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区】《聚焦适应力的幼小衔接课程协同创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漂流瓶diy活动意义 【双流区】《聚焦适应力的幼小衔接课程协同创生》

【双流区】《聚焦适应力的幼小衔接课程协同创生》

2023-06-13 07: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表3 聚焦适应力的幼小衔接特色课程架构——“适融课程”

四、推进策略

(一)课题统领助力幼小衔接工作开展

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机场路幼儿园与成都空港实验学校进行课题联合,申报了四川省教育学会课题,以《聚焦适应力的幼小衔接课程建设协同研究》为题,分析幼小衔接阶段儿童适应力现状及其问题,归纳幼小衔接的意义和衔接的方式,形成聚焦适应力的幼小衔接课程建构、实施与评价。在过去一年的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以课题统领全局,深度合作,协同研究,有效推进幼小衔接工作。

       

图3 课题立项通知                       图4 幼小联合教研

(二)机制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园和小学是幼小衔接工作的主体,我们通过组建协同研修团队、搭建协同研修管理机制、联合课程开发、协作研修推进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式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

1.组建协同研修团队

小学和幼儿园围绕聚焦适应力的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研究共同体,将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分成五大团队,全面卷入研究,任务分工明确,实现全员科研分层推进。

图5 双流区西航港机场路幼儿园与成都空港实验学校协同研修团队架构图

2.建立协同研修管理机制

为了保障幼小衔接工作的有序开展,两所学校建立了协同研修的管理机制,完善了协同研修制度、联合教研制度等,搭建了幼儿园与小学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明确了联合教研与课题研修的时间、频次、内容,以保障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效性。

 

图6 课题研修手册              图7幼小衔接课题联合教研制度

3.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教师的专业能力,影响着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双流区西航港机场路幼儿园与成都空港实验学校资源共享,为两校教师搭建了专业发展的平台,邀请专家共同指导课题研究、课堂现场。同时,固定了联合教研时间,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互相听课评课、互相交流研讨,就儿童身心、社会、生活、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聚焦适应力的入学准备进行深入的碰撞,学习和理解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规律及教学特点,凝聚共识,共同进行幼小衔接课程的开发。

时间

主题

负责人

2022.09.19

科学幼小衔接,助力幼儿成长

周杨晟

2022.10.17

聚焦适应力的幼小衔接课程

沈继红

2022.11.14

顺溜溜上学记

徐慧

2022.12.12

幼小体验课——听课、评课

张双双

2023.03.13

以学生成长需求为核心的家校课程

杨美美

2023.04.10

模拟课堂——听课、评课

郑岚菁

表4 幼小衔接联合教研安排表

  

图8 幼小联合教研1            图9 幼小联合教研2

 

图10 幼小联合教研3            图11 幼小联合教研4

  

图12 幼小联合教研观摩课1           图13 幼小联合教研观摩课

 

图14 幼小联合教研观摩课3                 图15 幼小联合教研观摩课4

(三)幼小协同创生课程

幼儿园与小学协同创生课程,通过建设聚焦适应力的幼小衔接课程,从教学的根本上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即从课程目标到课程结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评价等维度构建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聚焦适应力的幼小衔接课程建设更能巧妙地弥补幼儿园及小学入学适应期教师教学的片面设计,将培养能力通过系列化、活动化的方式加以落实,同时也建立课程化的培养思路,大力促进幼儿园、小学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的落实。

小学和幼儿园联合课程开发团队从“儿童—学习”“儿童—他人”“儿童—自我”三个维度出发,以融合理念聚焦适应力拟搭建的幼小衔接课程体系。

 

图16 聚焦适应力的幼小衔接创生课程

1.聚焦学习适应力的“适融”课程

图17 聚焦学习适应力的“适融”课程图

 

聚焦学习适应力的“适融”课程以学习适应力为课程目标,小学和幼儿园联合课程开发团队围绕“儿童—学习”构建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以小学开发为主、幼儿园为辅助,教师以儿童的未来为基,着重培养幼儿的各方面能力。

维度

“适融”课程

描述

 

儿童—学习

“呦呦鹿鸣”

