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潮阳有什么好玩的,看这篇就够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潮阳孔庙附近景点 超全!潮阳有什么好玩的,看这篇就够了!

超全!潮阳有什么好玩的,看这篇就够了!

2024-06-03 15: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来了,坐会,喝杯茶。

潮汕是美食圣地,

大家在潮汕觅食 shopping 去得多了,

但若是去探访那些富有潮汕特色的古老建筑,

你又试过没?

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潮阳,

看看分布于潮阳各地的古迹建筑,

为你讲述个中历史渊源,

让你在学到历史之余,

还能拍出极具年代感的好照片。

话不多说,

快来看看吧!

——东岩——

沿东山迤南约三里,便见山势奇伟,古木蔚茂,寺宇掩藏。其间有揽山、海、林、泉之胜的东岩。唐贞元六年,五十岁的名僧大颠云游四方后,来到这里立庵修行。

清初文学家杨钟岳《游东岩》诗中,这样描绘东岩:“薄海波光映碧天,潮阳风景正悠然。高峰层次凌云起,远树低横向水眠。”

卓锡寺创于唐贞元六年(公元790年),是高僧大颠率徒玄应、智高等所建,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扩建。岩有泉,味甘冽,相传由大颠以杖锡卓之,泉遂涌出,故称卓锡寺。寺门有明翰林院庶吉士邑人萧端蒙额书“卓锡古寺”四字。又有“一柱擎天千古壮,独瓶挂壁万年春”,相传是大颠题刻。寺内有如来佛殿、白牛洞、石佛堂等,佛堂石壁有浮雕花瓶。

金顶寺建于南宋。为邑人吴丙拓建。山巅有巨人迹,又有石,耸拔数丈,题曰:“擎天石”。

石岩寺建于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建于岩石上得名。寺有石窟刻“九天佛祖”像。以石壁为神龛,石洞为佛堂,属明代石雕。寺环峰而筑,石级盘桓,山势高峻,奇峰幽洞,林木苍郁,景致优美。历唐、宋、元、明、清各代,尚存卓锡寺的大颠禅房和金顶寺正殿,还存有历代文人名士题刻数十处,以及石雕佛像。

地址:在潮阳城区东3公里的东山山崖

——曲水流——

“水帘亭”是“东山八景”之一,俗称“曲水流”。被称为是东山第一名胜。该亭初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竹木结构;后来建成“曲水流觞”的景观,改为全部用花岗石垒成的石亭、亭后奇岩巨石相迭,山泉由岩间喷出,千年不断、久旱不干,人称“半山泉”。后人将水引入亭中、在亭中筑成九曲石槽。

地址:位于潮阳区东山上

——大北岩——

据清光绪《潮阳县志》载,明隆庆庚午年(1570年),台州府同知邑人周笃棐挂冠返乡後创建,清末古伟大师重修,1985年心印大师再修。现存建筑有般若寺(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阁、藏经楼、千佛阁、弥勒殿、大圣殿、香积厨、僧舍等,总面积约四千多平方米。岩寺为潮阳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在潮阳区东1.5公里,东山西侧山腰上。

毗邻大北岩的玉龙宫

——小北岩——

清初韫泉道士来此创建道堂,光绪年间邑人郑业宏重修。岩寺依山而筑建,“四点金”式结构,左右配厢房。堂左有玄天上帝庙,又有龙泉、小蓬莱,放生池诸景。四周林木繁茂,曲径洞府通幽,摩崖诗词题刻别具韵味,是粤东旅游胜地。

地址:小北岩在潮阳东山北段,与大北岩相邻。

——石泉岩——

石泉岩的依辟寺,以“石”与“泉”为观光主题的幽雅而清净的岩胜。岩枕翠薇,岭而扼木鱼山,藏泉石之灵妙,揽龙首之风云。石泉岩于明朝天启年间由僧人向邑人隐士林辉定募化始创。

地址:潮汕观音应化胜迹石泉岩,位于潮阳城北翠薇岭麓。

——西岩——

南麓的“海潮古刹”,又称“西山海潮岩”,乃潮汕首屈一指的古刹。据明隆庆《潮阳县志》载:“县西十里曰西山,其俗曰塔山,旧传有砖塔遗址,砖石尚存,后移入县中,今府馆中者是。其麓有岩焉,曰海潮岩,一名西岩。三面石壁,深广一丈余。相传惠照曾居此,大颠与药山并居之。”西山潮海岩内有明代乡贤萧端蒙少年时的读书处,西岩寺内“海潮古刹”匾额,乃萧端蒙所书。潮阳塔山的西岩,和东山的北岩,有卓锡泉的东岩,同列潮阳三岩而声名卓著。

