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养猪场的生产工艺与结构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现代化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图 现代化养猪场的生产工艺与结构设计

现代化养猪场的生产工艺与结构设计

2023-08-12 15: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现代化养猪场的生产工艺与结构设计

的生产工艺与结构设计

现代化养猪场

现代化养猪场的生产工艺与结构设计

一、生产工艺流程

要形成生产万头肉猪的猪场,必需具备600头以上的纯种杂交母猪及后备母猪,24头以上纯种瘦肉开型公猪及后备公猪,以保证猪场达到自繁自养。配种以自然交配为主,人工授精为辅。生产工艺流程,从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育成--销售,每个阶段都必须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24头母猪配上种,24头临产母猪进入分娩栏,24窝断奶仔猪进入保育栏,24窝保育小猪进入生长栏,24窝生长中猪进入育成人舍,24窝育成1舍中猪进入育成2舍,有24窝育成大猪(200头左右,每头95千克--100千克)等待出售。这样一个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便于清洁卫生和兽医防疫消毒,有利于生产的顺利发展,体现了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的特点。

二、饲养工艺流程

妊娠114天,分娩哺乳4周,仔猪留栏1周,保育4周,生长栏4周,育成栏12周。配种妊娠和分娩母猪都采用个体限位全金属栏饲养,按个体定量饲喂,既避免争食咬斗,以便于观察母猪发情,配种或人工授精,并能防止母猪压死小猪。保育栏是一个钱金属结构栏,栏面是全钢的漏缝地板,粪尿能很便利流入水沟去,然后冲水以保持栏舍内的干燥清洁。一个保育伴饲养两窝断奶仔猪,随后到生长栏,育成一栏,育成二栏,同样以两窝猪一栏进行饲养不能转栏的猪,可进行特殊处理。由于母猪从配种怀以分娩不见阳光,不见泥土,运动量小,因此,致使有些母猪分娩时产仔时间过长,胎衣难下,甚至难产,也有的母猪因此而达于肥胖。

三、生产数据计算

生产头数指标:饲养生产母猪2×300头,母猪2×64头;后备公猪2×12头后备5头;每周配准2×12头,每周分娩2×12头,每周分娩2×12胎;每周生产仔猪2×114头;每周离奶仔猪2×102头;每周上市肉猪2×100头(育成率按98.5%计);每生上市肉猪2×5200头。生产体重指标:仔猪出栏10千克--11千克;保育小猪(4,周)9周龄出栏22千克--23千克;生长栏(4周)中猪13周龄36千克--39千克;育成1栏中猪18周龄54千克--56千克,育成2栏大猪25周龄95千克--100千克。以上各阶段指标可以达到,有些猪场还超过了这些指标。各猪占栏面积:母猪1.26平方米/头,公猪6.48平方米/头,生长中猪0.5平方米/头,育成中猪0.7平方米/头,育成大猪0.9平方米/头。

四、栏舍结构

母猪栏采用全金属单体栏,长2.1米,宽0.6米,高1米。

公猪栏长2.9米,宽2.4米,高1.2米,采用全金属及水泥漏缝地板,栏面较大利于运动,对提高公猪性欲和精液品质很有好处。公猪栏与母猪栏遥遥相对,利于刺激母猪发情,同时,公猪放出在母猪栏前后过道上运动,能及早地发现母猪发情,对于配种及提高受胎率在有好处。

分娩栏采用全金属限位单体栏,单栏长2.2米,宽2米;母猪栏高1.1米仔猪栏高0.6米。分娩栏以两窝为一个单元,蹭放电热保温箱2个,可供两窝小猪保暖,能显著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增加体重。

保育栏为全金属栏,长1.7米,宽3米,高0.7米,全漏缝金属地板,款板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