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火山石气孔黑色 林海伦

林海伦

2024-06-16 19: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茶院乡坑口岭古火山遗迹

柱状节理的断面呈显著的多边形

直径约50—60cm,看上去像是蜂窝状

笔者最近对宁海县境内的古火山地貌进行粗略的实地考察,共发现火山口遗迹10多处,均为死火山遗迹。认为宁海的火山口遗迹年代近、数量多、类型杂、景观奇特,具有很高的科研、科普和 旅游开发价值, 是宁波市范围内不可多得的地质地貌景观资源。

一、黄坛大塘山

形状最为规整的古火山口

黄坛大塘山古火山口

中央处地面平整

直径约500米,呈规整的圆盘状

有村舍和农田分布,海拔240米

宁海县城关西南方向黄坛镇大塘山古村落位于一个山岗上。这里的海拔虽然只有240米左右,但古村所在区域却是个很圆整的盆状火山口,火山口的直径约为500米,古民居散落于火山口的中心或四周,其中多数是连片的水稻田。据当地村民介绍水稻田地下的土层厚约4米,再往下就是岩层了。应该说这一处是宁海县众多火山口遗迹中形状最为规整的一个。在该村的西南和东北方向又各有一个小型的火山口。村子里出现的石头很多是带有气孔的黑色火山玄武岩,有的玄武岩石十分坚硬又很致密沉重。

古火山口南边的山下就是前童古镇

右前方的小山包是前童的“塔山”

就在大塘山古村落的西边,有个叫“峰山”的小山村,离大塘山约2.5公里,应该说是大塘山的邻村,同样分布有3个紧挨在一起的古火山口。

村庄中有口由古石碾改造成的水井

据村民介绍井深4米

再下去就是火山口的底部

村庄南面有两棵500年的古香樟

树下有巨石磊成的平台

全部是坚硬的玄武岩

而在大塘山古村落的东边约5公里远的福泉寺附近,都能看到火山玄武岩的分布。最典型的要数上山公路边的“超然亭”拐角处,这里有显著的柱状节理和多边形风化壳的出露,并可见大量蜂窝状的玄武岩。上山公路边的岩石出露处多有凝灰岩分布,表明此区域也是个规模不小的火山口。从最西边的峰山,经大塘山古村,一直到东边的福泉寺形成一条东西走向长约8公里的火山地貌带。

大塘山村周边随处可见具有气孔的玄武岩

峰山村庄周边随处可见质地致密的玄武岩

二、城关崇寺山

最年轻的火山口

宁海城关西门的崇寺山

是目前发现最为年轻的火山遗迹

这是从山南看到的景观

‘看上去极普通的小山包

崇寺山山顶上有一片裸露的岩石区域

只有苔藓和草本生长

都是古火山的岩浆遗迹

在宁海境内发现的火山口遗迹多数是在200万年前的第三纪喷发形成的。这似乎很遥远,但从地质年代来看,第三纪与现在的第四纪相当邻近,属于非常年轻的地质地貌景观。而最年轻的火山口就位于宁海县城关西门桑园村南面的崇寺山上,这个小山岗的海拔不到100米。从山的南面看过去,就是座极普通的小山包,但它确实是个“最年轻的”火山口。

崇寺山山顶上的火山岩浆形成的玄武岩尚未风化为黄土

表明此处的火山年代并不久远

崇寺山山顶上的火山岩浆形成的玄武岩尚未风化为黄土

裂缝清晰可见

这处火山口就是山岗上的一片石质平地,玄武岩的出露面积为长约100米,宽20多米。黑褐色的火山玄武岩石只风化开裂成许多多边形的石块,但石块是无法从地下掰出来的,岩石上附生有白色的地衣植物,裂缝中生长有许多苔藓植物。这处火山口内有好几个凹陷的小坑,里边积满了雨水,好像一个个小天池。

山顶上的火山岩浆形成的玄武岩尚未风化为黄土

凹陷处形成小天池

玄武岩有良好的隔水性能

但从至今为止岩石还未风化成黄土的现象来看,这一原生的火山口地貌应该是十分年轻的, 这种地质景观是珍奇和罕见的。

【未完待续】

作者林海伦先生工作照

您真的需要重新定义氢(广告)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作者:林海伦

□ 来源:公众号《小山草木记》,敬请关注

□ 排版:水东居士

□审核:天姥老人

□ 宁海县乡土文化俱乐部出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