—阅读课程

 

小图形的漂流

奇遇记

阅读是培养我们专注力的得力帮手,适宜的阅读材料、有趣的阅读方式是促进专注力提升的关键。

神奇的胡子

“空间力量”

—数学课程

学校平面地图绘制

了解学校的空间、物品的摆放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整理小达人

表5 聚焦学习适应力的“适融”课程

 

2.聚焦社会适应力的“适融”课程

图18 聚焦社会适应力的“适融”课程

 

聚焦社会适应力的“适融”课程以社会适应力为课程目标,小学和幼儿园联合课程开发团队围绕“儿童—他人”构建的课程体系。旨在幼儿园的小朋友感受到作为小学校园中的一员,介绍自己、了解同伴和老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维度

“适融”课程

描述

 

儿童—他人

 

我的交友手册

 

我的新潮朋友(同伴)

作为小学校园中的一员,了解同伴、老师及介绍自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姓名之书(我的自画像)

我的老师是怪兽!

表6聚焦社会适应力的“适融”课程

 

3.聚焦心理适应力的“适融”课程

 

图19 聚焦心理适应力的“适融”课程

 

聚焦心理适应力的课程主要是围绕幼儿的情绪、自我认识等方面展开,逐步培养幼儿运用色彩、图案表达情绪、合理表达自己的能力。

维度

“适融”课程

描述

儿童—自我

认识我自己

(跨科融合)

情绪漂流

每一种色彩都有自己的情绪,就像音乐家用乐趣让儿童感受欢乐与忧伤。儿童也可以试着用色彩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心愿瓶

表7聚焦心理适应力的“适融”课程

(四)双向衔接实施课程

幼小衔接,不是幼儿园或小学单向输出,它需要两者双向奔赴,协同发力,互相认识和理解对方的教育特点和实施方式,为儿童铺设更宽广的成长之路。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幼小衔接——体验小学课堂,创新“走班”教学

(1)课间十分钟

“课间10分钟”指儿童在集教活动结束后,有10分钟完全自主的时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儿童可以利用这10分钟尝试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教师则用铃声提醒孩子时间结束。在此过程中,孩子们感知时间的长短,也尝试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图20 课间十分钟之谈话             图21课间十分钟之阅读

 

图22 课间十分钟之游戏             图23 课间十分钟之游戏

(2)模拟课堂

“小学模拟课堂”每周开展一次,每月邀请一次小学教师入园授课,孩子们使用小学的课桌椅模拟真正的小学课堂,课程内容主要围绕数学、语言、科学等领域,深度体验小学课堂。

模拟课堂安排表

时间

班级

活动名称

执教老师

2023.4.13

大一班

语言《小学生的一天》

曹鑫松

2023.4.13

大二班

数学《称橡皮泥》

党婉君

2023.4.17

大一班

数学《长颈鹿的水果店》

曹鑫松

2023.4.18

大三班

数学《排排队》

胡清青

2023.4.24

大一班

数学《鹿小姐的花店》

陈曦

2023.4.26

大二班

数学《有趣的几何图形》

魏丹

2023.4.27

大三班

数学《整理书桌》

陈子琳

表8 “模拟课堂”安排表

 

图24 小学模拟课堂1                   图25 小学模拟课堂2

 

图26 小学模拟课堂3                 图27 小学模拟课堂4

 

图28 小学模拟课堂5                 图29 小学模拟课堂6

(3)走班教学

“走班”教学则打破“一对二”的师幼关系,模仿小学学生与教师“一对多”的模式,大班组六位教师分别到三个班级开展教学活动,让孩子适应不同的老师,尝试与不同的教师进行交往。

