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多达80种性别,但在生理学上只有五种,分别是哪五种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生理学 欧洲多达80种性别,但在生理学上只有五种,分别是哪五种呢?

欧洲多达80种性别,但在生理学上只有五种,分别是哪五种呢?

2023-04-02 17: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俄罗斯的外交部长叫拉罗拉夫,他在12月7日的国际论坛上,吐槽欧洲有80多种性别,多到没办法区分男女厕所。

80多种性别确实太过夸张,多半是西方“白左”搞出来的东西,他们根据人的心理来划分性别。

比如认为自己没有性别,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有的人认为自己具有两种性别,既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

还有什么顺性男、顺性女、女变男、男变女等等,就是根据自身想法来定义性别,反正我是觉得相当复杂,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百度一下。

其实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确实不只是男女两种性别,严格按照生物学来划分,人类一共有5种性别,分别是男、偏男、双性人、女、偏女。

五种性别也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这么多种性别是怎么来的呢?

本广告真实有效,欢迎来点赞和打假!

在科技没那么发达的古代,性别一般根据生殖器来划分,男的就是男的女的就是女的,如果你觉得还有第三种性别,很有可能被别人当做神经病。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真核生物具有染色体,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控制身体的发育,性染色体控制生物的性别。

人类一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有44条常染色体,剩下两条就是控制性别的性染色体,通常用X和Y来表示。男性是XY女性是XX。

根据遗传学的规律,父母各自提供一半的基因给后代,因此母亲会提供一条X染色体,而父亲提供的是X或Y染色体。

Y染色体上具有SRY基因,它是受精卵发育成男性的关键,比如抑制卵巢形成和促进睾丸发育。

所以生男生女是由男性决定,电视里重男轻女的恶婆婆,怪儿媳妇儿生不出来儿子,其实是不科学的做法,她应该把矛头对准自家儿子。

另外,卵细胞在受精的那一刻,胎儿的性别就已经决定,如果有人告诉你可以更换性别,那一定是骗子。

因为性别无法通过任何手段改变,强行干预只会把孩子带入深渊。比如曾经的“生男神药”转胎丸,传闻吃一颗就可以把女婴变成男婴。

这其实就是某种激素药,在胎儿还没有发育定型的时候,通过激素刺激胎儿发育出男性特征,比如发育出男性生殖器。

但男性特征只是在表面,做基因检测仍是XX染色体,即便当做男孩子养大,他也是没有生育能力的,甚至有可能成为双性别的畸形儿。

不过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女性对社会和家庭的贡献不比男性差,所以生男生女一个样,相信不会有人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

那么再回到今天的主题,胎儿的性别被染色体所决定,在正常的情况下,XY染色体会发育成男性,XX染色体就会发育成女性。

但是在受精卵发育的前1到3个月里,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导致胎儿的性别出现异常。

第一种是双性人性别。

如果受精卵是XY染色体,但是SRY基因出现异常,无法抑制女性生殖系统的发育,胎儿就有可能发育成双性人。

第二种偏男性别,主要有两种原因。

第一种是XY染色体,X上的AR基因是产生雄激素受体的关键,如果AR基因产生突变或失去作用,雄激素难以作用于胎儿,这种情况就叫做偏男性别。

第二种是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导致性染色体为XXY,这种情况会导致雄激素分泌不足,这种也被称为偏男性别。

偏男性别的人大多没有生育能力,由于雄激素分泌过少或难以起到作用,他们在青春期会出现女性的第二性征,比如乳房发育等等。

第三种是偏女性别,也有多种情况会出现。

最常见的是X型偏女,在新生儿中的占比为万分之一,X型偏女的体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会导致卵巢和外生殖器发育不全。

比如真性石女就是X型偏女,她们可以通过手术变成正常女性,但是大多也没有生育能力。

在过去的30多年里,性别异常还给奥运来带来不小的难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XY型的双性人,由于只具有女性生殖器,她可以参加女子运动项目,但是Y染色体让她具备男性特征,体质肯定比一般女性更有优势,这就不存在公平这一说。

所以从1968年开始,国际奥委会开始检测女运动的血液,查看其体内是否有Y染色体,最终检测结果表明,每400个女运动员就有一个有Y染色体。

到了1999年,国际奥委会取消了染色体检测,即便你是XY型的双性人,也可以被分到女子运动组。

比如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女子组800米的冠军叫卡斯特尔·塞门亚,她就是典型的双性人,没有子宫和卵巢,但同时具有男女两种生殖器。

因为在现代社会来说,生理性别的划分已经不重要了,人们更看重心理性别的选择,同时也可以自由选择性别。即便是变性人也值得被尊重。

但是欧洲80种性别过于夸张,我实在有些难以理解!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