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声科技:为世界创造美好感知体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瑞声科技潘政民 瑞声科技:为世界创造美好感知体验

瑞声科技:为世界创造美好感知体验

2024-06-18 01: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企业综述

瑞声科技:为世界创造美好感知体验

全球每3部手机,就有一部手机中的零部件和解决方案来自瑞声科技。这家深圳企业正在为世界创造美好感知体验。

从生产闹钟蜂鸣器的小厂,到全球微型声学、精密光学、电磁传动等领域的头部企业,瑞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在深圳实现了华丽转身和完美逆袭。目前,瑞声科技在全球申请专利累计超1.4万件,年营业收入进入“百亿俱乐部”,跻身中国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被工信部认定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瑞声科技的生产线。

近日,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的“稳中求进向未来·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瑞声科技总部,领略这家企业以坚持不懈的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度走上冠军领奖台的风采。

全球建立18个研发中心

位于科技园瑞声科技大厦10楼的展厅,地方不大,公司最新的产品都陈列其中。

“这桌展示的微型声学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手机的扬声器和受话器,去年销售额达到85.8亿元。那桌展示的线性马达和精密结构件,去年销售收入有56.4亿元。”瑞声科技投资者关系部PR总监付玉良介绍说,这几年全球知名品牌手机发售的旗舰机,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瑞声科技的产品。

指甲盖大小的声学零部件,全球超过90%的智能旗舰手机都在使用;全球独家的WLG晶圆级玻璃镜片技术,为手机摄像头带来颠覆性变革;全球领先的X轴触控线性马达,几百种振动场景,让电子屏幕与人进行互动。

一个个微型零部件,凭借领先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车、AR/VR等人机交互领域,全球排名前六大手机品牌的供应商名单上,都有瑞声科技。

“不断的技术创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公司实现长远发展的源动力。”付玉良表示,公司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技术领先的竞争策略。瑞声科技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10%左右,已在全球建立了18个研发中心,拥有超过6300名研发人员。

精耕细作20余年,瑞声科技在微型声学、精密光学、电磁传动、MEMS传感器等领域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组合不断增长。目前瑞声科技的全球专利申请数量累计已超14000件,其中PCT国际专利量998件,全球排名第29位、全国排名第8位。

瑞声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微型声学、触觉反馈、MEMS麦克风三大领域被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与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等全球前六大手机品牌均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多次跻身中国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

视技术创新为“圭臬”

1993年,潘政民、吴春媛夫妇在深圳成立瑞声科技,主要研发生产微型声学器件,凭借质量和价格优势,市场份额不断上升。

1997年,瑞声迎来一次重大转折。当时的手机巨头摩托罗拉研发了一款新型手机,与手机配套的微型声响器需要重新设计,而摩托罗拉原有供应商却以投入产出比达不到预期而拒绝。

得知这个消息后,潘政民夫妇主动上门,经历数次挫折后,终于争取到一次合作机会。为了尽快开发出符合要求的产品,他们找到南京大学一位电声领域专家合作,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就攻克技术难关拿出方案,成功赢得订单,顺理成章地成为摩托罗拉声讯器件供应商。

从此以后,瑞声科技就将技术攻关和创新奉为“圭臬”,通过一系列战略决策,组建了研发梯队、整合产业链、推行自动化生产,为生产研发提供了全方位协助,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精密度。同时也为瑞声科技与三星、诺基亚和后来的苹果等全球一线手机品牌建立长久合作打下了基础。

把创新融入血脉的瑞声科技,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成为行业领跑者。

在张国平看来,瑞声科技一骑绝尘的关键,是追求卓越,永攀精密制造的高峰。瑞声科技一直致力于自主核心技术研发,在声学、光学、电磁传动、传感器等领域,全球专利申请量和份额均居世界前列。凭借无可挑剔的品质和富有竞争力的价格,赢得全球头部手机品牌的青睐。目前,瑞声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种类最齐全的声学元器件制造商。

