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牡蛎钙片叫啥名了 药性赋

药性赋

2024-01-17 15: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牡蛎涩精而虚汗收”

牡蛎是海里的一种贝类,它的肉可以食用,它的外壳就叫做牡蛎。

牡蛎功效一:重镇安神。

中医认为,药物质重的,能够镇,有安神之功。善于治疗各种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所以《伤寒论》里有个非常重要的方子,叫桂枝甘草加龙骨牡蛎汤。张仲景说,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这四味药组成的药阵汤方,可以治疗心慌心悸心神不安,心跳加速,想要用手护住心,担惊害怕。其中,龙骨牡蛎,是一组重镇安神的黄金搭档。龙骨收湿,敛心神更厉害。牡蛎清热,软坚痰效果更好。而龙骨收湿却不燥裂,牡蛎补水却不滋腻。两者都能以质重之体安浮越之心神。

畜鱼置介的故事。古人说,畜鱼千头者,必置介类于池中。因为人体是一团阴阳之气,相互升降沟通而成,而池塘也可以看成是一团阴阳之气,才能够化生万物。古人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上游要纳水,下游要出水,符合人体新陈代谢,推陈出新之理。同时,鱼是动的,属于阳,而介类贝壳是沉潜下镇的,属于阴,这样两个一搭配,阴能够吸纳住阳,使不亢越,阳能够疏通阴,使不滞塞。鱼跟介类蚌壳相得益彰,共同生长于池中。有经验的渔农发现,池中方蚌壳介类的池塘,在刮风下雨,打雷闪电的时候,这些鱼不容易被惊吓到,不容易越池而出。而那些没放介类蚌壳的鱼塘,鱼儿就更加惊慌乱窜,比较难镇得下来,容易纵跃到池塘外面去,甚至会因为暴雨雷电而被惊扰到,以后都不容易长大。就像很多小孩子,营养那么好,就是长不大,长不壮,原来的小娃子在小的时候受过惊吓。中医认为,恐则伤肾,被惊吓过的人,肾气受到损伤,那肾主生殖发育的功能就下降。

有些小孩老长不大,脾胃又不错,但就是吃进来不长肉。这时,你可以去观察小孩的神色,看是不是容易担惊受怕,或者脉象是不是虚亢。如果是,你就给他吃龙牡壮骨颗粒,配合六味地黄丸。这样肾一边封藏,一边滋养精水,还能够镇心安神。这样心神得安,肾水得养,心肾相交,身体自壮。当然,也不要只片面地依赖药物,一定要让孩子顺着生长发育的规律,加强运动锻炼。毕竟,身体的发育成长,三分靠药物饮食,七分还得靠自己运动锻炼。

为何牡蛎能镇心安神呢?

大海里,波涛汹涌,而这些贝壳沉潜其中,胜似闲庭信步。如果没有这股在大风大浪中,视若等闲,沉潜内敛得本事,那牡蛎谈什么来镇心安神?

常人之心若瓢在水,真人之心若珠在渊。

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大家都偏于心浮气躁,新奇越来越傲,甚至越来越散乱。所以用龙骨、牡蛎就比较频繁。

现在很多人未病先慌,已病就大乱,听到有癌瘤肿块更是大失方寸。这时恐则气下,惊则气乱。你完全镇不住身体这个场,那癌瘤邪气就乘机作乱,蜂拥而起。所以上医治神,其次治气,再次治形。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上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个人修养,对于疾病的康复,有莫大的关系。用牡蛎帮助病人安神定志,是用外力在辅助他。而真正要令神志大安大定,还必须要病人自己去加强自身的修养,看淡名利,看淡生死,反而能活得更长,过得更好。

你看一个家庭为何要祖孙三代同堂,其乐融融呢?家里有个老人,气场就比较安定安镇,因为老人就像贝壳,沉稳而缓慢,小孩就像鱼儿,浮躁而好动。这样老少相合,相得益彰。所以有智慧的家庭,老人都很平静淡定,小孩子都很活泼,惹人喜爱。你就这个气场,就像鱼塘里有牡蛎贝壳在镇住。整个家庭就一团和气,外邪也不容易攻进来。

