善自己的构想。

(三)体验“惊险”一刻,聚焦“过程”创编

1.根据要求,创写求生过程。

接下来,请大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撰写游戏文案中最重要的部分,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还要尝试写出心情的变化。(结合教材习作要求,师提示习作要点;学生独立创写片段,师巡视指导)

已经写完的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文案中两个关键的要点你都写具体了吗?可以先改一改。(学生阅读自己写的片段,根据习作要点进行初次修改。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创作中的困惑和难点。)

来看看这位设计师写的文案片段。(学生作品投屏)

教师小结:这个片段,把险境求生的过程写清楚了。但是,如果想吸引游戏玩家,求生的方法和过程还要描述得更具体,惊险刺激的效果也要更强烈,这样玩家才能始终沉浸在游戏中。

2.再次体验“惊险”,解决创作困惑。

怎样把求生的方法和过程写具体,怎样体现惊险与刺激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写法,去体验大作家笔下的“惊险”。

(1)默读《跳水》片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把孩子险境求生的过程写具体?(出示“孩子气极了……把他救上了甲板。”)

学生默读思考,交流想法,教师相机标记关键语句,点拨描写人物和环境的方法。

(2)在写具体的同时,作者又怎样写出惊险和刺激感?

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交流惊险瞬间。教师点拨写法:整个险境求生过程,孩子从摇晃取帽到下望腿抖,再到被父亲瞄准,被迫跳海,步步惊险,这样曲折巧妙的情节安排能带来惊险感。(ppt出示)

3.自我修改习作,加工“惊险”一刻。

4.作品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请大家根据这份“游戏文案创作评价表”(出示评价表,附后),对他的这份创作进行评价。

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师生点评:环境、人物、心情变化的具体描写展现了山中遇险的过程;求生过程一波三折,突出了情节的惊险。(出示折线图)

(四)完善故事创编,交流文案设计

1.给片段加上开头、结尾、题目,把探险游戏文案写完整;也可以改换人称写,或以游戏中其他人的角度写。

2.分类举行“游戏文案挑战赛”(冰川世界、热带雨林、地宫古墓、深山悬崖……),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

3.课后延伸:如果感兴趣,还可以续编自己的游戏文案,给游戏公司投稿,开发成系列探险游戏。

小结:用上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心情变化这三种方法,能把险境求生的过程写具体,创编时设计一波三折的情节,能让游戏文案更惊险刺激,吸引更多玩家。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学实录

骆可青

一、创设探险情境,引发创编任务

师:同学们,喜欢探险吗?你看过哪些有关探险的书或影片呢?

生1:我最喜欢看《地心游记》,好想去看看地心到底什么样。

生2:我喜欢恐龙,《侏罗纪公园》的书和电影全系我都看过。我想穿越到恐龙时代,体验人和恐龙共存的生活。

生3:《80天环游世界》是我最喜欢的探险小说,同时我也想到了《飞屋环游记》这本电影,都在环游世界时经历了各种稀奇的事,有了新的感悟。

师:(出示:探险类书籍或电影封面)没错,就像你们说的,探险的世界里充满挑战,看!(播放探险短视频)

哇,太刺激了!最近,某游戏公司正在开发一款探险类游戏“神奇的探险之旅”,向社会征集游戏文案,我们也报名吧。这节课我们就来创编一个关于探险的游戏文案,当一回游戏设计师。(出示任务:设计游戏文案——神奇的探险之旅)

二、规划探险历程,指导创编构思

师:作为游戏文案的设计者,首先得有探险的经历。那么,你要去探险,打算组建一支怎样的探险小队?游戏造型师为我们提供了候选角色,请从这两列角色中各选一个,组好队。(出示:人物候选表)

生1: 我打算和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以及心细而胆小的同学组队。因为不论去哪里探险,总会遇到一些奇怪的动物或植物,哪些有毒,怎样躲避,能不能吃……这时候,生物学家就是我们的“百科全书”了。选择胆小心细的同学是因为我很粗枝大叶,需要一个心细的搭档互补,“胆小”嘛,就不会随便乱来,也是有好处的。

师:很棒的队伍,其他同学一定也和这位同学一样,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最适合的搭档吧。 现在,我们得好好规划一下探险游戏的场景、装备、可能遇到的险情,简要填写在“规划单”里。(出示:探险规划单,生独立填写)

师:来听听大家是怎样规划的。

生1:我设计的探险游戏发生在亚马逊丛林里,游戏者要带上防蚊水、探照灯、打火机、水、食物、帐篷等装备,在丛林里可能遭毒蛇攻击、暴雨突袭、鳄鱼扑咬、误食毒物……

生2:我设计的游戏发生在南极,游戏者要带上雪镜、冲锋衣、冰镐、帐篷、指南针、水、食物等装备,探险时可能会踩到冰裂隙,或被白化天的阳光灼伤眼睛……

师:两位设计师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场景,设想了丰富的险情,其他设计师的规划怎么样,装备带齐全了吗?预想的险情是否清楚合理?马上调整一下。(生修改)

师:看到大家新颖独特的规划,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你们的设计文案了。大家看看规划单,你认为哪一栏是探险游戏文案中最重要的部分呢?

