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滨海湾新区:催生新质生产力再创新辉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滨海湾新区领导分工 东莞滨海湾新区:催生新质生产力再创新辉煌

东莞滨海湾新区:催生新质生产力再创新辉煌

2024-06-03 11: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本报记者 于大勇  特约通讯员  黄浪萍

  作为东莞市未来30年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东莞滨海湾新区动起来、干起来、拼起来,以空间拓展为保障、以“投资年”行动为突破、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线,乘势而上、抢位发展,开启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2024年1月29日,总投资19亿元、总建筑面积超25万平方米的中交滨海湾科创智造园在东莞滨海湾新区威远岛正式动工,为东莞滨海湾新区奋战“投资年”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作为东莞市未来30年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东莞滨海湾新区动起来、干起来、拼起来,以空间拓展为保障、以“投资年”行动为突破、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线,乘势而上、抢位发展,开启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东莞滨海湾新区被赋予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等重要使命。

  从滨海湾大桥西岸向交椅湾望去,塔吊林立间,OPPO、小天才、科兴科学园、欧菲光等产业高楼鳞次栉比,一派热火朝天、动能勃发的景象。

  作为OPPO前沿科技发展和全球业务拓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位于滨海湾的OPPO智能制造中心在2024年将迎来首批人才入驻,未来其年产值将达到240亿元;正中集团投资的滨海湾科兴科学园在2024年将有18万平方米空间陆续投产,集聚数字生命健康上下游企业、平台机构。

  截至2023年年底,东莞滨海湾新区5个产业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额超160亿元。迈向2024“投资年”,东莞滨海湾新区将重点推动OPPO、小天才、科兴科学园等项目一期竣工投产,vivo智慧终端总部开工新建,力争2024年工业投资额超30亿元。

  在全力保障产业项目建设的同时,东莞滨海湾新区打出招商引资“组合拳”,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6年间累计吸引投资额4500多亿元,其中2023年新招引11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超100亿元。2024年,东莞滨海湾新区还将抓好“大招商”2.0版行动,招引一批战略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新增入驻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不少于50个。

  招商项目要实现招得来、落得住、发展快,需要高规格的统筹机制与靶向精准招商。2024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提出,支持东莞滨海湾新区建设机器视觉主题产业园区。目前,东莞滨海湾新区整合交椅湾板块约370亩土地用以打造精密智造科创园,招引电子信息、机器视觉、精密设备等领域终端企业;同时,还将进一步做大做强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以AI赋能制造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东莞滨海湾新区高水平推进广东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计划5年内投入10亿元推动已出台13个“10条”产业政策兑现。2024年,东莞滨海湾新区还将推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N个10条”政策。

  东莞市政协副主席、东莞滨海湾新区党工委书记罗斌表示,东莞滨海湾新区将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加快拓展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环境、招引高质量发展的项目、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队伍,努力打造东莞市产业新空间、发展新引擎,开放新窗口、擦亮城市新名片。

  重塑产城融合新格局

  近年来,东莞滨海湾新区掀起一场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革命,以大空间承载大平台、大项目,推动产业变革与城市变革。

  目前,威远岛已整备土地8000多亩,为虎门大道(南延线)、中交滨海湾科创智造园等16个重大项目建设谋划提供空间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和大学科技园建设指日可待。

  在沙角半岛,沙角A电厂全面关停退役、重点轨道交通项目范围内集体农用地签约交地,路东和沙角社区的安置小区设计建设提上日程。

  2024年,东莞滨海湾新区将全力推进大学科技园北园、深江铁路、东莞市轨道2号线三期等重点项目涉及1500多亩土地的整备工作;加快研究确定沙角电厂“土地共建”,盘活滨海一线超过6600亩的连片土地资源。

  空间拓展推动了先进制造集聚、科技创新迸发活力。2024年,东莞滨海湾新区将重点探索“集中连片+产业社区”“政府主导+国企实施”模式,将威远岛的武山沙优质产业空间和沙角半岛的大岗山、凤凰山产业空间,分别打造成为湾大科创中心、大岗山智造灯塔产业园、凤凰山碳达峰试点产业园。目前,武山沙优质产业空间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并与6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意向签约。

