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同步带轮的计算公式算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皮带轮设计计算 各类同步带轮的计算公式算法

各类同步带轮的计算公式算法

#各类同步带轮的计算公式算法|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L’ :近似皮带节线长 C  : 两轴的中心距 Dp : 大带轮的节径 dp : 小带轮节径

中心距的确定 

B= L – 1.57 (Dp + dp) L: 皮带节线长

带轮径向允许跳动量(单位:MM)表3

带轮外径

允许跳值

≤203.20

0.13

>203.20

0.13+[(带轮外径-203.20)x0.005]

 

 

圆弧齿轮传动设计步骤:

1) 简化设计:根据齿轮传动的传动功率、输入转速、传动比等条件,确定中心距、模数等主要参数。如果中心距、模数已知,可跳过这一步。

2) 几何设计计算:设计和计算齿轮的基本参数,并进行几何尺寸计算。

3) 强度校核:在基本参数确定后,进行精确的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校核。

4) 如果校核不满足强度要求,可以返回

带轮端面允许跳动量公差(单位:MM)表2

带轮外径

允许跳动量

≤101.60

0.1

>101.60~254.00

带轮外径x0.001

>254.00

0.25+[(带轮外径-254.00)x0.005]

 

梯形齿同步带、轮选型圈 

 

 

 

额定功率KW

T形齿同步带、轮选型图 

额定功率KW  

HTD型(圆弧形齿)同步带、轮选型图

 

同步带的选型方法

步骤:确定设计时的必要条件

1、机械种类

2、传动动力

3、负载变动程度

4、1日工作时间

5、小带轮的转速

6、旋转比(大带轮齿数/小带轮齿数)

7、暂定轴间距

8、带轮直径极限

9、其他使用条件 【步骤2-a】 计算设计动力……MXL/XL/L/H/S□M/MTS□M系列时 ●设计动力(Pd)=传动动力(Pt) M过负载系数(Ks) ·请根据原动机额定动力计算传动动力(Pt)。(原本根据施加在皮带上的实际负载进行计算较为理想) ·过负载系数(Ks)=Ko+Kr+Ki Ko: 负载补偿系数(表1) Kr: 旋转比补偿系数(表2) Ki: 惰轮补偿系数(表3)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