在一个公司中,老人善谋者,它的气就像牡蛎,沉潜而后动,谋定而后动,使公司运作有条不紊。而年轻的员工,跑市场,就像鱼儿去执行命令干事业。这样阴阳老少搭配,一智一勇,公司事业就会蒸蒸日上,团队就会日益壮大。这里遵循的都是阴阳互根互用的道理。

在桂甘龙牡汤中,桂枝、甘草强大心阳,就像年轻人精力充沛,朝气蓬勃。龙骨、牡蛎镇心安神,收敛封藏,沉潜内定,就像老年人经多世事,气定神闲,纳气归田,不轻易受到外在的干扰。桂甘龙牡汤正是这样一堆强心安神的妙方。智勇双全,老少共事,阴阳搭配。若心脏动力不够,就加大桂枝甘草量,就像加油一样;若心神不安不定,容易受到外邪干扰,你就加大龙骨、牡蛎的量,就像给车子踩踩刹车。

牡蛎功效二:软坚散结。

软坚散结的药物,一般有个特点,它味咸。如:海藻、昆布、旋覆花。中医认为,咸能软坚散结。所以你若身体痰火堵塞在那里,长成一个个包块,中医就叫做坚结。这是大都会用到一些味咸的药来软化。

《医学心悟》中有个名方叫消瘰丸,由玄参、浙贝母配合牡蛎而成,专治痰火郁结引起的瘿瘤瘰疬,脖子长包块。但要注意,用软坚散结的药,通常不是单纯地用它,还常常要配合行气活血之品。因为坚聚包块,本身就是一个气滞血瘀之象,所以玄参、莪术、鳖甲、归尾,这些药物常配合软坚散结的消瘰丸,可以让消瘰丸的威力更大。

《医学衷中参西录》里有牡蛎的一则故事。有个贫穷少年,为别人打工耕田,很穷,没钱买药,更没有时间煎药。他的脖子上长了一个大大的包块。一般的医生说,这么大包块,没有吃上几十上百付药,消不下来的。然后张锡纯就看他人比较强壮,胃口也不错,就让他在每天三餐的时候,用饭汤送服牡蛎打成的细粉七八钱,一个月就全好了!这就是单用一味牡蛎,独用它软坚散结的能力。重剂起沉疴。张锡纯说,这是因为此人经常劳作,身体强壮,并且胃口不错,才可以用此单药重剂。若是脾胃稍微弱些的,就要配伍一些健脾和胃的药,不然的话,恐怕身上脖子上的包块没好,脾胃就先伤了。这就是重镇的矿石药的不足。所以在用矿石药时,大家要注意照顾到脾胃。虽然矿石药的威力比较大,但你若没有强大的脾胃做后盾,反而容易搞伤身体。

牡蛎功效三:平肝潜阳。

古人认为,大抵贝壳类药物,属于金石质地。在五行里,金克木,所以贝壳类药物,大多可以平肝潜阳。病人若肝阳上亢,血压高,愤怒后,气血并走于上,你就可以用贝壳类药平降之。所以镇肝熄风汤里用牡蛎,大定风珠里也用牡蛎,它们能治疗阴虚阳亢,水不涵木,导致的气血上冲,头晕目眩之象。这是牡蛎下去,就让上冲的气血转个弯,把它带到下焦去。你如果碰到病人,心急火燎,脾气暴躁,不管是头晕目眩,还是耳鸣耳聋,你都可以用育阴涵阳、平肝潜阳的牡蛎。

牡蛎功效四:收敛固涩,涩精止遗。即《药性赋》中提到的“牡蛎涩精而虚汗收”。

张仲景的经方里,有个专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的方子,叫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其中,龙骨、牡蛎不单是重镇安神之品,同时更是涩精止遗的最佳拍档。贝类的外壳,能够保护自己的肉体,包藏气。而且它的壳,呈一个封藏合拢之象。更兼它处于大海之中,海水味咸,对应是肾,所以牡蛎能够如肾以助封藏。古人看到这点,就看到牡蛎收敛固涩之功用。故而张仲景用它来治疗滑脱之症,比如:遗精滑精,甚至崩漏带下,自汗盗汗。

