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赶超”向“引领”跃迁!国产高端设备创新迎新高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磁共振所需技术条件有哪些 从“赶超”向“引领”跃迁!国产高端设备创新迎新高度

从“赶超”向“引领”跃迁!国产高端设备创新迎新高度

2023-05-24 23: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当前,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的活跃期,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重塑国际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格局。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国产创新力量如何实现全面转型与超越?

作为全球医疗产业“风向标”,本届CMEF给出了答案——实现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从技术赶超向技术引领的跃迁,以实现核心技术全面自主可控,正当其时!

东软医疗CMEF现场

01

国产自研“新风貌”

“就像拆积木游戏,跨国公司不断地往上垒,中国企业却因为占据了更为坚实的底部,可以积蓄足够的力量一块块从容拆走前者的战果。”曾鸣在《中国制造未来十年新格局》中用于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的比喻,放在如今的医疗器械市场,似乎十分契合。

我们以CT设备为例,自97年东软医疗所研发的中国首台CT设备面世以来,我国大型医疗器械就开启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长征之路:

据《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数据调研报告2020》统计,在CT设备市场,国产品牌在二级医院的保有率达到23.2%,其中东软医疗以18.4%的占比居于国产品牌首位。到了2022年上半年,全国CT总销量约3200台,国产品牌占比超50%,其中东软医疗的销量更是超越行业巨头西门子,成功跻身国内前三甲。

可以看出,如今在大型医疗器械市场,“拆积木”已颇有成效,但是,要如何“搭积木”,却成为国产品牌新的问题。

如果说,“拆积木”是依赖国产品牌强大的供应链集成能力与单点技术突围,那么“搭积木”,则更考验国产品牌在核心技术上的全线自研水平。

如何走出国产大型医疗器械高水平全自研发展的进阶模式?在今年的CMEF展会上,中国医学影像“旗舰”品牌东软医疗,以“创无界 享自由”为主题,携20余款自主打造的高端影像产品、解决方案及先进部件重磅亮相CMEF,带给我们全新的答案。

01

全球首台0.235s全身螺旋CT

耀世系列CT

02

中国首台16cm覆盖全景多模态CT

无极CT

03

中国首款全自研光纤分布磁共振

NeuMR Rena盛名

04

中国首款超高端512层宽体Angio-CT

NeuAngio-CT 汉·文景

05

国内首款动态能谱DR

NeuVision 810北斗·瑶光

06

新一代高端彩超诊断系统

N9000九耀

曾几何时,创造出“第一台国产品牌128层CT、全球首台单源极速能谱CT”等无数个国产首台的东软医疗让世界惊叹;时至今日,令世人瞩目的不仅是东软医疗一以贯之的“国产突破”,更是持续提升的“国产超越”。

这种变化,折射出东软医疗快速进化的创新生态。从“突破CT转速极限”,到“实现软硬件全域高水平全自研”,再到“数智化解决方案助力”,东软医疗正在用行业先进的研发实力水平,刷新着国产创新的标准,推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实现从技术赶超向技术引领的“跃迁”。

02

向上跃迁“增长极”

东软医疗所呈现的国产创新“新风貌”并非横空出世,其背后是品牌长达25年的厚积薄发。

以可获取的公开资料统计,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东软医疗的研发投入资金占比始终保持10%以上。

持续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为东软医疗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打下了根基,也让东软医疗成长为国产设备里面产品线更全的企业:目前,东软医疗产线以CT、MRI、DSA为核心,另外覆盖XR、US、PET/CT、RT、IVD等多品类以及一体化平台——MDaaS。

东软医疗全线产品

在核心产品中,CT向来是东软医疗积淀最深、实力最强的业务线,而基于深厚的研发底蕴,本次展会中,东软医疗在CT性能方面再创突破。

突破边界,跑出国产创新“加速度”

一直以来,CT转速往往是衡量CT设备性能的核心标准,“CT转速0.01秒的提升可以让医生看到更清晰的心脏影像,推动临床科研的迭代升级”,东软医疗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运营官韩东龙在采访中表示。

在过往的数十年中,CT转速已经经历了由每圈1s向0.25s的迭代,但在本次展会中,东软医疗造出了“全球首台0.235s全身螺旋CT”——NeuViz Glory+耀世系列CT,其搭载了航空级一体化轻量结构设计的超音速平台与变速回旋驱动系统,可实现在保留标准口径(72mm)的条件下,将CT的转速缩短至0.235s,突破行业边界。

