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电子病历,好处不少但面临信息保护挑战丨快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现在病历是全国联网吗 全国统一电子病历,好处不少但面临信息保护挑战丨快评

全国统一电子病历,好处不少但面临信息保护挑战丨快评

2024-04-13 21: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视觉中国/图)

很多在多家医院看过病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医生问起之前在其他医院做过什么检查和治疗时,往往是一片茫然。这时候很多人都会想,为什么这些早就电子化的信息不能在医院之间共享呢?

有全国人大代表也提出了这个问题。近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公布的对代表建议的回复表示,正在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信息标准体系,并逐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医疗信息电子化,为老百姓看病带来了不少好处。卫健委在答复中提到,全国有2200多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信息互通共享,其实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大多数医院,包括县级医院(通常是二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一般是一级医院)都对诊疗信息进行了电子化,病历、检查结果等在本医院内部实现了互通共享。互通共享后,病人的各项检查结果作出后,医生就可以第一时间在电脑上看到,而不用像以前那样要拿到实体的检查报告才能进行下一步诊疗。医生也可以看到病人之前在本院的诊疗信息,从而可以更全面地掌握病史,更好地进行诊断。

但是目前医疗信息的互通一般还只限于本医院内部,医院之间不能共享。病人换一家医院就诊,如果没有自己带之前的病历,新医院的医生就无从知道病人之前的疾病和诊断情况,一般需要把各项检查从头再做一遍,从头开始进行诊断。不了解病人的病史,不仅会降低诊疗的效率,甚至可能带来风险,比如不了解过敏史而使用了病人会过敏的药物。如果有全国统一互联互通的电子病历,医生能够看到病人的病史和过往的诊疗情况,会极大提高诊疗效率。

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数据库,也是远程医疗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有了统一病历数据库,就可能实现就近做医学检查,而由异地的医疗专家进行诊断等远程医疗模式。这可能对缓解医疗资源失衡有一定的作用。统一病历数据库也会为医学大数据分析带来更大的潜力,研究人员可以更容易获得疾病的发病率、地区分布等数据,有助于作出更精确的研究结果。

统一集中的电子病历数据库当然也可能带来很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对隐私泄露的担忧。医疗健康信息是每个人最重要的隐私信息之一。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医疗健康信息被列为敏感个人信息,需要特别的保护措施。在病历分散在各医院的情况下,每个医院所保存的病人医疗信息都是有限的,即使发生泄露,也只有一部分信息。而一旦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数据库,一旦发生数据泄露,病人的所有医疗健康信息都将一览无余。人们的医疗健康信息,对医疗保险等行业具有极高的潜在价值。医疗、保险机构有动机通过医生等能接触到病历数据库的人,非法获取个人的医疗健康信息。

目前已经实现全国联网的数据系统中,公安信息系统应该是信息保护制度和措施最严密的了,但是仍然会不时发生民警违法查询和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全国统一的数据库,意味着全国所有医院的医生,都有可能接触到任何一个人的病历数据,这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设计病历信息的获取权限,医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查询病人的病史,可以查询哪些疾病的病史,可以查询的病史信息要详细到何种程度,这些都需要考虑周全。

总而言之,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健康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对于疾病的诊疗会有极大的好处。但同时,潜在的风险也是巨大的,需要在两者之间认真权衡。

辛省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