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太后早就发现双生子破绽,为什么不揭穿?真不愧是老狐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甄嬛传太后照片 甄嬛传:太后早就发现双生子破绽,为什么不揭穿?真不愧是老狐狸

甄嬛传:太后早就发现双生子破绽,为什么不揭穿?真不愧是老狐狸

2023-04-02 23: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甄嬛黑化归来

  网友们又脑洞大开了!被盘出包浆的《甄嬛传》中,又发现了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

  甄嬛怀着双生子再次归来,而上一届的“宫斗冠军”乌雅太后,其实早就发现了端倪!

  那么她为什么不揭穿甄嬛呢?其实太后是个妥妥的老狐狸。

  

  甄嬛在凌云峰时应该是她最快乐的一段日子,原本以为她能跟果郡王相守了,谁知传来了果郡王过世的消息。

  备受打击的甄嬛还没能接受现实,谁知又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心情起起落落之后,最终她决定生下孩子。

  除了想要保住孩子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她知道果郡王的死有蹊跷,如果想要报仇,唯一的出路就是重新回宫。

  

  这一点也难不倒甄嬛,她设计让皇帝跟自己“旧情重燃”,然后以“钮祜禄氏”的身份王者归来,正式开始了黑化的路程。

  虽然甄嬛的怀孕让皇上高兴不已,但是此时甄嬛要面临的问题是,孩子并不是皇上的,中间有一个月的时间差,甄嬛最后真的瞒天过海了吗?

  其实太后也并不是第一次就发现了,她是在三次的试探中才发现了端倪,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第一次试探时,甄嬛刚刚回宫,太后召见了甄嬛,当着皇帝的面她这样问甄嬛:

  “熹妃的肚子看起来,要比寻常快五个月的肚子大些”

  如果是以前的甄嬛可能会因为慌张而露出端倪,但是现在她是钮祜禄·甄嬛,于是她佯装一脸幸福地回答道:

  “太医说臣妾怀的是双生胎。”

  

  这句话无疑是暂时解决了太后的疑虑,此时太后只是试探,心底也并没有真切的怀疑理由,听到甄嬛这么说,她只能暂时按下不表,只是让太医再去诊脉。

  太后能够笑到今天,也是从残忍的宫斗中脱颖而出的,她面上看着慈祥实际上心如明镜,太后看重的是皇家血脉,她不容许任何人钻空子。

  巧合的是,甄嬛怀的真的是双生子,肚子比正常人的大一些的确能理解。

  

  太医诊断过后,也确定了她没有撒谎,太后面上露出了期待的神情,那么她真的相信了吗?其实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要是太后真的这么单纯,她绝对笑不到最后。

  从太后宫中走出来的甄嬛表面镇定,实则内心充满了紧迫感,这一次能过关是勉强,如果不实施行动,暴露是迟早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皇帝表面不动声色,内里却生性多疑,她必须要彻底打消皇上怀疑的念头。

  那么眼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生产时解决这一个月的时差!

  

  

太后多次试探,到底怀疑吗?

  甄嬛略施小计,就能让她的孩子名正言顺地出生了。

  这天晚上她在半路上被猫冲撞,因此“早产”成功诞下一对龙凤胎,这一下就堵住了后宫的悠悠众口,也解释了为什么她的肚子比别人要大一些。

  皇帝也彻底打消了疑虑,满心沉浸在喜得爱子的心情中,但是太后却还惦记着一件事:关于甄嬛生的到底是不是皇帝的孩子,她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很快,太后的第二次试探又来了。

  

  这天太后派出了自己身边的姑姑——竹息来探望甄嬛,当她看到皇帝的时候立刻说道:“奴婢奉太后之命,来看一看小阿哥跟小公主。”

  这原本一点问题也没有,太后喜得孙儿,派人来看一看是应当的,所以没有人怀疑太后还抱着别的目的。

  竹息看后立马喜笑颜开说道:“小阿哥与小公主,眉眼之间很像熹妃娘娘。”

  这句话就很有深意了。

  

  天下以皇上为尊,一个婢女来看望的是皇子皇女,倘若是祝福的话语,理应以皇上为先,说小阿哥小公主像皇上才正常。

  而竹息这带有深意的话明显是在说:阿哥公主像亲娘我能确定,像不像亲爹我可不敢说。

  竹息看完后回去给太后复命,也许是太后还是不放心,所以她决定自己看看,当两个孩子被抱到太后跟前时,太后的确喜笑颜开。

  膝下添了儿孙没有谁不高兴,但是高兴归高兴,她还是让人把小阿哥抱到跟前来看,然而看完以后,太后又说了一句很有深意的话:

  “白白嫩嫩的,不像皇上,生下来黑黢黢的。”

  

  这句话也非常耐人寻味。

  如果太后是真心高兴,何况刚刚竹息才回禀她“孩子像熹妃”,要是太后真的没有疑虑,她的反应怎么可能是“阿哥不像皇帝”呢?