若要重镇安神,或平肝潜阳,一般用生牡蛎。若要收敛固涩,一般是煅用。不同的炮制方法有不同的功效。

关于牡蛎涩精止虚汗的方子有很多,如:牡蛎散,金锁固精丸等。

古人单用牡蛎打粉,来扑在皮肤上都可以止汗。牡蛎止汗,它不独收敛,还能镇心安神。汗为心之液,牡蛎一方面能收,一方面又能镇。对于体虚,汗收不住的病人,心中又慌悸的,就可以用牡蛎。

《千金方》里,有个气虚盗汗的小方,就是用牡蛎配杜仲等分打粉。它能够收汗于下,纳气于肾中,使汗不外越,心不慌悸,每次用酒来送服。

煅过的牡蛎,又制酸止痛的效果。故单纯的胃炎胃痛泛酸,用牡蛎配海螵蛸打粉,可以急则治其标,把酸收收。但大家缓则 治其本,要看什么原因引起的泛酸,若是腑气不降,还要降其腑气,以治疗泛酸之根本。

牡蛎质重下沉,生于海中。它能引浮躁之气,下归于肾,所以可以重镇安神。故而你在病人脉象虚亢,偏数,烦躁难眠时,在汤方里加上点牡蛎,就有助于把神往下收。我们常在酸枣仁汤里加龙骨、牡蛎,可以加强重镇治失眠效果。我们面对一切疾病,首先自己的神要镇得住。现在很多病人一谈及病苦,腿就软了,这病治起来就难了。神,在众多因素里,应该排第一位,它比睡眠、饮食还要重要!没有哪个长寿的老人,是神散气浮的。

无论碰到何种疾病,但凡有神浮气散者,我们先不管其他的,而要先帮他安神定志。神志安下来后,百病也会暗下来,五脏也安下来。心主神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下安,心动则神散,则五脏六腑皆摇。

牡蛎以它金石之性,善于平肝潜阳。在高血压、阳亢阴虚的病人里,我们常用它来潜阳。因为亢盛是一个气血并走于上的象,而牡蛎正好是一个下沉之象。以下沉来对治上亢,正体现中医阴阳学说的特点“上越者,下收之。”同样,如果气血飘上大脑太厉害,若不能及时收下来,就容易中风偏瘫。故一般四五十岁的病人,你一摸他脉势上越得很厉害,赶紧要给他上点龙骨、牡蛎。因为上期上越的脉象,会导致心浮气躁,面红耳赤,睡眠不安,一派上焦充血之象。这样的人脾气刚硬,别人的话一般听不进去,若不及时收下来,随时可能中风。所以在高血压病人里也常会用到牡蛎。

牡蛎善于软坚散结,这也是所有海产品的共同特点。故而一些身体长包块,痰火纠结在一起的,我们都可以在辩证汤方中加牡蛎、瓦楞子、海藻或昆布,目的是把坚结软化掉。同时,要加一些活血化瘀药,因为只有气血流通得畅快,这些坚结被软化后才能被搬运得彻底。

牡蛎还有涩精收虚汗之功,治疗滑脱得疾病。上治自汗盗汗,下治遗精遗尿崩漏带下,只要跟虚不收敛相关,皆可用牡蛎以固脱。牡蛎是贝类的壳,它为了自保,就带有强大的收敛封藏之气,能够藏精气而不泻。它不独能涩精止遗,就连五脏六腑精华外散,它都能以收敛固涩之力,把精气巩固住。