生:我认为是险情。

生:我和他想的一样。(全班点头赞同)

师: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那我们就重点设计这部分内容。请你设计一张“困境求生”构想图。简要写明自己处于怎样的困境中,求生的方法是什么(可以写一种或多种办法),求生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构想图要求,生独立设计)

构想要求:

1.处于怎样的困境中?

2.求生的办法是什么?(可写一种或多种办法)

3*.求生过程中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师:完成的同学,请在小组内轮流展示自己设计的设想图,把困境求生的过程讲一讲。可以互相提建议或问题,由设计者解答。交流过程中,可补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生小组交流)

老师随机请了一位同学和我们分享他的“困境求生”构想,请你自己讲一讲。(投屏:学生设计的构想图)

生:我设计了“云岭探险”,探险队一行在山中遇到瘴气,呼吸困难,无法行动。于是,点燃雄黄粉驱除瘴气,最初遇到瘴气的紧张、焦虑,身体状况急速下降后的恐惧、绝望,点燃雄黄粉后身体不适缓解,逐渐恢复力量和勇气。

师:大家认为这个构想是否丰富、合理。

生1:险境设计和求生方法都具有科学性,知识丰富;险境够“险”,随时会丧命。

生2:燃烧雄黄粉的办法妙,符合科学常识。

生3:他还构想了探险时的心情变化,我们更能想象出当时的惊险。

师:是的,这位设计师对险情的想象合理,融入求生常识,让求生过程更加真实可信,心情的变化提升了整个故事的惊险刺激感,有吸引力。其他同学可以取长补短,修改完善自己的构想。(生独立完善)

三、体验“惊险”一刻,聚焦“过程”创编

师:不少设计师都对自己的“困境求生”构想做了进一步加工。接下来,请你展开想象,撰写游戏文案中最重要的部分,注意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还可以尝试写出心情的变化。(出示:教科书习作要求,生独立创写片段,师巡视指导)

师:已经写完的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文案中两个关键的要点你都写具体了吗?可以先改一改。(生自读修改)

好,大家都创作完成了,谁来读读自己写的片段。(投屏:学生作品,生读,作品附后)

师:对照探险文案的两个关键要点,这位设计师都写具体了吗?

生1:这个片段,险境求生的过程写得挺清楚的。

生2:我觉得这样设计还不够吸引游戏玩家,求生的方法和过程还要描述得更具体,惊险刺激的效果也要更强烈,这样玩家才能始终沉浸在游戏中。

生3:我觉得还可以加一些困境求生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表达心情变化。

师:有道理。那么,怎样才能把求生的方法和过程写具体,体现惊险、刺激呢?我们来学学课文的写法,去体验大作家笔下的“惊险”。

默读《跳水》片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把孩子险境求生的过程写具体?(出示:“孩子气极了……把他救上了甲板。”)

生1: 作者写了孩子在桅杆上“摇摇晃晃”“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心惊胆战”,通过这些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当时千钧一发的险况。

生2:作者还写了船长的语言,通过反复强调“向海里跳”“不跳就开枪了”,用了很多感叹号,来体现当时情况刻不容缓。

生3:片段中还写了水手们的反应“吓呆了”,侧面衬托当时情况的危急。

师:(标记课件)没错,作者抓住孩子的动作,抓住周围人的反应,也就是环境气氛,瞬间营造出了千钧一发的险境。同样,救人时着力描写船长的动作和语言,具体刻画救人的过程,烘托刻不容缓的情势。

除了运用描写烘托气氛,作者还在情节上下功夫,营造惊险刺激的氛围。你发现了吗?

生:我发现作者没有一下子就让孩子得救,而是放大了孩子脱险的过程,从摇晃取帽到下望腿抖,再到被父亲瞄准,最后被迫跳海,得以生还。

师:步步惊险,但也全靠这样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才给我们带来惊险感。(板书:一波三折)

请你加工自己设计的“惊险一刻”,看看怎样运用合适的描写,设计一波三折的情节增加惊险感。(生自主修改)

师:大家都改好了,刚才和我们分享的设计师已经迫不及待想让我们再看看他的文案。请读!(投屏:学生作品,生读,附后)

请大家根据这份“游戏文案创作评价表”(出示评价表),对他的这份创作进行评价。

生1:情节比刚才更曲折,读的时候心被揪着,从害怕到绝望,又从激动到心有余悸,最后恢复信心和勇气,很紧张。(标记关键词)

生2:这次增加了求生过程中的挫折,一波三折了。

师:怎样的一波三折?