  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太后在给皇帝提醒,而这一次她没有明确指出来,是因为没有证据,加上自己也只是有所怀疑,她更希望皇帝亲自去证实这件事。

  而当他们在讨论孩子的取名问题时,太后默认一个皇上取一个甄嬛取,而沈眉庄的孩子则由太后亲自取。

  沈眉庄陪伴太后许久,太后这一用意除了对沈眉庄的喜爱之情,还藏着另一层深意:她并不确定甄嬛生的是否是皇上的孩子,但是沈眉庄生的一定是。

  

  所以太后寄托更多希望的是沈眉庄的孩子。

  自从孩子出生后,皇上也彻底打消了疑虑,甄嬛也再次向皇上确认了这件事,这个难关算是彻底过去了。

  然而此时的甄嬛还不知道,针对这两个孩子的风波远远没有结束,就连生性多疑的皇帝都糊弄过去了,但是心思敏感的太后依旧没打消怀疑。

  而第三次试探,就是“滴血验亲”的名场面。

  这一次太后全程没有露面,她究竟是如何对甄嬛进行试探的呢?

  

  

太后为什么不揭发甄嬛?

  祺贵人信心满满地告发熹贵妃私通,然而依旧没能扳倒甄嬛。

  她与皇后联手,逼迫六阿哥与皇帝滴血验亲,然而当甄嬛听见祺贵人要告发的人是温太医时,甄嬛一霎就放开了紧握的双手,转而换了一幅玩味的表情。

  不得不说祺贵人真的是“聪明不足,蠢笨有余”,如果她并没有斩钉截铁地告诉私通之人是温太医,而是让皇上自己去寻找真相,到时会不会是另一个结果呢?

  更蠢笨的是,皇后为了万无一失还加了白矾,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皇后是六宫之主,为了扳倒甄嬛不顾体面,亲自下场卷进这场闹剧,而皇上生性多疑,他没有阻止皇后,也是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那么很多人忽略的一个问题是,这种皇家丑闻一旦泄露出去,整个皇室都会成为天下的笑柄,皇帝与皇后各怀心思所以没有阻止,那么后宫中谁来主持大局呢?

  一向以皇家为重的太后,这个时候为什么不出来阻止这场“丑事”呢?

  太后权力巨大,她在宫中遍布眼线,这么大的事就连慎备了都惊动了,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太后自始至终没露面呢?

  

  难道她因为岁数大了,不想再卷进是非了吗?

  事情当然不是这样的,她还在处心积虑得保住家族的地位,怎么会任由后宫丑事就这样闹大了呢?

  唯一的原因就是:太后也想确认自己的猜想是真是假。正是因为太后的默认,所以滴血验亲名场面“圆满完成”,

  虽然这一次算是彻底打消了众人的怀疑,太后也没有再多言,但是甄嬛在滴血验亲时百般阻拦,太后不一定没有察觉。

  

  那么为什么太后不现身直接说出怀疑呢?如果以太后的身份出面,想必真相很快就被揭穿。

  其实太后没有这么做,是因为她站在权力的顶峰,看到的远比常人要高得多。

  首先,太后要保住乌拉那拉家族,更要制衡皇后。

  皇后是她的亲侄女,当初进宫时就肩负着光耀乌拉那拉氏的重任,太后想要保住家族荣耀,就要保障皇后的地位。

  

  但是另一方面,皇后害死亲姐姐,害死皇上的众多皇子,这一点太后心知肚明,在她心中皇室的子嗣也是第一位的,所以她未免就对皇后心怀怨恨。

  太后既要保住皇后,又要制衡皇后,就需要找一个能跟她抗衡的人,而这个人就是甄嬛。

  甄嬛怀的是不是皇上的孩子不重要,总之她能确定应该是皇家骨肉,那么她就能容忍甄嬛存在,以此抗衡皇后。

  

  其次,甄嬛虽然有亲儿子,但是她还是铁了心扶持四阿哥上位,这就是太后想看到的,所以甄嬛怀的到底是不是皇上的孩子并不重要。

  太后不揭发甄嬛其实是双赢局面,甄嬛扶新君上位,太后保住皇家颜面,同时皇后也有人牵制住,反正她有先帝的遗诏在手,只要乌拉那拉氏的地位能确保,皇后是什么下场她并不关心。

  太后能成为“宫斗冠军”,肯定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糊弄过去的,只不过她有着极高的双商、深远的目光,这才在后宫中立足。

  

  那么甄嬛传你真的看懂了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