龙骨、牡蛎配对,可治疗痰饮上逆。这点在临床上很好用。古人称龙骨、牡蛎乃治痰之神品。它对于老痰顽痰,甚至痰结成包块往上冲的,都可以以其降气之功,引痰浊下堕。古人认为,天下无逆流之水,人身不可以有倒上之痰。因为痰是阴浊之物,痰应该归六腑,应该出下窍。若脏水还往源头上灌,往五脏上反逆,那问题就大了。浊阴上逆,会生百病。怪病多由痰作祟。痰往心脑上面冲,人就多奇难杂病。而龙骨和牡蛎可以把脉势往下降,从上而下,降本流末,这样气降则痰降,痰降则神安病轻。

张锡纯特别推崇用龙骨、牡蛎来配对治痰。

《得配本草》中提到:

牡蛎得杜仲,止盗汗。

牡蛎得玄参,治瘰疬。

牡蛎得柴胡,消胁下硬满,肠中痈。

牡蛎配大黄,消痈疮。

牡蛎配地黄,涩精止小便。

牡蛎配鳖甲,消肋下积块。

牡蛎功效五:配龙骨,降气治痰。

谈谈头痛。

有个脂肪肝的病人,头痛几年都好不了,做了CT,MR,并没发现头部有长什么东西。想不到吃了几剂治疗脂肪肝,通降肠腑的药,头痛就好了。然后医生就叫他别再应酬那么频繁,少吃到饱胀。还真管用,头痛都很少再发作了!后面偶尔会有一两次发作,他自己都知道,是因为最近又大开口腹之欲,饮食无所节制的缘故。《黄帝内经》上说,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所以头痛要考虑到肠胃。若是妇人女子,你大都要考虑是不是肝郁;若是男人挺着将军肚来的,你就要考虑是不是饮食堵塞。如果是饮食堵塞,七分饱加上保和丸,就可以治头痛。没人规定保和丸只能治食积,不能治头痛。特别是很多头痛,就是肠胃不和引起的,你就尽管治肠胃,头痛自然好得彻底。

还有一种头痛,是长期受寒引起的。

病人经常大清早就要去卖菜,或者批发水果。这样顶着风寒,开着摩托车,寒气就直接入体,容易闭塞经脉,不通则痛。

有个顽固头痛的水果商,舌苔白腻,脉沉紧,这是一派寒象,于是我们给他用川芎茶调散。虽然减轻了,但病人说,还会痛,特别是晚上一睡不好,第二天必痛得更厉害。我们看到他舌下有静脉曲张,知道他体内还有瘀血堵塞,所以晚上睡觉,阳也难以入阴。不把他的阴实打通,这阴阳就很难很好地交融。于是,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上全蝎、蜈蚣虫类药。一般我们都不轻易用虫类药,除非是久病入络,沉寒痼冷,非虫类药不能搜刮抵达,我们才不得已而用之。然后这全虫蜈蚣一用上去,病人头痛就基本好了。中医治病,也是病去如抽丝。先用川芎茶调散,把浅表的风寒发出去,之后再加进全蝎、蜈蚣,直接深入筋骨,把沉寒痼冷发出去。医生用药,有时不能够着急,一下子就给他上最厉害的药。而是要慢慢来,一步步来,帮病人气机调顺后,再加大药力,就可以一举把邪气赶出去。

川芎茶调散,主要由风药组成。治疗偏正头痛,但属风寒引起的,效果都不错。古人认为,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风药一进人体,就能起到疏散的作用,打开风寒外出的通道,给泻以出路。

我们也用补中益气汤治好过头痛。因为病人双脉下陷,血压低。这种头痛是隐痛的,很不舒服,而且一痛很缠绵。一旦用补气升提法,把气血升上去,脑部气血一供足,疼痛就消失了。所以对于中气不足,气少懒言,平时易劳倦的,可以吃补中益气丸,头痛也能好。