  作为东莞城市副中心,东莞滨海湾新区以深度城市化推进产城人融合,打造湾区一流城市综合环境。人才安居房、滨海广场商业综合体等商住配套加快拔节生长,4.3公里的东莞黄金海岸蜿蜒,“湾区之眸”海上人行桥、生态长廊、文体公园、海战博物馆外广场等高品质空间上新,吸引更多人才安居乐业。

  优化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23年以来,东莞滨海湾新区紧紧锚定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方向,以新兴产业培育、集体经济升级、环境优化提升为抓手,擂响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战鼓,激发社区新发展动能,让居民共享大湾区建设发展红利。

  在威远岛,随着中交滨海湾科创智造园项目开工建设,首个高品质、低成本的现代化产业园将拔地而起,成为威远岛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先行棋”。

  2023年年底,武山沙社区成立武山沙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产业园相关项目运营开发;待企业进驻后,还能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武山沙社区党委书记周恩达表示,产业园的落地有力推动社区集体经济转型,让社区和居民“双增收”。

  在东莞市“美丽田园建设试点”的滨海湾中心农业公园,目光所及是一片万顷麦田,人们沉浸式体验丰富有趣的田园时光。

  中心农业公园项目一期总投资额超1亿元,其中近7000万元用于进行基础设施升级和生态治理。如今,昔日水塘土坑摇身一变成为都市农业生态田园。公园的建设改造不仅改善了乡村环境,也为周边社区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集体收入。

  滨海湾还通过农业与文旅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赋能。每逢节假日,中心农业公园都会策划推出节日文化主题活动,一年来吸引了40万人次打卡。未来,该公园还将引进更多农业种养、文旅资源,建设乡村新业态示范项目。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更高品质生活打造城市新名片。”罗斌表示,东莞滨海湾新区将进一步塑造“山海融城”的城市格局,助推“绿美东莞”与“美丽海湾”建设,让“来滨海湾观海听涛、骑行漫步”成为浪漫休闲新时尚;点燃“五彩缤纷”的烟火气息,将“外地人必来、本地人常来、来了留得下”作为高品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目标,提升商业运营水平,带旺新区商业氛围与消费市场;提升“近悦远来”的文化魅力,加快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东莞段)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和落地实施,强化新区独一无二的文化吸引力。

  2024年再创新辉煌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回首2023年,东莞滨海湾新区持续保持奋发有为的势头,科学谋划、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呈现新成效新气象。

  对于2024年的发展,罗斌表示,东莞滨海湾新区要主动对标对表国内先进城市和园区平台,聚焦空间平台谋划、重大项目建设、城市项目品质提升、素质人才招引等方面谋篇布局、重点突破,不断提高谋的水平、干的能力、实的作风、高的素质、好的形象,塑造提升核心竞争力,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全力推动东莞滨海湾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4年1月发布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直接“点名”东莞滨海湾新区。报告提出,做实“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加快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更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支撑带动作用。其中,提出推动珠海鹤洲新区、佛山三龙湾、东莞滨海湾、江门大广海湾、肇庆新区等建设。

  “滨海湾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机遇中应运而生,被赋予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十大核心平台、广东省级高新区、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等多个重要定位。对接支持服务‘两个合作区’、深入推进港澳合作,是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的重要指引。”罗斌表示,东莞滨海湾新区要做大做强特色平台,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发展能级、强化支撑贡献,争取与香港共建国家级莞港特色合作平台,打造莞港合作“升级版”。

  同时,强化对外开放,在平台能级提升方面聚焦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轴,东莞滨海湾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中山翠亨新区将强化联动发展,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

  报告提出,要高水平推进五大都市圈建设,形成区域互补、协调发展新优势。

  罗斌介绍说,2023年12月,广东省政府发布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其中,深圳都市圈由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组成,都市圈面积约1.6273万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体系和功能较为完善的城镇密集区。

  “作为东莞城市副中心、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未来发展的新引擎,东莞滨海湾新区在深圳都市圈建设中被赋予了重要任务。根据《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东莞滨海湾新区将从空间格局、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基础设施‘硬联通’等方面加速融入深圳都市圈。”罗赋说。

  宏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2024年,东莞滨海湾新区将以勇立潮头的胸怀气魄劈波斩浪,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力争一流,以实干精神、实干业绩为东莞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区力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