开辟新赛道再创新优势

5G时代来临,“能拍电影的手机”将成为潮流,高像素、多镜片、多镜头、高变焦的摄像头也将成为手机标配。

“市场规模更大的光学业务,是集团未来战略布局方向和业务核心增长点之一,公司将积极推进光学产业全球布局。” 瑞声科技中国区副总裁徐斌表示。

早在2004年,瑞声科技就开始布局光学镜头业务,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行业波动,开拓新赛道来实现持续增长。瑞声科技先后投资Heptagon、Kaleido、I.Square等国际知名光学企业,获得晶圆级玻璃镜头制造能力,并通过国内外建设光学研发、模具制造中心,完成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布局。

瑞声科技的镜头产品。

十余年技术积累、数十亿元研发投入、一项又一项专利……瑞声科技在新赛道的优势明显。2019年,瑞声科技将旗下光学业务整合至控股子公司诚瑞光学,以便实现分拆上市。数据显示,2021年诚瑞光学镜头出货量达到5.4亿只,出货量及金额均居世界同行前列,在全球光学镜头厂商中排名前三。

眼下,瑞声科技正持续深耕微型声学、精密光学、电磁传动、MEMS半导体等业务板块,在确保智能手机市场较高占有率的同时,持续加强在智能汽车、智能家居、AR/VR等市场的拓展。

对话

徐斌:

追求做得更好一点 力争走得更前一点

2021年,全球首款搭载WLG玻塑混合镜头的手机正式发布,将手机成像从“塑料时代”推进到高品质的“玻璃时代”。这项WLG玻塑混合镜头技术的提供者,正是瑞声科技。

瑞声科技大楼。(均为企业供图)

在解码企业成长史时,瑞声科技中国区副总裁徐斌接受了记者采访,从“工匠精神”谈到未来愿景,极致科技之余,也浪漫满怀。

谈制造:制造企业的核心要素是“工匠精神”

问:作为深圳成长起来的精密制造龙头企业,您认为一家科技企业想要走出深圳、走向世界,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我们认为,一家科技企业、制造企业,应该具备的核心要素之一,正是“工匠精神”。

近几年,瑞声科技先后在微型声学、MEMS麦克风等领域,被评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这背后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一点,走得更前一点,坚持精工细作,精益求精”。

从最早的“中国制造”到现在的“中国智造”,“Made in China”正在被世界重新定义和认知,只有坚持“工匠精神”,并在这一指引下创新发展,才能让更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谈企业初衷:“为世界创造更美好感知体验”

问:瑞声科技从做蜂鸣器起家,走到如今的声学、光学等解决方案市场份额全球前列,这是一条很难的路,瑞声科技为何要走这样的道路?

答:1997年前后,当时的手机巨头摩托罗拉要做一个新型扬声器,我们通过艰苦努力接下了这个订单,正式进入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发展至今,瑞声科技已经覆盖了微型声学、精密光学、电磁传动、MEMS麦克风等业务模块,从事的都是链接人与世界,助力人们感知世界的相关领域。从赋能“人”的感知功能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公司的使命就是“为世界创造更美好的感知体验”,这是我们选择走这条路的初衷和目的。

“体验”是我们的关键词。企业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围绕“体验”展开,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谈战略布局:人工智能时代光学仍有广阔空间

问:瑞声科技一直在声学、光学、精密制造这个赛道钻研,很少跨界涉足其他领域,被外界认为“很保守”,您怎么看?

答:瑞声科技的定位和属性就是“科技制造”公司。它的生存发展之道,一定是沿着科技创新的道路,通过技术的迭代和优化,来更好地服务客户与消费者,从而创造价值,更好地为人类链接世界、感知世界提供助力。

从时间纵轴上看,瑞声科技是一家勇于开拓创新的公司。目前有声学、光学、电磁传动、MEMS麦克风、精密结构件五大业务,覆盖了手机、电脑、智能家居、智能汽车、AR/VR等众多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互感,智能感应、无人驾驶等技术快速普及,瑞声科技在声学、触控尤其是光学领域广泛覆盖,技术领先,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谈创业经验:努力奋斗终有收获

问:深圳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有很多人来到深圳创新创业,您能否给创业者一些建议?

