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碘克沙醇的浓度是多少 壹生资讯

壹生资讯

2023-12-26 09: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碘对比剂是目前影像学诊断中最常用的对比剂之一,广泛应用于CT增强扫描、心脑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测技术中。随着设备的进步和显影清晰度的提高,临床上对碘对比剂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重视度和要求。本报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孝主任药师,结合目前的前沿研究、诊疗指南和指导文件,从碘对比剂安全性角度分享真知灼见。

加强药学监测,保障用药安全

目前临床应用的含碘对比剂的基本结构是3-乙酰-2,4,6-三苯甲酸,为含3个碘的苯环。碘对比剂种类较多,依照不同性质可以分为单体和二聚体对比剂,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对比剂,高渗、次高渗和等渗对比剂。碘对比剂的合理规范应用不仅关系到显影质量,影响诊断与评估结果,同时还涉及患者安全性,包括过敏反应、肾脏安全性等。由于碘比对剂按照药品进行管理,因此其临床应用也与其他药物一样强调“安全”与“获益”的平衡。对比剂的安全性是临床首要考虑因素,没有安全性,无从谈及显影质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中强调,各级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药品使用监测数据,作为用药目录遴选、药品临床合理使用、提供药学服务等的重要依据。随着药品集中釆购步入常态化、制度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安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指出需加强药品抽检和不良反应监测。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一年一度组织编撰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是全面反映我国历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从而提升安全用药水平和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权威文件。最新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2020年诊断用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排名前3位的药品是碘克沙醇(38.9%)、碘海醇(20.0%)和碘佛醇(11.4%);诊断用药严重报告数量排名前3位的药品也分别是碘克沙醇、碘海醇和碘佛醇。这些权威数据为碘对比剂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循证改写指南,数据改变实践

超敏反应:基因预测尚不可及,规避风险为“明智之举”

超敏反应和对比剂使用后急性肾损伤(Post-contrast Acute Kidney Injury,PC-AKI)是碘对比剂临床应用中医生、药师、护士都十分警觉和关注的不良反应,但是既往缺乏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数据来说明不同对比剂间的差异。2019年,一项韩国多中心注册研究共纳入了196081例使用碘对比剂的患者,研究发现超敏反应总发生率仅为0.73%,且不同对比剂之间确实存在差异;在纳入分析的7种碘对比剂中,碘普罗胺的超敏反应发生率最低(0.37%),较碘海醇(0.62%)约低1.7倍,较碘克沙醇(0.99%)约低2.7倍。这一基于东亚人群的大样本临床研究结果与我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0年)》数据高度一致。此外,2018年的一项研究则探索了对既往发生轻度过敏人群使用不同碘对比剂替换给药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对于之前发生过对碘海醇、碘帕醇和碘比醇过敏的患者,在后续检查中替换为碘普罗胺的替换策略可有效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这一研究证明了不同碘对比剂的安全性不同,同时逬一步指出了临床进行多样化碘对比剂替换使用策略的必要性。此外,韩国纳入19万例受试者的真实世界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碘对比剂相关超敏反应家族史是独立预测因子,这一结果说明受试者对碘对比剂的过敏具有潜在的遗传易感性和人群差异。

2020年韩国学者钟秀杰(Soo Jie Chung)的一项研究为碘对比剂过敏反应的基因预测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佐证。该研究共纳入47例碘对比剂过敏反应患者,结果显示,与健康韩国人相比,碘对比剂过敏患者的HLA-B*52:01、C*12:02和DRB1*15:02基因突变率显著更高,尤其是HLA-DRB*15:02的突变率约达到健康人群的5倍(34.0% vs 6.6%, OR=7.306),且在碘海醇过敏患者中最为显著(OR=16.516, 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