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勾芡」的核心技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炒什么菜适合勾芡 一文看懂「勾芡」的核心技巧

一文看懂「勾芡」的核心技巧

2024-04-21 23: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勾芡使菜汁变糊后,溶解在菜汁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随菜汁一起附着在菜上,这样吃完菜后就不会剩下太多的菜汁,可以减少菜肴的营养成分损失。

淀粉的选择

勾芡用的淀粉种类很多,要想使菜肴更加美味可口,可以根据淀粉的作用来选择,市面上常见的淀粉有以下几种:

土豆淀粉:烹饪后透明度高,增稠效果强,能使汤汁透亮,增加菜肴的光泽度,但是菜凉后会出现变稀反水的情况。

木薯淀粉:透明度和粘稠度高,价格便宜。

玉米淀粉:勾兑的芡汁最适合用来上浆和挂糊,可以使食材变得软滑,但是玉米淀粉勾兑的芡汁不够浓稠,不过菜凉后芡汁不会有什么改变。

绿豆淀粉:是食用淀粉中品质最好的,用绿豆淀粉勾芡的效果最佳,但价格比较贵,一般很少用。

小麦淀粉:透明度差、粘度低,勾芡后容易沉淀,不适合用来勾芡。

图源:123rf.com

建议:绿豆淀粉勾芡的效果最好,但是价格比较贵,有条件的朋友可以优先选择绿豆淀粉;玉米淀粉和土豆淀粉在家庭烹饪时比较常用,价格便宜又非常实用。

勾芡的方法

方法1 拌

使用拌的方法勾芡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在食材炒至断生时将兑好的芡汁倒入锅后快速搅拌,让芡汁均匀地包裹在原料上;

第二种是在做油炸食品时,将炸好的食材捞出,在锅底留点油,将芡汁倒入锅中推炒均匀,等到芡汁开始起泡收汁的时候再把刚刚炸好的食材下入锅中翻炒,使芡汁附着在原料上。

方法2 淋

在食材炒至断生时,将芡汁慢慢地沿着四周淋入锅中,边淋边晃动锅子,让菜与汤汁能够更好地融合,收汁后使味道更浓郁。

方法3 浇

先将已经熟透的菜盛入盘中,再另外起锅将芡汁用锅铲推炒收汁后,将炒好的芡汁浇在菜上。

芡汁的分类

01 流芡

芡汁比较稀,一般是在菜肴装盘后将锅中剩余的菜汁加热勾芡,然后浇在菜上,呈琉璃状态,菜肴吃完后盘中会剩余部分汤汁。

02 糊芡

芡汁比较稠,一般用在熘菜、焖菜、烩菜或羹汤中,将菜肴的汤汁变成糊状,使汤菜融合,达到口感柔滑的效果。

03 包芡

芡汁厚,做出来的菜没有汤汁,适合爆炒、煎菜时用。

04 偷芡

勾芡时只放一点点芡汁,用量为正常量的 1/5 到 1/3 ,菜肴炒好后看不见芡汁,但口感又能达到勾芡的效果,适合用于海鲜小炒。使用偷芡的方法要注意,食材清洗后要沥干水,油的用量要少,还要用大火快炒炒菜方式。

05 二流芡

是一种半流状的芡汁,做菜时芡汁会与食材交融在一起,呈现亮汁亮油的状态。如果做羹汤用,调出的芡汁要像稀浆糊。

06 玻璃芡

芡汁晶莹,淋在菜上像玻璃一样明亮,一般用在造型美观、色彩丰富的菜肴中。

07 奶汤芡

这是芡汁里面最稀的一种,使用这种芡汁的目的只是让菜肴中的汤汁变得稠一些,但不用挂住菜肴,适合用在一些口味比较清淡的菜肴中。

08 米汤芡

这种芡汁一般用于做汤羹类的菜肴,在出锅前将火关上,缓缓淋入薄稀的芡汁,用勺子搅拌到汤羹便浓稠就行。

09 明油芡

明油芡时在菜肴做好勾芡完毕后,再淋上调味油让油附着在芡汁上,可以增加菜肴的香味,对菜肴提鲜、上色、使其发亮。可以根据对菜肴的口味和色泽的要求淋上不同的油,如鸡油(黄色)、辣椒油(红色)、香油(增香)等。

注意事项

1、调芡时一定要用冷水,并将淀粉冲散磨匀,芡汁中不能有疙瘩。芡汁的多少可以根据菜量的大小决定,普通家庭炒菜的芡汁,淀粉用量在 3~7 克左右,用 1.5 倍的清水调开就可以了,如果菜肴中的汤汁较多,可以适当减少水的用量。

2、注意勾芡的时间,一般在食材炒至刚断生时勾芡最好,过早勾芡会使菜汁发焦,勾芡过晚会导致菜肴受热时间长,容易变老。而且一定要将菜肴的口味和色泽调好后再勾芡,因为勾芡后就不好调整菜肴口味的轻重了。

3、芡汁一定要炒熟,不然吃起来会有淀粉味,影响菜肴的味道。勾芡后的菜肴最好不要过夜或放太长时间,时间久了芡汁容易反水变稀,影响菜肴的口感和美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