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不能见痛止痛,必须查明真正的病因病机,舌苔脉势,看病人是哪种诱因加重了头痛,然后兼顾治之。比如受寒重的,就要适当加一些补气散寒之品;比如精神紧张郁闷加重的,西医说是血管神经性头痛,就要加一些疏通经脉,柔肝缓急之品,如川芎、当归、白芍、炙甘草;又有些饱食过度加重的,必须帮他肠胃清洁清洁,而且从此要懂得七分饱,不然头痛就没休没止。更有纵欲而导致的头痛。下半身的精血都打空了,没了,怎么还有多余的精血上注于脑窍,充养脑髓呢?这种头痛常常伴随记忆力减退,善忘,脑袋变得不灵光。所以纵欲除了会伴随聪明才智的流失,更会让疾病变得复杂难缠。中医称之为肾主骨生髓。长期手淫纵欲的病人,精髓下流,不能上供头部,所以容易导致不荣则痛,不荣则昏沉,脑子不灵光,也容易早衰、中风、老年痴呆。

头痛是个小毛病,但它牵涉到五脏六腑,更牵涉到人心社会状态。所以大家要透过头痛去寻找背后的病根。

有个病人,月子因为太虚,婆婆急于进补,做了油腻的东西,吃得月子里就腹泻。现在孩子两岁了,稍微不注意还是腹泻,很苦恼。

慢性腹泻一定要调脾胃。这身体也不全是月子期间吃了油腻的东西所致的。现在稍不注意容易腹泻,说明平时竹叶泻就没那么容易腹泻。你要看哪些需要注意的。比如吃饭着急,肠胃蠕动的速度都跟你吃饭吞咽的速度不协调时,就容易消化不好,所以饭要一口一口吃,要细嚼慢咽。特别是妇人女子吃饭细心细致的,身体健康;吃饭太急躁太快的,容易吃到压气饭,吃伤脾胃。脾胃是濡缓的,当你快节奏地进餐,势必会影响到它缓慢蠕动的频率。所以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来说,饮食要慢半个节拍。一旦这一顿饭,你觉得有着急之意,说明这顿就没有养好脾胃。

我们见过一例白领,他几年都是这样,稍微吃饭急一点,饭后就腹痛,甚至拉肚子。后来慢慢调整习惯,我们叫他平时吃些山药粥,更重要是把吃饭节奏放慢半个节拍。几年的腹痛腹泻,各大医院跑个遍,检查治疗无数都没能治好,想不到就通过这个小小的习惯改变,从而改善了他的脾胃,消除了腹泻腹痛。虽然山药也有帮助,但缓慢从容的进餐,细嚼慢咽,这个习惯对脾胃帮助最大,而且进餐的时候,都不要说话,不要看电视,也不要想事情。吃饭的诀窍,就是专一、缓慢、安定。

《素书》中说:病莫病于无常。当你不循常规时,疾病就上门来了。

小孩子拉肚子,这是常见病,但有些是身体的自救反应。吃了脏东西,有积滞在里面,在排邪,所以不能见拉肚子就止泻。当然也有些娃体虚正气不足,容易收到惊吓,元气波动,这样气动则五脏六腑皆摇,食物不能安于本位,遂痛泻而出。娃容易打嗝,大便发黄臭,要注意饮食,不要喂养过饱过快,不要招风受凉。很多娃一旦受凉后就容易腹泻。人体肠道是里面的表,皮肤是外面的表,它们往往是相通相应的。所以不少肠胃型感冒,感冒型肠胃,都是这样来的。一方面外面吹了空调,伤风受冷,容易肚子痛;一方面里面吃了生冷,抵抗力不足,外面就容易招风感冒。所以保护好肠胃,就可以防止感冒;同样,防止风寒风湿,也是在保护肠道。所以孩子坐卧不当风,家里空气既要保持流通,也不能够太大风,或太闭塞。

有个病人是天天对着电脑的上班族,今冬感冒导致咽喉炎,后又发展成支气管炎。之后挂水挂头孢,吃消炎药等近一个月,但药一停便又有复发之象。该病人十个手指头全部都有月牙,脸色红润气色很好,但月经量却非常少。稍一受凉就嗓子痒痛,扁桃体发炎,咽喉炎滤泡增生,支气管炎发作起来咳嗽困难。没用药前是干咳无痰,用过药后咳嗽有痰但迁延不愈,停药就反复。颈椎不好,腰椎间盘突出。

