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差点淹死的奥运游泳选手,拿了倒数第一,却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皇马对巴萨的比赛 这个差点淹死的奥运游泳选手,拿了倒数第一,却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这个差点淹死的奥运游泳选手,拿了倒数第一,却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2023-11-17 12: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最近,大家都在关注东京奥运会的动态:谁又拿了金牌,哪个国家又夺得第一。

  直到东方君落笔之时,中国已经拿到了6块金牌,暂列世界第一。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令人唏嘘不已的新闻,比如乌干达代表团的一名运动员,留下了一个纸条后失踪了。

  这名失踪的运动员名叫塞基托莱科,他在酒店房间留下“乌干达生活很苦”“想在日本工作”的纸条后失踪,最终被日本警方找回,并在一场比赛都没有参加的情况下被遣送回国。

  的确,乌干达是世界上最贫困落后的国家之一,很多民众连饭都吃不饱,就连奥运冠军的状况都好不到哪去。国家好不容易培养出了四名参加奥运的选手,可别说夺冠了,能安全回国都是幸运。

  这名选手的“临阵脱逃”,从某种角度上是让人觉得可怜的。

  但是这种行为,确实称不上奥林匹克运动精神。

  不断地追逐梦想,变得“更快、更高、更强”,哪怕遇到困难也绝不放弃,拼搏到最后一刻,为自己的国家、为自己争得一份荣光,这才是运动员该有的气度。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个在奥运会上穿着二手泳裤、大T恤、差点被水淹死却坚强游完全程的黑人小伙子,被人们称为英雄——他让人们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奥运精神。

  “旱鸭子”成了游泳选手

  埃里克·穆萨巴尼(Eric Moussambani)是来自赤道几内亚的黑人小伙。

  赤道几内亚是一个非洲的小国,虽然盛产石油,但绝大多数收入都掌握在政府和集团手中,国民总体经济收入仍然处于贫困状态。

  埃里克就和大多数人一样,住在贫民窟里。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从广播中听到国家在紧急招募游泳运动员。原来,2000年悉尼奥运会为了推动非洲的水上运动,分给了他们一个水上项目的参赛资格。

  其实我很想问,在一个国民运动是足球、干旱缺水的非洲贫穷小国,大力推广水上运动,这合理吗?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名额就一个,机会难得,埃里克就去国家体育总局报了名。哦对了,这个体育局还是临时搭建的。

  万万没想到,报名的就他一个。于是理所应当的,埃里克成为了赤道几内亚唯一一个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游泳比赛的选手。

  住在贫民窟中的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运动员,会参加奥运会,会代表国家去比赛游泳。毕竟……他是个旱鸭子,从来没下过水。

   备战奥运

  不管怎样,来都来了!

  在勇闯悉尼奥运会之前,他还有8个月的宝贵训练时间。可是,别说奥运会标准泳池了,整个国家连一个专业的泳池都找不到。

  埃里克在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之前从来没有游过泳,而且也找不到合适的场地,只能去一家私人酒店游泳池去练习,大概13米长的样子。

  而且这家酒店有营业时间的,所以他每周只能自己学着游三个小时。其他的时间,他就去找当地的渔民教他游泳。当然,一点都不专业。

  埃里克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I started swimming when I left school. We didn’t have a swimming pool. We didn’t have anything, and I went to train at a private hotel pool that was about 13 metres long I think.

  “我离开学校后,就开始练习游泳了。我们没有游泳池。我们什么都没有,只能找到一家酒店的私人游泳池训练,我想大概有13米长。

  “I trained on my own and I had no swimming experience. The pool was only available from 5am to 6am and I was only able to train for three hours a week. I used to go swimming in rivers and the sea too, though. The fishermen would tell me how to use my legs and how to swim. There was nothing professional about it at all.”

  “我是自己训练的,丝毫没有游泳经验。游泳池只在早上5点到6点开放,我每周只能训练3个小时。所以,我在其他时间也去河里和海里游泳。渔民会告诉我如何使用我的腿,教我如何游泳。当然这一点也不专业。”

  8个月的时间,他终于能一口气游个差不多50米,但是对换气还不是很熟悉,“我不知道怎么换气。”

  可是,临出发5天之前,他们不太靠谱的国家体育部门又告诉了他一个小惊喜:我们给你报错项目了,原来跟你说的50米自由泳,好像给报成了100米……

  那也没办法,毕竟来都来了。

  那是埃里克第一次出国,他回忆到,“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悉尼或澳大利亚,这是我第一次出国。这趟旅行花了三天时间,中途有很多停留。”

  奥运村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尤其是悉尼的奥运游泳馆里那个长达50米的游泳赛道,让他深感震撼——那是埃里克生平第一次见到如此宽阔到“可怕”的赛道。

  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要代表自己的国家去比赛游泳。

  他逼着自己适应如此宽大的赛道,围观其他国家的专业选手的训练,“那里有南非和美国的游泳选手,我就观察他们是怎么打腿的,怎么使用技巧的,然后向他们讨教。”

   一个人的比赛

  终于到了预赛当天,他与其他两个非洲国家的选手分到了一起。悉尼奥运会的全方位镜头,完美记录下了他的“滑稽”穿着:黄色的宽大T恤、黑色的长裤。与其他选手的专业泳裤相比,显得过于“保守”了。