答:瑞声科技成立至今快30年,正是而立之年,还处在艰苦创业的路上。深圳是一片不断诞生奇迹的创业热土,但创业一定是充满挫折和变数的曲折过程。创业不是“闯业”,而要基于市场需要和对未来的趋势判断,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在这个基础上,只要创业者心向光明,努力奋斗,就一定会有收获。

专家观点

张国平:要把核心技术握在自己手里

每一家企业,都有高质量发展的追求。瑞声科技的高质量发展实践无疑给其他企业很好的启示。

张国平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要明确定位——企业自身就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目前,深圳部分产业领域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甚至进入“无人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道路上没有捷径,核心技术需要坚定不移地自主创新,将核心技术掌握在企业手里,推动制造业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这也是瑞声科技从一家生产低端声学器件的小企业起步,短短20多年能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秘诀。二是坚决落实——将创新与产品相结合,积极为市场服务,“用产品说话”。将创新作为企业最大的竞争力,不断精益求精。同时围绕主业,构建技术应用场景,强化新技术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精准对接,将创新成果更加高效地完成市场转化,不断将产品延伸到多个领域,“让产品质量说话”,打开市场空间,推动企业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速度。

委员视角

夏俊:高质量发展 走出“样板路”

“瑞声科技为深圳企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样板路’。”参加调研的市政协常委、深圳市电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俊向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谈及瑞声科技在MEMS等领域取得成功的原因,夏俊认为,这得益于其一直坚持的创新驱动发展策略。瑞声科技实现从电路设计、晶圆制造、芯片封测、器件封装的全产业链国产化。在研发上的持续高投入,支撑了瑞声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电子信息行业如何在全球激烈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深圳市电子学会思考的问题。近日,深圳出台重磅政策,大规模布局“20+8”产业集群。夏俊表示,这给电子信息行业提供了指路明灯,“20+8”不单从产业链上进行固链、强链、补链,更主要是从各产业集群需要的生态环境上进行完善布局。

夏俊表示,希望电子信息行业能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以完善的产业政策,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打通创新要素循环的堵点,让企业能沉下心来做研发,踏踏实实搞经营,让深圳企业迸发更加强大的活力。

记者手记

心无旁骛 搞好主业

华为为什么能成功?任正非说,30多年来,华为从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到十几万人,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总能把这个“城墙口”攻开。

瑞声科技能成功的原因也是如此。

世界一流企业除了拥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必须有明确的主业,并且专注于主业来发展自己。

专注主业,心无旁骛。瑞声科技多年来不搞跨界,定位“科技制造”公司,持续朝着一个“城墙口”冲锋,终于迎来爆发。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技术领先的竞争策略,持续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瑞声科技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10%左右,在相关细分领域掌握超过1.4万件核心专利,是行业少有的可实现自主研发、自研装备、自动化生产、全流程一体化的高科技研发+制造企业。

唯有专注,才能专业。正因为专注,企业才能聚焦主业,将有限的资源和资金用在刀刃上,集中精力进行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瑞声科技大事记

1993年,瑞声科技在深圳成立,开启自研自产微型声学器件之路。

2005年,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2007年,研发并推出MEMS麦克风,助推新兴前沿技术在智能手机上大规模应用。

2008年,获全球五大手机供应商资质认证(LG、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索尼爱立信),迈入手机电子元器件主流供应商之列。推出世界首颗X轴触控马达。

2010年,投资丹麦影像体验创新公司Kaleido,孵化晶圆级非球面玻璃(WLG)加工技术。

2017年,推出超线性SLS声学平台,持续引领声学技术发展。

2018年,手机光学塑胶镜头年出货量突破1亿只,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20年,采用WLG晶圆级玻璃镜片的玻塑混合镜头在全球首次成功量产,带领智能手机进入成像体验新时代。获颁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70dB高信噪比MEMS麦克风首次实现全面国产化。

2021年,发布新声代产品“大师级扬声器”,对各基础技术进行全方位创新性革新。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中国制造类企业第一名,共有771件公开国际专利。

2022年,与全球光波导显示技术领导者Dispelix达成战略合作,正式进入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领域。

商报君精选

等你来pick→

原标题:《瑞声科技:为世界创造美好感知体验》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