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欧王室没有受到革命冲击而流血甚至垮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瑞典地理位置和国情 为什么北欧王室没有受到革命冲击而流血甚至垮台?

为什么北欧王室没有受到革命冲击而流血甚至垮台?

2023-11-15 10: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又得谈到北欧国家特殊的国情和社会发展了。我对瑞典比较了解,作为精瑞只谈一下瓦萨王朝以后的近现代瑞典。事实上瑞典在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建立起来了一套高度中央集权的整体,大贵族权力被剥夺和降格,地方大土地所有者很多因为天主教以及和丹麦的联系被清洗,尤其在南部作为丹麦故地的于施塔特和马尔默,统称斯科纳地区(Skane)。在这种情况下,皇家控制了三成的土地,剩下的两成归大地主阶级,人民拥有过半数的土地资源。而这在其他欧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也因此瑞典在瓦萨初期的农民暴动后就没有大的起义了。值得一提的是瓦萨王朝本身就是靠大起义上台的。下图是瑞典解放战争时期国王召集人民。

启蒙运动时期瑞典君主愈发专制,后来拿破仑的将军贝纳多特当上了新任瑞典国王,瑞典开始了缓慢的工业化。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和渔业国,瑞典早期的资本主义发展相当失败,十九世纪中期经历了类似爱尔兰的大饥荒,大量下层农民移居北美,成了北欧裔美国人的来源,其中大多数人的姓氏是安德森(Anderson),约翰松(Johansson)和索尔伯格(solberg )。

一战以后受到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瑞典也经历了大规模反对保守党派的工人运动,社会民主党开始逐渐掌权,并最终在大萧条以后确立了霸主地位。社会民主党在冷战时期实践了部分市场社会主义的信条,瑞典尽管只有少数国家独资的国营企业,但是几间间接收政府监管和扶持的国营企业控制了市场经济的大部分份额(过五成),然后和余下的大资产阶级,小贵族保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在这种经济结构下,福利社会成了一种高效而不是低效的经济系统,完全有别于西欧的莱茵模式(比如联邦德国经济部长路德维希艾哈德所以发明的社会市场经济)。也由于瑞典社会民主党和其投资的国营企业足够强大,瑞典经济并不像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完全依赖于大企业,国王也在大部分时间保持沉默是金的原则,除了另一个答主提到的二战。另一个瑞典政府强大的原因是军方,工会,左翼教会和社民党的密切联系,使得瑞典没有出现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军人支持右翼政党的情况,也赋予了政府大规模税收的底气。瑞典社民党这种巧妙地妥协类似光荣革命后的英国资产阶级和君权以及地主阶级的联合。最后在冷战时期瑞典国家安全部滴水不漏的严密监控避免了几次分别由美苏两国支持的颠覆,也把极端共和主义者试图进行的政治诉求给压制下来。(英格玛伯格曼就因为莫须有的的“偷漏税”被时任社民党调查员逮捕)1975修宪法以后大部分共和主义者意识到共和制不适合瑞典,激进派的支持率也大幅度减少,社民党上层直接放弃了共和主义。良好的产业和稳健的经济结构避免了大规模的不满,瑞典王室在见证了左翼政党强大以后也一改过往偏袒右翼保守主义者的立场,转而支持中左派。这些变化尤其发生在当帕尔梅彻底放弃共和制以后。上述因素基本都保障了王室的利益不受侵犯,直到十年前的大规模国企腐败案以后打倒王室的呼声才重见于瑞典,只是完全不成气候。久而久之,历史因素使得瑞典王室成为国家的象征,也很少有实际上的东西能潜在的威胁王室的存留。另外王室在瑞典的津贴有限,所以瑞典王室保持低调处世的态度,很少有大新闻。也许是民族特性使然,瑞典社民党主席们的穿着也很普通,很少使用豪车,而那些服务于他们的大型国有企业总裁也很少有绯闻。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瑞典市场份额占了百分之二十八,被誉为瑞典经济支柱(类似王健林马云)的瓦伦堡家族也奉行“存在,不可见”的原则。上层这种谦卑的态度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皇室置身于风暴之中。我一四年去瑞典的时候曾今特地经过斯德哥尔摩中心区,没有发现贝纳多特家族国王的塑像,只在一个广场看到了瑞典第一个社民首相亚马尔布兰亭(Hjamar Branting)的浮雕。听当地的一个留学生说,皇室现在的作用基本只在特定的国家庆典有所体现。

图为男神帕尔梅吸烟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