  他的穿着惹得全场哄堂大笑,一位南非的教练没忍住问了他一句,才知道他根本就没有泳裤!好心的教练当场借给他一条泳裤和泳镜,这才让他顺利出场。

  然后,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其他两个非洲选手同样非常紧张,双双抢跳,只留下埃里克一人站在跳水台上呆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两个对手被淘汰,这场比赛就只剩下埃里克一个人。只要他能游进最低标准1分10秒,他就成功了。

  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的奥运比赛,也是一场孤身一人的战斗——他的对手,只有他自己。

  随着一声枪响,埃里克跳进了这个宽阔的泳池。

  在最开始的50米,他游得很好,这是他刻苦训练8个月的成果。

  可是游了一半之后,他的状态就不对了。他的速度越来越慢,动作也逐渐从标准的姿势变成乱扑腾的状态。很明显,他体力严重不支了。

  泳道长得好像没有终点。

  他还没怎么学会换气,也没剩下多少体力了,只是在一米一米地往前“挣扎”着。

  先前还是一片嘘声的场馆,逐渐变成了为他加油鼓劲的呐喊。观众们看到了这个非洲小伙子的努力,他在努力地完成比赛,努力去够那个属于他自己的终点线。

  赛后,埃里克回忆起他在水中的思绪,“就在那时,我开始听到人群的尖叫和叫喊,鼓励我‘加油,加油,加油’。它给了我完成比赛的力量,当我碰到墙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哦,我做到了’。”

  埃里克说:

   “It was then that I started to hear the crowd screaming and shouting, encouraging me to ‘Go, go, go’. It gave me the strength to finish, and when I touched the wall I said to myself: ‘Oh, I’ve done it’.

  “就在那时,我开始听到人群的尖叫和叫喊,鼓励我‘加油,加油,加油’。它给了我完成比赛的力量,当我碰到墙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哦,我做到了’。”

  “I was the first swimmer from my country to compete in the 100m freestyle in a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 was so happy with that achievement, even if my time of 1:52 was not very good. The Olympic spirit is all about taking part, and I think it’s that strength and spirit that made me famous.”   

  “我是我们国家第一个参加100米自由泳国际比赛的运动员,我很高兴,即使我1:52的成绩不是很好。奥运精神就是重在参与,我想正是这种力量和精神才让我广为人知吧。”

  回到赤道几内亚,埃里克并没有收获到什么奖赏,也没有几个人看到他在奥运会上的表现,毕竟电视普及率还不到10%。他仍然是那个住在贫民窟的年轻人。

  很多媒体和企业想要利用他的这段传奇经历与他合作,也被他拒之门外,因为他已经拥有了一个梦想:他想要再次跳入奥运会的泳道中,用自己最棒的成绩给祖国一个满意的答卷。

  可是,他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在雅典奥运会开始之前,赤道几内亚国家队以护照上的照片不合规为由,把他开除了。不是照片的问题。埃里克很清楚,国家运动总局只是不愿意为了他一个人建造游泳池。

  一个容积为2000吨的泳池,仅仅消毒、换水,每月就需要几十万的成本。对非洲国家而言,相比传统的优势项目长跑,练习游泳的性价比显然太低。 

  埃里克没有放弃,2006年,他把最好成绩进一步提高到了53秒以内,但两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他还是没能参加。

  但埃里克和泳池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2012年,他成为了赤道几内亚国家游泳队的教练,准确地说,是兼职教练——他的主业是IT工程师。

  在20年前埃里克参加奥运会时,赤道几内亚全国连一个奥运标准泳池都没有,今天已经有两个了。这次东京奥运会,赤道几内亚共派出了五名运动员,其中就有一位游泳运动员。

  说到“一个人代表国家参加奥运比赛”,很多网友提到了我们的“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1908年,《新青年》杂志向全国人发出了三连问:“中国人什么时候可以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在奥运会上获得一枚奖牌?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一届奥运会?”

  1932年,刘长春成为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他也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电影原型。

  临行前,上海新闻界、体育界及团体为刘长春饯行,将近2000人出席,他搭乘邮轮经过3个星期的航行终于到达洛杉矶,但因为体力备受影响,参加的两个项目都只拿了最后一名,没有晋级。

  比赛结束后,他甚至因为没有路费而无法回国,还是在华侨的捐助下才回到中国。

  当时的报纸这样写到:

  “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不管是哪个国家,不管再怎么积贫积弱、穷困潦倒,都有热爱运动的一批人,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一个参赛名额,去争得一份荣光。

  哪怕是最后一名,哪怕是被世人诋毁,既然我站到了赛道上,就拼尽全力跑完全程。

  正因为我们经历过,才更明白这种精神有多难得。

  这就是永恒不灭的奥林匹克精神。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清华00后女生为中国夺得奥运会首金!网友:她放了个暑假,顺便拿了个金牌。

  “超级变变变” 成东京开幕式最佳?但其实这个表演别有深意……

  河南雨灾,小学管乐团给滞留旅客演奏《我和我的祖国》:这就是中国式的浪漫!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