走班教学安排表

大一班

时间

活动名称

执教老师

2023.5.8

数学《分一分》

魏丹

2023.5.15

语言《树真好》

党婉君

2023.5.22

数学《比一比谁跳的远》

胡清青

2023.5.29

语言《江南》

陈子琳

2023.6.5

数学《水、沙、米》

党婉君

2023.6.12

语言《我多想》

魏丹

2023.6.19

数学《看你怎么猜》

陈子琳

2023.6.26

语言《夏天》

胡清青

大二班

时间

活动名称

执教老师

2023.5.9

数学《分一分》

胡清青

2023.5.16

语言《树真好》

陈子琳

2023.5.23

数学《比一比谁跳的远》

陈曦

2023.5.30

语言《江南》

曹鑫松

2023.6.6

数学《水、沙、米》

陈子琳

2023.6.13

语言《我多想》

胡清青

2023.6.20

数学《看你怎么猜》

曹鑫松

2023.6.27

语言《夏天》

陈曦

大三班

时间

活动名称

执教老师

2023.5.10

数学《分一分》

陈曦

2023.5.17

语言《树真好》

曹鑫松

2023.5.24

数学《比一比谁跳的远》

魏丹

2023.5.31

语言《江南》

党婉君

2023.6.7

数学《水、沙、米》

曹鑫松

2023.6.14

语言《我多想》

陈曦

2023.6.21

数学《看你怎么猜》

党婉君

2023.6.28

语言《夏天》

魏丹

表9 “走班教学”安排表

  

图30 走班教学1                    图片31 走班教学2

  

图片32 走班教学3                      图片33 走班教学4 

2.小幼衔接——尊重儿童发展,尝试游戏化教学

(1)暑期预备课程

2022年6月,面对我园毕业的第一批即将就读空港实验学校的“准小学生”,我们在线下、线上开展了系列化的课程体系,开发了《顺溜溜上学记》,从生活适应、阅读培养、入学准备三大板块进行尝试,以趣味性的方式介绍书包里的秘密,以游戏化的方式体验小学生活,不断培养幼儿爱阅读、爱思考的好习惯,引导幼儿提前做好入学准备。(视频请见附件)

《顺溜溜上学记》课程内容

第1课:溜溜的一日生活计划

第11课:和爸爸妈妈读故事+画竖线+跳绳

第2课:溜溜系鞋带

第12课:和爸爸妈妈读故事+画竖线

第3课:溜溜文明如厕

第13课:听溜溜讲故事+画正方形+茶礼

第4课:溜溜用饭盒

第14课:和爸爸妈妈读故事+画正方形+走迷宫

第5课:溜溜认识劳动工具

第15课:和爸爸妈妈读故事+美术手工课

第6课:跟着顺溜溜读儿歌

第16课:认识常用文具+用直尺画直线

第7课:跟着溜溜读儿歌+跳绳运动

第17课:制作购物清单

第8课:听溜溜讲故事+奥尔夫音乐会1

第18课:整理书桌

第9课:听溜溜讲故事+奥尔夫音乐会2

第19课:整理书包

第10课:听溜溜讲故事+画竖线

第20课:唱国歌

表10 《顺溜溜上学记》课程内容表

 

图34 顺溜溜上学记课程内容1          图35 顺溜溜上学记课程内容2

 

图36 小学生初入学               图37 小学生认识顺溜溜

(2)游戏化教学

小学主动向幼儿园靠近,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以“游戏化”“活动化”的方式开展教学。同时也尊重儿童的发展,尝试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使得学生更加易于接受与理解。

   

图38 小学语文课观摩《勤劳之星》1      图39 小学语文课观摩《勤劳之星》2

 

图40 小学体育课观摩1                图41 小学体育课观摩2

 

图42 小学数学课观摩1               图43 小学数学课观摩2

3.双向对话——亲身参与,实际体验,持续追踪

2023年4月,我园邀请现就读空港实验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返园,直接与大班孩子们对话交流。毕业生们带来了他们的自制绘本,为弟弟妹妹讲述图形的奥秘;弟弟妹妹们带哥哥姐姐游园,给她们介绍幼儿园新的变化;他们互相提问交流,解答弟弟妹妹对小学的好奇。幼儿园教师也与小学教师交流意见,了解毕业生们在校的表现,以更好地改进目前的幼小衔接工作。

  

图44 小学生返园活动                   图45 小学生介绍自制绘本1

  

图46 小学生新书发布会            图47 小学生介绍自制绘本2

 