上班族最容易犯气血并走于上的疾患。刚开始是实亢,后来盈久必亏,亢久了,就变成虚亢。虚亢除了要平亢之外,还要重视补虚。身体月牙长得足猛,脸色红润,但月经量很少,说明身体上实下虚,容易出现上热下寒,性格也容易焦急浮躁。因为这都是一派气机往上往外飘的表现,像这种身体要引气下行。不能思虑过度,要加强睡眠跟腰脚以下的运动,比如:踢毽子,金鸡独立。气机上亢的病人,越打羽毛球,乒乓球,那往上发得就越厉害。所以要反过来,引气下行。当气机能够往下收时,你不单上面的火引下来了,而且下面的痰湿肥胖也能够被炼化。

如果你一直心高气傲,心性上越,那么药物只能暂时帮你把痰浊压下来,炎症降下来,但随后又会因为你上越的性格,上越的脉势,把身体的痰湿炎症带上来,降不下去。因此,反复咽炎,支气管炎的病人,除了要远寒凉,少食冰冷之物外,更要注意心平气和,少语言,少论是非,这样气降则浊阴降,心平则痰饮平。

问:是否能建议些帮助减肥而不伤胃的代茶饮或粥?

肥人多痰湿,中医减肥的焦点在痰湿。为什么身体容易产生痰湿呢?因为脾胃主湿。你想要减肥而不伤胃的汤方,说明你的脾胃已经受伤在前。懂得如何保护好脾胃,脾胃就会自动帮你减肥。脾胃受伤的人,不是太瘦,就是太胖。太瘦是因为消纳吸收不了水谷精微,太胖是因为堵塞壅滞,脾胃不能很好地推陈出新排出去。所以关键还是在调脾胃。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脾胃伤得很厉害的人到处都是呢?原因有五。

1,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2, 好逸恶劳,懒动,脾胃也容易倦怠。

3, 思虑过度,把脾胃气机给打结、板结了。

4, 脾气太急躁。性急的人肝木亢,肝木一亢,首先犯脾土,所以性急的人胃肠一般不太好。因为脾胃喜欢缓和从容的蠕动,但你将军之官的肝脏,却老是毛糙焦急。木克土越厉害,脾胃功能就越差。所以你要懂得柔肝缓急,懂得把焦急的性子变得和缓从容一点,你的脾胃就恢复得快一些。性子有一分和缓,脾胃就有一分正气;性子有十分和缓,脾胃就有十分正气。所以我们教病人把饮食生活节奏放和缓下来,消化系统的不良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从中可以印证古人所说的:木克土,急伤缓。所以言语举止,起心动念,都要回归和缓状态,那你身体脾胃就非常受用,非常带劲地工作。

5, 言多伤中气。话多的人不是干瘦就是肥胖,而且一肥胖很不容易减。因为减肥不是靠山楂、麦芽去消食化积,也不是靠茯苓、泽泻去排水气,这都是暂时指挥。真正治本要靠中焦充足的中气,让中气把水湿瘀浊转开炼化开,这样大气一转,肥胖水湿立散。

现在很多人消耗中气速度非常快。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说话像机关枪一样,一句还没说完,另一句就打上来,都来不及呼吸了。身体缺氧,嘴唇变乌暗,都不知道自己耗气太过,甚至别人还没有说完话,他就焦急不耐烦,听不进去,就去插两句,一篇文章还没完全看完,心中就很多想法意见,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其实这都是沉不住气的表现。沉住气成大器,要是沉不住气,气机一天到晚都是耗散的状态。这样耗气得很厉害,脾胃中气一不足,脉势就虚亢,沉取无力。这是脏腑的正常运行都不够气力,更不会有多余的里气去把赘肉水湿炼化推出去,所以肚子才越长越大,越来越难减。要沉住气,把气沉下来,气有温煦炼化的作用,它可以自动帮你燃烧脂肪。而当你气不够时,就炼不化,烧不烂了。