生2: 从被瘴气所困到希望满满地点燃雄黄结果失败,再到发现苍术,好不容易终于够到并合力点燃。(出示:情节图示)

生3:每一次求生用的办法都很科学合理,苍术在森林里很多,确实能用来紧急脱险。

生4:作者主要抓住探险时自己和队员的动作、神态、对话进行细致的描写,读起来感觉身临其境。

师:森郁的环境、人物的刻画、心情的变化,一波三折的情节,完整展现了这一段探险历程,真是惊险刺激。

营造环境、刻画人物、写出心情变化这三种方法,能把险境求生的过程写具体,创编时设计一波三折的情节,这个探险文案变得更神奇,更惊险刺激,吸引更多玩家。

【课后任务】

师:课后,请各位设计师给片段加上开头、结尾、题目,把探险游戏文案写完整;也可以改换人称写,或以游戏中其他人的角度写。我们将分类举行“游戏文案挑战赛”。如果感兴趣,还可以续编自己的游戏文案,给游戏公司投稿,开发成系列探险游戏。(出示:任务要求)

课后任务:

1.给片段加上开头、结尾、题目,把探险游戏文案写完整;也可以改换人称写。

2.分类举行“游戏文案挑战赛” ,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

3.可以续编自己的游戏文案,给游戏公司投稿,开发成系列探险游戏。

【板书】

附:习作评价表

附:学生课堂习作片段

修改前:

我们进山了,这里烟雾缭绕,森郁的树木遮天蔽日,仿佛一个绿罩子。我心里突然一阵难受,眩晕恶心。表哥蹲在地上,手捂胸口,冷汗直淌。向导查查倚在树上,大口喘着粗气:“这是瘴气,快!捂住口鼻!” 他边说边打开背包,拿出一些黄色的雄黄粉,点燃,让我们凑近闻。我们吸入后,头晕目眩、呼吸困难的感觉顿时减轻,麻痹的身体也逐渐恢复知觉。表哥发话了:“这山里一定有更了不起的‘神迹’等着我们,走起!”看他干劲十足的样子,我也继续向前。

——《云岭探秘》片段

修改后:

我们进山了,这里烟雾缭绕,森郁的树木遮天蔽日,仿佛一个绿罩子。我心里突然一阵难受,眩晕恶心,好像死神正在靠近,爸、妈,救救我!表哥蹲在地上,手捂胸口,面色苍白,冷汗直淌,嘴唇颤抖着。向导查查倚在树上,大口喘着粗气:“这是瘴气,快!捂住口鼻!”他边说边打开背包,拿出一些黄色的雄黄粉,点燃,让我们凑近闻。可是——什么味儿也没有,查查纳闷了,捏起粉末磨磨,原来雄黄受潮,无法点着了。真是雪上加霜,我们胸闷的感觉越来越明显,不得不趴在地上。正在绝望之际,查查喊了一声:“啊!快看!”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是苍术!我们有救了!”我们并没明白查查激动的话语,只看他艰难地朝一堆草挪去,没多远便停住,仿佛撑不住了。我和表哥不知所措。表哥说:“表弟,你正前方就是苍术,我推你,你去点!”艰巨的任务让我不清醒的大脑振奋了一下,表哥推着,我用手指抓地,努力往前攀,快了,快了!就在眼前!此时真希望手臂再长些。“还差一点!”表哥尽力用头一顶,我的手碰到苍术了!我激动地抽了几下,叫查查把打火机扔过来,点燃近处的苍术,又拔下几株点燃,扔到查查那儿,一股青白色的烟袅袅上升,味儿真不好闻。但吸入后,头晕目眩、呼吸困难的感觉顿时减轻。查查慢慢坐起来,说:“幸好这儿有苍术,否则,我们就得葬身此地了。” 我麻痹的身体也逐渐恢复知觉,只是心有余悸,腿还软着不敢动。表哥发话了:“这山里一定有更了不起的‘神迹’等着我们,走起!”看他干劲十足的样子,我渐渐恢复了勇气和信心,继续向前。

——《云岭探秘》片段

骆可青简介

骆可青,汪燕宏名师工作室成员,杭州市京都小学语文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新锐骨干教师。曾获杭州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承担省教育厅“百人千场”送教等各级各类公开课。多次主持课题研究并获得市级科研成果奖,多篇论文获市、区级一、二等奖,并在《语文教学通讯》《教学月刊》等刊物发表。

骆可青成果概述

近年来,本人专注研究项目习作和习作评价,主持课题《基于UbD理论的习作单元教学探索》获杭州市基础教育教研课题(规划类)立项。论文《基于UbD理论的习作单元教学优化探索》获区中小幼论文二等奖,并在区习作评价专题研修活动中做主题为《统编教材习作评价的设计与实施》专题报告。参与编写《开心同步作文特级教案》,《____让生活更美好》《学写策划书》两个课例被收录书中。此外,还执教并撰写过《神奇的探险之旅》《“漫画”老师》《我的动物朋友》等多个习作课例,其中《神奇的探险之旅》被收入杭州市“共享课堂”,发表于《小学教学设计》。

点击下方蓝字链接了解更多详情!

每周预告 | 中小学写作教学2021年9月27-10月3日内容预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