图48 小学生回班交流小学一日生活       图49 小学生回班介绍小书包

 

图50 小学生回班交流小学课间操      图51 大班幼儿给小学生介绍幼儿园变化

 

图52 大班幼儿赠送自制小礼物1          图53 大班幼儿赠送自制小礼物2

(五)协同推进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由小学幼儿园联合课程研发小组委员会、专家顾问组、教师、学生及家长六部分形成。对课程实施定期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重过程,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档案袋”是的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以档案袋的方式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将自己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材料不间断地收进自己的档案袋中,一边跟踪界定学生的适应力形成和发展情况。

学习适应力

社会适应力

心理适应力

专注力

思考力

独立意识

规则意识

情绪调控力

自我认知力

总体表现

 

 

 

 

 

 

普遍问题

 

 

 

 

 

 

个别问题

 

 

 

 

 

 

原因分析

 

 

 

 

 

 

指导策略

 

 

 

 

 

 

表11  聚焦适应力的幼小衔接课程观察量表

(六)家园合作

1.家长课堂

我们认为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大班年龄段孩子的衔接,而是幼儿园全学段的衔接,包含大中小三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所以,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机场路幼儿园开设了“家长课堂”,面向全园幼儿的家长,每个年龄段选择不同的主题内容,与家长交流关于各自年龄段幼儿衔接的重点内容,并解决家长在衔接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图54 聚焦幼小衔接的家校主题课程——“家长课堂”

 

图55 线上家长课堂——幼小衔接1     图56 线上家长课堂——幼小衔接2

 

图57 线上家长课堂——幼小衔接3    图58 线上家长课堂——幼小衔接4

2.“互动式”家长工作坊

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机场路幼儿园与成都空港实验学校联合开创“互动式家长工作坊”,面向的群体主要是即将就读成都空港实验学校大班幼儿的家长,并以体验式、互动式的方式,形成系列的家长围绕幼小衔接的话题,向家长传递科学的教育观念,根据家长们对于幼小衔接的困惑,进行了相应的解答,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图59 聚焦幼小衔接的家校主题课程——“互动式家长工作坊”

 

图60 互动式家长工作坊1             图61 互动式家长工作坊2

 

图62 互动式家长工作坊3             图63 互动式家长工作坊4

五、实践成效

(一)小学反馈

2022年9月,第一批在机场路幼儿园毕业的学生进入成都空港实验学校开启了小学生活,通过与小学教师的交流,老师们能感受到通过前期两校协调开展的幼小衔接工作,极大地帮助了学生在实践参与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适应力、社会适应力和心理适应力,进入小学后也有突出表现。例如,双流区西航港机场路幼儿园毕业生刘子阳在成都空港实验学校的“呦呦鹿鸣”阅读课程中名列前茅;张美惜、李思涵、王梓涵、陈宇航等毕业生在“小图形的漂流奇遇记”中表现突出,在返园活动中向学弟学妹的进行绘本分享。

 

图64 小学生介绍自制绘本1           图65 小学生介绍自制绘本2

 

图66 小学生介绍自制绘本3             图67 小学生介绍自制绘本4

(二)家长反馈

和家长交流之后,我们了解到学生进入小学之后,孩子在校自我服务能力较好,独立能力较强,能够快速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与学习,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同伴、教师交往,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在课堂中能够跟随教师语言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大胆表现自己;在平时的活动当中,有较强的规则意识,能够积极主动地遵守规则,保持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三)同行反馈

两校通过园所交流、外出学习、公众号宣传等方式,将我们开展的幼小衔接相关经验和做法向社会进行了宣传,得到了部分同行的认可和肯定,也表示大家需要相互学习,学习如何抓住核心点问题突破幼小衔接难题,学习如何更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做好步入小学前的准备。

幼小衔接并非一蹴而就,这是一个由内到外的双重适应过程,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孩子行为习惯、独立能力、学习习惯、生活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的研究要追随孩子的心理发展需求,有节奏、有层次、有步调地,开展聚焦适应力的幼小衔接课程,帮助孩子卸下对小学的不安和顾虑,逐步攻破幼小衔接的难关,让孩子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