地址:潮阳的塔山即西岩,位于棉城西郊。

——大峰——

大峰祖师纪念馆

纪念堂正面悬挂着宋大峰祖师七个大字的绣品,纪念馆的正中矗立着一尊大峰祖师玉雕佛像,这座汉白玉像是专程从缅甸运来,重8万斤,高5.9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汉白玉雕像。玉像雕镂精细,形态庄严。

大峰祖师纪念馆于1996年3月2日落成,是一座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大峰纪念馆,占地17.5亩,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陈列有宋大峰祖师生平的简传,大峰祖师用过的香炉和珍贵的纪念品,慈善界知名人士的书法,党政各界人士给纪念馆留下的墨宝等等。

地址:位于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324国道路段北侧,距汕头市区25公里,距潮阳城区10公里,距深汕高速公路田心出入口约20公里,距汕头机场约40公里。

——灵山寺——

寺院三面环山,山岗常年一片翠绿,现在面前又有了水库,山水映衬,景色分外秀丽。素以“道迹贤踪”饮誉海内外,是粤东著名古刹之一。可以说它在粤东地区的知名度仅次于潮州开元寺。但灵山寺又有它的特点,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灵山八景

舌镜塔

留衣亭

千丛果

写经台

祝圣杯

拔木坞

白石槽

开善藏

——何仙陵——

潮阳贵屿镇凤港大桥西南侧,练江岸边上有一处金碧辉煌的亭台轩榭,掩映在绿树红花之间,风光格外迷人,它就是旅游文物景点何仙陵。

陵园内有一穴已有六百余年的古墓。其碑文上刻:“元地仙虱母仙先生之墓,光绪十三年重修,凤港主人卢立。”据当地人介绍,此墓清初毁于战乱,光绪十三年修建,后残损。但古墓主人虱母仙的故事令人神往,为抢救古迹,发展旅游业,1998年8月,凤港卢氏乡亲发起并成立了虱母仙纪念馆筹建会,重修古墓和部份亭台楼阁,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使之成为纪念何野云的圣地和新旅游区。

墓之西邻有“逸仙阁”,内设仙师圣像厅,挂有仙城九旬画家赵适怀所绘油画《何野云真像》,供人瞻仰。

墓之对面筑有长廊亭,长240米,宽12米,内配以石椅,路铺红石。廊顶饰琉璃瓦。入门处刻“何仙陵”三个大字,门顶成左右各3个紫色的尖顶,宛如泰国佛寺建筑造型,颇具特色。墓之对面还建有请禅阁,门背刻“圣德千古”,内一石匾刻“威显南疆”。

长廊西侧,尚有一座高8米、面积40平方米的胜观亭,亭内竖有《重修何仙陵记》碑。

据传,虱母仙乃元末起义军陈友谅麾下军师何野云。按光绪十三年(1884)《潮阳县志》卷十三杂录篇中的原文记载:“明初有虱母仙者,精于青乌之术、至潮阳为人择地,而多不扦穴,听人自得之,矢口成谶,后吉凶皆如券,每遇其蹲坐处,则多吉地,故人往往阴识之以为验。或曰:即何野云也,从陈友谅而败,佯狂来此,然终不得而详,居止无定,多在凤港卢家,其乡外有冢累然,传为所葬处。”据清《凤港卢氏族谱》载:“明四世祖,讳宽,字似鹄,居士。……公葬南山马脚埔内观音岭,一名飞凤地;氏葬临昆山石壁岭,土名鸡母石。此二墓相传何讳野云先生献图。”先师“常住我四世祖家中,后化身,骸骨埋凤颈下手砂。”凤港乡亲至今还留传虱母仙的遗诗:

何人知我赞帝乩,

野鹤高飞到此地。

云开见出龟眼像,

逝后方知吾是仙。

在凤港乡,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何野云的故事。如明朝洪武年间,何野云由北向南流落至潮汕一带,晚年便到贵屿凤港乡落了脚。现所流传的“何野云得仙衣”、“榕树枝叶于元宵节挂上门顶为记号”、“仙城乡”、“仙门城”的由来,“仙泉”、“欹寨门”、“碧川奇遇何野云”、“虎山”、“石亭中的何野云建亭,关国胜毁亭的神机妙断”等等,均是有关虱母仙在潮汕的印痕和传颂,使何野云成为潮汕百姓心目中的一位神秘的精神人物。现修葺一新的何野云墓,坐东北向西南,呈龟形,约300平方米,前是凤港大桥,后为龙潭,一棵百余年大梓树似大伞遮于墓的龟尾上。西侧墓手有石浮雕花篮,精工别致,墓上植着台湾草,显得生机盎然,庄严肃穆。

非著名食客聚集地,带你吃遍五洲四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