也有人用补中益气法帮助身体脾胃炼化痰湿来减肥。但中气并不纯靠药物来培补,也要仰仗人力。

有个女孩求减肥,曾经常爬山却减不下来。因为她一边下面在走路,产生些热气,要来炼化肚子里的脂肪,一边上面又把嘴巴打开源源不断地说话。这样,你靠运动产生的热气,都不够你说话的。这叫做: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中医认为气有温煦作用,可以流通炼化痰浊留饮脂肪等病理产物。人体双足一动,气就开始温煦。若把上面的嘴巴打开,源源不断地说话,就像下面开火上面又揭盖。此病人心意识止不住,老爱说话,即使爬山走路,下面也容易崴脚,气血上越,上热下寒,上实下虚。你若下面空虚,根基不够,当然痰饮瘀浊不能彻底炼化排开来。所以要把气机收下来,就要管住嘴。由于病人舌苔水滑,肥人多痰湿,我们就让她用苍术和鸡屎藤泡茶,这是很好的健脾消肠积,增强脾主大腹能力的一组对药。

减肥的通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不仅要少吃,同时要吃得慢,还要少说。而迈开腿,不是偶尔走走路,而是要慢性持久的耐力运动,才是最符合人体生理的。《大医精诚》上孙思邈称之为,不可道说是非,议论人物。同时要注意迈开腿,用慢性持久的耐力运动,把身体的阳气制造出来,把身体的气机温化开来,温通畅达到周身百脉去,这样痰浊脂肪就像汤里的骨头肥肉一样,统统被慢火给炼化了。

问:有个朋友介绍我吃油菜花粉,说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真的吗?

没有一样保健品可以永远吃下去的,这就是为何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你换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你身体需要什么,大自然早就给你安排好了。所以在盛产某种蔬果的季节里,你可以适当吃吃。《阴符经》上说,食其时,百骸理。中医的饮食之道,不仅是吃什么营养之物,更是吃一种节气,这叫顺时养生。我们一般不建议病人吃太多保健品,而且不要把保健品当成每天的必需品。因为你如果吃惯了最精致的营养,你的身体对于粗糙的五谷杂粮就很难吸收得好。真正的保健时提高身体摄取五谷杂粮、粗茶淡饭的能力,而不是拼命给脏腑最好的蜂皇浆,松花粉等营养。大家一定要看重自身炼化营养的能力,多畅达情志,运动出汗,早点睡眠。然后稍微辅助一下饮食七分饱,好吃不多吃,你的身体肯定会慢慢强壮起来,这才是回归《黄帝内经》的保健之道。

说说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即使是一个指标,在中医看来也要分型论治。

有个十来岁的小孩,在学校一运动,跑跑跳跳,不小心皮下就出血。孩子父母不得不让孩子休学了,回来养病。这孩子嘴唇比较淡白,在中医看来是血虚。既然是血虚,就先补血。于是叫他买来阿胶,炖服给孩子吃。连续吃了有好几周,出血现象大为好转。到目前反映为止,都没有大面积出血过,孩子也重新回到学校上课。我们估计,这只是轻微的血虚引起,还不是重症,若是重症,绝没有那么容易好过来。

血小板减少症,要注意保护脾肾功能。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肾乃气血生化之根。还要提高睡眠质量,晚上少看电视少上网。中医认为晚上是大造阴血的时候,所以贫血体弱的病人,补什么营养都比不上补睡眠更重要。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

能否讲讲中医治疗癌症?

癌症对于中西医都是大难题。中医治癌症有两个思路:

一是正气充足时,给邪以出路,直接把癌瘤消除内化。

二是正气不足时,要考虑如何带癌延年。

中医治癌症,大体有三方面要考虑:

一是精神层面的,这是最高领导。《黄帝内经》有个勇怯论,勇者气行病愈,怯者气滞病起。所以,对待疾病要有匹夫不可夺志的大无畏精神。文天祥做《正气歌》,序文中写了他在万邪滋生的牢狱中,如何凭一腔正气两年不病的。故曾公曾经说过,凡沉疴在身,而人力能自为主持者,一曰以静制动,一曰以志帅气。即:在你身体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有两点最重要,首先要始终平静淡定。癌症的扩散是一个动之象,万动唯以静可治之。而以志帅气,是指要在治疗的战略上藐视疾病,在理法方药辩证上重视疾病。

