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安十二时辰,我们来聊聊烤肉文化的历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烧烤来源 从长安十二时辰,我们来聊聊烤肉文化的历史

从长安十二时辰,我们来聊聊烤肉文化的历史

2023-12-28 22: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时间线发展到战国,《诗经·瓠叶》有云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意思就是说兔子正是肥嫩的时候,就着烤兔肉,咱们来喝一杯。那时候的贵族们,常常在请客饮酒时,以烤肉助兴。

到了秦汉,烤肉开始广泛流传开来。考古专家在鲁南临沂内五里堡村出土的一座东汉晚画像石残墓中发现两方有烤肉串的画像石,此外根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即位以后,常以烧烤鹿肝牛肚下酒。

1969年,陕西西安境内出土了一尊“上林方炉”,此物与现在烤炉颇有相似之处,方炉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长槽形炉身,底部有条形镂孔,下层为浅盘式四足底座,用来承接炉内漏下的炭灰。经考证,上林方炉为西汉皇家御用烧烤的炉子。可见当时的人们有多么喜爱烧烤食品。

汉代烧烤受人们欢迎离不开香料的使用。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引进大量香料与饴糖等甜味调料。香料在食物烹制过程中的运用,使烤肉的味道更上一层楼,成为当时最流行的一种饮食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烤肉也得到了发展,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专门列有《炙法》篇,记载了多达21种烤肉的方法。

而在隋唐时期,当时的人们还注意到燃料的不同会影响烤肉的味道。在《隋书》里,就有官员针对不同材料烤出的肉提出一定见解。

唐代咎殷撰写的《食医心鉴》甚至记载了能够治疗痔疮及其并发症的野猪肉炙、鳗黧鱼炙等四个烧烤类食疗食谱。

到了宋代,烧烤文化进入到鼎盛时期。宋人个个都是吃货。《梦梁录》里记载了10余种烧烤食品。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里有这么一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其中八百里是牛的一种品种,八百里炙指的就是烤牛肉。

然而宋代出现铁锅后,锦绣路现代菜肴烹饪的起源时期,吃货宋人们发现炒菜方便又好吃,迅速抛弃了烤肉,于是烤肉成为餐桌上偶尔调剂饮食的存在。

但是烤肉没落没有多久,就到了元朝,马背上的蒙古人在烧烤方面,又烤出了新花样,就问元朝宴会上必备的烤土拨鼠,现代的人们有几个吃过的。

明朝的烤肉已经不再只是烤肉,而是一种带有品味的生活方式。比如在《明宫史·饮食好尚》

中记载,凡遇雪,则暖室赏梅,吃炙羊肉。可见当时人们已经把赏梅观雪的雅事同烤肉结合起来了。也算是古代的小资情调了。

及至清代,烧烤已经成为了宴请时的要菜,代表宫廷盛宴的满汉全席里,五花八门的烤肉制品是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

烤肉进化到现代,更为便捷的厨房电器的出现,极大程度的丰富了烤肉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现代烤肉的几种方式吧。

1、炭烤:这也是目前最传统的烤肉方法,有人说,木炭烤出来的肉质味道好,确实,炭烤的肉类,外皮比较酥脆,且带有独特的香味,是人们比较喜爱的传统烤肉方法。在此基础上演变来的日韩式烤肉,在炭火上加铁网或铁板,将食材摊在上面加热。但是,在烤肉的过程中,木炭燃烧时,食物上的油汁、酱料等不慎滴落在炭火上,加热后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人的健康是不利的。

2、 焖炉烤肉:是通过炉内高温热循环的原理将肉烤熟,但是由于仅依靠发热管发热进行烧烤过程,烤出来的肉汁水较多,入口嫩滑,但是缺少外酥的口感。这样的烤肉滋味有余,香气却不足。

烤箱/蒸烤箱:在比较专业的烤箱或蒸烤箱中,比如诗凯的嵌入式蒸烤箱,除3面M形发热管外,还具有360度涡轮热风。这样在烤肉时,循环热风能够迅速带走食材表面水分,同时均匀箱内温度。使食材能够达到外酥里嫰的烘烤效果,给予烤肉真正的仪式感,既能实现炭烤的酥脆表皮,又能锁住食材汁水,外焦里嫩,不再只是形容词,诗凯嵌入式蒸烤箱,帮你真实体验这四个字带来的感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