全球首台0.235s全身螺旋CT

耀世系列CT

除了转速突破,NeuViz Glory+耀世系列CT还搭载了创新的NeuAI平台,实现了从患者摆位、扫描、重建到诊断全流程智能工作流,大幅提升医生工作效率,优化图像质量,有效降低辐射。

越级而立,重塑“大影像”行业格局

创新成就价值,落到实处,国产品牌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终将帮助国产品牌实现“越级”。这一点,在东软医疗核心的磁共振板块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磁体为例,限于工艺和技术水平,目前国产磁体主要集中于1.5T领域,但在2021年7月,东软医疗成功研发出3.01T超导磁体,其配搭自主研发的光纤分布式谱仪和内嵌冷却梯度系统,真正让国产品牌正式迈向高性能3T磁共振市场。

除核心技术突围外,目前,东软医疗已经实现了磁共振全域自主研发。以展会发布的1.5T磁共振——NeuMR Rena盛名为例,它基于东软医疗全新打造的「无界平台」,首次实现了谱仪、磁体、梯度、射频等所有核心部件的全部自主研发设计,凭借高性能软硬件配置和先进的临床应用,实现了1.5T磁共振向「准3T」的越级,即保障设备在实现稳定高质量成像的同时,媲美3T性能。

中国首款全自研光纤分布磁共振

NeuMR Rena盛名

反哺临床,让中国科研站上“世界中心”

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往往也对行业科研的发展水平起到关键作用。以磁共振为例:如谱仪,其关联磁共振系统中实时反馈、灵活的序列扫描循环控制等关键控制技术,往往对临床科研反馈起到关键作用。如梯度系统,其功率大小、编码水平均与磁共振成像质量紧密相连,如果没有高性能梯度,很多科研序列根本无法开展。

因此,唯有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在临床科研方面更加自由。“作为一个国产公司,我们不仅是销售设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义务——让中国的医生更懂磁共振”,东软医疗磁共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李英飒在媒体采访中的话语掷地有声。

东软医疗NeuMR Rena盛名的诞生,正是秉承着这样的使命。其搭载国内首创的光纤分布式谱仪,全数字梯度链、AIM射频链和一系列先进应用,让临床科研更自主,未来也势必将助力中国科研水平站上新高度。

03

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创新涌动的背后,是思想的力量。迈进“十四五”的冲刺阶段,中国医院正在积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速,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国产替代”号角也全面吹响。

政策层层加码

国产高端设备迎来红利期

今年1月,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明确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专科水平。在国家政策导向下,2023年超过20个省(市、自治区)将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列入2023年工作计划;

今年3月,《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正式下发,明确3000万元以下的64排及以上CT和1.5T及以上磁共振等医疗设备都不再需要配置许可证,利好国产替代;

今年4月,浙江省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由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药监局,全面落实支持首台(套)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经遴选纳入国产大型医用设备省级推广应用;

面对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东软医疗已全面就绪、蓄势待发:

在MDaaS展区,东软医疗展示了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构建的医疗数据服务平台,其既可提供基于智能影像云的电子胶片、AI辅助诊断、远程诊断等服务,还可提供脑卒中、呼吸等专科化临床解决方案。

东软医疗MDaaS平台

特别是东软医疗全国首个获批NMPA三类证的脑缺血图像辅助评估软件NeuBrainCARE,可在90秒内自动完成组织窗评估,有效提升专科诊疗能力,深度赋能我国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建设发展。

同时,聚焦医院多中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此次展会东软医疗专门在展台设置“一站式急诊急救解决方案”演示沙盘,从“一横一纵”两个角度诠释“大平台、一站式、多中心”的建设理念:

横向延展

打造面向卒中、胸痛等急诊急救场景的一站式诊疗平台,使超高端CT与DSA实现从硬件到操作系统的一体化集成,进行多模态数据的调用、融合,大幅提升院内救治效率。同时结合智能工具和平台、专业能力培训等,帮助临床医生和技师提升诊疗能力。

纵向深入

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支撑急诊救治流程的规范化和一体化,构建从院前急救到院中的急诊分诊、绿道管理,再到院后康复随访和质控上报的全病程管理和协同合作系统,降低急救流程中的随机性,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并改善预后。

一站式急诊急救解决方案

解码东软,也是在观察中国。今天的中国医疗产业,已然由高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站在更高的发展起点,国产品牌该如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创新支撑?东软医疗已然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九万里风鹏正举。相信在下一个十年,东软医疗这支国产之光,将在全球医疗科技创新浪潮中持续闪亮,指引国产创新走进新篇章。

MRI、CT、影像、IVD、医院信息状况......

最新研究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