二是气机层面的。精神一定要淡定,气机一定要流通。所以不管疾病怎么样,每天该干啥就干啥,身体最怕你呆傻地坐在那里,想个不停。你一定要进入,进入忘我注内的运动生活。太阳系里,太阳是君主之官心脏,是精神核心领袖。万物生长靠太阳。所以太阳应该不动如山,人的心应该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惊。同时,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每天它不仅自转,而且公转。地球就像身体,身体应该常动。古人说,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气郁则百病丛生,是故人体勤劳于形,则百病不能成。人体一不干活,气血就壅塞,就像锄头三天不用,就开始长锈。垃圾物质在内部炼不化,又不能通过汗酸代谢出来,堵塞在局部就纷纷成为疾病生长的温床,所以华佗才创五禽戏。人的气血就像流水,像门枢,人如果运动则谷气得消,百病难生。所以通过运动,人身血脉流,可以令气机舒畅。通过感恩付出,多赞叹别人,少生气愤怒纠结,也可以让气机条达。养生的招法有很多种,如清淡饮食,七分饱,感恩喜乐,每天散步小跑,耕田种草,练太极等,但这千百种招法都共同指向一处,就是让气机上下升降,内外对流,如同一团活水,这样大气一转,何愁邪不散。《道德经》上说,道法自然。中医叫做天地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什么太极是道法自然的功法?因为它是行云流水的动作,是应无所驻的养生。人的身体本来就应该无所驻滞地活,为什么要有名缰利锁系其心,家庭纠纷劳其神,儿女纠结堵其心呢?所以要换一种活法,换一种像太极般自然地行云流水般地生活。

三则是药物层面的。治疗癌症的大原则是:长期扶正,适当时机祛邪。

问:有关“十八反”,“十九畏”的理解。

“十八反”,最早见于张从正的《儒门事亲》。到底是不是一定不能连用呢?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相侮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经有权,在用者识悟尔。可见相反相侮的药,未必完全不能同用。甚至古人有时还利用相反相激得道理。《儒门事亲》中记载的通气丸,利用海藻配甘草。连张仲景甘遂半夏汤里也同用甘遂、甘草治疗停痰留饮,现代引用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都有较好的效果。

在大学时,我有个学弟,他肝区痞胀多年,吃了不少疏肝理气的药,效果始终不理想。后来他找到一个老中医,老中医给他用了人参配五灵脂,加入常规的疏肝理气方中。他一想,十九畏歌中,不是讲到人参最怕五灵脂吗?现在这方子把相畏的药放在一起,这方子能喝吗?老中医笑笑跟他说,像这类肝气痞胀的,他用这个思路治疗了不少。结果这学弟吃完后,肝区痞胀大好,真是艺高人胆大啊!这种相反相激相互激荡的表现,反而把郁结处炸开。打个比喻,好比乱石挡道,你推不动,结果用炸药把它炸碎后,然后这些碎石就容易清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用药经验,大家先不要急着去研究。先守规矩,再破规矩。你若常规的都用不好,反常的就不要轻易去用。

有个女病人,月经不调,本来颜色是红的,但是量少,20天就到。现在喝了中草药,颜色就成了黑色、咖啡色,量也少,但又变成35天了。医生把脉说她血热,B超显示没有排卵。现在她想要个孩子,该怎么做?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调整饮食重要,调整心态更重要。《菜根谭》上说,疾风骤雨,禽鸟戚戚,和风细雨,草木欣欣,是以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我们常拿《了凡四训》送给前来求子的病人。这里面写了袁了凡他自己如何通过逆改劣习,改变本来无子的状态,从而获得多子多福。这本书里有一段关于论述求子的反思过程: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和气者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喜饮烁精,宜无子者五。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其余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